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氟比洛芬酯复合曲马多麻醉苏醒期镇痛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术中氟比洛芬酯与曲马多复合应用对全麻苏醒期镇痛的影响。方法:80例ASAⅡ~Ⅲ级静吸复合全麻下行下腹部肿瘤手术(包括结肠癌、直肠癌)的患者随机分为四组:Ⅰ组曲马多1.0mg/kg、Ⅱ组氟比洛芬酯1.0mg/kg、Ⅲ组曲马多2.0mg/kg、Ⅳ组曲马多1.0mg/kg 氟比洛芬酯1.0mg/kg。各组分别于术毕前40min静注给药。手术结束后滞留30min,观察患者恢复质量(清醒时间、拔管时间和拔管后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及疼痛评分)及并发症(恶心、呕吐、嗜睡、呼吸抑制等)。结果:Ⅲ组和Ⅳ组的疼痛评分显著低于Ⅰ组和Ⅱ组(P<0.05)。清醒时间、拔管时间和拔管后收缩压、舒张压、心率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Ⅲ组的恶心、呕吐发生率较高。结论:术中复合应用氟比洛芬酯与曲马多不但全麻苏醒期镇痛效果好,而且并发症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超前使用舒芬太尼与氟比洛芬酯联合曲马多对雷米芬太尼复合全麻苏醒期的影响。方法:将40例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舒芬太尼组(A组)和氟比洛芬酯复合曲马多组(B组),每组20例。A组手术结束前5 min,静脉注射舒芬太尼0.15μg/kg;B组手术开始前10 min,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50 mg,手术结束前10 min,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50 mg和曲马多2 mg/kg。记录并比较2组苏醒时间、苏醒后的镇痛评分(VRS)和不良事件发生例数。结果:A组苏醒时间长于B组(P0.01);B组苏醒拔管后10、20、30 min的VRS均明显高于A组(P0.01);2组拔管后2 h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芬太尼在雷米芬太尼复合麻醉苏醒早期的镇痛效果较氟比洛芬酯复合曲马多更佳。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超前应用氟比洛芬酯、曲马多和芬太尼对雷米芬太尼复合全麻苏醒期的影响.方法 60例ASA Ⅱ~Ⅲ级、静吸复合全麻下行下腹部肿瘤(包括结肠癌、直肠癌)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3组,患者分别于术毕前30 min静脉推注氟比洛芬酯50 mg(Ⅰ组)、曲马多2.0 mg/kg(Ⅱ组)、芬太尼1μg/kg(Ⅲ组).手术结束后滞留30 min,观察患者苏醒恢复期的清醒时间、拔管时间、拔管后0 min和20 min的平均动脉压、心率及镇痛评分、并发症(皮肤搔痒、嗜睡、呼吸抑制).结果 Ⅱ组和Ⅲ组的镇痛评分显著低于Ⅰ组(P<0.05 o 3组的清醒时间、拔管时间、拔管后平均动脉压和心率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Ⅲ组的呼吸抑制发生率为20%,与Ⅰ组、Ⅱ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雷米芬太尼复合全身麻醉的下腹部肿瘤术中,曲马多的超前应用不但使苏醒期的镇痛效果好,而且并发症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4.
