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探究扶正驱邪方联合新辅助化疗对三阴性乳腺癌(TNBC)患者肿瘤复发、血清胸苷激酶1(TK1)水平及免疫功能 的影响。【方法】将80例TNBC气阴两虚型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AC-T序贯化疗方案 (多柔比星与环磷酰胺联合并序贯多西他赛)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扶正驱邪方治疗。1个疗程为21 d,连续治 疗4个疗程。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生活质量Karnofsky功能状态(KPS)评分、肿瘤标志物[糖类抗原125 (CA125)、糖类抗原153(CA153)、TK1]水平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情况,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肿瘤的转移、复发 情况。【结果】(1)治疗4个疗程后,联合组的总有效率为87.50%(35/40),对照组为67.50%(27/40),组间比较(χ2检验),联 合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治疗后,2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KPS评分均较 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且联合组对中医证候积分的降低幅度及对KPS评分的升高幅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 P<0.01)。(3)治疗后,2组患者的血清CA125、CA153、TK1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联合组对血清CA125、 CA153、TK1水平的降低幅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4)治疗后,2组患者的T细胞CD3+、CD4+水平和CD4+/CD8+比值 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CD8+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联合组对T细胞CD3+、CD4+水平和CD4+/CD8+ 比值的升高幅度及对CD8+水平的降低幅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5)经过1年的随访调查,联合组的肿瘤复 发率和肿瘤转移率分别为7.50%(3/40)和12.50%(5/4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5.00%(10/40)和35.00%(14/40),组间比较,差 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扶正驱邪方联合新辅助化疗对于TNBC气阴两虚型患者的治疗效果较好,能有效改善 患者的免疫功能,降低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肿瘤复发和转移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祛瘀生新方联合益生菌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脾胃气虚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64例溃疡性结肠炎脾胃气虚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2例。对照组给予益生菌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祛瘀生新方治疗,疗程为 4 周。观察 2 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血清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 α(TNF-α)、白细胞介素 8(IL-8)、白细胞介素1β(IL-1β)]、免疫功能指标[血清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水平及CD4+/CD8+比值]的变化情况,并评价2组的疗效。【结果】(1)研究期间,有5例患者脱落,最终共有159例患者完成试验,其中对照组为79例,研究组为 80 例。(2)治疗4周后,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92.50%(74/80),对照组为72.15%(57/79);组间比较,研究组的总有效率和总体疗效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3)治疗后,2组患者的腹痛、腹泻、黏液血便、食少纳差等中医证候评分及血清TNF-α、IL-8、IL-1β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研究组的降低作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4)治疗后,2组患者血清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水平和CD4+/CD8+比值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CD8+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研究组对血清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水平和CD4+/CD8+比值的升高作用及对CD8+水平的降低作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祛瘀生新方联合益生菌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确切,可显著减轻患者临床症状,有效缓解患者炎性反应和改善患者免疫功能,其疗效优于单用益生菌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薄氏腹针治疗虚证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免疫功能方面的影响。【方法】 将60例虚证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薄氏腹针针刺治疗,每天1次,7 d为1个疗程,2组均治疗2个疗程。治疗后及随访,观察2组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时间(PFS)、中位生存时间(MST)和1年生存率,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1个月T淋巴细胞亚群CD3+ T细胞绝对计数、CD4+ T细胞绝对计数及CD4+ T细胞/CD8+ T细胞比值(CD4+/CD8+比值)的变化情况。【结果】(1)截至最后随访日期,观察组的PFS为6.90个月,对照组为5.15个月,观察组的无进展生存时间较对照组明显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的MST为15.56个月,对照组为11.07个月,观察组的中位生存时间较对照组明显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观察组1年生存率为 73.33%(22/30),对照组 1 年生存率为 53.33%(16/30),观察组 1 年生存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4)治疗后,2组患者的CD3+ T细胞绝对计数、CD4+ T细胞绝对计数及CD4+/CD8+比值均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在改善CD3+ T细胞绝对计数、CD4+ T细胞绝对计数及CD4+/CD8+比值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薄氏腹针可通过“引气归元”等补益方法改善虚证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生存期及生活质量,并且能够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在左甲状腺素钠片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结合养阴散结法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气阴两虚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气阴两虚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左甲状腺素钠片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加服养阴散结颗粒剂治疗,疗程为2个月。