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心脏康复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患者心脏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老年AMI行PCI术后患者17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89例行常规心脏干预,研究组89例行心脏康复干预。观察2组出院时(T0)、出院3个月(T1)、出院6个月(T2)心脏功能[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S)、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生活质量[生理机能(PF)、躯体疼痛(BP)、社会功能(SF)]评分和术后随访6个月期间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T0时点2组心功能(LVD、LVS、LVE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1、T2时点2组LVD、LVS均较T0时点显著降低(均P<0.05),且研究组显著低于同时点对照组(均P<0.001);T1、T2时点2组LVEF均较T0时点显著升高(均P<0.05),且研究组显著高于同时点对照组(均P<0.001)。T0时点2组生活质量(PF、BP、SF)各项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1、T2时点2组生活质量(PF、BP、SF)各项评分均较T0时点显著升高(均P<0.05),且研究组生活质量(PF、BP、SF)各项评分均显著高于同时点对照组(均P<0.001)。研究组术后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100,P<0.001)。结论心脏康复可显著增强老年AMI行PCI术后患者的心脏功能,提高生活质量,降低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具有较为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太极拳结合软坚通脉汤对急性心肌梗死(AM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心脏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择接受PCI手术治疗的AMI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将其分成观察组(n=45)与对照组(n=45).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太极拳及软坚通脉汤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8周...  相似文献   

3.
霍红  李冰  曲超 《系统医学》2022,(3):32-35
目的 观察早期的心脏康复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术后患者预后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12月间该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并行急诊介入术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行术后常规治疗方案,观察组行术后早期心脏康复治疗。对比评估两组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生活质量及术后出院6个月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Barthel指数评分为(62.35±4.01)分,明显优于对照组(53.28±5.25)分,生活质量评分为(40.15±4.03)分,明显低于对照组(51.32±3.5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695、13.224,P<0.001)。观察组术后出院6个月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3例(7.50%),明显低于对照组10例(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01,P<0.05)。结论 早期心脏康复治疗能够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术后的生活自理能力及生活质量并减少出院后6个月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家庭心脏康复模式在心肌梗死出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12例心肌梗死出院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54例和对照组58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指导;实验组按家庭心脏康复模式进行健康指导,以身体康复锻炼和心理放松训练为主要内容。出院后随访6周,比较两组生活质量、心理状况、心血管危险因素改善情况及再入院率。结果:实验组生活质量、心理状况及部分心血管危险因素改善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再次入院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家庭心脏康复模式应用于心肌梗死出院患者,可促进其康复,提高生活质量,降低再入院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心脏康复模式结合太极拳对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后患者心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7月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60例采用射频消融术治疗的心房颤动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患者术后采用心脏康复模式结合太极拳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术后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心肺功能、运动耐力与生活质量的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无氧阈、峰值氧耗量、最大运动功率及SF-36量表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脏康复模式结合太极拳护理方案对改善心房颤动患者射频消融术后的心肺功能具有突出表现,有利于加强患者的运动耐力,强化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恢复效果。  相似文献   

6.
老年高血压患病率不断增加,分析老年高血压独特的特点和危险因素,进行药物治疗的同时规律运动来达到预防和控制血压水平。太极拳作为中国传统武术的一种,是一种低强度的有氧运动,以其意、气、形、神趋于一体的独特运动,可调节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及代谢系统及其他系统发挥积极作用,从而促进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身心健康。然而,太极的机制仍有待挖掘,更多的研究需要开展。  相似文献   

