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0 毫秒
1.
目的通过检测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在糖尿病肾病(DN)患者外周血中的含量,观察缬沙坦及氟伐他汀治疗前后对24h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和CTGF的影响,探讨DN的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法。方法选取我院DN住院患者20例,选取年龄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20例为对照组(NC组)。根据用药情况将DN患者分为DN+缬沙坦治疗组(DA组)、DN+氟伐他汀治疗组(DF组),观察3个月。应用ELISA法检测血中CTGF浓度,并检测患者24h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进行组间及治疗前后比较。结果 DN组患者治疗前血CTGF浓度较NC组明显增多(P〈0.01);与治疗前比较,DA组、DF组血CTGF浓度均减少(P〈0.05),但DA组下降的程度与DF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DA组、DF组24h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减少(P〈0.01),但DA组下降的程度与DF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GF在DN患者血中浓度增加,其在DN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氟伐他汀及缬沙坦通过降低CTGF来改善DN病情。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尿结缔组织生长因子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肾损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分别检测48例健康体检者、97例糖尿病肾病患者(其中:正常蛋白尿38例;微量蛋白尿29例;临床蛋白尿30例)尿结缔组织生长因子水平。对照组来自本院健康体检人群。采用ELISA法检测尿结缔组织生长因子水平,同时检测TG、SCr、GHb、TC及BUN等指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正常组、微量蛋白尿组、临床蛋白尿组CTGF均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组相比,微量蛋白尿组、临床蛋白尿组CTGF升高明显(P〈0.01);与微量蛋白尿组相比,临床蛋白尿组CTGF显著升高(P〈0.01);跟其他指标的Pearson’s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对照组尿CTGF与UAE呈正相关,且相关性显著(r=0.7,P〈0.01)。结论:结缔组织生长因子与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关系密切,尿结缔组织生长因子水平可以作为检测DN早期肾损伤的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尿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与糖尿病肾病。肾损伤的相关性,评价其在糖尿病肾病肾损伤诊断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分别检测48例健康体检者、97例糖尿病肾病患者(其中A组为正常蛋白尿38例,B组为微量蛋白尿29例,C组为临床蛋白尿30例)尿结缔组织生长因子水平。对照组来自本院健康体检人群。采用ELISA法检测尿结缔组织生长因子水平,同时检测TG、SCr、GHb、TC及BUN等指标。结果病例组患者尿CTGF平均含量为(50.12±43.32)ng/mg,明显高于对照组尿CTGF平均含量(4.41±2.23)ng/mg,组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病例组之间比较发现,蛋白尿水平越高,尿CTGF含量增加越明显。C组尿CTGF含量为(112.24±45.59)ng/mg,明显高于A、B两组(P〈0.05);Pearson’s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尿CTGF水平与血清UAE水平呈明显正相关(r=0.721,P〈0.05)。结论结缔组织生长因子与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关系密切,尿结缔组织生长因子水平在DN肾损伤诊断中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高半胱氨酸、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检测36例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高半胱氨酸、C反应蛋白水平,并选择同期行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DN组Hcy、CRP、UAE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经直线相关分析显示,血清Hcy、CRP与MAU呈显著正相关(r=0.721、0.542,P〈0.01)。结论血清Hcy、CRP浓度在DN患者中显著升高,且与UAE呈正相关,它们与DN发生发展有关。对糖尿病并发DN的早期诊断、病情发展的分析和监测有一定的临床意义,对糖尿病未来风险的预见及临床治疗的有效性评估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氟伐他汀对早期糖尿病肾病(DN)患者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C-反应蛋白(CRP)和血肌酐(Scr)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1年2月~2012年10月收治的80例DN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控制血糖和血压的常规治疗方案,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另行氟伐他汀治疗。两组患者疗程均为9个月,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3、6和9个月检测两组患者UAER、CRP和Scr。结果:治疗3个月后,与治疗前比较,观察组UAER和CRP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UAER和CRP与对照组同期比较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与治疗前比较,对照组UAER和观察组UAER、CRP、Scr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UAER和CRP与对照组同期比较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9个月后,与治疗前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UAER、CRP、Scr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UAER、CRP、Scr与对照组同期比较明显降低(P〈0.05)。直线相关分析结果显示,DN患者UAER、CRP和Scr之间呈正相关(P〈0.05)。结论:氟伐他汀治疗早期DN患者,UAER、CRP和Scr降低更明显,起效更快,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胱抑素C(CysC)和同型半胱氨酸(Hcy)联合检测在糖尿病肾病(DN)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根据24尿白蛋白排泄率将142例糖尿病(DM)患者分为单纯糖尿病组(SDM组)、早期糖尿病肾病组(EDN组)、临床糖尿病肾病组(CDN组),分别检测各组患者血清中CysC和Hcy。