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Karnofsky 功能状态(KPS)评分、甲状腺功能[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激素(TSH)、甲状腺球蛋白(thyroglobulin,Tg)]及血常规[白细胞计数(WBC)、血红蛋白(Hb)、血小板计数(PLT)]的变化情况,并评价2组的中医证候疗效。【结果】(1)治疗2个月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87.5%(35/40),对照组为57.5%(23/40),观察组的中医证候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2)治疗后,2组患者的KP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对KPS评分的升高作用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3)治疗后,2组患者的各项中医证候评分及总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对疲倦乏力、烦热汗出、急躁易怒、失眠多梦、口干咽燥等中医证候评分及总分的降低作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4)治疗后,2组患者血清FT3、FT4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TSH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而Tg水平也均较治疗前有一定程度下降,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观察组对血清FT3、FT4水平的升高作用及对血清TSH水平的降低作用均优于对照组(P<0.05)。(5)治疗后,2组患者的WBC、Hb、PLT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观察组的PLT、Hb水平高于对照组,而WBC水平略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左甲状腺素钠片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结合养阴散结法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气阴两虚型患者疗效确切,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不适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促进患者术后恢复,其疗效优于单纯左甲状腺素钠片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丹栀逍遥散防治肝郁脾虚型原发性肝癌患者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后栓塞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中医辨证属于肝郁脾虚型,符合TACE治疗适应症的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2组患者均接受TACE治疗,对照组给予术后常规西医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丹栀逍遥散口服治疗。1周后观察2组患者的主观整体营养状况评价量表(PG-SGA)评分及免疫功能指标[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比值、自然杀伤(NK)细胞]和肝功能指标[谷丙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的变化情况,评估2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疗效、生活质量疗效、栓塞综合征主要症状及心理痛苦程度,4周后评估2组患者的实体瘤疗效。【结果】(1)治疗后,治疗组的实体瘤疗效、中医证候疗效、生活质量疗效分别为 70.0%(28/40)、90.0%(36/40)和 75.0%(30/40),对照组分别为 65.0%(26/40)、65.0%(26/40)和55.0%(22/40);组间比较,治疗组的中医证候疗效和生活质量疗效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而2组的实体瘤疗效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经TACE治疗1周后,治疗组的发热严重程度和腹痛严重程度均较对照组减轻(P<0.05),而2组的恶心呕吐严重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1周后,治疗组的PG-SGA评分对比治疗前无明显变化(P>0.05),而对照组的 PG-SGA 评分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组间比较,治疗组的 PG-SGA 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4)治疗1周后,对照组的CD4+/CD8+、NK细胞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治疗组的CD4+/CD8+、NK细胞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组间比较,治疗组的CD4+/CD8+、NK细胞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5)TACE治疗1周后,治疗组的心理痛苦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治疗前和治疗后,2组患者的ALT、TB等肝功能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服丹栀逍遥散防治肝郁脾虚型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栓塞综合征临床疗效确切,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固本平喘汤联合常规对症干预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肺肾气虚证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将60例稳定期COPD肺肾气虚证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对症干预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固本平喘汤治疗,疗程为3个月。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肺功能[1 s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呼吸困难分级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估测量表(CAT)生活质量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1)中医证候评分方面:治疗后,2组患者的主症评分和次症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试验组的降低作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2)肺功能指标方面:治疗后,2组患者的FEV1、FVC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且试验组的提高作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或 P<0.01)。