7.
8.
目的 分析心脏康复护理对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单双号法将2019年1月至2021年6月在启东市人民医院行PCI治疗的80例心肌梗死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40例患者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40例患者实施心脏康复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术后心血管不良事件总发生率、心功能及生活质量。结果 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的心血管不良事件总发生率更低(P<0.05)。干预1个月、干预3个月后,2组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均高于同组干预前,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均小于同组干预前(P均<0.05),且观察组的LVEF高于同期对照组,LVEDV、LVESV均小于同期对照组(P均<0.05);干预3个月后,2组的LVEF、LVEDV、LVESV均优于同组干预1个月后(P均<0.05)。相比于同组干预前,2组在干预3个月后的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74各维度评分均更高(P均<0.05),且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的相关评分均更高(P均<0.05)。结论 将心脏康复护理应用于行PCI治疗心肌梗死患者,可降低其心血管不良事件总发生率,对其心功能和生活质量的改善也可起到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9.
心肌梗死患者院外自助式心脏康复的效果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本研究旨在观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院外自助式心脏康复的效果.方法 便利选取136例首次发作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68例.实验组在研究者督导下进行以运动锻炼、饮食控制、心理调适为主要内容的院外自助式心脏康复;对照组只接受常规指导.分别在患者出院后3周、6周、12周时评价其康复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较对照组而言,焦虑、抑郁和心理健康状况得到明显改善;某些不良生活方式,如吸烟和缺乏运动得到改善;胸部不适得到缓解;门诊就诊率和再入院率明显降低;但两组自尊状况和生活质量没有显著的差异.结论 院外自助式心脏康复对于心肌梗死患者的心脏康复能够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太极拳对慢性心脏衰竭患者心功能及其生活质量的影响。 方法将慢性心脏衰竭患者61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太极拳组(31例)及对照组(30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患者保持原生活习惯,太极拳组患者则进行太极拳锻炼,每日1次,每次≥30min。2组患者均于治疗前(入组后当天)和治疗6个月后(治疗后)进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6min步行距离(6-MWT)、脑钠肽(BNP)、肌钙蛋白T(cTNT)检测,并采用汉化版简明健康状况调查表(SF-36)评定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 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患者仅cTNT的含量与组内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太极拳组患者的6-MWT、BNP和cTNT分别为(371±26)m、(432±57)ng/L和(872±74)ng/L,与组内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患者SF-36量表中各项评分与组内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太极拳组患者SF-36量表中各项评分与组内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太极拳运动可显著提高慢性心脏衰竭患者的心功能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价太极拳运动对中老年人有氧运动能力和脑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2018年6月至2019年7月,将60例中老年人分为太极拳组(n = 13)、冥想组(n = 14)、有氧运动组(n = 17)和久坐组(n = 16),观察干预24周前后,各组体质量指数(BMI) 、有氧运动能力以及在执行认知任务过程中诱发的P300波形中P3b的振幅、潜伏期和P300反应时。结果 干预后,各组BMI有非常高度显著性差异(F = 7.568, P < 0.001);有氧运动组最大摄氧量(VO 2max)明显优于太极拳组和久坐组(t > 3.039, P < 0.01),太极拳组和冥想组VO 2max优于久坐组(t > 2.152, P < 0.05);太极拳组、冥想组和有氧运动组P3b振幅均明显高于久坐组( t > 2.667, P < 0.01);久坐组P3b潜伏期略长于其他三组,但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 F = 0.419, P = 0.740);太极拳组反应时短于其他三组,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F = 1.804, P > 0.05)。 结论 太极拳运动可提高中老年人有氧运动能力,有利于改善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12.
孙炜  陈建宁 《护理学报》2007,14(11):45-47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训练对急性心肌梗死支架置入术后患者生活质量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急性心肌梗死支架置入术后患者80例,分为康复组和时照组,康复组术后1d开始系统规范的康复训练;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和随意自我锻炼。比较两组患者术后2周、4周的6min步行试验结果,以及4周后生活质量指标(WHOQOL—BRIEF)。结果康复组患者术后2周、4周的6min步行试验结果以及术后4周生活质量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康复训练可以促进急性心肌梗死支架置入术后患者的心功能改善,明显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早期康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治疗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心率、血压、心功能、缺血阈值及最大运动耐量的影响。方法 :38例AMI患者前瞻性随机配对分为早期康复组及对照组各 19例。均采用常规治疗 ,早期康复组增加康复治疗方案。结果 :2组治疗前及治疗 2周后心率、血压、心率 血压乘积及射血分数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组间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 ,均P >0 .0 5 ;但运动耐量早期康复组治疗 2周后达到 5 .2± 2 .6METS,与对照组的 4 .3± 0 .8METS比较亦有明显增加 ,缺血阈值早期康复组 2 .8± 0 .9METS,与对照组的 2 .2± 0 .8METS比较有明显增加 (均P <0 .0 5 )。结论 :AMI患者实行早期康复治疗是安全可行的 ,并能显著改善AMI的缺血阈值和最大运动耐量  相似文献   

