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补肾调周法对IVF-ET的干预及其结局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补肾调周法干预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技术(IVF-ET)可行性和有效性.探讨补肾调周法提高IVF-ET成功率的价值及意义.方法 将160例接受IVF-ET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80例)和对照组(80例),对照组采用江苏省人民医院生殖中心常规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运用补肾调周法进行中药干预,观察2组患者子宫内膜厚度、获卵数、受精率、优质胚胎率、生化妊娠率和临床妊娠率.结果 经补肾调周法干预后,观察组可以极显著提高患者子宫内膜的厚度(P<0.01)及受精率(P<0.01);而且在提高获卵数、优质胚胎率及最终提高临床妊娠率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补肾调周法可以促进患者排卵数、增加子宫内膜厚度,提高受精率及优质胚胎率,辅助胚胎着床,进行安胎,提高临床妊娠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针刺治疗对肾虚肝郁型体外受精(IVF)-胚胎移植(ET)反复移植失败(RIF)患者子宫内膜容受性、焦虑抑郁状态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纳入70例肾虚肝郁型IVF-ET反复移植失败拟再行冻融胚胎移植(FET)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所有纳入患者均按照激素替代方案进行FET内膜准备;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上于月经第2天起行针刺治疗,隔日1次,直至移植日,且移植后30 min行针刺1次。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妊娠率及胚胎种植率;并检测黄体酮注射日和移植日的子宫内膜厚度及子宫内膜血流、形态分型,检测移植日子宫内膜螺旋动脉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患者的焦虑及抑郁状态。结果:①临床妊娠率、胚胎种植率:且治疗组的临床妊娠率、胚胎种植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子宫内膜厚度及形态:黄体酮注射日,两组患者的子宫内膜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患者的子宫内膜形态分型中A型比例增加(P0.05)。移植日,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患者的子宫内膜厚度增加(P0.05),且治疗组患者的子宫内膜形态分型中C型比例增加(P0.05)。③子宫内膜血流:移植日,治疗组患者的子宫内膜血流阳性率为60.00%,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的子宫内膜血流参数PI、RI均低于对照组(P0.05,P0.01)。④SAS和SDS评分: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SAS评分降低(P0.05),且治疗组患者的S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SD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可能通过改善子宫内膜厚度、形态及内膜下血流参数,改善患者的焦虑状态,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肾虚肝郁型IVF-ET反复移植失败患者的子宫内膜容受性,提高胚胎种植率及临床妊娠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疏肝滋肾方对冻融胚胎移植周期临床结局及子宫内膜环境的影响。方法:将86例肝郁肾虚型患者冻融胚胎移植周期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n=42)于前1个月经周期黄体期起采用疏肝滋肾方治疗,至移植日停止。内膜准备采用常规激素替代方法 ;对照组(n=44)内膜准备采用常规激素替代方法,月经第2天起口服雌二醇至移植日,移植日起两组均行黄体支持,14 d后检测血HCG,HCG阳性者于移植28 d后行B超观察胚胎发育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郁肾虚症状,内膜转化日子宫内膜的厚度、形态以及血流,临床妊娠结局。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后肝郁肾虚症状得到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内膜转化日子宫内膜下血流参数、厚度较对照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子宫内膜类型、生化妊娠率及临床妊娠率较对照组有提高,但未显示有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在IVF-ET冻融胚胎移植周期,疏肝滋肾方能改善患者肝郁肾虚症状,增加子宫内膜厚度及血流情况,有助于提高临床妊娠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盆底肌按摩治疗对于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卵巢储备低下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将接受IVF-ET的卵巢储备低下患者9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对照组(45例),两组在COH之前均给予人工周期治疗2个周期,观察组同时加用盆底肌按摩治疗。两组患者促排方案均选用改良超短方案。比较两组Gn使用天数,Gn用量,HCG日内膜厚度、类型、获卵数、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种植率、妊娠结局。结果:HCG日观察组内膜厚度及A型内膜比例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E2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Gn用量低于对照组(P0.05),获卵数、优质胚胎率、妊娠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盆底肌按摩治疗对接受IVF-ET的卵巢储备低下患者的妊娠结局具有积极作用,可提高妊娠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滋肾育胎丸对反复失败肾虚型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患者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影响。