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穴位敏化是指腧穴由"沉寂态"向"激活态"的转化过程,是对机体功能状态的实时反应,具有动态性、多样性、普遍性、特异性及功能性等特征;穴位敏化有其自身的物质结构基础及敏化机制,穴位敏化的研究是对腧穴研究的进一步拓展和延伸,有利于腧穴本态的认识;同时,穴位敏化还能指导临床,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作用,是提高针灸临床疗效的重要支点。本研究将从这几方面对穴位敏化加以浅析,以期为腧穴的理论研究及临床应用提供相应的借鉴。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睾丸及附睾炎性病变患者体表牵涉痛分布区与治疗该类疾病相关穴位的关系,通过动物实验进一步对比相关内脏器官体表敏化区与穴位的关系。方法:临床研究部分将93例睾丸、附睾炎患者临床体查确定的体表痛敏点进行总结分析,将其分布部位与临床治疗该类疾病常用穴位进行对比;动物实验部分观察雄性SD睾丸炎模型大鼠(n=8)、对照组(n=3)注射伊文思蓝(Evans Blue)后体表渗出点,与临床痛敏点和相关穴位对比。结果:临床观察93例睾丸、附睾炎患者体表痛敏点大多分布在下腹部及下肢内侧,腰部及会阴部也有部分分布,痛敏点分布范围与大部分治疗该类疾病常用穴位所处位置在同一区域,并有部分重叠;动物实验观察到体表Evans Blue渗出点与临床痛敏点分布情况高度相似。结论:睾丸、附睾炎性病变引发的体表痛敏点多数与治疗该类疾病的相关穴位所处位置重叠或邻近,提示这些疾病状态下的体表敏化点可能是穴位形成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本文围绕穴位本态、穴位敏化两个科学命题的相关内涵及研究开展讨论,认为本态研究中的穴位概念与传统的腧穴概念的内涵不同,当前的穴位可能指的是针灸治疗部位,而不仅仅是腧穴;敏化可能是部位穴位的一种特征,但敏化穴位可能并不是针灸发挥扶正祛邪整体治疗作用的主要部位。当代研究及概念架构在丰富针灸知识体系的同时,不能背离或割裂针灸医学整体调节的根本原则。  相似文献   

4.
穴位敏化是腧穴由“静息态”到“激活态”的动态变化过程,在此过程中穴位及其周围发生感觉敏感性的改变;作为当前针灸领域的重大科学命题,穴位敏化为中医认识疾病的发生与其病理表现的联系、提高临床疗效提供了研究思路和方向;穴位敏化的临床应用和实验研究各有侧重,临床应用方面多是采用不同治疗方式经敏化穴位治疗各类疾病的临床疗效研究,而实验研究较多关注穴位敏化机制及规律的研究。笔者将从穴位敏化的内涵、穴位敏化的类型及其探测方法、穴位敏化的机制及规律等方面对穴位敏化研究进展进行概述,为学者开展相关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5.
临床穴位得气深度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研究依体型胖、中、瘦来测量穴位的得气深度,以及依胖、中、瘦三种体型分别就头部、躯干、上肢、下肢等部位的得气深度,并以t检验统计出各组之间的差异。结果显示:胖人组所测得的得气深度较深,瘦人组得气深度较浅(P〈0.01);头部的得气深度比躯干、上肢、下肢的得气深度浅,且头部得气深度的标准差为±0.1cm,躯干及上下肢的得气深度则为±0.2cm。同时发现,有神经质及有过敏体质的患者得气深度比一般患者深  相似文献   

6.
伤寒与温病的名称都来源于《内经》,如《素问·热论》:“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人之伤于寒也,则为热病。”《难经·五十八难》:“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伤寒和温病在唐宋以前基本上是一致的。温病就包括在伤寒之中,如《难经》所说的伤寒有五,就包括了多种外感热病。《伤寒论》是温病学发展的基础,伤寒和温病的分科,只不过是时间有先有后,叙述各有重点,  相似文献   

7.
正"得气"一词首见于《素问·离合真邪论》,后世医家历来重视其内涵的延伸,涉及针灸治疗的取穴、补泻手法的实施、疗效判断等多方面,是针灸术语中的重要概念。"气至"首见于《灵枢·九针十二原》,是针灸取效的重要判断依据,在针灸的发展中一直是医家指导针灸临床的圭臬。然而,纵观当代《针灸学》教材,大多数将"得气"与"气至"二词并称为一个概念,而文献研究则将二者解释得纷繁,尚不能  相似文献   

8.
伤寒和温病的理论根据同是来源于内经。伤寒论是根据《素问·热论》六经分证的基本理论,创造性地把外感疾病的证治和演变加以总结,提出了较完整的六经辨证体系,全面地论述了外感疾病的病理机制而依法立方。温病是在伤寒论的基础上加以发挥,补充了伤寒论治温病的缺陷,根据“温邪致病,热变最速”的理论,创立了卫、气、营、血的辨证纲领,清  相似文献   

9.
欧阳八四 《中国针灸》1997,17(7):403-404
浅析针刺得气欧阳八四(江苏省苏州市中医院,215003)主题词得气,针刺感应“得气”一词首见于《内经》。《素问·离合真邪论》描述“吸则内针,无令气件,静以久留,无令邪布;吸则转针,以得气为故”;《灵枢·终始》亦云:“男内女外,坚拒匆出,谨守勿内,是谓...  相似文献   

