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2 毫秒
1.
目的研究脑卒中后手功能障碍治疗中电针与低频穴电刺激治疗效果。方法选取60例脑卒中后手功能障碍患者,参考随机数字表法划分为2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电针治疗,观察组运用低频穴位电刺激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上肢功能、手腕部运动功能变化。结果相较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更低,改良Barthel指数上肢评分、Lindmark手腕部运动功能评分更高(P<0.05)。结论相较电针疗法,脑卒中后手功能障碍治疗中低频穴位电刺激效果更优,可促使患者手功能快速恢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基于洛书数理指导下低频穴位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后上肢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1年3月—2023年3月在吉林省吉林中西医结合医院进行治疗的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58例、对照组56例完成研究。2组均给予常规药物、针刺及相关康复训练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予以常规屈伸肌低频穴位电刺激,治疗组予以洛书数理模型配比结合屈伸肌低频穴位电刺激治疗,2组均以连续治疗6 d休息1 d为1个疗程,治疗4个疗程。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改良Ashworth痉挛量表(MAS)分级、Fug1-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UE)评分、关节活动度(ROM)、上肢改良Barthel指数(MBI)及中国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CSS)评分变化情况,评估2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2组MAS分级、C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均<0.05),FMA-UE评分、关节ROM、MB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均<0.05),且治疗组各指标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组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为89.66%(52/58),明显高于...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经皮穴位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后手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脑卒中后手功能障碍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3例,两组均给予内科常规治疗和康复训练,对照组同时给予经皮穴位电针治疗,研究组同时给予肌电触发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简式Fugl-Meyer评定量表(FMA-UE)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改良的Ashworth腕关节痉挛评定量表(MAS)评分和腕主动背伸活动度(ROM)。结果治疗前两组FMA-UE、MBI、MAS评分和ROM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4周后两组上述指标均显著改善(P0.05),研究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皮穴位肌电触发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后手功能障碍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4.
【摘要】目的:探讨低频经皮穴位电刺激联合平衡针与脑机接口技术对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8月至2020年8月由邢台市第三医院康复医学科收治的120例脑卒中后上肢运动功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入选患者分为实验组60例和常规组60例,其中常规组患者采用常规康复治疗方案,实验组患者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加用低频经皮穴位电刺激联合平衡针与脑机接口技术治疗,评价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上肢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治疗4周后实验组患者的改良Fugl-Meyer量表上肢部分(FMA-UE)评分、功能运动评定量表(MAS)上肢功能评分、MAS手部运动评分、MAS手精细动作评分、腕掌屈肌力、腕背伸肌力和改良Barthel指数(MBI)相比治疗前均明显升高,肘关节改良Ashworth评分、腕关节改良Ashworth评分相比治疗前均明显降低,且治疗后的上述上肢功能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在脑卒中伴上肢功能障碍患者的康复治疗中增加使用低频经皮穴位电刺激联合平衡针与脑机接口技术能更为明显地提高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屈伸交替电针配合低频电刺激改善高位脊髓损伤后上肢腕手功能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脊髓损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治疗组采用屈伸交替电针法配合低频电刺激治疗,对照组采用电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Lindmark评分及上肢表面肌电信号(s EMG)特征值(MAX、IEMG),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s EMG信号特征值各项指标(MAX值及IEMG值)及Lindmark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s EMG信号特征值各项指标及Lindmark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为8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屈伸交替电针配合低频电刺激是一种改善高位脊髓损伤后上肢腕手功能恢复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低频电刺激屈伸交替法对卒中后腕手功能重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应用低频经皮电刺激法,作用于肌肉运动点,以屈伸交替的刺激方式帮助中风后患者腕手功能重建,观察此治疗方案对手腕部功能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Fugl-Meyer腕手功能评分≥7分的脑梗死、脑出血患者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常规康复+低频电刺激)和对照组(常规康复),采集患者上肢肘和手腕部活动时主动肌、协同肌、拮抗肌的表面肌电信号(surface electromyographic signal,sEMG信号),提取特征值MAX、AEMG.结果:疗后两组患者的腕手功能均有恢复,但治疗组手腕部MAX、AE-MG、Fugl-Meyer运动功能分值、ADL值提高较明显(P<0.05).结论:以低频电刺激作用于肌肉运动点,应用屈伸交替的作用方式对脑卒中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认知能力的恢复具有一定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杨倩  屈云  王凤英 《陕西中医》2020,(11):1580-1583
