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药复方治疗肾性骨营养不良大鼠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肾性骨病的动物模型及中药复方治疗肾性骨病的疗效.方法复制慢性肾功能衰竭大鼠模型,观察其骨代谢异常发生的时间,观察中药复方对肾性骨病的治疗作用.结果慢性肾衰大鼠在第8周末出现钙、磷代谢异常.中药复方能够通过整体作用延缓骨病的发生和发展.结论中药复方对于肾性骨病有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2.
中药复方治疗肾性骨营养不良大鼠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肾性骨病的动物模型及中药复方治疗肾性骨病的疗效。方法:复制慢性肾功能衰竭大鼠模型,观察其骨代谢异常发生的时间,观察中药复方对肾性骨病的治疗作用。结果:慢性肾衰大鼠在第8周末出现钙、磷代谢异常。中药复方能够通过整体作用延缓骨病的发生和发展。结论:中药复方对于肾性骨病有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3.
慢性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常伴随机体钙磷代谢紊乱,如果长期得不到治疗,可能发展为肾性骨病或继发性甲状腺机能亢进。表现为全身骨痛、皮肤瘙痒,难以人睡。肾性骨病,又称肾性骨营养不良症。其中维生素D缺乏、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简称甲旁亢)和铝沉积是最主要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慢性肾:衰是各种肾脏疾病发展到后期所引起的肾脏损害和进行性恶化的结果。肾功能衰竭可以并发多系统的损害,由于肾功能衰竭时肾脏内分泌功能异常等原因,会导致骨代谢异常,引发肾性骨病。特别是近年来,各种替代疗法的广泛应用,肾衰病人生存期的延长,使肾性骨病的发病率明显升高,成为慢性肾衰的重要并发症之一。因此,研究改善肾性骨病骨代谢异常的治疗方法尤为重要。本文主要是观察补肾活血法对肾衰大鼠骨代谢异常的影响,发现补肾活血法具有改善大鼠骨代谢异常的作用。现报告如下。 材料与方法 1.模型制备与分组 50只雄性SD大鼠(由北京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体重180—220克,随机分为3组:10只为正常对照组;其余大鼠在乙醚麻  相似文献   

5.
肾性骨病(renal osteodystrophy,ROD)是肾功能减退时一组从过度的甲状旁腺素(PTH)分泌导致的高转化损害到与正常或低血PTH水平相关的低转化损害的矿物质代谢紊乱,几乎累及所有终末期肾衰竭患者。它可引起骨骼的严重损害,表现为骨软化、纤维性骨炎、骨性关节炎、骨质疏松、骨硬化、骨性佝偻病等,并可加重钙磷代谢异常,引起皮肤瘙痒、贫血、神经系统及心血管系统损害等[1]。可分为广义肾性骨病与狭义肾性骨病两类:广义的“肾性骨病”,是指—切和肾脏有关的骨病或病因与肾脏有关的骨病,如肾小管酸中毒伴发的软骨病、肾病综合征时发生的骨病等;狭义的“肾性骨病”又称肾性骨营养不良,是指发生于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时的代谢性骨病,可视为CRF的重要的并发症,重者可伴有多系统病变。根据骨组织转运的动力学变化又可以分为高转运型、低转运型和混合型(在不同的患者中二者呈不同的组合[2])。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透析人群的增加,透析技术的进步带来的透析患者寿命的延长,我国透析患者的肾性骨病发病率也越来越高,且治疗效果并不理想,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益骨散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失代偿期合并肾性骨病疗效.方法 选择泉州市中医院慢性肾功能不全失代偿期合并肾性骨病患者共40例,将其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0例给以骨化三醇[1,25(OH)2D3] 0.25 μg/天.中药治疗组在西药治疗基础上,给予自拟方益骨散(杜仲、补骨脂、续断、当归、酒大黄、牛膝、菟丝子、丹参等...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肾性骨病方对不同阶段5/6肾切除小鼠骨丢失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3个月龄C57BL/6J小鼠150只,建立慢性肾衰小鼠模型,术后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罗盖全组、肾性骨病方组,分别在术后1周和4周时给予肾性骨病方以及罗盖全灌胃。各组给药8周后,取小鼠L_5椎体、血清和肾脏组织,分别检测血清肌酐(CREA)、尿素氮(BUN),以评估肾脏功能;L_5椎体进行阿尔辛兰/橙黄G染色、Micro-CT扫描加重建、免疫组化检测评估骨质情况。结果:和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小鼠血清肌酐、血清尿素氮明显升高;和模型组相比,早期应用肾性骨病方干预后小鼠腰椎骨丢失情况较晚期各组得到明显改善;早期组小鼠L_5腰椎Osterix表达明显升高而Cathepsin K表达明显降低;与之一致,TRAP染色显示早期应用肾性骨病方可以显著抑制破骨细胞活性,降低破骨细胞数量。结论:早期应用肾性骨病方可以有效改善5/6肾切除小鼠肾功能,缓解骨丢失。  相似文献   

8.