(3)呼吸困难分级方面:治疗后,2 组患者的呼吸困难分级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试验组的改善作用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4)生活质量方面:治疗后,2组患者的CAT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且试验组的降低作用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在常规对症干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固本平喘汤对稳定期COPD肺肾气虚证患者疗效确切,有助于恢复患者的肺功能,缓解患者的呼吸困难,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柴桂温胆汤加减治疗肝郁痰阻型失眠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肝郁痰阻型失眠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37例。观察组给予柴桂温胆汤加减治疗,对照组给予艾司唑仑片治疗,疗程为8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和中医证候积分的变化情况,并评价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1)治疗8周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86.05%(37/43),对照组为67.57%(25/37);组间比较,观察组的总体疗效和总有效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治疗后,2组患者的MMSE各项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SQI各项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组间比较,观察组的MMSE各项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SQI各项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3)治疗后,2组患者的HAMA评分和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的 HAMA 评分和中医证候积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4)观察组的不良反应率为 0.00% (0/4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4.32%(9/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柴桂温胆汤加减治疗肝郁瘀阻型失眠症患者疗效显著,不仅可改善睡眠质量,延长睡眠时间,提高患者认知功能,还可改善失眠患者伴随的焦虑状态及中医证候,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加味异功散辅助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结肠组织中酪酪肽(PYY)和密封蛋白1(claudin-1)的影响。【方法】 将160例脾胃虚弱型IBS-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0例。对照组给予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加味异功散治疗,疗程为2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血清胃肠激素和T 淋巴细胞亚群水平,以及结肠黏膜组织PYY和claudin-1阳性表达率的变化情况,评价2组的中医证候疗效。【结果】(1)治疗2周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3.75%(75/80),对照组为75.00%(60/80),观察组的中医证候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2)治疗后,2组患者的中医症状总积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且观察组对中医症状总积分的下降作用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3)治疗后,2组患者血清5-羟色胺(5-HT),γ-干扰素(INF-γ)、神经肽Y(NPY)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对血清5-HT、IFN-γ、NPY水平的降低作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4)治疗后,2组患者血清胃动素(MTL)、血管活性肠肽(VIP)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P物质(SP)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对血清VIP、MTL水平的降低作用和对血清SP水平的升高作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 (5)治疗后,2组患者外周血CD3+和CD4+ T淋巴细胞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CD8+ T淋巴细胞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对外周血CD3+和CD4+ T淋巴细胞水平的升高作用和对CD8+ T淋巴细胞水平的降低作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6)治疗后,2组患者结肠黏膜组织PYY的阳性表达率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而claudin-1的阳性表达率均较治疗前有所升高(P<0.05),且观察组对结肠黏膜组织PYY阳性表达率的降低作用和对claudin-1阳性表达率的升高作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加味异功散辅助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脾胃虚弱型IBS-D的疗效显著,能有效缓解患者炎症反应,调节患者胃肠道激素水平,增强患者机体免疫功能,对结肠黏膜PYY和claudin-1水平有良好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9.
史帅卫  张耿杰  何磊 《新中医》2021,53(23):163-166
