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高龄患者粗隆间骨折外固定器术后早期康复和并发症防治。方法:应用外固定器治疗高龄患者粗隆间骨折82例,术后进行早期康复,加强针道护理,防治并发症。结果:随访6~36个月,骨愈合时间为3-6.5个月,平均4.5个月。无髋内翻畸形、肢体短缩和骨不连发生。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良好,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为67-94分,平均85.7分。结论:重视围术期处理和早期康复治疗可明显减少并发症,有效控制各种并发症,外固定器治疗高龄患者粗隆间骨折安全且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76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行PFN内固定治疗的术后护理。方法做好一般护理、患肢护理、疼痛护理、饮食护理,加强病情观察和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重视肢体功能锻炼和康复指导。结果74例患者术后功能恢复良好,无严重并发症发生,2例死亡。结论术后精心护理是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及恢复功能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探讨临床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行 DHS 内固定术后早期负重下地活动对内固定失败产生的影响。方法对承德医学院2002年至2014年收集的9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将90例患者随机分成三组,每组30例,分别在术后1个月内、1~1?5个月、2个月后进行负重恢复训练。分析患者术后不同时间范围负重训练对内固定失败产生的影响。结果术后早期负重组发生内固定脱出、折断失败比例最多,共7例,失败率为23?3%,其余两组分别为2例、1例,失败率分别为6?67%、3?33%。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术后早期负重训练时间为术后内固定失败的危险因素,适当延长术后功能恢复训练时间可减少内固定失败次数。  相似文献   

5.
老年病人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老年病人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护理要点。方法:对我科56例65~75岁的股骨粗隆间骨折病人,根据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注意加强心理护理,并有针对性地预防和控制并发症的发生,全部病人的合并症经术前处理相对稳定后才可进行手术。结果:56例住院病人中出现肺部感染和切口感染各1例,占3.57%,经过及时的对症治疗和护理都已经康复。结论:老年病人手术风险虽然较大,但根据老年病人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实施术后护理是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和病死率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6.
7.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5):892-893
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5年3月收治74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采用双色球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7例。对照组采用骨折治疗,观察组采用骨折治疗与运动康复一体化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术后7d、14d、30d视觉模拟(VAS)评分差异,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对所有患者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7d、14d、30d VAS评分均比对照组低,差异较为显著(P0.05);术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的随访中发现,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比对照组好,存在显著差异(P0.05)。骨折治疗与运动康复一体化对行股骨粗隆间骨折术的患者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且术后患者疼痛感降低,并发症少,值得在临床医学中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早期序贯康复护理的可行性及实施策略。方法:将69例实施闭合复位微创内固定结合抗骨质疏松治疗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4例)。观察组入院后即开始康复护理干预,实施个体化超早期序贯康复训练护理计划;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术后随访12个月,对两组患者的疗效、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时间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12个月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和住院天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序贯康复护理有助于提高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缩短骨折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股骨近端髓内钉(PFN)术后,早期训练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ADL)对患者术后自我照顾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粗隆间骨折单侧行PFN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康复组采用本科室制订的常规物理康复训练程序和ADL的训练;对照组采用单一的常规物理康复训练。在入院后和出院前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独立功能量表(FIM)的评定,对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进行比较。结果出院时康复组患者FIM评分比对照组明显提高(P〈0.01),其中康复组的FIM评估在生活自理、转移、运动能力3项内容评分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股骨粗隆间骨折PFN术后ADL的早期介入能明显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水平,对生活自理、转移、运动3方面能力的改善尤为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探讨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病人康复护理措施.方法:选择2009年6月~2010年12月在我院骨科住院治疗的128例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病人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4例,两组病人均给予骨科术后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系统功能锻炼指导,比较两组病人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术后并发症及Harris评分.结果:两组病人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及术后并发症、Harris评分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康复锻炼、疼痛管理,有利于促进病人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1.
综合康复治疗对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术后疗效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综合康复治疗对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术后疗效的影响。方法自2002年至2005年,采用动力髋螺钉治疗70岁以上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53例。根据术后有无系统的康复治疗分为两组:康复组27例,对照组26例;其中康复组术后采取早期系统康复治疗和训练,对照组术后常规康复治疗。术后两组患者定期随访,并比较两组间疗效。结果经过12~60个月,平均(26.5±2.4)个月的随访,两组患者骨折均获得了骨性愈合,其中康复组骨愈合时间平均为(10.8±1.9)周,对照组骨愈合时间平均为(11.8±2.0)周,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康复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8.5%,明显少于对照组的发病率50.0%;优良率为92.6%,高于对照组的69.2%。结论动力髋螺钉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能获得可靠的固定,系统的康复训练是保证疗效的重要措施,有助于加快患者术后功能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56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高龄不稳定型粗隆间骨折人工关节置换术的治疗效果。方法:2005年1月至2008年1月收治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56例,行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按照Harris标准评分分析效果。结果:5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时间62 min,平均住院17天。随访1~3年,术后14月因突发脑出血死亡1例,其余患者功能恢复良好。按照Harris标准评分优良率为91%。结论: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下肢过早负重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功能的影响。方法:急性脑卒中患者80例,对全部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根据患者康复过程中的依从性,分为规范康复组和过早负重组,各40例,2组均接受康复治疗2个月,但过早负重组患者康复治疗期间过早下肢负重;治疗2个月后,过早负重组患者下肢出现伸肌痉挛及膝过伸的例数均高于规范康复组(P<0.05)。结论:过早下肢负重容易使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出现伸肌痉挛及膝过伸。  相似文献   

