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谢跃琦  焦云 《现代预防医学》2008,35(19):3882-3883
[目的]分析小儿呼吸道肺炎支原体(MP)感染临床特点,提高对其临床认识和诊治水平. [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某院儿科呼吸病房自2006年9月~2008年4月确诊为MP感染97例患儿进行分析. [结果]发病年龄多为幼儿和学龄儿童.临床表现多样化,可并发多系统器官疾病和肺外合并症.用药2~7 d咳嗽症状明显缓解,2~4周后呼吸道症状消失. [结论]肺炎支原体是小儿下呼吸道感染重要病原体,近年来婴幼儿发病率有增加趋势.MP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临床诊断需综合考虑MP感染可能性.  相似文献   

2.
李芳  关瑜 《预防医学论坛》2005,11(3):327-327
[目的]了解临汾市呼吸道疾病患者肺炎支原体感染状况。[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2003 年9 月至2004年10月临汾市各大医院拟诊的呼吸道感染者进行肺炎支原体(MP)抗体检测。[结果]检测501 人份血清,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的155份,阳性率为30 9%。[结论]临汾市呼吸道感染者的肺炎支原体感染率较高。  相似文献   

3.
<正>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MP)已成为小儿肺炎的重要病原,近年来肺炎支原体感染患病率呈日益上升且有局部流行的趋势[1]。MP以飞沫经呼吸道在人与人之间传播,主要引发MP肺炎(MP pneumonia,MPP),临床上大多数表现为呼吸道感染综合征,单一青霉素或头孢类抗生素治疗无效[2]。由于MP感染的临床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海口市儿童肺炎支原体(MP)感染与性别、年龄、季节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对2007年住院及门诊1920例呼吸道感染患儿,进行肺炎支原体IgM检测,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女童感染肺炎支原体的阳性率明显高于男童;半岁以内的患儿进行肺炎支原体IgM抗体检测意义不大;7~14岁的呼吸道感染患儿约50%由肺炎支原体引起;春夏季阳性率差别不大,全年秋季阳性率最低,冬季最高。[结论]肺炎支原体是引起该地区儿童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的病原之一,寻找切实有效的预防措施已成为保护儿童健康成长急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刘欣  董彩霞 《职业与健康》2003,19(6):117-118
肺炎支原体(MP)是儿童、青少年急性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因,而肺炎则是MP感染最重要的病因。国外文献报道,MP引起的支原体肺炎(又称非典型肺炎)约占普通人群肺炎病例的20%,在密集人群可达总肺炎病例的50%[1]。儿童时期感染MP首先引起急性呼吸道感染,如咽炎、鼻咽炎。下行感染可引起气管炎、支气管炎、毛细支管炎、肺炎等。并可同时或相继引起心  相似文献   

6.
正近年来肺炎支原体(MP)已成为小儿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原体之一,且感染发病率有明显上升趋势[1]。每隔3~4年可发生一次地区性流行,2~6年一次世界性流行,流行期间支原体肺炎占小儿肺炎的30%以上,非流行年为10%~20%。各地气候、环[2]  相似文献   

7.
小儿下呼吸道肺炎支原体感染2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肺炎支原体(MP)是较重要的小儿呼吸道感染病原微生物,近年来婴幼儿MP感染逐渐增多[1].早期诊断MP感染,对指导临床治疗及合理用药有重要意义.现分析报道21例MP感染临床病例.  相似文献   

8.
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是儿童、老年人群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原体,以阵发性咳嗽为主要临床表现,除可引发上呼吸道感染、严重肺炎等呼吸道疾病外,随着病情迁延,患者常伴发肺外多系统损伤,如脑膜炎、心肌炎、溶血性贫血等[1]。大量研究显示,约有42%的喘息发作和哮喘与MP有关,其中,支气管哮喘的发生发展、病情变化及预后、复发均受MP感染影响。  相似文献   

9.
肺炎支原体(MP)是呼吸道尤其是下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原体之一.近年来小儿MP肺炎发病率有增加趋势[1],MP不仅侵袭呼吸道,而且易并发肺外多系统、多器官的损伤,已引起临床关注.我科于2006年1月至2008年9月确诊小儿MP肺炎180例,现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正>肺炎支原体(MP)是小儿呼吸道疾病的重要病原,其感染近年来呈增加趋势,是导致小儿社区获得性肺炎的常见病原。据文献报道MP全球感染率为9.6%~66.7%不等,已被认为是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第三位病原体[1]。MP感染临床表现轻重不一,病程可迁延,常因肺外合并症引起全身各系统的损害易造成误诊。现将我院2006年1月~2008年12月首诊误诊的MP感染34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90年代后,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已逐渐成为小儿呼吸系统疾病的主要病原,MP的混合感染在临床渐增多,多见与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肺炎球菌.流感病毒.肺炎衣原体.流感嗜血杆菌等病原体混合感染。近年发现,MP感染易引起EB病毒或二者混合感染[1]。现将我院2009.11——2010.2收治的5例肺炎支原体合并EB病毒感染患儿资料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海岛地区儿童呼吸道肺炎支原体(MP)感染的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2008年2月~2010年1月2086例呼吸道感染儿童的咽拭子标本进行MP快速培养。结果:2086名呼吸道感染儿童MP培养阳性780例,总阳性率37.4%;不同疾病组MP的阳性率分布不同,其中肺炎组51.8%为最高;在不同年龄组中,>6岁组MP的阳性率44.7%为最高;MP阳性率有季节性差异,秋季45.5%为最高,春季23.8%为最低。结论:MP是海岛地区小儿肺炎的主要病原体,呼吸道感染所占的阳性率高于内地城市。对疑似MP感染患儿应尽早进行MP检测以取得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肺炎支原体(MP)是呼吸道感染常见病原体之一,近年来MP感染发病率升高,诱发哮喘及肺外并发症增多,因而对MP做出早期诊断尤为重要[1].我院对收治的20例患儿进行分析、研究,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正>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是人类支原体肺炎的病原菌,是介于细菌与病毒之间的超滤过性病原微生物,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MP感染后多数仅累及呼吸道,少数患者可进一步发展为支气管炎或肺炎,甚至死亡[1]。近年  相似文献   