"肾主骨"与肾性骨病理论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肾性骨病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肾性骨病指与肾脏所有有关的骨骼病,本文主要探讨的是狭义的肾性骨病,即指肾功能不全引起的代谢性骨病,又称肾性骨营养不良。肾性骨病由我国朱、刘二氏1943年首次提出,它的提出与祖国医学早在2000多年前《内经》“肾主骨”的理论不谋而合,再次佐证了肾与骨的关系。近几年来一些医家对“肾主骨”与肾性骨病关系作了较深入的研究,现结合这些论述对肾性骨病的理论作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黑地黄丸古今文献的梳理,结合对慢性肾衰竭(CRF)肾性贫血、肾性骨病的病机学认识,探讨CRF肾性贫血和肾性骨病的相关性,阐释黑地黄丸治疗肾性贫血、肾性骨病的作用机制,从而为临床治疗肾性贫血、肾性骨病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大量研究证实中医"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的疾病观在防治慢性肾衰肾性骨病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但目前尚无统一的肾性骨病中医辨证分型标准,缺乏规范[1],因此对肾性骨病中医证候分布进行深入研究,总结归纳相对客观的肾性骨病中医辨证分型标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骨化三醇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肾性骨病的疗效。方法选择肾性骨病患者198例,均给予积极治疗原发疾病、血液透析、补钙等常规治疗,并在此基础上口服骨化三醇,连续治疗1 a,观察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并比较治疗前后患者血清钙(Ca)、磷(P)、甲状旁腺激素(PTH)、尿素氮(BUN)、肌酐(SCr)等指标的差异。结果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血清Ca明显升高,P、PTH、BUN、SCr水平明显降低(P均<0.05)。治疗期间出现高钙血症12例、肌肉酸痛4例、恶心呕吐5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6%,经对症处理后症状均缓解,未影响正常治疗。结论采用骨化三醇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肾性骨病疗效满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中药补肾活血方对肾性骨病大鼠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通过3/4肾切除法复制肾功能衰竭大鼠模型,分为中药组(补肾活血方)、阳性对照组(盐酸贝那普利片)、模型组、假手术组。灌胃给药3个月后,取血清测定生化指标;取左侧胫骨,双能X线吸收法测定骨密度;取右侧胫骨,光镜下观察病理改变。结果:补肾活血方能够影响肾性骨病大鼠血清钙和碱性磷酸酶水平,改善肾功能,减轻骨组织病理改变。结论:补肾活血方对肾性骨病大鼠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3.
补肾健骨汤治疗肾性骨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良  刘南梅 《中国中医急症》2008,17(8):1068-1069
目的探讨中医药对慢性肾功能衰竭肾性骨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肾性骨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均予基础治疗,治疗组加用补肾健骨汤,对照组加服骨化三醇;比较两组临床症状、体征和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及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P)指标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BAP均较治疗前有不同程度下降;临床症状、体征及Scr、BUN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治疗组改善更为明显。结论中药补肾健骨汤与骨化三醇治疗肾性骨病均有疗效,且疗效等同,但补肾健骨汤在改善临床症状及肾功能方面有较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4.
