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5 毫秒
1.
目的:应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技术观察虚拟现实技术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上肢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符合入选和排除标准的脑卒中后偏瘫患者3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17例。2组患者均给予针灸、电刺激和推拿等基本康复治疗和常规作业治疗。2组患者常规作业治疗均每日1次,每次治疗组训练20 min...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结合上肢康复机器人训练对脑卒中偏瘫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并通过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分析其潜在的神经可塑性机制。方法:将脑卒中偏瘫患者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10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药物和康复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增加tDCS结合上肢康复机器人训练,即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在脑卒中早期患者下肢康复疗效中应用价值。方法:收集广东省江门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2012年8月至2013年9月符合入选标准的患者17例,入院后均给以相同药物治疗和综合康复治疗。分别于康复治疗前和康复治疗3周后完成DTI检查,测量最大病灶侧及对侧相应部位的部分各向异性值(FA),计算FA比值(r FA)、FA不对称性(FAasy)及健患侧FA差值。同时完成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评估(FMA)。观察治疗前后患侧FA、健侧FA、r FA、FAasy及健患侧FA差值的变化值与FMA变化值的相关性。结果:康复治疗3周后,患侧FA、r FA、FAasy、健患侧FA差值及FMA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健侧FA值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康复治疗前后患侧FA和r FA的变化值与FMA变化值呈线性正相关(r=0.579,P=0.015;r=0.560,P=0.020);FAasy和健患侧FA差值的变化值与FMA变化值呈线性负相关(r=-0.530,P=0.029;r=-0.557,P=0.020);健侧FA变化值与FMA变化值不相关(r=-0.300,P=0.242)。结论:DTI中各参数的改变与下肢运动损伤程度存在关联性,可用于评估脑卒中后皮质脊髓束的损伤程度和运动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4.
目的:应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MR-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探讨脑卒中后皮质脊髓束(corticospinal tract,CST)损伤与运动功能的相关性。方法:29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分为脑出血组15例,脑梗死组14例,病变部位为内囊基底核区,且累及皮质脊髓束,发病后30—60d采用1.5T核磁共振仪进行弥散张量成像扫描,依次从大脑脚、内囊后肢、放射冠区、初级皮质运动区4个层面,测量病变同侧皮质脊髓束和病变对侧相应脑组织的部分各向异性值(FA),计算得出FA比值(r FA)及FA不对称性(FAasy),同时采用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The Fugl-Meyer motor assessment,FMA)对偏瘫肢体运动功能评分。结果:病灶侧4个层面CST的FA值均较对侧相应脑组织降低。脑出血组:大脑脚、内囊后肢、放射冠区3个层面的FA值、r FA和FAasy均与FMA评分之间存在相关性,且放射冠层面有显著相关性;而初级皮质运动区层面的FA值、r FA和FAasy与FMA评分之间无明显相关性。脑梗死组:大脑脚、内囊后肢、放射冠区、初级皮质运动区4个层面的FA值、r FA和FAasy均与FMA评分之间存在相关性,且放射冠层面有显著相关性。结论:DTI可用于评估脑卒中后皮质脊髓束损伤及运动功能障碍,以放射冠层面皮质脊髓束的DTI参数最有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利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研究中老年脑梗死患者脑白质纤维束各向异性特征和皮质脊髓束(CST)受损与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24 例中老年单侧急性脑梗死患者,依年龄段分为A组(45~59 岁)、B 组(60~74 岁)和C 组(75 岁以上),每组各8 例。患者于发病3 d 内行3.0 T 常规磁共振(MRI)和DTI 检查。于入院时和发病后6 周,分别测量梗死灶和对侧相应正常脑组织的部分各向异性值(FA),同时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脑卒中量表(NIHSS)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并运用弥散张量纤维束成像(DTT)显示通过病灶的纤维束特征,评价脑梗死区周边纤维束的情况,并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进行比较。结果各组患者梗死侧FA值均较对侧相应正常脑组织降低(P<0.05),康复治疗6 周后梗死侧的FA值均比入院时增加(P<0.05)。各年龄组患者CST 2 级的NISHH评分均高于CST 1 级(P<0.05)。在同组同一CST 级别的患者发病后6 周NIHSS 评分均低于入院时NIHSS 评分(P<0.05)。结论DTT 可直观显示纤维束走行及与病灶之间的关系,在缺血性脑卒中的早期即可对其损伤情况进行判定,同时也可提示患者的预后,对患者的康复治疗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随着各种脑成像技术的发展,核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对脑缺血的诊断和判断预后逐渐成为研究热点之一。DTI能够显示脑白质纤维束的走形及其完整性,因此主要用于脑部尤其对白质束的观察、追踪和脑发育和脑认知功能的研究。本文对DTI在缺血性脑卒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脑卒中后运动功能缺损是脑卒中致残的主要原因,在临床量表评估之外,运用影像学方法评估运动功能以早期预测临床结局,为康复干预提供依据正成为新兴的重要研究方向。本文从扩散张量成像(DTI)角度,围绕该技术在预测脑卒中后运动功能恢复、监测治疗反应及评估白质纤维束重塑等方面进行文献综述,旨在为临床合理应用该技术,指导临床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9.
