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动脉吻合口急性血栓形成及动脉吻合口脱落微血栓造成移植组织及再植肢体缺血的临床表现和处理技术.方法:在2例皮瓣、1例游离第2足趾移植术中及1例断腕、2例小腿离断再植术中,移植物或再植肢体通血后15min内再次丧失血供,显微镜下观察动脉吻合口栓塞或吻合口通畅而丧失血供,判断为吻合口远端栓塞.术中应用尿激酶10~15万u局部动脉内注射溶栓.对于术中反复发生栓塞病例,术后加用尿激酶局部或全身用或合用肝素治疗.结果:成功解除动脉栓塞,移植组织、再植肢体成活.结论:术中应用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动脉栓塞是解除动脉危象的安全、有效、快捷、方便的方法,可作为显微外科处理此类栓塞的常规方法.  相似文献   

2.
术中应用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动脉栓塞及术后处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动脉吻合口急性血栓形成及动脉吻合口脱落微血栓造成移植组织及再植肢体缺血的临床表现和处理技术。方法:在2例皮瓣、1例游离第2足趾移植术中及1例断腕、2例小腿离断再植术中,移植物或再植肢体通血后15min内再次丧失血供,显微镜下观察动脉吻合口栓塞或吻合口通畅而丧失血供,判断为吻合口远端栓塞。术中应用尿激酶10~15万~u局部动脉内注射溶栓。对于术中反复发生栓塞病例,术后加用尿激酶局部或全身用或合用肝素治疗。结果:成功解除动脉栓塞,移植组织、再植肢体成活。结论:术中应用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动脉栓塞是解除动脉危象的安全、有效、快捷、方便的方法,可作为显微外科处理此类栓塞的常规方法。  相似文献   

3.
利多卡因局部灌注具有保护微小血管内皮细胞及血管平滑肌的超微结构;促进吻合口内皮细胞的愈合及扩张微小血管,防止血管痉挛的作用[1,2]。目前临床上已将利多卡因局部灌注作为显微外科游离组织移植与再植术中常用的解痉药物,并得到良好疗效。然而,对于再植或移植肢体出现血循危象后,再探查时局部运用利多卡因灌注能否有效地改善再植或移植肢体的血循环,解除微循环内的血管痉挛,挽救血循危象后的肢体尚未见报道。近年,我院对1例前臂离断再植,术后出现血循危象后局部运用利多卡因灌注,有效地改善了微循环,使再植肢体得以成活…  相似文献   

4.
逆行推出皮支内脱落血栓解除皮瓣动脉危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因动脉吻合口脱落微血栓造成游离皮瓣皮支栓塞的临床表现和处理技术。方法:在2例皮瓣移植术中,确认动脉吻合口通畅而移植皮瓣无血供后,于高倍显微镜下由吻合口向远端探查并剥离外膜,发现脱落的微血栓堵塞在皮支入瓣分叉部,遂以显微镊子轻柔地逆行推走或推出微血栓。结果:成功地解除了动脉危象,2例皮瓣完全成活。结论:逆行推走栓塞在皮支的脱落微血栓,是解除此类动脉危象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断指再植术后动脉危象的处理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目的 介绍断指再植术后动脉危象的处理。方法  4 6例 ( 4 6指 )断指再植在术后 6~ 72小时内出现动脉危象 ,经采用罂粟碱 3 0 mg肌肉注射等保守治疗 1小时后 ,动脉危象仍未解除。即行手术探查 ,发现动脉吻合口血管内膜损伤或缺损 2 8例 ,血管吻合技术差 11例 ,血管远端分支未结扎 2例 ;动脉痉挛 5例。血管均严重痉挛、变细、无血液通过吻合口。机械解除动脉痉挛 5例 ;动脉栓塞 4 1例 ,切除吻合口后动脉直接吻合 6例 ,静脉移植 3 5例。结果  4 6指成活 4 3指 ,成活率为 93 .5 %。结论 精细的显微外科技术是断指再植获得成功的关键 ,正确判断动脉危象 ,及时手术探查是提高该类断肢再植成活率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6.
静脉动脉化在手指再植与再造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静脉动脉化再植与再造修复手指创伤的方法。方法对手指斜行离断伤、复合组织块离断伤、套脱伤,离断的部分不含动脉或动脉血管纤细无法吻合,或技术因素经多次动脉吻合失败,无法再吻合时,采用静脉动脉化再植,共7例8指。在切取拇甲瓣或第二足趾再造拇、手指时,由于血管变异无法携带可吻合的动脉进行移植、移植术中多次吻合动脉失败或术后发生动脉广泛栓塞,无动脉可再吻合时,改用静脉动脉化修复血管,共2例。结果9例全部成活。术后随访6个月.3年,功能恢复:优5例,良3例,可1例,优良率达89%。结论静脉动脉化手指再植与再造,对无法行动脉吻合的手指及复合组织离断伤,是一种可行的治疗方法。对游离足趾或足趾复合组织移植再造手指术,若动脉系统出现问题,该方法是挽救指体的一种补救措施。  相似文献   