目的:分析脊柱推拿联合常规康复治疗对缺血性脑卒患者后手功能障碍恢复的影响。方法:将94例缺血性脑卒中手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推拿组各47例。常规组实施常规康复干预,推拿组在常规组基础上联合中医脊柱推拿干预治疗,评定两组治疗疗效。采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手神经功能缺损指数评估神经受损状况,采用简式上肢运动功能评分(Fugl-Meyer)、Barthel指数评分分别评估上肢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结果:推拿组总有效率为95.74%,显著高于常规组的82.98%(P<0.05)。两组治疗前NIHSS评分、手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推拿组NIHSS评分、手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低于常规组(P<0.05)。两组治疗前Fugl-Meyer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推拿组两项评分均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脊柱推拿联合常规康复治疗可更好地促进缺血性脑卒中后手功能障碍患者手功能恢复,改善手神经缺损,从而提高日常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后上肢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脑卒中后上肢功能障碍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基础药物+康复训练),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经皮穴位电刺激,每日1次,每周5次,4周为1个疗程,采用Fugle-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改良Barthel指数(MBI)量表对2组患者治疗前后患侧上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定,并同时进行疗效评价。结果:2组治疗后FMA、MBI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治疗后FMA评分及MBI评分均较对照组上升明显,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经皮穴位电刺激有助于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的恢复,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在客观准确评价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基础上,观察手三阳经穴针刺与经皮穴位电刺激对上肢功能重建的影响。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脑卒中患者36例,随机分为2组,分别给予手三阳经穴针刺(对照组)与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组)。以上肢表面肌电信号(sEMG)特征值、Fugl-Meyer功能评定表及Barthel ADL指数评价表评价各组治疗前后的患侧上肢运动功能。结果: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sEMG的峰值(MAX)、积分肌电值(IEMG)、Fugl-Meyer及Barthel ADL评分值均有提高,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相比有明显提高。结论:手三阳经穴针刺可改善中风后偏瘫患者的肢体功能,经皮穴位电刺激亦为一种有效的临床康复治疗方法,可促进脑卒中后上肢功能重建。且临床中具有无创、无痛、操作方便等优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在客观准确评价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基础上,观察运动点针刺对脑卒中上肢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脑卒中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前臂伸肌运动点针刺;对照组给予手三里、外关针刺。以上肢Fugl-Meyer功能评定表、Barthel ADL指数评价表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评价各组治疗前后的患侧上肢运动功能。结果:采用肌肉运动点针刺可以使上肢Fugl-Meyer运动功能分值、Barthel ADL分值提高,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降低较明显。结论:不同针刺部位对脑卒中上肢功能康复的影响不同。肌肉运动点针刺在临床治疗中具有明确疗效。  相似文献   

11.
Stroke is one of the leading causes of disability in western countries. A variety of rehabilitation programs for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after stroke have been proposed. We describe the outcomes of a 49-year-old female patient with a 5-year history of right upper extremity hemiparesis after stroke. Physical examination revealed a right wrist extensor strength grade of 1 according to the Medical Research Council Manual Muscle Testing scale, Stage 4 according to the Brunnstrom hand functional recovery, and Grade 1 in finger flexor and in wrist flexor according to the Modified Modified Ashworth Scale system of muscle spasticity.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taken immediately after the stroke was indicative of an abnormal signal in the left paraventricular and lentiform nucleus. After receiving a single session of dry needling and electrical stimulation, the patient had significant improvement including a strength grade of 3 for the right wrist extensor muscles, Stage 6 according to the Brunnstrom hand functional recovery, and Grade 0 in finger flexor and in wrist flexor according to the Modified Modified Ashworth Scale system of muscle spasticity. This case report found that dry needling combined with electrical stimulation may be effective in hand function recovery, wrist extensor muscles strength, and decreased wrist and finger spasticity.  相似文献   

12.