目的通过分析脑梗死患者在不同时期各向异性(FA)值的变化与患者功能恢复情况之间的关系,来研究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对脑梗死后功能恢复的评估价值。 方法经磁共振和DTI检查确诊的脑梗死患者38例,按照Brunnstrom法评定患者的运动功能情况,将康复治疗后运动功能改善≥2个级别的脑梗死患者16例,设为A组;剩余运动功能未见好转的脑梗死患者22例,设为B组。分别监测2组患者病灶区和对侧在急性期、亚急性期及慢性期的各向异性值(FA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各期检查中,2组患者病灶区的FA值较对侧均明显降低(P<0.05);2组患者急性期病灶区的FA值均高于亚急性期、慢性期病灶区的FA值(P<0.05),而亚急性期病灶区的FA值与慢性期病灶区的FA值之间没有统计学差异(P&rt;0.05);急性期2组患者病灶区的FA值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rt;0.05),亚急性期和慢性期的2组患者病灶区的FA值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脑梗死患者病灶区FA值的变化与功能恢复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对指导临床治疗及预后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镜像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恢复和皮质脊髓束重塑的影响。 方法 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皮质下脑卒中伴上肢功能障碍患者4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 = 21)和观察组(n = 21)。两组均行常规康复,观察组增加镜像疗法。治疗前和治疗12周后,采用Fugl-Meyer评定量表上肢部分(FMA-UE)进行评定;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获取内囊后肢各向异性分数(FA)。 结果 治疗后,两组FMA-UE评分均显著提高(t > 9.560, P < 0.001),观察组评分增加值高于对照组(t > 2.634, P < 0.05)。治疗前,两组病灶侧内囊后肢FA均较对侧显著减小(t > 11.368, P < 0.001);治疗后,观察组病灶侧内囊后肢FA高于治疗前(t = 2.385, P < 0.05),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t = -0.596, P > 0.05),观察组评分增加值高于对照组(t = 2.306, P < 0.05)。 结论 镜像疗法可促进脑卒中患者的上肢运功功能改善和皮质脊髓束重塑。  相似文献   

11.
弥散张量成像技术是一种非侵袭性的MRI技术,能够识别传统CT和MRI难以发现的脑微观结构改变,特别是神经纤维束的变化和方向,可以从评估、恢复机制、预后等方面量化反应神经束的结构和连续性,应用于脑卒中后运动、语言和认知方面。  相似文献   

12.
