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柯琴《伤寒来苏集》学术成就。方法:从清代伤寒大家柯琴著作风格和《伤寒论注》《伤寒论翼》《伤寒附翼》的特点入手进行分析。结果:柯琴为重编派《伤寒论》的研究大家。《伤寒来苏集》是重编派的代表作。结论:柯琴的《伤寒来苏集》对后世理解和应用《伤寒论》的理论及方法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薛军 《国医论坛》1999,14(6):16-17
柯琴,字韵伯,号似峰,清代著名医学家。著有《内经合璧》,现已失传。另著有《伤寒论注》四卷、《伤寒论翼》二卷、《伤寒附翼》二卷,合称《伤寒来苏集》,为世所公认的历代注疏《伤寒论》的名著之一。《伤寒论》一书,自叔和编次后,章次混乱,仲景原篇已不可复见,柯氏“逐条细勘,逐句研审”.以证名篇,重新编次,各从其类,使仲景之作,从此一新,同时也为后人进一步研究《伤寒论》开辟了崭新的道路。是书凝集了柯氏学术思想之结晶,著述宏富,本文仅就个人的肤浅认识,对贯穿该书始末的辨证论治思想浅探于次。1以六经统方证,力倡…  相似文献   

3.
《伤寒来苏集》“六经地面”学说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柯琴是伤寒学派中畅发仲景辨证论治精神的杰出医家,他所著《伤寒来苏集》,流传至今,体现出柯氏精究伤寒,卓然自立的学术思想与成就。《伤寒来苏集》有几大鲜明特点,已广为后世医家所阐明,如柯氏大胆提出按方类证,以方名证,方不拘经,汇集诸论,各以类从的方法,对伤寒条文方证进行重新编次;如柯氏提出“六经为百病立法”说、“阴阳总纲”说、“六经地面”说、“三明合病”说等理论,还《伤寒论》以原貌,使仲景辨证论治的精髓彰显于后世。……  相似文献   

4.
自《黄帝内经》始便言"人之生,本于阴阳,……治病必求于本。"[1]《黄帝内经》者医之经也,《伤寒论》者医之论中经也,《伤寒来苏集》者注解《伤寒论》之较优者也,故而将《伤寒来苏集》中有关阴阳之论归纳总结为症状所指、脉象所指、部位所指、性别所指及人体阴阳气之所指诸方面,以便大家探讨。  相似文献   

5.
<正> 柯琴,字韵伯,号似峰.清康熙雍正年间人(1662年-1735年),精于伤寒之学,《伤寒来苏集》是代表作.全书包括《伤寒论注》、《伤寒论翼》、《伤寒附翼》共八卷.该书因编著风格独具,说理精深,在伤寒学的重大学术理论上有所创见,至今仍不失是研究《伤寒论》的重要著作之一.爰将该书中的学术思想,作一探讨. 分篇汇论,编例独树一帜柯氏重编《伤寒论》的动机,认为原《伤寒论》的编次,杂伪脱简、章次混淆之处颇  相似文献   

6.
从《伤寒来苏集》编次方法浅析柯琴辨证论治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仲景《伤寒论》自叔和重编而流芳百世。此后 ,众多医家致力于《伤寒论》的研究 ,出现了错简重订派、维护旧论派、辨证论治派三个伤寒学术流派 ,其学术争鸣大大推动了《伤寒论》研究的发展。柯琴作为辨证论治派的杰出代表 ,深悟仲景《伤寒论》之精髓 ,采用“以方类证 ,方不拘经”的方法 ,使散乱无章的《伤寒论》条文明晰化 ,对指导临床辨证论治 ,实用价值颇大 ,深受后世许多医家的推崇和效法。因此 ,从其编次方法来探究柯琴辨证论治思想 ,对学习和研究《伤寒来苏集》大有裨益。1 以方类证 ,证从经分 ,倡仲景辨证论治心法首先 ,从柯氏编注《…  相似文献   

7.
基于《内经》中关于三阴受邪、邪气循序传变规律的叙述,围绕胃气的盛衰,援引《伤寒论》相关条文,解读柯韵伯“胃为三阴外蔽”思想,总结出三阴是否受邪及受病轻重转归,全藉于胃气,为临床上医家诊疗三阴病顾护胃气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伤寒来苏集》是伤寒论的著名注本之一,作者柯琴,字韵伯,号似峰。柯氏采用"以方类证,方不拘经"的方法对《伤寒论》原文次序进行重新编排和归纳,使仲景之作在理、法、方、药等方面得到重新诠解。此外对于六经的论述,依古而加以权变,主要表现为"首立六经地面学说""匠心独具,详辨六经通路之来去出入""重新蠡定六经提纲证""别开只眼,五郁理论探讨六经证治"。其学术思想将仲景辨证施治的精义作简要发挥,拓宽了后世医家的眼界和思路,研究这部分内容对于了解中医伤寒学术思想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方证论治"是后世医家对《伤寒杂病论》所蕴含的论治方法的高度概括,是对张仲景方证理论体系最为直观的表述,是张仲景学说的核心内容之一。方证内涵极为丰富,其中既有属辨证论治临床应用层面的技术问题,也有属中医临床辨证思维特征等方法学的内容。认为方证对应是方证论治的理论起点,即"方证"与"症症"的对应;证机相应是方证论治的基本原则;辨证论治是方证论治的上位概念;合方论治是方证论治的延伸。探索方证论治的科学内涵,建立以张仲景学说为支撑的方证论治系统,从而充实和完善中医临床辨证论治体系和方法,是中医临床基础研究亟待解决和深入挖掘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研习《伤寒杂病论》,结合多年的临床实践,对医圣张仲景的诸多名方和临床应用颇有感悟。今就小青龙汤方证浅析如下。 1小青龙汤证 《伤寒论》40条:“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  相似文献   

