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椎 -基底动脉短暂性眩晕 (VBTIV)在临床上较常见 ,我院于 1998年 12月— 2 0 0 1年 3月采用盐酸培他啶治疗VB TIV 4 0例 ,并监测经颅多普勒 (TCD)变化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 80例VBTIV患者 ,其中男 36例 ,女 4 4例 ,年龄 4 4~ 6 8岁 ,病程 1~ 18个月。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4 0例。观察组 :男 19例 ,女 2 1例 ,年龄 4 4~ 6 8岁 ,平均5 1.6岁。病程 1~ 18个月 ,平均 5 .5个月。对照组 :男 17例 ,女 2 3例 ,年龄 4 3~ 6 6岁 ,平均 5 2 .2岁 ,病程 1~ 17个月 ,平均 6 .1个月。1.2 诊断标准 参考… 相似文献
2.
3.
天麻素注射液治疗椎-基动脉短暂缺血性眩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敏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02,12(7):436-436
椎一基动脉短暂缺血性眩晕 ( VBTIV)是常见的脑血管病之一 ,是卒中发病的先兆 ,如任其自然发展 ,约有 1 /3的患者在以后数年内会发展为脑梗死 [1] ,因此 ,早期诊治甚为重要。现将天麻素注射液治疗本病的疗效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诊断标准 参照有关文献中 VBTIV的临床诊断标准 [2 ] :发作性旋转性眩晕 (也可为摇晃、浮沉感 )持续数分钟 ,每天数次或数天 1次。伴有下列之一项或一项以上 :运动障碍 ,左侧和 (或 )右侧上、下肢软弱 ,麻痹或运动笨拙 ;感觉障碍 :左、右侧或双侧任一肢体或多肢体感觉缺失及感觉异常 ;平衡障碍 ,不稳定… 相似文献
4.
郭建一 《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1999,(2)
椎一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VBTIV)的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检查已有报道.但研究方法与结论各异,轻微VBTIV发作期的ABR资料较少.现将60例VBTIV发作期ABR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本组男34例,女26例。年龄35~67岁,平均44.7岁、病程14天~12年。症状多为持续性。眩晕症状较轻。“醉酒感”“头重足轻”“头脑不清”等是患者常见的叙述、亦有患者眩晕阵发性发作或加重,有外物旋转感,伴恶心、呕吐、耳鸣等症状,常因急速的头位或体位变化而诱发,疲劳或睡眠不足是常见的发病诱因。入选患者均有高血压病、动脉硬化、颈椎病等… 相似文献
5.
6.
目的 :观察盐酸培他啶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VBI)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 :患者 42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 ,两组均静滴“丹参”,观察组每日静滴盐酸培他啶 2 0 mg,对照组口服尼莫地平 2 0 mg,每日 3次 ,疗程为 2周。对比观察其临床疗效及经颅多谱勒超声 (TCD)、血液流变学改变。结果 :观察组在起效时间、临床疗效及 TCD、血液流变学改善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 (P<0 .0 5~ 0 .0 1 )。结论 :盐酸培他啶治疗 VBI性眩晕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天麻素注射液治疗椎一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椎一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病人随机分成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黄芪注射液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治疗组是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联合使用天麻素注射液治疗。结果天麻素注射液对椎一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病人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培他啶治疗眩晕症30例高兴斌李广志山东省青州市立医院(262500)我科自1991年至1995年,对30例眩晕患者应用培他啶治疗,取得了满意的近期疗效。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30例患者,男11例,女19例,年龄33岁至76岁,平均年龄38.3岁... 相似文献
9.
椎基底动脉短暂缺血性眩晕的临床诊断和客观检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了椎基底动脉短暂缺血性眩晕(VBTIV)的临床诊断程序,对常见诊断VBTIV的几种客观检查方法(椎动脉血管造影,CT,椎基底动脉超声连续波多普勒,听性脑干反应)应用特点及发展趋势作了客观评述,指出高刺激率(51次/s)听性脑干反应是诊断VBTIV的敏感方法。 相似文献
10.
总结了椎基底动脉短暂缺血性眩晕(VBTIV)的临床诊断程序,对常见诊断VBTIV的 几种客观检查方法(椎动脉血管造影、CT、推基底动脉超声连续波多普勒、听性脑干反应),应用特 点及发展趋势作了客观评述,指出高刺激率(51次/s)听性脑干反应是诊断VBTIV的敏感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纳洛酮与培他啶联合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意义.方法将75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采用纳洛酮和培他啶治疗,对照组采用胞二磷胆碱、川芎嗪等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x2=39.6,x2=4.36,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纳洛酮与培他啶联合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疗效明显优于常规治疗,值得在临床急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欧玉萍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07,(1)
目的观察桃红四物汤对椎一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65例分为两组,治疗组35例予桃红四物汤加减联合西比灵胶囊治疗,对照组30例予西比灵胶囊治疗;两组治疗前后均用经颅多普勒诊断仪测定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结果治疗组治愈13例,显效19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1.43%;对照组治愈3例,显效18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70.0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治疗后高于对照组(P均<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13.