宗涛 《辽宁中医杂志》2012,(7):1391-1393
目的:观察电刺激督脉穴位对脑梗死患者肢体痉挛和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电刺激治疗组(40例)和普通治疗组(40例),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的药物治疗和基本的康复训练,电刺激治疗组加用督脉穴位(大椎、筋缩、腰阳关和命门)调制中频电刺激,普通治疗组不加任何电刺激,两组均治疗1个月,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临床总有效率及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MA)、改良Ashworth评级及改良Barthel指数(MBI)进行运动功能、痉挛程度和生活能力的评定。结果:电刺激治疗组和普通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5.0%和75.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电刺激治疗组和普通治疗组治疗后改良Ashworth评级、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及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治疗前后比较有差异(P<0.05);电刺激治疗组上述各指标改善幅度比较显著,与普通治疗组比较,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督脉穴位电刺激可降低肢体的肢体肌张力,改善痉挛状态,提高肢体的运动功能及改善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电针结合屈伸肌交替电刺激疗法与常规电针疗法对中风偏瘫患者下肢功能重建的影响,为临床脑卒中遗留下肢功能障碍的康复提供优化的治疗方案。方法:将符合本研究纳入标准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30例。本研究中患者均接受针灸科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电针治疗,选取患侧阳陵泉、足三里、悬钟和丘墟4个穴位,针刺得气后连接电针治疗仪,每日1次,治疗28 d;试验组接受电针结合屈伸肌交替电刺激干预,电针治疗取穴同对照组,低频电刺激取穴:患侧阳陵泉、悬钟、承山、昆仑,屈伸肌交替刺激,屈伸刺激比为(1∶2)。每日1次,治疗28 d。治疗前后采用RM Gait步态数据采集分析系统、Fugl-Meyer量表、Tinnetti平衡步态评分进行疗效判定。结果:治疗28 d后,两组患者患侧步态参数(步长、步速、步频、患侧单支撑相)、下肢Fulg-Meyer评分、Tinnetti平衡步态评分比疗前明显改善,组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结合屈伸肌交替刺激疗法与常规电针疗法均能够促进中风偏瘫患者下肢功能重建,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4.
叶春  陈舰舰 《新中医》2022,54(2):30-33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加减联合体针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遗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缺血性脑卒中后遗症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2组均给予基础治疗,对照组加用常规康复训练措施进行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补阳还五汤加减内服联合体针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12周,评估2组临床疗效;采用徒手肌力测试方法评估腕关节掌屈和背伸肌力,采用Fugl-Meyer运动量表(FMMS)评估患者肢体运动功能,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定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情况,采用Barthel指数评估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为75.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腕掌屈肌力、腕背伸肌力较治疗前增加(P<0.05),且观察组腕掌屈肌力、腕背伸肌力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上、下肢FMMS评分均较治疗前增加(P<0.05),且观察组上、下肢FMM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NIHS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较治...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加减方联合针刀松解治疗脑卒中后肢体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脑卒中后肢体痉挛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针刀松解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2组疗程均为4周,于治疗前后采用美国国会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改良Ashworth量表(MAS)、改良Barthel指数(MBI)、Fugl-Meyer评分(FMA)、痉挛指数评分等评估偏瘫肢体痉挛状态和运动功能。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为77.5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NIHSS、MA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MBI、下肢FMA评分较治疗前升高(P<0.05);观察组NIHSS、MAS、MBI、下肢FMA评分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偏瘫肢体痉挛指数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偏瘫肢体痉挛指数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指数差值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加减方联合针刀松解可有效缓解脑卒中后肢体痉挛,纠正异常运动模式,有效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比较原络配穴法结合康复训练与单纯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手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18年5月—2019年8月河北省中医院收治的60例中风后手痉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仅采用康复训练治疗,包括Bobath技术、OT作业疗法、手功能训练治疗,每日1次;观察组在康复训练的基础上联合手阳明大肠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经颅直流电刺激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9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50例)和对照组(40例),所有患者均进行常规治疗,并早期行功能锻炼,研究组则在此基础上采用经颅直流电刺激治疗,观察两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的FMA评分、Barthel指数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颅直流电刺激能有效促进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头皮针联合肌电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对脑卒中偏瘫后足下垂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步行功能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9年8月于医院康复中心治疗的脑卒中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头皮针与肌电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治疗,同时进行常规康复训练。对照组仅给予常规康复训练。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Brunnstrom运动功能分期、Holden步行功能分级、Barthel指数评分、胫骨前肌与腓肠肌表面肌电信号变化及治疗后两组踝背屈角度障碍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VI期及V期占比分别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Ⅰ、Ⅱ、Ⅲ、Ⅳ期占比分别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中Holden步行功能分级5级与4级占比分别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中1级、2级、3级占比分别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Barthel指数评分高于对照组及本组治疗前(P<0.05)。治疗后观察组胫骨前肌与腓肠肌肌电信号均高于对照组及本组治疗前(P<0.05)。治疗后观察组踝背屈功能障碍总治疗有效率88.00%(44/50)明显高于对照组68.00%(34/50)。结论头皮针与肌电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治疗能显著提高脑卒中偏瘫后足下垂患者运动功能、步行功能及独立生活能力,使肌群活动能力增强,同时提升踝背屈功能障碍治疗有效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脑电仿生电刺激联合虚拟情景互动训练对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ADL)的影响。方法:将64例脑卒中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增加脑电仿生电刺激和虚拟情景互动训练,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6周后采用简化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分(FMAUE)、Brunnstrom分期和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定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各项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周后,两组FMA-UE、Brunnstrom和MBI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且观察组各项评分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电仿生电刺激联合虚拟情景互动训练能有效提高脑卒中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