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5 毫秒
1.
史雅仙 《光明中医》2006,21(8):63-64
目的:为了了解老年带状疱疹并发症的治疗.方法:把65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一组单纯西药治疗,一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结果:随着年龄增高,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明显增加,疼痛越明显,治疗效果越差,中西医联合用药对预防和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效果明显优于单纯服用西药治疗方案(P<0.005).结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严重危害老年人健康,中西医结合治疗是一种较理想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2.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主要是指疱疹愈合后皮损区出现持续疼痛的神经病理性疼痛综合征,与机体免疫力相关。中医学将此病称之为“蛇丹愈后痛”,临床多以针灸治疗,效果显著。本文对火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效果深入探究。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神经阻滞联合针刀、松筋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效果。方法选取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7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以选择性神经丛、根、节阻滞联合针刀、松筋针松解治疗为主;对照组以药物口服、针灸和刺络拔罐治疗为主。选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法),分别测评比较治疗前后及随访6个月的VAS评分,伴随症状的改善以及并发症情况,从而评估两种方法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治疗后及随访6个月时,2组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及随访6个月时治疗组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均0.05);治疗组麻木、睡眠障碍、痛觉敏化、焦虑等症状改善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神经阻滞联合针刀、松筋针疗法能有效减轻或解除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有效改善患者麻木、痛觉敏化、睡眠障碍、焦虑等症状,疗效明显优于传统药物及针灸等理疗治疗。  相似文献   

4.
带状疱疹是皮肤科常见病,临床大部分患者经过治疗可很快康复,但部分中老年患者在皮损消退后遗留顽固性神经痛。单纯西药治疗效果欠佳,笔者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本病,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总结近5年来针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研究进展,收集相关文献共28篇,分别从针法、灸法、刺络放血、穴位注射及埋线、针药并用、其它治疗和综合治疗等方面进行综述,认为针灸治疗该病疗效显著,同时也为日后研究进行了必要探索。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血府逐瘀汤联合加巴喷丁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68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34例应用血府逐瘀汤联合加巴喷丁(GBP)治疗,对照组34例应用加巴喷丁(GBP)治疗,于1、2周进行视觉模拟评分(VAS).结果 血府逐瘀汤联合加巴喷丁在治疗后VAS明显低于加巴喷丁组(P<0.05).结论血府逐瘀汤联合加巴喷丁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优于单用加巴喷丁.  相似文献   