[方法]观察60例肾虚型IVF-ET失败患者口服滋肾育胎丸前后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其中36例患者在HCG的注射日子宫内膜厚度及类型、雌孕激素水平、子宫螺旋动脉搏动指数(PI)和阻力指数(RI),及其胚胎种植率与临床妊娠率的变化情况。[结果]服药后患者证候积分明显降低(P0.01);患者子宫内膜厚度明显增厚(P0.01),子宫内膜类型A+B型明显增加(P0.01);患者血清雌孕激素水平变化无统计学意义,但雌激素/孕激素的数值较服药前降低(P0.05);患者子宫螺旋动脉PI及RI值明显下降,子宫动脉血流显著改善(P0.01);患者胚胎种植率和临床妊娠率有显著升高(P0.05)。[结论]滋肾育胎丸改善反复失败肾虚型IVF-ET患者的子宫内膜容受性与临床症状,提高胚胎种植率和临床妊娠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9月至2022年3月该院生殖医学科收治的78例PCOS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两组均给予生活方式干预,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接受IVF-ET治疗,观察组采用二甲双胍辅助IVF-ET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内分泌指标[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水平、子宫内膜厚度、IVF-ET效果(获卵数、受精率、卵裂率、移植胚胎数、优质胚胎、临床妊娠率)及流产率、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发生率。结果:注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当天(HCG日),观察组E2水平高于对照组,LH、FINS、HOMA-IR水平低于对照组,IVF-ET治疗后获卵数多于对照组,优质胚胎率、临床妊娠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HCG日子宫内膜厚度、受精率、卵裂率、移植胚胎数及流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OHSS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7.
李秋霞  周芸  汪来来 《当代医学》2021,27(32):53-55
目的 分析改良超长方案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孕患者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于本院实施IVF-ET治疗的65例PCOS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A组(常规拮抗剂方案,n=30)还和B组(改良超长方案,n=35),比较两组患者排卵质量、子宫内膜容受性及妊娠成功率.结果 B组获卵数、MⅡ期卵子数、受精卵数目、优质胚胎数均多于A组;B组子宫内膜厚度及子宫内膜容积数值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妊娠成功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较常规拮抗剂方案,改良超长方案能有效提升实施IVF-ET治疗的PCOS患者排卵质量,提高子宫内膜容受性和临床妊娠成功率,改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补肾健脾方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助孕的脾肾两虚型卵巢储备功能减退(DOR)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6月至2023年1月在焦作市妇幼保健院接受IVF-ET助孕的100例脾肾两虚型DOR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50例)与对照组(50例)。IVF-ET前给予对照组口服维生素E 3个月经周期后进入促排卵周期,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3个月经周期的补肾健脾方进行调节并服用至扳机日。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候评分,并对比两组患者用药及治疗情况[促性腺激素(Gn)用药时间、Gn用药总量、扳机日雌激素水平、周期取消率]、取卵及胚胎情况(获卵数、2PN受精数、可利用胚胎数、优质胚胎数)及妊娠结局(首次胚胎解冻移植周期着床率、临床妊娠率、早期流产率)。结果 治疗后,两组脾肾两虚症候评分对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Gn用药时间、扳机日雌激素水平、周期取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Gn用药总量对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获卵数、2PN受精数、可利用胚胎数、优质胚胎数对比,观察组均多于对照组(P<...  相似文献   

9.
薛惠英  左阳花  冯播  苏静  葛环 《重庆医学》2013,(21):2505-2507
目的观察U8仿生物电刺激治疗对薄型子宫内膜不孕症患者的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影响。方法将80例252个自然周期中因不明原因子宫内膜生长不良而受孕失败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从月经周期第8天开始隔日1次仿生物电刺激治疗,直至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注射日,排卵后给予黄体酮20mg/d黄体支持;对照组于月经周期第8天开始每日口服戊酸雌二醇2mg,直至HCG注射日,排卵后给予黄体酮20mg/d黄体支持。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一般情况,HCG注射日子宫内膜厚度及内膜类型、子宫内膜内血流、内膜下血流分布、生化妊娠及临床妊娠率。结果观察组HCG注射日子宫内膜厚度及内膜类型较对照组改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内膜内血流和内膜下血流分布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妊娠方面,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U8仿生物电刺激促进子宫内膜生长,能够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有提高临床妊娠率的趋势。  相似文献   

10.