周旭  康定坤 《中国现代医生》2009,47(16):100-101,110
目的探讨氟比洛芬酯复合小剂量曲马多与单纯曲马多术后静脉镇痛的临床效应。方法选取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4组:Ⅰ组,曲马多600mg+0.9%生理盐水+昂丹司琼16mg;Ⅱ组,曲马多400mg+0.9%生理盐水+昂丹司琼16mg;Ⅲ组,氟比洛芬酯50mg+曲马多400mg+0.9%生理盐水+昂丹司琼16mg;Ⅳ组,氟比洛芬酯100mg+曲马多200mg+0.9%生理盐水+昂丹司琼16mg。每组总量均为100mL。镇痛模式:背景流量2mL/h,自控剂量0.5mL/次,锁定时间15min。观察24h内的镇痛评分(VAS),PCIA术后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术后1h时Ⅱ组的VAS显著高于Ⅰ,Ⅲ和Ⅳ组(P〈0.05),而1h后的VAS4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Ⅱ,Ⅲ和Ⅳ组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显著低于Ⅰ组(P〈0.05)。镇痛期间无呼吸抑制及异常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结论氟比洛芬酯复合曲马多术后静脉镇痛效果良好,可明显减少曲马多的用量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术中应用不同剂量的曲马多对雷米芬太尼复合全麻苏醒期镇痛的影响。方法:60例ASAⅡ ̄Ⅲ级静吸复合全麻下行下腹部肿瘤手术(包括结肠癌、直肠癌)的患者随机分为3组:Ⅰ组曲马多1.0mg/kg、Ⅱ组曲马多2.0mg/kg、Ⅲ组曲马多3.0mg/kg。各组分别于术毕前40min静注给药。手术结束后滞留30min,观察患者苏醒恢复期的清醒时间、拔管时间和拔管后0min、20min的平均动脉压、心率及镇痛(VAS)评分和并发症(恶心、呕吐、嗜睡、呼吸抑制等)。结果:Ⅱ组和Ⅲ组的VAS评分显著低于Ⅰ组(P<0.01)。清醒时间、拔管时间和拔管后平均动脉压、心率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Ⅲ组的恶心、呕吐发生率较高。结论:雷米芬太尼复合全身麻醉术中,曲马多应用剂量以2.0mg/kg为好。  相似文献   

6.
利多卡因与曲马多抑制气管拔管期反应作用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曲马多、利多卡因抑制全麻患者气管拔管反应的效果。方法:36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Ⅰ组为对照组,Ⅱ组为曲马多50mg组,Ⅲ组为利多卡因1mg/kg组。关腹,停用维持用麻醉药时,Ⅰ组立即静脉注射生理盐水10ml。Ⅱ组立即静脉注射曲马多50mg。Ⅲ组立即静脉注射利多卡因1mg/kg,在围拔管期间,观察血压、呼吸、循环评分、呼吸评分清醒时间和躁动发生情况。结果:手术前相比,拔管时,拔管后2min。Ⅰ组和Ⅲ组患者血压明显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Ⅱ组在拔管时、拔管后2min血压、循环评分和呼吸评分明显优于Ⅰ组。但在拔管后5min的意识评分和肢动评分,较Ⅰ组低(P〈0.05)。Ⅲ组与Ⅰ组比较,Ⅲ组患者在拔管时,拔管后仅心率的变化较对照组平稳(P〈0.05),而血压的变化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Ⅱ组清醒时间较其余两组显著延长(P〈0.05)。Ⅱ组、Ⅲ组拔管时患者的躁动的发生率明显较Ⅰ组的低(P〈0.05),拔管时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50mg曲马多比1mg/kg利多卡因更适应于全麻拔管期,以抑制拔管反应。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术前应用氟比洛芬酯注射液对胃切除患者手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50例全麻下胃切除患者随机分为氟比洛芬酯组(F组,25人)和对照组(C组,25人)。切皮前,F组静脉注入氟比洛芬酯注射液1mg/kg;C组注入生理盐水1ml/kg。观察术后患者2h、8h、24h及48h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结果:F组术后2h、8h和24h的VAS评分低于C组(P〈0.05);但术后48h两组VAS评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术前应用氟比洛芬酯注射液能有效减少胃切除术患者手术后的疼痛。  相似文献   

8.