7.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治疗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是带状疱疹最严重的并发症,一般疼痛分3种类型:持续性烧灼痛、阵发性刺激痛、针刺样痛。疼痛持续时间一般为数日及几个月不等,极少数有1~2a。由于疼痛的剧烈性及顽固性,使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常常失眠、焦虑不安、情绪压抑甚至有自杀倾向。笔者现将近几年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方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8.
柴胡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红 《中医杂志》2000,41(11):651-651
柴胡的主要功效为和解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随着医学的发展,对柴胡药用范围认识也不断扩大,其在抗疲劳,恢复组织机能方面的功用已越来越受到临床重视。笔者由此受到启发,在1998年间,用柴胡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留神经痛、肢体肿胀、麻木、活动不利等,取得理想效果。如治孙某某,男,71岁。因患左臂部带状疱疹,经某医院治疗,疱疹逐渐消失,局部结痂。1个月后,仍觉患肢阵发性掣痛,伴手臂麻木,活动不利来我院门诊。诊见:左臂不能上举,肘关节以下至手指指端部肿胀明显,手指不能弯曲,皮肤疱疹结痂处色斑深紫,精神委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电针结合中药治疗顽固性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方法:将67例顽固性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电针配给合中药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的针刺治疗。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电针结合中药治疗顽固性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0.
吴迪 《实用中医药杂志》2022,(12):2043-2044
目的:观察通络止痛汤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3例。治疗组口服通络止痛汤,对照组口服元胡止痛滴丸。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3.93%、对照组72.7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络止痛汤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电针夹脊穴结合穴位注射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用电针夹脊结合穴位注射治疗,对照组口服卡马西平片、维生素B1、维生素B12.两组均7d为1疗程,共计2个疗程.结果 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其疼痛VAS评分、焦虑量表HAMA评分的改善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电针夹脊穴配合穴位注射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能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症状,治疗效果优于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临床观察梅花针疼痛带循络叩刺配合艾灸、穴位注射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方法:6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A和对照组B,每组22例。各组均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观察组采用梅花针疼痛带循络叩刺配合艾灸和穴位注射治疗;对照组A用中药药液浸润无菌敷料,热敷于疼痛带处;对照组B采用甲钴胺穴位注射。均每日治疗1次,2周为一个观察周期。治疗前后运用SF-MPQ量表进行疗效评估。结果:观察组、对照组A、对照组B愈显率分别为77.27%、36.36%和4.55%,观察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各组(P<0.05),对照组A优于对照组B(P<0.05)。SF-MPQ量表评估显示各组评分均明显降低(P<0.001,P<0.01),观察组治疗后评分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0.01),对照组A对疼痛的改善程度亦优于对照组B(P<0.01)。结论:梅花针疼痛带循络叩刺配合艾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深刺夹脊穴结合浮刺阿是穴法治疗胸腰段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PHN)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7例胸腰段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4例,采用深刺夹脊穴、浮刺阿是穴法治疗,对照组23例,采用常规针刺夹脊穴治疗,比较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愈显率为87.50%,优于对照组的47.82%(P<0.05)。结论:深刺夹脊穴结合浮刺阿是穴治疗胸腰段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较佳,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生物共振配合药物治疗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的疗效。方法将人选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VitBl、干安倍肌注,尼美舒利口服,治疗组加用生物共振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生物共振配合药物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明显优于传统药物,有效率达66.67%。结论生物共振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康复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发生的相关因素及干预方法,为PHN的预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对95例住院患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对患者的一般信息、发病部位、皮损特点、合并病、治疗方法等方面的资料进行分层分析,应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将各因素列为自变量,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利用先前逐步法筛选出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结果PHN发生的危险因素包括:带状疱疹急性期疼痛程度(P=0.002,OR=14.507)、合并糖尿病(P=0.007,OR=7.066)或恶性肿瘤(P=0.007,OR=25.978)、皮损类型(χ^2=13.377,P=0.010)、前驱痛的发生(P =0.015,OR =5.366)、年龄(Z =-2.442,P =0.015)、皮损面积(Z =-2.203,P =0.028)。而性别、发病部位及诱发因素与PHN的发生无关。降低PHN发生的有利因素包括:发病开始治疗的时间(P=0.008,OR=9.785)及早期治疗方法(χ^2=9.535,P=0.009)。结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发病影响因素最大的是急性期的疼痛程度,其次是合并糖尿病、合并恶性肿瘤、早期治疗、皮损类型、前驱痛的发生、皮损面积等,而性别、发病部位、诱发因素则与本病发生无关。带状疱疹及早治疗以及治疗早期加入中药及适量激素对预防PHN的发生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夹脊穴温针灸配合局部艾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68例门诊患者按就诊顺序编号简单随机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4例夹脊穴针刺,取病变相应脊髓节段夹脊穴:胸背部疼痛取胸4~胸11;腰腹取胸10~腰2;上肢取颈5~胸2;下肢取腰1~腰5;操作方法,稍向内斜刺0.5~1寸,待有麻胀感即停止进针,留针20~30min,1次/d。治疗组34例夹脊穴温针灸配合局部艾灸,夹脊穴针刺同对照组,留针时,用一段长约1~2cm艾条,插在针柄上,点燃施灸,待艾条烧完后除去灰烬,将针取出;温针灸同时配合患处温和灸,将艾条的一端点燃,对准患处,约距离皮肤2~3cm,进行熏烤,使患者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为宜,灸10~15min,至皮肤红晕潮湿为度。连续治疗15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不良反应。连续治疗2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23例,显效6例,有效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4.12%。对照组痊愈12例,显效5例,有效7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70.59%;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VAS评分两组均有改善(P0.05),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夹脊穴温针灸配合局部艾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满意,无副作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从刺络放血、刺血结合针灸、刺血结合药物、刺血结合其他现代疗法等方面,介绍刺络放血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概况,指出刺络放血法对于带状疱疹治疗有操作简便见效快等优势。  相似文献   

18.
姜蓉  梁超  姜涛 《新中医》2011,(4):84-86
目的:观察腧穴热敏灸配合穴位注射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6例患者随机分为热敏灸组15例、穴位注射组16例、西药组15例。热敏灸组选取与皮损部位相对应夹脊穴中的热敏化穴,采用腧穴热敏灸配合穴位注射治疗;穴位注射组选取与皮损部位相对应的夹脊穴,采用穴位注射治疗;西药组采用阿昔若韦片口服治疗。3组均连续治疗3疗程评定疗效。结果:总有效率热敏灸组为93.3%,穴位注射组为81.3%,西药组为66.7%,热敏灸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与穴位注射组、西药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3组疼痛VAS评分均有所降低,热敏灸组疼痛VAS评分分别与穴位注射组、西药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腧穴热敏灸配合穴位注射治疗PHN,能显著减轻神经疼痛,其临床疗效优于单纯穴位注射或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腺苷钴胺局部注射联合红外偏振光照射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62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32例,药物治疗同时,予腺苷钴胺注射联合红外偏振光照射.于治疗前和治疗后第7、14、28天记录VAS评分,记录疱疹皮损恢复和疼痛消失的时间,进行组间比较并分析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VAS评分均下降,第7、14天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观察组皮损恢复时间和疼痛消失时间均缩短,且后者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腺苷钴胺局部注射联合红外偏振光照射治疗带状疱疹引起的神经痛,在镇痛和皮损愈合方面有比较确切疗效.此法操作简便,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邹洪  蔡仿  赵建平  汪涛  孙茂盛 《新中医》2022,54(16):116-119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椎旁神经阻滞联合针刀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PHN患者用简单随机化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予以加巴喷丁联合甲钴胺治疗,观察组予以超声引导下椎旁神经阻滞联合针刀治疗。2组均治疗4周,随访6个月。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治疗后、随访6个月疼痛评分,以及治疗前后生活质量和睡眠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2.68%,高于对照组75.60%(P<0.05)。治疗后、随访6个月,2组疼痛数字评分法(NR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NRS评分均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LQI)、阿森斯失眠量表(AI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DLQI、AI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椎旁神经阻滞联合针刀治疗PHN临床疗效较好,可缓解疼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睡眠质量,且远期效果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