椎一基底动脉供血不足30例临床分析南京港口医院内科裴海申近年来,发现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中椎一基底动脉系统病变者有明显增多趋势,尤其多发生于50岁以上者,有人指出脑卒中的原因,有一半在椎一基底动脉’‘’血栓形成,死亡率仅次于脑出血。因此早期农识该病的特征... 相似文献
14.
倍他司汀治疗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倍他司汀注射液对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VBI)的疗效和机制。方法:入选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86例,对照组79例,均于发病24h内治疗。对照组:静滴低分子右旋糖酐500ml+复方丹参30ml,每日1次,共7d;治疗组:静滴糖水或生理盐水250ml+倍他司汀30mg,每日1次,共7d。结果:治疗组痊愈率、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和P<0.05)。TCD检查治疗组用药后动脉平均血流速度(Vm)与用药前比较明显增加(P<0.05),并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倍他司汀注射液治疗VBI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了评估葛根素治疗椎基底动脉短暂缺血性眩晕(VBTIV)的疗效.方法:选用VBTIV患者62例,年龄40-65岁.经纯音测听、声阻抗测试均正常.选用丹麦Madsen公司2260型脑干诱发电位(ABR)系统测试.以短声刺激,刺激声为交替极性,扫描时间10ms,方波脉冲0.1ms交替短声刺激,感觉级75dBSL,最大输出为120dBpeSPL.叠加1000次,增益至1200次.滤波带通为100-2500 Hz,分别给予11次/s的常规ABR测试和51次/s的高刺激率ABR测试.左右耳分别检测.应用葛根素治疗15天后,再用同样方法复查ABR.结果:有51例患者参与了随访.以51次/s ABR与11次/s的ABR差值作为分析参数,治疗前后的组群对比,除了波I潜伏期两者无差异外(P>0.05),其余的波潜伏期及波间期,治疗前均明显长于治疗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一患者将自身的治疗相比,除波I外,治疗后的波潜伏期及波间期均较治疗前缩短,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刺激率ABR可以作为临床上葛根素治疗椎基底动脉短暂缺血性眩晕疗效评估的一种选择. 相似文献
16.
李管群 《中国现代实用医学杂志》2008,7(4):53-54
目的验证西比灵治疗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为主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服用西比灵,对照组用常规治疗。结论西比灵治疗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及其伴随症状有很好疗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对58例椎基底短暂缺血性眩晕(VBTIV)患者按不同眩晕症状持续时间分组(1~5 min、5~10min、>10min) 行高刺激率(51/分)听性脑干诱发电位(ABR)测试,结果显示:VBTIV患者症状持续时间为1~5min组高刺激率ABR潜伏期及波间期比5~10min组和>10 min组明显延长。治疗后症状持续时间与异常率呈递增趋势(P<0.05).表明症状持续时间越短 VRTIV患者前庭系统神经元电生理损害恢复时间越快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盐酸培他啶注射液联合5%葡萄糖加刺五加针60ml静滴,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56例的疗效。方法:设对照组56例,应用低分子右旋糖酐注射液联5%葡萄糖液加复方丹参针20ml静滴2周;治疗前后查TCD及血流变,根据患者临床症状、血流变学及TCD判断疗效。结果:显示治疗组临床症状及TCD、血流变有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结论:盐酸培他啶联合刺五加能显著改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相似文献
19.
辨证治疗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25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是中老年人常见的疾病,近年来并有逐渐增多的趋势。及早的正确诊断和有效治疗,对预防严重脑血管意外的发生,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从87年起,采用现代医学方法辅助诊断,辨证分型治疗数十例,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就资料完整的25例报告分析如下. 一、诊断标准: 依据游国雄氏①的诊断标准,结合本院条件。 1、眩晕多由头位或体位突然变动锈发,亦可 相似文献
20.
脑血管疾病是当前严重危害人类生命与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也是中老年人致死、致残的重要原因。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迅速加快,脑血管病发病因素的不断增加,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病率也逐年上升,造成了严重的社会问题及经济负担。因此,对脑血管病不失时机地抢救和及时治疗具有重要意义。1997年4月~2000年4月,我们采用盐酸培他啶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35例,临床疗效较好,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均为我院急诊留观及住院患者。根据临床症状和体征及头颅CT检查确诊为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共35…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