目的:观察益气固本汤对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后化疗患者免疫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68 例行结直肠癌根治术后化疗的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纳入研究的病例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4 例。所有患者术后接受改良奥沙利铂+氟尿嘧啶+亚叶酸(FOLFOX6) 化疗方案,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服益气固本汤。比较2 组治疗前后静脉血中CD3+、CD4+、CD8+含量,CD4+/CD8+比值,Karnofsky 量表(KPS) 评分及欧洲癌症研究治疗组开发的癌症患者生命测定量表-C30 (EORTC QLQ-C30) 评分;比较2 组治疗后骨髓抑制程度。结果:与同组治疗前比较,治疗后对照组CD3+、CD4+含量及CD4+/CD8+降低(P<0.05),CD8+含量升高(P<0.05),研究组CD3+、CD4+含量及CD4+/CD8+升高(P<0.05),CD8+含量降低(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研究组治疗后CD3+、CD4+含量及CD4+/CD8+较高(P<0.05),CD8+含量较低(P<0.05)。研究组治疗后骨髓抑制程度为Ⅲ、Ⅳ级的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与同组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 组KPS 评分升高(P<0.05),EORTC QLQ-C30 评分降低(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研究组治疗后KPS 评分较高(P<0.05),EORTC QLQC30评分较低(P<0.05)。结论:益气固本汤对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后化疗患者免疫功能改善疗效较好,可有效缓解患者骨髓抑制程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赵耀  冯莉  杜峰 《新中医》2021,53(24):127-131
目的:观察参芪扶正汤联合阿帕替尼治疗晚期结肠癌的效果。方法:将82 例脾气虚型晚期结肠癌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1 例。2 组患者均接受护肝、止吐以及营养支持等对症治疗,口服甲磺酸阿帕替尼片,治疗组加服参芪扶正汤治疗。2 组均连续治疗4 周。比较2 组治疗前、治疗4 周后的中医证候积分、大肠癌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FACT-C) 评分、Karnofsky(KPS) 评分及外周血T 淋巴细胞CD3+、辅助性T 细胞CD4+、细胞毒性T 细胞CD8+水平及CD4+/CD8+比值,比较2 组的疗效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4 周后,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2 组脘腹胀满、不欲食、大便溏稀、肢体怠倦及神疲乏力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组5 项证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2 组CD3+、CD4+水平及CD4+/CD8+比值均较治疗前升高,CD8+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CD3+、CD4+水平及CD4+/CD8+比值均高于对照组,CD8+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 组FACT-C 评分及KPS 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FACT-C 评分、KPS 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 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芪扶正汤联合阿帕替尼治疗可显著缓解脾气虚型晚期结肠癌患者的临床症状,对免疫功能的改善有显著效果,并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较高的安全性和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沙参麦冬汤加味方联合化疗对阴虚毒热证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疗效影响。【方法】 将80例阴虚毒热证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2组患者均给予紫杉醇与顺铂联合(TP)方案化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给予沙参麦冬汤加味方治疗,21 d 为 1 个疗程,连续治疗 2 个疗程。观察 2 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糖类抗原125(CA125)]、血清免疫指标(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和阴虚毒热证评分的变化情况,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1)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65.0%(26/40),对照组为40.0%(16/40),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2组患者血清CEA、MMP-9、CA125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对血清CEA、MMP-9、CA125水平的降低作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3)治疗后,2组患者血清CD3+、CD4+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 0.05),血清CD8+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对血清CD3+、CD4+水平的升高作用及对血清CD8+水平的降低作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4)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各项阴虚毒热证评分(咳嗽、咳痰、胸 闷、口干、心烦寐差、盗汗、便秘)均较治疗前明显明显降低(P<0.05),而对照组患者均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观察组对各项阴虚毒热证评分的降低作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5)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观察组患者的胃肠道反应、白细胞减少、血小板降低和肝功能异常的发生率分别为20.0%(8/40)、15.0%(6/40)、15.0% (6/40)和12.5%(5/4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2.5%(21/40)、47.5%(19/40)、50.0%(20/40)、42.5%(17/4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沙参麦冬汤加味方联合化疗能够更好地降低阴虚毒热证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改善患者免疫功能及阴虚毒热证候,其治疗效果优于单纯化疗,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单纯化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益气养血补髓膏治疗肺癌虚证患者癌因性疲乏的疗效。【方法】 将60例肺癌虚证癌因性疲乏患者随机分为膏方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处理(包括干预期间指导患者合理作息、适当运动、心理辅导等),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口服益气养血补髓膏治疗,疗程为21 d。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Piper疲乏量表评分、欧洲癌症治疗研究组织(EORTC)生命质量测定量表(QLQ-C30)评分、血液分析指标的变化情况,评价2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疗效及安全性。【结果】(1)治疗过程中,膏方组脱落2例,对照组脱落1例,最终膏方组28例、对照组29例患者完成全部疗程的治疗。