14.
22例急性心梗(AMI)患者住院后两周左右(平均12.50±4.39天)进行踏车运动试验。结果发现早期运动试验(EET)时有10/22例(占45.45%)阳性,其血压和心率乘积的最大值为2782±776bPm.kPa,代谢当量为4.96±1.20METs,总运动时间达9.95±2.23分。随访3月~2.5年(平均1.33±0.84年),发现EET阳性者心脏事件比阴性者多(X=4.77,P<0.05),其恢复家务的时间迟于阴性组(P<0.05),而工作恢复则无显著差别。而EET组与对照组比较,其复工率、复工时间、恢复家务的时间和比率均比之多和早,二者之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在性生活恢复方面虽然两者相差不多,但时间上EET者较为提前,且EET者能较早地从事体育锻炼。这些结果可以说明,作为一个客观指标,EET结果对指导生活质量的改善颇有益处。  相似文献   

15.
冠心病心肌梗死患者康复医疗十年指导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目的:探讨冠心病心肌梗死患者康复医疗、定期复查和长期指导的疗效。方法:125例冠心病心肌梗死患者分为2组:观察组96例依照冠心病预防康复要求,包括临床治疗、控制冠心病危害因素、卫生宣教及心理疏导、改变不合理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运动治疗等预防康复医疗措施,长期给予指导治疗,定期复查。对照组29例按照常规方法治疗,不定期门诊随诊。结果:观察组患者疾病的恢复与稳定、并发症的治疗、冠心病危险因素的控制、减少再梗死及死亡、提高生存质量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冠心病康复医疗、长期指导及定期复查对改善冠心病心肌梗死患者疾病状况、身体活动能力、心脏功能、提高生存质量、减少心脏事件和死亡有着更好的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治疗后的早期康复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治疗后的效果。方法:70例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治疗后(无严重合并症)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5例,2组均在药物治疗基础上按急性心肌梗死护理操作常规护理。于预组患者同时制定每日康复护理计划,循序渐进的配合早期康复护理,包括主被动翻身,活动肢体,床上或床边的ADL等,并进行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等。结果:经过2周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干预组患者不适应症状及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减轻或降低(P<0.05,0.01);平均下床时间、住院天数明显缩短(P〈0.01)。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治疗后患者实行系统全面的早期康复护理是安全的,有利于促进患者的康复,降低复发事件。  相似文献   

17.
急性心肌梗死早期分级活动的康复护理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对急性心肌梗死康复护理中早期分级活动与疾病康复的探讨。方法将我院心内科78例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分为实验组40例与对照组38例,分别采用早期分级活动与传统的护理活动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在平均住院天数及并发症方面比较,P<0.05,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康复护理中,分级法早期活动优于传统的护理活动方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运动康复护理对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方法:81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41例,在常规治疗护理基础上采用运动康复训练4周;对照组40例,给予常规治疗护理4周。结果:治疗护理4周后,实验组与对照组均有心率下降、血压降低、心脏回缩、射血分数增加、6 min步行距离延长的表现,但实验组与对照组及同组治疗护理前后上述指标间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实验组较对照组同组间比较改善结果更为明显。结论:对心力衰竭患者实施运动康复护理可明显改善患者的心功能状况,是一种积极有效的护理方法,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心力衰竭患者运动康复护理的效果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运动康复护理对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方法 81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41例,在常规治疗护理基础上采用运动康复训练4周;对照组40例,给予常规治疗护理4周.结果 治疗护理4周后,实验组与对照组均有心率下降、血压降低、心脏回缩、射血分数增加、6 min步行距离延长的表现,但实验组与对照组及同组治疗护理前后上述指标间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实验组较对照组同组间比较改善结果更为明显.结论 对心力衰竭患者实施运动康复护理可明显改善患者的心功能状况,是一种积极有效的护理方法,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指导的临床观察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 探讨康复指导对无合并症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住院期病情的影响。方法 将 10 0例 AMI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与对照组 ,分别采用康复治疗方案和传统治疗方案。结果 两组在室性心律失常、心室晚电位阳性 ,梗死后心绞痛 ,再梗死 ,肺部感染等方面在统计学上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 康复组患者便秘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 5 )。结论 对无合并症 AMI患者实行康复指导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