15.
颅脑损伤病人预防呼吸道感染的护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田川秀 《现代预防医学》2007,34(17):3386-3387,3390
[目的]防止呼吸道感染,提高病人的治愈率和生存质量。[方法]对40例颅脑损伤病人进行预防呼吸道感染的干预措施,干预后进行观察对照。[结果]干预后,颅脑损伤病人呼吸道感染(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有效的预防护理措施可防止发生呼吸道感染,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提高病人的治愈率和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6.
<正>肺炎支原体(MP)主要引起支原体肺炎,临床表现为头痛、咽痛、发热、咳嗽等一般的呼吸道症状,有时可累及全身各个脏器,青少年发病较常见。由MP感染所致的单核细胞增多征(IM)的临床症状与EB等病毒或细菌性肺炎所引起的IM极其类似,临床症状难以区分[1]。近年来本病的感染趋势逐渐增高,达9.6%~66.7%,常见于幼儿感染。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我院自2008年3月—2013年9月,收治的确诊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儿童呼吸道感染患者的肺炎支原体(MP)、乙型流感病毒(INFB)阳性检出情况,为儿童呼吸道感染的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医院2015年4月-2016年8月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对300例儿童呼吸道感染患者的血清样本进行MP、INFB、Q热立克抗体(COX)、嗜肺军团菌1型(LP1)、肺炎衣原体(CP)、腺病毒(ADV)、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甲型流感病毒(INFA)、副流感病毒(PIVs,1型、2型、3型)共计9种病原体的IgM抗体检测,对呼吸道感染患儿单一病原体感染和多种病原体混合感染情况进行观察分析,并从季节、患儿年龄分段入手,对比不同季节、不同年龄段患儿单一MP感染、单一INFB感染及MP+INFB感染的发生比例。结果 300例呼吸道感染患儿当中共检出病原体阳性感染136例,阳性率45.33%;检出病原体以MP、INFB为主,其中MP阳性有104例,阳性率为34.67%,占总阳性例数的76.47%;INFB阳性有47例,阳性率为15.67%,占总阳性例数的34.56%;混合感染共计45例,其中以MP+INFB感染最为常见,占阳性病例的17.65%;患儿在春冬季出现单一MP感染、单一INFB感染以及MP+INFB混合感染的比例明显大于夏秋季,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婴儿组患儿出现单一MP感染、单一INFB感染以及MP+INFB混合感染的比例分别为22.03%、10.53%、12.50%,其感染构成比与幼儿组、儿童组两组患儿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而幼儿组、儿童组两组之间比较并无明显差异。结论儿童呼吸道感染以MP、INFB感染为主要病原体,MP容易与其他病原体发生混合感染;MP、INFB感染的发病年龄多见于1岁以上,且与季节密切相关,以春冬季为高发季节;通过检测呼吸道常见9种病原体能够明确呼吸道感染患儿的病原体感染情况,为临床合理诊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精神科呼吸道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及预防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精神科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并提出对策.[方法]对2002年1月~2006年12月出院病历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6713例精神科住院患者中有174例发生医院感染,感染率为2.59%,其中呼吸道感染127例,占72.99%,提示呼吸道感染是精神科医院感染的高发部位.[结论]呼吸道感染严重影响患者疾病的治疗进程和预后,应对危险因素进行重点监控和预防,以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上海地区儿童下呼吸道肺炎支原体(MP)感染的流行状况及血清学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8月至2011年7月连续三年我院7 569例下呼吸道感染儿童MP感染的情况.用明胶颗粒法测MP总抗体(IgG+ IgM+IgA).结果 7569例患儿中,MP抗体阳性1437例,感染率为18.99%,10岁以下儿童MP感染率随年龄段增加基本呈升高趋势(x2=816.7,P<0.01),5岁以上儿童MP抗体阳性率高于5岁及以下儿童(35.77%vs15.72%x2=5.57,P<0.05),5 ~10岁儿童MP感染率最高为38.18%.MP下呼吸道感染儿童中,发病年龄最小54 d、最大16岁.6~9月份为感染高峰月份.结论 MP在上海地区下呼吸道感染儿童中有较高的感染率,10岁以下儿童MP感染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夏秋季流行.  相似文献   

20.
肺炎支原体(MP)是介于病毒和细菌之间能独立生活的微小病原微生物,是儿童呼吸道感染中重要病原体,目前认为其发病机理除病原体直接侵害外,还与免疫损伤有关。研究还表明MP感染后可在气道存在较长时间,导致类似哮喘的慢性咳嗽。近年来,还有学者发现哮喘患者中MP感染率明显较高,推测MP感染与哮喘有关。为进一步探讨支原体感染后机体免疫功能的变化,我们对2007年39例下呼吸道MP感染患儿外周嗜酸粒细胞和免疫球蛋白进行检测分析,并与70例同期年龄相仿的无呼吸道感染儿童对照,以探讨MP感染和儿童哮喘发病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