李思慧  党小红 《当代医学》2021,27(8):159-161
目的探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激动剂联合小剂量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双扳机在卵巢储备功能下降(DOR)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在本院生殖中心拟行IVF-ET的158例DOR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HCG日扳机药物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n=65)采用常规剂量HCG治疗,观察组(n=93)采用GnRH激动剂联合小剂量HCG双扳机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胚胎实验室结局(获卵数、受精率、卵裂率、优胎率、可移植胚胎数)和治疗情况[住院天数、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发生率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优胎率、可移植胚胎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住院天数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OHSS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GnRH激动剂联合小剂量HCG双扳机能提高DOR患者的优胎率和可移植胚胎数,缩短住院时间,降低OHSS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中人绒毛膜促腺性激素注射日(HCG日)血清孕酮水平升高对子宫内膜的影响及其与妊娠结局的相关性。方法:通过经阴道三维能量多普勒血流显像超声(3D-PDI)检测于2018年2月至9月间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生殖中心接受IVF-ET的180例不孕患者的子宫内膜厚度、内膜回声、内膜血流分型、内膜容积、内膜血管化指数(Ⅵ)、血流指数(FI)及血管化血流指数(VFI)。检测患者HCG日血清孕酮水平,根据ROC曲线分析获得的孕酮升高截断值分为孕酮升高组和孕酮正常组,分析各参数的差异性及其与妊娠结局的相关性。结果:180 例中有84 例妊娠成功为妊娠组,5 例生化妊娠,2例宫外孕,89 例未妊娠为未妊娠组,临床妊娠率约46.6%。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HCG日孕酮升高截断值为1.29 ng/mL,孕酮升高组59例,孕酮正常组121例。孕酮升高组和孕酮正常组年龄、内膜FI值差异无统计学 意义(P >0.05);与孕酮正常组相比,孕酮升高组C型内膜占比和I型血流占比增高(P <0.05),Ⅲ型血流占比减少(P <0.05);孕酮升高组内膜厚度、内膜容积、内膜VI、VFI小于孕酮正常组(P <0.05)。妊娠组和未妊娠组的年龄、内膜厚度、内膜容积、内膜F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妊娠组内膜VI、VFI高于未妊娠组(P <0.05);A型、B型、C型内膜回声患者的妊娠率依次减低,I型、II型、III型内膜血流患者的妊娠率依次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IVF-ET中HCG日孕酮升高导致子宫C型内膜占比增高,内膜血流灌注减少,内膜血管化程度减低,不利于妊娠成功。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血流方对肾虚血瘀型冻融胚胎移植周期患者子宫内膜的容受性的影响。方法:收集复苏移植周期中子宫内膜发育不良的肾虚血瘀型不孕症患者80例,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40例,于月经干净开始服血流方,每日1剂,用至移植日;月经第3天口服戊酸雌二醇片,每日2次,每次2mg;对照组40例,月经第3天开始口服戊酸雌二醇片,每日2次,每次2mg。移植后均加用黄体酮,每日1次,每次肌肉注射60mg;肌肉注射HCG,隔日1次,每次2000U,用3d。于月经第2天、移植前1天监测子宫内膜类型及厚度和子宫内膜下的血流参数,同时随访两组的妊娠结局。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子宫内膜厚度及类型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子宫内膜下血流参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妊娠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1)。结论:血流方能改善复苏移植周期中子宫内膜的生长,改善子宫内膜类型及子宫内膜下血流情况,有利于胚胎着床,提高临床妊娠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芪参还五胶囊配合穴位贴敷治疗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痰瘀互结证的临床疗效及对脑血流动力学、血脂和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4月—2019年12月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脑梗死恢复期患者80例,采用分层区组随机化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西医康复治疗,对照组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给予穴位贴敷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芪参还五胶囊口服,均治疗6周后观察疗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评分和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SS-QOL)评分;测定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大脑中动脉的血流动力学参数、血脂指标和氧化应激相关指标。