亚急性脑梗塞MR扩散张量的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评价MR扩散张量 (DTI)中各向同性成像、表观扩散系数 (ADC)图像、部分各向异性 (FA)图像、各向异性体积比 (VR)图像在诊断亚急性脑梗塞中的作用。方法 随机选取 13个亚急性脑梗塞患者 (共 17个病灶 ) ,利用扩散张量成像 (DTI)、扩散加权成像 (DWI)、T2 加权成像 (T2 WI)FSE序列等技术进行头颅MR扫描 ,并运用原始数据重建出ADC、FA、VR图像。结果 各向同性成像、ADC、FA、VR、DWI、T2 WI均能不同程度地检测出病灶 ,其中各向同性成像技术检测出所有的梗塞病灶 ;而ADC图像由于存在假阴性期 ,所以对部分病灶未能检出。结论 各向同性成像技术能更好的检测出亚急性脑梗塞 ,是各向同性成像、ADC、FA、VR、DWI和T2 WI中最敏感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单侧皮层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患侧肢体运动时脑部激活区随时间的动态变化过程,以及与运动功能康复水平的关系。方法对6名健康志愿者与3例单侧皮层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血氧水平依赖功能磁共振成像(BOLD-fMRI),分别采取单侧手指和患侧手指顺序对指运动任务。采用统计参数图进行数据分析和脑功能区定位,计算不同感兴趣区内激活体素数目,并计算偏侧化指数(LI)。扫描结束后记录患者上肢Fugl-Meyer运动评分。对患者在发病后8个月内分别行两侧BOLD-fMRI检查,比较两次激活区域及LI的变化。结果脑卒中患者激活区较健康人广泛,3例患者在发病早期激活范围存在差异,但均表现为双侧感觉运动区(SMC)激活;在发病晚期,肢体同侧SMC激活减少,对侧SMC激活增多,相应的半球、SMC、M1区LI增高。结论单侧皮层下脑梗死患者随着病程时间延长,功能区逐渐向对侧SMC局限化。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调任通督针法对脑梗死皮质脊髓束(CST)损伤及肢体功能的影响。方法 2017年2月至2020年12月,深圳市中医院就诊脑梗死患者54例分层随机分为对照组(n = 27)和针刺组(n = 27),每组再根据CST受损分级分为1、2、3级亚组,每亚组各9例。两组均行常规药物治疗,针刺组加调任通督针法。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采用Fugl-Meyer评定量表(FMA)和改良Barthel指数(MBI)进行评定,采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及其纤维束成像获取梗死灶区CST损伤分级、DTI获取各向异性分数(FA)和健患侧FA比(rFA)。结果 治疗后,两组各亚组FMA和MBI评分,FA和rFA均增加(t > 2.841, P < 0.05);针刺组各亚组FMA和MBI评分差值,FA和rFA差值均高于对照组对应亚组(t > 2.140, P < 0.05)。结论 调任通督针法可促进脑梗死患者CST损伤恢复,从而促进运功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综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6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分别采用综合康复治疗和常规神经生理学方法治疗,在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进行评价。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运动功能均有明显改善(P<0.01);实验组运动功能恢复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的恢复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康复教育在脑卒中后上肢运动功能康复中的效果。方法 4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n=20)给予常规康复治疗结合康复教育,对照组(n=20)只进行常规康复治疗。所有病例在治疗前和治疗后均用改良Ashworth量表(MAS)、Fugl-Meyer评定量表(FMA)、Barthel指数(BI)进行评定。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FMA和BI评分明显改善(P<0.01),MAS评分治疗组明显改善(P<0.01),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治疗组治疗后MAS、FMA和BI评分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1)。结论康复教育在脑卒中后运动功能康复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三级中医综合康复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10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n=50)和对照组(n=50)。实验组应用中医综合康复方案治疗;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加2周西医康复治疗。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脑卒中量表(NIHSS)和Fugl-Meyer评分法(FMA)进行评价。结果两组入组时及第4周NIHSS评分和FMA评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在第12周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FM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规范三级中医综合康复可促进急性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和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与运动功能、平衡能力等临床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分别用CSI量表测评痉挛侧下肢临床痉挛指数、Fugl-Meyer法测评下肢运动功能,Berg平衡量表测定平衡功能。对偏瘫下肢临床痉挛指数与运动功能、平衡能力临床变量之间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然后进行逐步回归分析确定影响临床变量最重要的下肢临床痉挛指数因素。结果患者偏瘫侧下肢临床痉挛指数与运动功能、平衡之间负相关(P<0.05),偏瘫侧腱反射、肌张力、阵挛分别是下肢运动功能(P<0.05)、平衡能力(P<0.05)最重要的决定因素。结论脑卒中患者的偏瘫侧下肢临床痉挛指数可显著影响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平衡的恢复,合理的评价和改善偏瘫侧下肢临床痉挛指数,对优化康复治疗程序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