目的:以长期维持性血液透析(MHD)肾性骨病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其中医症状及证候分布特征,初步归纳肾性骨病中医辨证标准。方法:采用中医症状量表对165例MHD肾性骨病患者症状进行横断面调查,对调查表症状变量进行因子分析,因子分析方法为主轴因子法,并进行最大方差法正交旋转,依据中医理论对症状因子进行定性,初步得出肾性骨病类证候群,结合慢性肾功能不全中医辨证标准相关内容,拟定肾性骨病类中医证候。结果:因子载荷阵提炼出5个主要因子,结合中医理论,因子1反映了肝肾阴虚证证候,因子2反映了浊毒内蕴证证候,因子3反映了肾阳虚衰证证候,因子4反映了水湿内停证证候,因子5反映了瘀血阻络证证候。结论:归纳肾性骨病患者主要证候表现为肝肾阴虚证、浊毒内蕴证、肾阳虚衰证、水湿内停证、瘀血阻络证5个基本证型。  相似文献   

15.
慢性肾衰竭时出现的骨矿化及骨代谢异常称之为肾性骨病,常见的症状有骨痛、关节不适、瘙痒等,大量证据表明肾性骨病可以导致血管钙化,提高发生心血管事件的机率及危险性,与透析患者多种并发症及病死率密切相关,且近年来随着透析患者的快速增加,肾性骨病发病率逐年提高。中医学在对此病的认识、治疗方面有其独特优势,常常采用辨证论治的方法进行治疗,临床疗效十分可观。笔者总结中医药治疗肾性骨病临证体会,作以此篇,以咨交流。  相似文献   

16.
肾性骨病是CKD骨代谢紊乱的多因素疾病。随着CKD的进展,机体矿物质代谢紊乱导致骨小梁扭曲,骨皮质变薄,皮质孔隙增多等病理改变,临床上表现为骨痛、骨变形、病理性骨折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西医治疗肾性骨病仅集中在高磷血症和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纠正上,对于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等方面尚有欠缺,目前中医药在肾性骨病的临床研究方面已经取得了较多的成果。近年来,CKD肾性骨病动物模型实验研究的广泛开展,为中医药干预肾性骨病提供了科学依据,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7.
田红  成晓梅  李冰洋  张鲜绸  杨洁 《陕西中医》2022,(5):670-672,676
肾性骨病是终末期慢性肾脏病患者常见并发症,成为多系统损害的重要因素,随着透析龄的增加发病率也随之上升,严重影响患者生存状态及心理健康,也成为时下综合防治的热点。文章综述了不同医家对肾性骨病中医病因病机、辨证分型、辨证论治及现代医学防治主要目标策略,结合整体观念论述了“肾主骨”与肾性骨病之间存在紧密联系以及生理、病理的发生发展。近几年来现代医学技术发展对肾性骨病的认识及治疗方案在不断提升,使中西医结合治疗更具有科学性及创新性,拓展了其辨证思路及治疗方法,取得良好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健脾补肾食疗方对肾性骨病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将肾性骨病患者48例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24例在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同时,给予慢性肾衰竭常规饮食(低优质蛋白、高钙、低磷、富含维生素的饮食);观察组24例在常规治疗和护理同时,通过中医辨证,给予健脾补肾饮食。结果观察组血清生化指标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骨痛、抽搐的发生率及骨折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结论健脾补肾食疗方可改善肾性骨病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9.
肾性骨病患者生存质量主要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探讨慢性肾衰肾性骨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为提高患者的卫生保健水平和生存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生存质量量表(参考WHO QOL-BREF和SF-36制定)对72例肾性骨病患者进行生存质量测评,对资料进行相应的统计分析,筛选出有关的影响因素.结果:影响肾性骨病患者生存质量的主要因素有透析时间、透析充分性、年龄、性别、原发病病程、文化程度、医疗费用等.结论:实现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对改善肾性骨病患者的生存质量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慢性肾衰肾性骨病中医证候分布特征与演变。方法:选取2011年11月-2012年8月我院中医科及肾内科慢性肾衰肾性骨病住院患者152例,对其中医证候分布与演变进行深入研究。结果:肾性骨病的中医证候是以浊邪内聚成毒为标、脾肾阴阳衰惫为本的基础上,以脾肾阳虚证、肝肾阴虚证、瘀血内阻证、浊毒内停证虚实夹杂不断演变而来的。结论:掌握疾病各阶段的证型分布及演变特点,对于制定诊疗方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缩短疗程、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