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的显效率为75.00%,高于对照组的52.50%(P <0.05)。观察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NIHSS、FAM和SS-QOL评分的差值大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治疗前后脑血流动力学参数(平均血流速度、最大峰值流速、血管阻力指数和搏动指数)、血脂指标(总胆固醇、甘油三脂、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氧化应激指标(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脂质过氧化物酶)的差值大于对照组(P <0.05)。结论 芪参还五胶囊配合穴位贴敷治疗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痰瘀互结证能够增强疗效,减轻患者神经功能损伤,改善患者运动功能和生活质量,其机制可能与调节脑血流动力学、调控血脂、改善氧化还原失衡状态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比较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中子宫内膜形态不良的两种不同预处理方式。方法 自然周期阴道彩超监测卵泡及子宫内膜,卵泡晚期彩超提示子宫内膜形态非三线征者共265例,随机分组:药物组(90例)给予口服地屈孕酮片、10mg/次、2次/日、10天;机械刺激组(87例)行子宫内膜搔刮术;对照组(88例)子宫内膜不予处理。入组患者均采用黄体期短效长方案促排卵,排卵后一周(垂体降调日)使用子宫内膜取样器留取子宫内膜用于子宫内膜ER、PR、HOXA-10mRNA表达的测定。分别在自然周期卵泡晚期及HCG日检测子宫内膜厚度、形态、血流。比较三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及结局。结果 三组患者临床资料(年龄、不孕因素及年限、Gn用量、Gn天数、获卵数、移植优质胚胎数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子宫内膜经预处理,药物组和机械刺激组的胚胎种植率(33.41%、34.18%)、临床妊娠率(53.13%、56.71%)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药物组、机械刺激组HCG日A型内膜(32.2%、34.5%)及A型血流(34.4%、39.1 )比率均明显高于卵泡晚期;药物组、机械刺激组HCG日A型内膜(32.2%、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化瘀消癥散结法-莪棱胶囊防治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EMA)术后复发的作用及其对机体血瘀状态及内分泌功能影响的作用机制。[方法]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中药治疗组采用保守手术方式治疗,手术前后分别应用莪棱胶囊治疗3个月,6粒/次,3次/d;西药对照组术前不用药,行保守手术治疗,术后应用丹那唑治疗3个月。分别于治疗前后检测血中雌二醇(E2)、乳激素(P)、泌乳素(PRL);血液流变学、甲皱微循环。[结果]两组间术后3、6、9个月复发病例比较,经卡方检验,无显著性差异,术后第12个月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表明本组研究中手术后第12个月,中药治疗组在防治卵巢内膜异位囊肿术后复发方面疗效优于丹那唑西药对照组;两组对患者血液流变学、甲皱微循环指标均有明显改善作用;中药治疗组对内分泌功能的调节作用优于西药对照组。[结论]手术前后连续应用中药莪棱胶囊可降低患者术后复发率,并可能通过调节机体血瘀状态及内分泌功能达到治疗目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本实验采用高脂饲料喂养联合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的方法模拟冠心病痰瘀互结证病机的发生发展,以期探讨大鼠冠心病痰瘀互结证模型的建立方法和评价标准。[方法]健康SPF级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假手术组、痰浊组、血瘀组、痰瘀互结组5组。空白组、假手术组、血瘀组采用普通饲料喂养,痰浊组和痰瘀互结组采用高脂饲料喂养。在8周末,对血瘀组和痰瘀互结组行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术,假手术组行只穿线不结扎术。采集超声心动图,检测大鼠血清中血脂指标、心肌酶指标、血流变指标、血小板聚集指标,并评价冠心病痰瘀互结证大鼠模型。[结果]超声变化:与假手术组比较,冠心病痰瘀互结证组左心室射血分数(EF)、左心室短轴缩短率(FS)、舒张期室间隔厚度(IVSd)、收缩期室间隔厚度(IVSs)、收缩末期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s)、左心室质量(LV M)显著降低,收缩末期左心室内径(LVIDs)、收缩末期左心室容积(LV Vols)显著升高(P<0.05,P<0.01);血脂变化:与假手术组比较,痰瘀互结证组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显著升高,高密度脂蛋白(HDL)显著降低(P<0.01);心肌酶变化:与假手术组比较,痰瘀互结证组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MB型同工酶(CM-MB)和乳酸脱氢酶(LDH)显著升高(P<0.01);血流变变化:与假手术组比较,痰瘀互结证组BV1/s、BV5/s、BV30/s、BV200/s和PV显著增高(P<0.05,P<0.01);血小板聚集变化:与假手术组比较,痰瘀互结证组血小板聚集率(PAR)、最大血小板聚集率(MPAR)显著升高(P<0.01);心脏组织苏木精-伊红(HE)染色、2,3,5-氯化三苯基四氯唑(TTC)染色:痰瘀互结组大鼠心肌纤维断裂,心肌纤维排列不规则,结构紊乱,肌纤维空隙较宽,间质水肿,大量炎性浸润、坏死,可见明显白色梗死区域。