7.
1992年至1997年,我院采用Fogarty气囊导管取栓加尿激酶溶栓治疗周围动脉栓塞15例,其中,男11例,女4例;就诊时间1天至3个月。除1例人型人工血管栓塞需用硬膜外麻醉外其余均用局部麻醉;栓塞部位:股动脉6例,腹主动脉分叉4例,人型人造血管1例,腘动脉4例。手术方法:取大腿股部纵形切口,暴露并切开股动脉,分别用7F、4F的Fogarty导管取近侧、远侧血栓。取栓成功后,用尿激酶25万单位注入远侧段动脉并夹闭15分钟,然后用6个零无创缝合线连续缝合动脉切口。术后予驱聚、抗凝治疗,续用尿激酶10万单位至25万单位静脉滴注共7天。结果:10例于发病后3天内手术取栓,足背动脉立即恢复搏动;4例于发病后7天取栓,术后继续溶栓治疗,肢体血运完全恢复,局部坏死灶愈合良好。另1例右髂人造血管血栓3个月获取栓治愈。我们体会:Fogarty导管取栓并尿激酶溶栓法可简化手术步骤,提高手术成功率和安全性并减少术后并发症,特别是超过68小时的“后期取栓术” 只要肢体没有大片坏死且有存活可能,积极取栓并溶栓可挽救肢体或降低截肢平面。  相似文献   

8.
动脉端侧吻合在游离组织瓣移植术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动脉端侧吻合在游离组织瓣移植术的应用效果。方法:在46例47个游离组织瓣移植术中,将游离组织瓣动脉蒂断端修剪成90度截面13个,45度斜面26个,鱼口状8个。应用两定点间断、两定点连续和四定点连续缝合法分别吻合28、10和9个动脉吻合口。结果:2例术中发生吻合口脱落微血栓堵塞皮瓣惟一皮支,经逆行推出血栓解除危象。三种端口之间及三种端侧吻合方法之间,栓塞发生率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46个组织瓣成活,1例皮瓣因静脉栓塞部分坏死。结论:应用动脉端侧吻合技术移植组织瓣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9.
Zhu Q  Zheng C  Qi J  Gu L  Fu G  Qin B  Wang D  Li P  Li Z  Xiang J  Liu X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12,26(2):231-234
目的报告临时血管转流术(temporary intravascular shunts,TIVS)用于快速重建肢体血供的初步体会。方法 2009年8月-2011年3月,对6例8条肢体大血管因外伤(4例5条)或肿瘤切除(2例3条)需行血管移植且预期肢体缺血时间较长者,术中采用TIVS重建肢体远端血供,转流方式包括颈外动脉-锁骨下动脉、腋动脉-腋动脉、腋静脉-锁骨下静脉、肱动脉-肱动脉、肱静脉-肱静脉、肱动脉-桡动脉、股动脉-腘动脉、腘动脉-胫后动脉。然后行彻底清创、骨折复位固定或肿瘤切除,再移除转流管,其中6条血管取自体大隐静脉移植重建,1条血管直接无张力吻合,1条血管采用人造血管移植修复。结果患者均成功置入转流管,建立血管转流时间为5~10 min,平均8.2 min;转流时间67~210 min。建立转流后,肢体远端血循环改善。移除转流管时,除1条转流管内有血栓形成、部分堵塞外,其余均保持通畅。术中未发生转流管松脱、大出血等相关并发症。1例因术后软组织坏死、感染,行肘上截肢术,其余5例均保肢成功,术后随访2~15个月,受累肢体血供良好。结论 TIVS操作简便、快捷,可快速重建血管损伤肢体的血供,缩短肢体缺血时间。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肢体严重创伤导致组织缺损时,受区局部条件对组织移植修复术后血管危象发生的影响.方法 对于肢体严重碾压伤、高能量撞击伤导致的四肢软组织缺损、骨外露、感染64例,于伤后15~62 d,应用股前外侧(肌)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术后发生血管危象11例.危象发生时间为术后4~66 h.手术探查发现动脉吻合口栓塞6例,动、静脉吻合口同时栓塞3例,静脉吻合口栓塞1例,动脉痉挛1例.血管危象的发生率高达17.18%.回顾分析发现,11例发生血管危象者,在组织移植手术时均存在,组织缺损区域周围软组织水肿,受区血管束与周围组织、血管与其形成束的结缔组织间存在粘连.结果 皮瓣全部成活9例,部分成活1例,坏死1例.皮瓣坏死区采用换药和皮片移植治愈.伤口愈合时间14~136 d.随访3~15个月,皮瓣颜色、温度、毛发生长均正常,移植皮片色素沉着明显.伤口愈合良好,无感染复发.结论 肢体严重损伤后,损伤区域及周围的软组织和主干血管有明显创伤反应,是组织移植修复时血管危象发生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