应用氟比洛芬酯复合曲马多在鼻内窥镜手术后镇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氟比洛芬酯复合曲马多在鼻内窥镜手术术后自控静脉镇痛(PICA)的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择期鼻内窥镜手术患者80例,手术结束后随机分为两组(各40倒):Q组:曲马多700mg+生理盐水至100mL;KO组:氟比洛芬酯150mg+曲马多400mg+生理盐水至100mL,两组均采用持续输注2.0mL/h,单次PCA剂量0.5mL,锁定时间15min。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测定患者1,4,7,16,32,48h的疼痛评分,PCA按压次数以及并发症。结果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体重、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一般情况,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术后的镇痛效果以及PCA按压次数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不良反应的指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鼻内窥镜手术后的自控镇痛中,氟比洛芬酯与曲马多有相似的镇痛效果,可减少曲马多的不良反应,复合使用,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氟比洛芬酯复合舒芬太尼用于全麻患者苏醒期躁动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择期行开腹手术的患者90例,将其均分为3组(n=30):氟比洛芬酯复合舒芬太尼组(F组)、氟比洛芬酯组(D1组)和舒芬太尼组(D2组)。全身麻醉,手术结束前20min时F组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1mg/kg和舒芬太尼0.15ug/kg,D.组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1mg/kg,D2组注射舒芬太尼0.15ug/kg,记录苏醒时间和拔除气管导管时间,记录苏醒后视觉模拟评分(VAS)、布氏舒适评分(BCS)和镇静和躁动评分(sAs)及BP、HR、SpO2,记录拔除气管导管后不良情况的发生。结果与D,和D2组比较,F组苏醒时间、拔除气管导管时间、BP、HR、SpO2及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AS评分和SAS评分均降低(P〈0.05),BCS评分升高(P〈0.05)。结论手术结束前20min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1mg/kg和舒芬太尼1.5ug/kg可提高全麻手术患者舒适度,减少躁动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氟比洛芬酯复合曲马多用于开胸患者全麻苏醒期的镇痛效果与安全性.方法 选择30例ASAⅠ-Ⅲ级在静吸复合全麻下行开胸手术患者,随机分为3组:曲马多组(Ⅰ组)、氟比洛芬酯组(Ⅱ组)、曲马多复合氟比洛芬酯组(Ⅲ组),每组10例.3组分别于术毕前30 min静注给药.手术结束后送恢复室,比较3组患者睁眼时间、拔管时间、手术时间、拔管即刻疼痛评分(VRS评分)、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术前术后血压(BP)、心率(HR)的变化.结果 Ⅲ组VRS评分显著低于Ⅰ、Ⅱ组(均P<0.01).Ⅰ、Ⅲ组睁眼时间、拔管时间较Ⅱ组延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3组手术时间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Ⅰ、Ⅱ组患者拔管即刻、拔管后 5 min BP、HR明显升高,与基础水平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Ⅲ组患者BP、HR仅轻度升高,与基础水平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3组均无明显呼吸抑制.结论 复合应用氟比洛芬酯与曲马多不但全麻苏醒期镇痛效果好,且不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曲马多抑制全麻苏醒围拔管期气管导管反应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克猛  周少宇 《海南医学》2005,16(11):61-62
目的观察曲马多抑制全麻病人苏醒期围拔管期气管导管反应的临床效果。方法45例病人随机分为3组,T1组为曲马多30mg组,T2组为曲马多50mg组,C组为空白对照组。关腹停用麻醉药时,T1组立即静脉推注曲马多30mg,T2组立即静脉推注曲马多50mg。C组立即静脉推注生理盐水10ml。在围拔管期,观察血压、呼吸、循环评分、呼吸评分、清醒时间和躁动发生情况。结果与术前相比,C组病人拔管时血压明显升高(P〈0.05)。T1组病人与C组比较,除拔管时呼吸次数较少外(P〈0.05),其余各观察值无明显差别(P〉0.05);与C组比较,T2组病人在拔管时血压、循环评分和呼吸评分明显较优(P〈0.05)。病人拔管时躁动的发生率低(P〈O.05),病人的清醒时间延长(P〈O.05)。结论使用50mg曲马多能较全面抑制全麻病人苏醒期围拔管期气管导管反应,而30mg曲马多无此作用;但有苏醒延迟的情况。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氟比洛芬酯与曲马多用于术后持续静脉自控镇痛(PCIA)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全麻术后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A组:曲马多600mg/kg+芬太尼7μg/kg0.9%NS稀释至100ml,B组:氟比洛芬酯150mg+芬太尼7μg/kg+0.9%NS稀释至100ml。两组均在术后应用PCIA,持续输注量2ml/h,单次给药量(PCA)2ml,锁定时间为15min。观察术后4h、8h、20h、24h、48h内的疼痛、镇静、恶心、呕吐评分,记录血氧、心率、呼吸频率和实际按压次数比。结果B组各时段镇痛满意度显著高于A组(P〈0.05),不良反应中恶心、呕吐普遍低于A组(P〈0.05)。结论氟比洛芬酯用于术后持续静脉镇痛的效果确切,不良反应发生率较曲马多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应用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1年8月-2012年8月腹腔镜择期手术患者70例,其中妇科手术42例,普外科手术28例,ASA分级1、2级.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5例.研究组在气管插管后给予氟比洛芬酯静脉滴注,对照组在手术结束时给予氟比洛芬酯静脉滴注,对比2组的镇痛效果,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估疼痛感觉情况,同时记录麻醉时间、麻醉苏醒时间、不良反应.结果 研究组术后4、8、12、24h VAS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麻醉时间、麻醉苏醒时间、不良反应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镇痛加用哌替啶治疗的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应用于腹腔镜术后镇痛,可取得良好的镇痛效果,降低阿片药用量,对麻醉恢复不造成影响.  相似文献   

14.