14.
手术结合早期康复训练治疗踝关节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结合术后早期功能康复治疗踝关节骨折的疗效。方法对2001~2005年住院治疗的39例踝关节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除1例单纯内踝骨折行闭合复位空心拉力螺钉内固定外,其余均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第2天开始患肢肌肉和关节功能康复训练,4周开始部分负重。结果所有伤口均Ⅰ/甲愈合,无1例出现患肢深静脉血栓,出院时患肢无明显肌肉萎缩。29例患者平均17.9个月再住院取内固定物时,踝关节功能良好,步态正常。结论手术结合早期康复治疗踝关节骨折能促进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采用骨水泥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年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用标准骨水泥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年龄在75岁以上的股骨粗隆间骨折32例,骨折线在小粗隆以上。结果:全部病例术后2-3周可下地行走,关节活动度正常。结论:采用骨水泥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年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可以尽早恢复肢体功能,早期下地负重,提高生活质量,是内固定治疗很好的补充。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股骨转子间骨折发病与季节之间的关系。方法:查阅病案室2000年1月~2005年12月入住本院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160例,记录患者受伤日期等一般资料,计算各月各季节的每日骨折发病率,比较各季间发病率有无差别。结果:全部股骨转子间骨折,春季有37例,夏季有43例,秋季有44例,冬季有36例(依照惯例划分,2~4月为春季,5~7月为夏季,8~10月为秋季,11~1月为冬季),计算并采用统计学方法比较各季间的每日发病率无差别。结论:本地区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发病四季均匀,冬季发病率增高现象不明显。  相似文献   

17.
股骨近端解剖型钢板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钢 《华西医学》2010,(1):92-94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解剖型钢板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5年1月至2009年1月,采用切开复位,股骨近端解剖型钢板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46例。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3年,平均18个月,所有病例均在术后3~5.5个月获得骨性愈合,髋关节功能根据Harris评分标准进行评定,优32例,良4例。结论:股骨近端解剖型钢板适用于治疗大多数类型的股骨粗隆间骨折,能达到良好的骨折复位和坚强的固定,促进关节早期功能锻炼,骨折愈合率高,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理想选择。  相似文献   

18.
杨凯 《岭南急诊医学杂志》2007,12(2):111-111,118
目的:观察运用DHS治疗52例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开放复位DHS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病例随访6月~2年,骨折愈合良好,无髋内翻骨不连,髋关节功能恢复满意。结论:运用DHS治疗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肯定,可减少卧床并发症、减少髋内翻的发生率和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经筋围刺电针及康复负重训练对小脑损伤患者步态的影响.方法:40例脑卒中所致小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A、B 2组各20例,均在内科常规治疗的基础上,A组采用患侧臀中肌(足少阳处)经筋围刺电针治疗并配合神经促通技术、减重肌力训练、主动负重及患侧单足负重控制训练等;B组行易化技术为主的常规康复训练.治疗前后采用徒手肌力...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对踝关节骨折术后进行个性化康复运动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踝关节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术后采取传统康复等常规治疗;试验组根据骨折患者早期运动康复安全性评定量表制定个性化康复运动处方进行康复治疗。对其进行随访问卷调查.X线检查.并采用AOFAS踝关节功能评估系统分别评估术后6个月及12个月的踝关节功能。结果试验组踝关节功能优良率术后6、12个月分别为80.0%、85.0%,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2.5%、75.0%(P〈0.05)。结论根据骨折患者早期运动康复安全性评定量表制定个性化康复运动处方进行康复治疗对踝关节骨折术后踝关节功能恢复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