(2)治疗21 d后,膏方组中医证候疗效的有效率为67.86%(19/28),对照组为37.93%(11/29),组间比较,膏方组的中医证候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3)治疗后,2组患者的气虚评分、血虚评分和中医证候总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膏方组的气虚评分、血虚评分和中医证候总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4)治疗后,2组患者Piper疲乏量表的行为、情绪、感觉、认知等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且膏方组的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5)治疗后,2组患者QLQ-C30量表的躯体、角色、情绪、认知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生活质量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组间比较,膏方组的躯体、情绪、认知功能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6)治疗后,2组患者的血红蛋白(HGB)、红细胞(RBC)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且膏方组的HGB、RBC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白细胞(WBC)、血小板(PLT)、中性粒细胞(NEU)、淋巴细胞(LYM)及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NLR)等血液分析指标治疗前后及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7)研究过程中,未发现与益气养血补髓膏相关的不良反应,患者的生命体征、心电图、肝肾功能、空腹血糖和尿常规等均无异常变化。【结论】 益气养血补髓膏对肺癌虚证患者的癌因性疲乏有一定的疗效,且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治疗奥沙利铂所致周围神经病变气虚血瘀证患者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78例接受奥沙利铂化疗后引起周围神经病变气虚血瘀证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9例。治疗组给予口服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治疗,对照组口服甲钴胺片治疗,疗程为4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周围神经毒性分级、疼痛数字评分(NRS)、卡氏功能状态评分(KPS)和中医证候积分的变化情况,评价2组患者的周围神经毒性改善疗效和中医证候疗效。【结果】(1)神经毒性改善疗效:治疗4周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71.79%(28/39),对照组为48.72% (19/39),组间比较,治疗组的周围神经毒性改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中医证候疗效:治疗4周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66.67%(26/39),对照组为35.90%(14/39),组间比较,治疗组的中医证候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3)周围神经毒性分级:治疗后,2组患者的周围神经毒性分级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且治疗组的改善作用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4)NRS评分:治疗后,2组患者的NR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的降低作用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5)KPS评分:治疗后,2组患者的KPS评分均较治疗前略有升高,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6)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而对照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略有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治疗组对中医证候积分的降低作用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治疗奥沙利铂所致周围神经病变气虚血瘀证患者疗效确切,能有效降低患者周围神经毒性的分级,减轻患者的相关症状,其疗效优于口服西药甲钴胺片。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健脾解毒方加减对脾气亏虚证晚期结直肠癌化疗患者肠道菌群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56例晚期结直肠癌脾气亏虚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8例。对照组采用XELOX、FOLFOX4方案进行化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化疗的基础上,同时给予健脾解毒方加减口服,每日1剂。8周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生存质量卡氏量表(KP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免疫指标、肠道菌群及粪便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水平,并判定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60.71%,对照组为21.43%,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KPS评分、CD3~+、CD4~+、CD4~+/CD8~+、自然杀伤细胞、sIgA水平及乳酸杆菌、双歧杆菌数量显著升高,且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CD8~+水平、肠道大肠杆菌及肠球菌数量较治疗前下降,且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健脾解毒方加减具有调节肠道菌群失调,保护肠道屏障的作用,这可能是健脾解毒方改善结直肠癌化疗患者脾虚症状、减轻化疗不良反应、提高生活质量、增强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健脾通络方治疗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脾虚络阻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PSS脾虚络阻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健脾通络方治疗,对照组给予白芍总苷胶囊治疗,疗程为1个月。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欧洲抗风湿病联盟(EULAR)的主观症状评分和免疫相关炎性指标[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免疫球蛋白 G(IgG)、类风湿因子(RF)]的变化情况,评价 2 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疗效、疾病疗效和安全性。