晏达 《中原医刊》2011,(22):9-10
目的观察芬太尼复合曲马多减轻瑞芬太尼全麻苏醒期疼痛的效果。方法选择妇科宫外孕和卵巢囊肿患者共90例,ASA分级Ⅰ-Ⅱ级,手术时间1.5h以内,随机分为T组、F组和T+F组,术中以持续靶控输注丙泊酚和瑞芬太尼,间断给予维库溴铵维持麻醉。T组患者手术结束前30min给予曲马多2mg/kg,F组患者手术结束前10min给予芬太尼2肛∥kg。T+F组手术结束前30min给予曲马多1.5mg/kg,手术结束前10min再给予芬太尼1肛g/kg,记录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警觉/镇静评分(OAA/S)、拔管后VAS评分和不良反应。结果三组患者手术结束后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OAA/S评分和瘙瘁、躁动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拔管后均无呼吸抑制、恶心、呕吐发生。拔管后T组、F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F组VAS评分和T、F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防瑞芬太尼全麻术后苏醒期疼痛,芬太尼复合曲马多较单一使用芬太尼或曲马多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静脉滴注氟比洛芬酯对开胸手术患者的镇痛效果。方法:2010年3月~10月间择期行食管癌根治术患者90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30例。单剂组(A组):手术结束前30min静注氟比洛芬酯50mg;静滴组(B组):手术结束前30min开始静滴氟比洛芬酯100mg,用生理盐水稀释至100ml,1h内滴完,2次/d,连用2d;对照组(C组):单用自控静脉镇痛。监测患者术后机械通气时间,苏醒期进行躁动评分,拔管后30min、1h、2h、4h、12h、24h记录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结果:C组机械通气时间(109.7±28.6)min显著长于A、B组(均P〈0.01);C组中、重度躁动发生率显著高于A、B组(均P〈0.01);拔管后24h内,C组VAS评分显著高于A、B组(均P〈0.05),拔管后4h、12h时间点A组VAS评分均显著高于B组(均P〈0.05)。结论:术后静脉滴注氟比洛芬酯注射液可以缩短拔管时间、减少苏醒期躁动、加强自控镇痛效果、减少自控药物使用及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对靶控瑞芬太尼复合全身麻醉棼醒期的影响。方法将60例在腹腔镜下行胆囊切除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气管插管后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1mg/kg,对照组气管插管后静脉注射脂肪乳剂0.1mL/kg。观察麻醉前、停用异丙酚时、停用瑞芬太尼时、术毕清醒时、拔管时、拔管后1min及拔管后5min的半均动脉压(MAP)、心率(HR)及脑电双频蹭指数(BIS),记录呼吸恢复时间、意识恢复时间及定向力恢复时间,拔管时躁动发生率和跺动评分,离开麻醉恢复室时患者伤口疼痛评分。结果观察组术毕清醒和拔管时MAP值和HR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拔管时躁动发生率观察组为6.67%,对照组为36.67%,躁动发生率和躁动程度评分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1)。术后疼痛评分观察组亦低于对照组(P〈0.05),但BIS值、呼吸恢复时间、意识恢复时间及定向力恢复时间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可有效预防靶控瑞芬太尼复合全身麻醉苏醒期不良反应的发生,而苏醒时间不变。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氟比洛芬酯复合小剂量氯胺酮超前镇痛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9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随机分成三组,每组30例,A组为氟比洛芬酯复合小剂量氯胺酮组、B组为氟比洛芬酯组、C组为对照组,均采用全麻气管插管。在全麻诱导前5min,A组静注0.75mg/kg氟比洛芬酯和0.4mg/kg氯胺酮;B组静注1mg/kg氟比洛芬酯;C组静注1mg/kg脂肪乳。采用VAS和BCS评估患者拔管后15min、1、2、4、8、12、24h镇痛和镇静情况,并观察患者恶心、呕吐、嗜睡、术后燥动等不良反应。结果A和B组病人术后24hVAS评分明显低于C组(P〈0.05),BCS评分A组和B组则高于C组,术后躁动A组和B组明显低于C组;三组的恶心、呕吐、嗜睡发生率无明显差异。结论氟比洛芬酯复合氯胺酮超前镇痛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有良好的协同镇痛作用,术后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8.