10.
心绞痛牵涉痛与穴位敏化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牵涉痛分布区域与穴位的关系,并结合动物实验探讨局部敏化出现的规律。方法:临床研究部分,观察1 046例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外周压痛敏感部位、局部皮肤形态异常改变,并测量了77位患者疼痛阈值的变化。动物实验部分,以SD大鼠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4h为心肌缺血模型组(n=14),以假手术为对照组(n=4),分别用在自然光下拍摄观察和活体荧光成像的方法,记录大鼠尾静脉注射Evans Blue后体表出现蓝染的部位,并检测痛阈变化。结果:心绞痛患者压痛部位以及皮肤局部组织结构的改变多分布在左侧胸前区、背部、肩部、上肢尺侧部;右侧也有一定数量的分布。压痛点出现在穴位上、穴位附近和穴位以外。心肌缺血的大鼠模型出现类似的变化。结论:心脏发生缺血性病变时,其相应节段(T 1~T 5)神经支配皮节区域发生规律性的牵涉性的"敏化"反应,这些敏感度改变的部位与"穴位"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11.
阿是穴是局部反应点,临床表现为或痛或快然或有特殊感应之处,并不仅仅局限于痛感。腧穴是动态的,生理状态下腧穴处于"静息态",病理状态下腧穴处于"激活态",这是腧穴特异性的功能属性,即穴位敏化。敏化腧穴的定位方法有多种,如热敏、压敏、痛敏、电敏、光敏、温敏等。笔者认为,阿是穴属于穴位敏化现象当中的一种形式,敏化腧穴的定位方法是阿是之法的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回顾了国内外关于穴位敏化及其与肥大细胞(MCs)相关的研究报道,发现肥大细胞参与了穴位敏化的发生,与穴位敏化的功能、机制等密切相关,并有沿腧穴分布的特性,其可能是穴位敏化的关键物质和客观指标之一,望为今后进一步探析穴位敏化的机制、物质结构基础及腧穴本态等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3.
穴位从正常状态到疾病时的激活状态,会出现不同的对应性状态,表现为特异性的功能属性,即"穴位敏化",常见形式有压敏、痛敏、热敏、力敏、形敏、热敏等。早在古代文献中就有记载:"有诸内者,必形诸外","不通则痛,不荣则痛",不通不荣之处,多是敏化穴位所在。现代研究表明穴位敏化机制与轴突反射理论相关,也与牵涉痛类似,但都存在着不确定性的假说研究,对其根本机制并没有系统论述,目前对一种或几种敏化现象的试探性研究比较散在,并不清晰和集中,现将这些敏化类型的研究综合整理完善,并罗列其他未明确研究的敏化类型,为进一步敏化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4.
浅谈脾阴虚与胃阴虚的区别和联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关于脾阴虚与胃阴虚历代医家论述不一。有人主张无须分立,统称脾胃阴虚;也有人认为理论上有别,而治疗上又有密切联系。笔者认为,脾胃同居中焦,互为脏腑表里,共同完成人体受纳与运化功能,在临床上脾阴虚与胃阴虚虽有相似之处,但脏与腑毕竟属性不同,脾阴虚与胃阴虚概念有别,治法有异,各有特点,必须详辨,才能达到诊断准确,提高疗效的目的,正如吴鞠通说:“有伤脾阳,有伤脾阴,有伤胃阳,有伤胃阴……彼此混淆,治不中穴款,遗患无穷,临证细推,不可泛论”。现据读者与临证体会,对脾阴虚与胃阴虚的理论与临床证治有关的问题,探讨如下。1脾胃之阴的生理…  相似文献   

15.
16.
孙兴奇 《气功》2000,21(2):67-69
暗示是影响人的心理的一种特殊形式,通过语言和非语言(如表情、手势、动作、环境)手段达到。默念放松可以减轻紧张,达到身心松弛;教师讲台前的静默可以平静课堂内的吵闹声;严肃的脸色可使周围人们感到紧张,使活跃的气氛随之冷却;走进春光明媚、开阔无碍的野外,会有一种?..  相似文献   

17.
皮肤微生态与免疫系统终生相互作用,生理状态下皮肤微生态处于动态平衡.皮肤表面理化性质相同部位的菌群可在一定时间内维持相对稳定的状态,但生理及疾病状态均存在菌群动态变化.本文结合皮肤微生物、皮肤病与内脏病的关联研究,分析皮肤微生态改变与内脏病理状态间的相关性.在此基础上,提出敏化穴位作为机体自稳态失衡在体表的异常表现,敏...  相似文献   

18.
得气、得气的应用与操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培清 《中国针灸》2007,27(5):349-351
得气是针刺疗法取效的关键。本文就得气的意义及如何辨气、如何得气做了初步探讨。得气是术者与患者在针刺过程中对针刺的具体感应。“气之至也,如鱼吞钩饵之浮沉;气未至也,如闲处幽堂之深邃”。辨气要分辨正气(谷气)、邪气,辨虚实、寒热。操作手法是以杨继洲的十四法为纲,简要述之,如循法之催气、按法之行气、盘法之和气。同时对迎随补泻亦做了阐释,从进针之法、行针之法、出针之法,都对如何“得气”做了初步阐述。  相似文献   

19.
徐疾提插补泻法的联系与区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0.
关于“胃阴”“脾阴”的分与不分问题,从历代医家看,对“胃阴”“脾阴”的说法不一,有的将“胃阴”“脾阴”分立,亦有的主张无须分开。我个人主张不必分开。其理由是,脾与胃以膜相连,“胃阴”与“脾阴”息息相关,互相渗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