【结果】(1)治疗1个月后,治疗组的中医证候疗效和疾病疗效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3.33%(28/30)和90.0%(27/30),对照组分别为63.3%(19/30)和70.0%(21/30);组间比较,治疗组的中医证候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而疾病疗效有优于对照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除2组的腹胀和对照组的纳差、腹泻、乏力等证候外,2组患者的各项证候评分及总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或P<0.01),且治疗组在降低两目干涩、纳差、腹胀、腹泻等证候评分及总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3)治疗后,2组患者的口干、口腔灼烧感、眼干、眼异物感等主观症状评分及总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或P<0.01),且治疗组在降低口腔灼烧感、眼干、眼异物感等主观症状评分及总分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4)治疗后,2组患者的ESR、CRP、IgG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或P<0.01),且治疗组在降低ESR水平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4)治疗期间,2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且患者的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和心电图等也均无异常改变。【结论】 健脾通络方治疗PSS脾虚络阻证患者疗效确切,能有效降低患者的中医证候评分和EULAR主观症状评分,改善患者的免疫相关炎性指标,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究化毒祛邪汤辅助 CHOP 化疗方案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疗效及其对血清可溶性凋亡相关蛋白因子(sFas)和凋亡相关蛋白因子受体(FasL)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120例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2组患者入院后均行CHOP化疗方案化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化毒祛邪汤辅助治疗,28 d为1个治疗周期,共行4个周期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血常规指标及血清sFas和FasL表达水平的变化情况,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各项中医证候改善疗效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1)疗效方面: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66.7%(40/60),对照组为43.3%(26/60),组间比较,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的胸闷、局部肿物、局部疼痛、小便赤短/大便干结等中医证候改善疗效也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T淋巴细胞亚群方面:治疗后,2组患者的CD3+、CD4+、CD8+均较治疗前降低,而CD4+/CD8+观察组较治疗前升高,对照组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比较,观察组患者的上述各项免疫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3)血常规指标方面:治疗后,2组患者的白细胞计数(WBC)、血小板计数(PLT)和血红蛋白(Hb)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但组间比较,观察组患者的上述血常规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4)血清sFas和FasL表达方面:治疗后,2组患者血清sFas和FasL表达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或P<0.01),且观察组患者血清sFas和FasL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5)不良反应方面:2组患者的恶心呕吐、转氨酶升高、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等各项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化毒祛邪汤辅助CHOP化疗方案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较单纯化疗效果好,能有效改善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比例,降低患者血清sFas和FasL表达水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扶正解毒汤辅助克唑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疗效及其对血清Pokemon、前梯度蛋白2 (AGR2)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118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9例。对照组给予克唑替尼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扶正解毒汤治疗,连续治疗 3 个月。观察 2 组患者治疗前后免疫功能指标、血清Pokemon 及 AGR2 水平的变化情况,比较 2 组患者的实体瘤疗效、中医证候疗效及末次随访时的无进展生存时间(PFS)。 【结果】(1)实体瘤疗效方面,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的肿瘤控制率为84.75%(50/59),对照组为74.58%(44/59),组间比较,观察组的实体瘤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中医证候疗效方面,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的中医证候总改善率为77.97% (46/59),对照组为47.46%(28/59),组间比较,观察组的中医证候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3)免疫功能指标方面,治疗后,2组患者的T淋巴细胞亚群CD4+、CD4+/CD8+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CD8+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组间比较,观察组的CD4+、CD8+、CD4+/CD8+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4)血清 Pokemon 及AGR2方面,治疗后, 2组患者不同肿瘤直径和临床分期的血清Pokemon、AGR2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而2组患者治疗前后不同分化程度和病理类型的血清Pokemon及AGR2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观察组不同肿瘤直径和临床分期的血清Pokemon、AGR2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5)随访情况方面,截止至随访时间,观察组患者的中位PFS为9.0(4.2 ~ 13.3)个月,高于对照组的8.0(3.5 ~ 11.6)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扶正解毒汤辅助克唑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疗效确切,能有效控制病情进展,缓解症状和体征,改善机体免疫功能,降低血清Pokemon及AGR2水平,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18.