严丽萍  陈丽  肖航  孟杰 《中国医药导报》2010,7(24):65-66,80
目的:观察氟比洛芬酯预防小儿全麻苏醒期躁动的效果。方法:80例年龄3~10岁、ASAⅠ级择期行扁桃体和(或)腺样体手术的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n=20),实验组1(手术前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0.5mg/kg,n=20),实验组2(手术结束前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0.5mg/kg,n=20),实验组3(手术前及后均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0.5mg/kg,n=20)。观察各组患儿在各观察时点的心率、平均动脉压、血氧饱和度及躁动评分、意识状态(OAA/S)评分。术后24h随访副作用。结果:四组患儿拔管时间及苏醒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对比,各实验组在各观察时点的躁动评分、心率、平均动脉压均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可以有效预防小儿全麻苏醒期躁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氟比洛芬酯对于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的超前镇痛作用。方法:120例ASAⅠ级择期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A、B、C3组,每组各40例,均采取气管内插管全麻。A组在术前30min静注1mg/kg的氟比洛芬酯,手术后静注生理盐水10ml;B组在手术前30min静注生理盐水10ml,手术后静注1mg/kg的氟比洛芬酯;C组在手术前后均静注生理盐水10ml。术后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单盲评估患者术后0.5h、1h、2h、6h、12h、24h和48h的疼痛感觉程度,并观察与氟比洛芬酯有关的不良反应。结果:A组术后24hVAS评分显著低于C组沪〈0.05),B组0.5h、1h、2hVAS评分与C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6h、12h、24h显著低于C组(均P〈0.05),3组48hVAS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氟比洛芬酯术前静脉应用有良好的超前镇痛作用,不良反应少见,对于创伤小的手术术后镇痛和多模式互补镇痛有一定的应用价值.但单一的术前静脉给药并不能减轻或抑制患者整个围术期疼痛.  相似文献   

20.
氟比洛芬酯对全身麻醉术后患者苏醒及镇痛作用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氟比洛芬酯对全身麻醉术后患者苏醒及镇痛作用的影响。方法:120例ASAⅠ~Ⅱ级全麻患者,随机分为氟比洛芬酯组(F组)、吗啡组(M组)和对照组(C组),在手术关闭腹膜前,F组给予每例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50 mg,M组每例静脉注射吗啡4 mg,C组不给药。分别记录苏醒时间、拔管时间、恢复室停留时间,术后8 h内苏醒期并发症发生率,疼痛程度评分,术后2、4、6、8 h内因疼痛需要另外追加镇痛药患者总数。结果:F组清醒时间、拔管时间和恢复室停留时间均短于M组(P<0.01),清醒时间与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拔管时间和恢复室停留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苏醒期并发症发生率降低;口述评分法(VRS)评分术后2 h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6和8 h,F组和M组疼痛程度明显低于C组(P<0.01),而F组和M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2、4、6和8 h,各组要求使用镇痛药的人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结束前应用氟比洛芬酯能提供全麻苏醒期间有效的镇痛作用,减少苏醒期并发症的发生率,不影响苏醒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