11.
清代尤在泾所著《伤寒贯珠集》采用了以六经为纲,治法为目,以方类证的方法,对《伤寒论》原文次序进行了重新编排和归纳,并对方药的煎煮及炮制做了删改。文中对方有执、喻嘉言所倡导的"三纲鼎立"之说做出了修正与发展。此外,对于三阴病的论述,更是依古而又加以权变,做到了古为时用。此书将仲景辨证施治的精义作简要发挥,非常方便读者对《伤寒论》的理解和运用。为学习《伤寒论》的学子解疑释难,指引道路。  相似文献   

12.
《辽宁中医杂志》2016,(11):2292-2294
目的:证明特异性方证是《伤寒论》方证中的精华。方法:文献研究方法。结果:通过对《伤寒论》全文的研究,发现《伤寒论》主要由条文组成,而条文的结构主要是前面是证,后面是方,证和方同条,证和方相连,即条文的结构主要是证和方,现在习惯称为方证;证和方的关系有主之、宜、可与、不可与的区分,表示证和方的关联程度不同,主之的关联程度最高,疗效最好,可以达到方到证除的特效,文章称为特异性方证;只有没有方可用的证才用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的方法,即现在所称的辨证论治。结论:《伤寒论》的核心是方证,特异性方证是方证中的精华。  相似文献   

13.
类证为纲 方证为目:《伤寒贯珠集》编排体例新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4.
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系广西地区发掘出的一部有价值可借鉴的《伤寒论》版本。乃清·左盛德所藏,桂林已故老中医罗哲初的手抄本,亦即白云阁《伤寒杂病论》之前身。白云阁《伤寒杂病论》已作为珍贵文物陈列在医圣祠张仲景事殿,供人学习参观,受到国内外中医学者的高度评价。但对其前身的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尚没引起重视,甚或有人说是“伪品”,其实《伤寒论》本身,经历代传抄、注释,错简漏误是公认的,绝对肯定哪本《伤寒论》是真善本,否定其它版本是不公证的。所以,对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中的特点加以研究整理,有益无  相似文献   

15.
<正> 鉴于古今医家对《伤寒论》四逆散方证认识不一,故有学者根据近代发掘的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简称《桂本》),认为该方由甘草、附子、干姜、人参组成,证属少阴病之寒厥。对此,笔者认为,《桂本》四逆散方证与用药疑窦颇多,有必要加以商讨。首先,四逆散方中药量与方后加减药物用量凿枘不合。《桂本》所载四逆散由“甘草二两,附子大者一枚,干姜一两半,人参二两”组成,方后加减用药有“咳者去人参,加五味子、干姜各五分,并主下利;悸者,加桂枝五分;小便不利者,加茯苓五  相似文献   

16.
《伤寒》《金匮》中的“粉”字考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伤寒论》猪肤汤方有“白粉五合熬香”;大青龙汤方后有“汗出多者,温粉粉之”。《金匮要略》蛇床子散方,以“白粉少许”与蛇床子末和合相得,如枣大;甘草粉蜜汤中则用“粉一两”。以上涉及到白粉、温粉和粉,这三者是何物?在50年代后期,《中医杂志》及一些中医刊物上,曾就甘草粉蜜汤中的“粉”作过讨论,有说是铅粉,有说是米粉,有说是粱米粉,最终未成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伤寒论》条文的辨析,对太阴伤寒表证症状进行归纳,进一步完善太阴病病变的辨证.  相似文献   

18.
清代医家尤怡《伤寒贯珠集》运用"六经为纲,治法为目,以方类证"的方法,对《伤寒论》的原文次序进行了重新编排和归纳,并对书中部分药物的炮制及煎煮方法做了改动或删减,为明清三派中依法论证派的代表性著作。该书认同《伤寒论》为临床全书的说法,对伤寒六经实质做出了阐释,认同伤寒六经提纲说且有所发展,并对"三纲鼎立"说做出了修正与发展。此外,其文中对于三阴病的论述,更是师古而不泥古,依古而又加以权变,做到了古为时用。  相似文献   

19.
《伤寒贯珠集》为清·尤怡所著,是一部有广泛影响的《伤寒论》注释性著作。其强调治法,以法类证,注重临床运用,对辨证论治规律的阐发颇具特色,亦对后世《伤寒论》的研究及伤寒诸法的运用颇有启发。  相似文献   

20.
因时制宜,是指考虑时间因素以确定治疗方案的原则,是中医学的重要思想之一,属于时间治疗学的范畴。后人在总结了前人的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将它与因地制宜和因人制宜合称为三因制宜,成为治疗疾病基本原则中的一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