蔡佳吟  罗国庆  李爱平 《新中医》2021,53(21):171-174
目的:观察四君子汤加减辅助化疗治疗结直肠癌晚期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88 例结直肠癌晚期患者,根据不同治疗方式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 例。对照组给予化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四君子汤加减治疗。比较2 组中医证候积分、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2 (MMP-2)、T 细胞亚群(CD3+、CD4+、CD8+) 水平变化,观察2 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前,2 组腹胀、神疲、纳呆、便溏各项评分以及总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组各项症状评分以及总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各项症状评分以及总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 组MMP-2、VEGF、T 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组MMP-2、VEGF 水平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MMP-2、VEGF、CD8+水平低于对照组,CD3+、CD4+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胃肠道反应、肝肾功能损伤、白细胞减少以及血小板减少发生率分别为13.6%、9.1%、20.5%、6.8%,均低于对照组的31.8%、29.5%、45.5%、2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结直肠癌晚期化疗患者中应用四君子汤加减治疗能够减轻患者临床症状,降低MMP-2、VEGF 水平,调节患者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白头翁汤加减治疗对溃疡性结肠炎湿热内蕴证患者疗效及半乳糖凝集素9(Gal-9)、白细胞介素1β(IL-1β)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120例溃疡性结肠炎湿热内蕴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美沙拉嗪缓释片口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白头翁汤加减治疗,连续治疗30 d,并于3个月后随访。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炎症性肠炎问卷(IBDQ)评分、T淋巴细胞CD4+/CD8+比值、自然杀伤细胞(NK+)和血清Gal-9、IL-1β表达水平的变化情况,并评价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1)治疗后3个月,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3.3%(56/60),对照组为76.7%(46/60);组间比较,观察组的总体疗效和总有效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2组患者生活质量IBDQ中的肠道症状、全身症状、情感能力和社会能力等各维度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P<0.05),且观察组的提高作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3)治疗后,2组患者的CD4+/CD8+比值和NK+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的升高作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4)治疗后,2组患者血清IL-1β、Gal-9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的降低作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5)治疗过程中,2组患者均未发生恶心、呕吐、头痛等不良反应,患者的心电图、肝肾功能等安全性指标也均无异常变化。【结论】 白头翁汤加减治疗有利于提高溃疡性结肠炎湿热内蕴证患者免疫功能,减轻炎症反应,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和较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20.
探究安肠组方(由仙鹤草、生地榆、茯苓、白头翁、白术、炒白芍等中药组成)联合磷酸铝凝胶对宫颈癌放疗 后所致放射性肠炎患者炎症因子、免疫功能以及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 将78例宫颈癌放疗后所致放射性肠炎患者随机分 为联合组41例和参照组37例。参照组给予磷酸铝凝胶治疗,联合组给予安肠组方联合磷酸铝凝胶治疗,疗程为15 d。观察 2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血清白细胞介素 2(interleukin-2,IL-2)、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T淋巴细胞亚群 CD4+ 、CD8+ 、CD4+ /CD8+ 水平及肠道菌群的变化情况,并评价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1)疗效方面,治疗15 d后,联合 组的总有效率为90.24%(37/41),参照组为70.27%(26/37),组间比较,联合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参照组(P<0.05)。(2)中 医证候方面,治疗后,2组患者的黏液脓血便、腹泻、里急后重、腹痛等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联合 组的降低幅度均明显优于参照组(P<0.01)。(3)炎症因子方面,治疗后,2 组患者的血清 IL-2、PCT 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 (P<0.05),且联合组的降低幅度均明显优于参照组(P<0.01)。(4)免疫功能方面,治疗后,2组患者的T淋巴细胞亚群CD4+ 、 CD4+ /CD8+ 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CD8+ 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联合组对CD4+ 、CD4+ /CD8+ 水平的升高幅 度及对CD8+ 水平的降低幅度均明显优于参照组(P<0.01)。(5)肠道菌群方面,治疗后,2组患者的乳酸杆菌、双歧杆菌、大 肠埃希菌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联合组的升高幅度均明显优于参照组(P<0.01)。【结论】 安肠组方联合磷酸铝凝 胶对宫颈癌放疗后所致放射性肠炎患者进行治疗,能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减轻炎症反应,提高免疫功能,平衡肠道 菌群,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