[结论]高脂饲料喂养联合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的方法可以成功建立大鼠冠心病痰瘀互结证病证模型。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益气滋阴祛瘀法治疗狼疮性肾炎(LN)的疗效。方法:纳入55例阴虚内热、瘀血痹阻证的LN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9例和对照组26例。两组患者均给予西医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患者给予益气滋阴祛瘀方口服,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评价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评分、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疾病活动性指数(SLEDAI)评分;治疗前后检测患者的24 h尿蛋白定量、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及免疫球蛋白(Ig A、Ig G、Ig M)、补体(C3、C4)水平;治疗前后记录每个患者的激素使用情况,比较两组患者的激素撤减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评分、SLEDAI评分均显著降低(P0.01),且治疗组患者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24 h尿蛋白定量显著减少(P0.01),且治疗组患者的24 h尿蛋白定量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ESR、CRP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lg A、lg G、lg M及补体C3、C4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激素撤减率为58.62%,对照组为29.62%,治疗组的激素撤减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的激素使用剂量明显减少(P0.05),对照组患者的激素使用剂量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滋阴祛瘀方治疗阴虚内热、瘀血痹阻证LN患者,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其尿蛋白水平,并具有良好的辅助撤减激素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回顾性观察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轻度认知障碍(Vascular Parkinsonism 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 VP-MCI)的中医证型分布特点及分析脑络通浸膏治疗该病的痰浊阻窍证和瘀血阻络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确诊的108例VP-MCI病例,分析其中医证型及分布特点。纳入符合痰浊阻窍证和瘀血阻络证的75例VP-MCI的病例按脑络通浸膏联合多奈哌齐治疗和多奈哌齐单药治疗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疗程为4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及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ini mental state examination, 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 MoCA)和统一帕金森病评分量表(Movement disorder society unified Parkinson’s disease rating scale, MDS-UPDRS)评分情况;双侧头颈部血管血流速度的变化情况。结果 108例VP-MCI患者中医辨证为痰浊阻窍证和瘀血阻络证者占69.44%。治疗后,治疗组主要中医证候积分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多中心、精细化的临床研究,旨在通过对比丹蒌方干预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痰瘀互结证患者和健康人的临床生化指标,探究其临床生化基础。[方法]从全国7家临床研究中心共入组受试者82例,脱失4例,最终入组冠心病痰瘀互结证患者38例,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中药丹蒌片治疗,健康人40例不予干预。分别检测内皮细胞损伤、脂质代谢、黏附分子、炎症介质、金属蛋白酶、同型半胱氨酸和凝血功能共7类28项指标,冠心病患者分别检测0、8、12周水平,健康人检测第0周水平。[结果]冠心病痰瘀互结证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相关性较大,通过丹蒌方的治疗可降低患者炎症因子水平,改善血管内皮损伤情况。[结论]丹蒌方干预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痰瘀互结证的机制与调节内皮损伤、脂质代谢、炎症因子、凝血功能、金属蛋白酶有关,可为下一步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