结果 CysC浓度在4组之间经方差分析,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180.273,P〈0.05);Hcy浓度在4组之间经方差分析,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117.064,P〈0.05)。CysC和Hcy的浓度在SDM组与正常对照组(NC组)之间进行两两比较时,经统计学分析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EDN组和CDN组分别与NC组进行两两比较时,经统计学分析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ysC和Hcy在SDM、EDN、CDN 3组间的浓度呈逐渐增高趋势,且3组之间进行两两比较时,经统计学分析,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ysC和Hcy联合检测可作为DN的早期诊断指标,同时也可作为DN病情的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7.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在糖尿病肾病诊断中的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在糖尿病肾病(DN)患者不同阶段尿中的表达水平及CTGF与糖尿病肾脏损害程度的关系,分析CTGF在DN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选择糖尿病患者101例及正常对照组30例,根据尿蛋白排泄量(UAE)将患者分为:正常蛋白尿组(Ⅰ组)42例,微量蛋白尿组(Ⅱ组)33例,临床蛋白尿组(Ⅲ组)26例。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各组尿中的CTGF水平。结果糖尿病各组尿中CTGF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明显升高,Ⅰ组尿CTGF就已经开始升高,Ⅱ组及Ⅲ组尿CTGF显著高于Ⅰ组,Ⅲ组尿CTGF显著高于Ⅱ组。糖尿病组的尿CTGF水平与尿蛋白排泄量呈显著正相关。结论CTGF可能参与了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并起着重要作用,检测尿中CTGF对于DN早期的诊断及治疗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DN)的临床疗效,及对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 AIc)、尿白蛋白排除率(UAE)的影响。方法随机将57例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28例给予常规降糖以及抗高血压等综合治疗;治疗组29例除常规治疗同对照组外,另加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72.41%,对照组总有效率53.57%,两组总疗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UAE和Hb AIc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控制血糖和血压的情况下,使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具有治疗作用,并能降低UAE和Hb AIc水平。  相似文献   

9.
周俏苗  郑海玲 《海南医学》2014,(21):3188-3190
目的探讨尿微量白蛋白诊断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早期肾损伤的关系。方法选取2010年2月至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85例,其中妊娠高血压34例(轻度组),轻度先兆子痫25例(中度组),重度先兆子痫26例(重度组);选取同期在我院体检的正常健康孕妇4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四组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以及血清尿素氮和肌酐水平并进行比较。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检验尿微量白蛋白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病情程度的关系。结果 (1)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的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组和重度组的血清肌酐和尿素氮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的尿微量白蛋白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其中以重度组最高,中度组次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组的血清肌酐和尿素氮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尿微量白蛋白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病情程度存在线性关系,呈正相关(r=0.74,P〈0.05)。结论尿微量白蛋白有助于诊断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早期肾损伤,其水平与病情程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retinol binding proteins,RBPs)和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cetyl-β-D-glucosaminidase,NAG)在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0年5月~2012年5月我院进行治疗的105例2 型糖尿病患者,以尿微量白蛋白(mALB)/尿肌酐(UCr)比值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结果 研究组血清RBPs、尿NAG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血清RBPs阳性为24.53%,对照组为3.8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尿NAG阳性率为30.19%,对照组为7.6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05例 2 型糖尿病患者尿mALB与血清RBPs、尿NAG水平呈正相关关系(r=0.539,r=0.447,P〈0.05).结论 在糖尿病早期阶段,肾小管功能会受到损害,血清RBPs和尿NAG作为早期DN诊断的敏感指标,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1.
彭莉  马俊花  尤文  席倩 《河北医学》2014,(5):723-726
目的:探讨二肽基肽酶4( DDP-4)抑制剂(维格列汀片)对2型糖尿病( T2DM)患者尿液、血清淀粉酶的影响。方法:将102例T2DM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2例以及对照组50例,对照组使用二甲双胍1500mg/d控糖治疗,观察组在使用二甲双胍1000mg/d的基础上口服维格列汀片100mg/d,治疗24周。观察两组血糖、胰岛素、糖化血红蛋白、HOMA-B细胞功能、血尿淀粉酶的变化情况,比较两组低血糖症的发生频次。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糖化血红蛋白( HbAlc)、空腹血糖( FPG)均较基线水平有所下降(P<0.05),观察组治疗后空腹胰岛素(FINs)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HOMA-B细胞功能明显改善,两组患者低血糖发生频次无统计学差异( P>0.05)。治疗后观察组尿液及血清淀粉酶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维格列汀片能有效改善T2MD患者胰岛细胞功能,而不增加患者尿液、血清淀粉酶水平,不引起低血糖发生率增加。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血清降钙素原(PCT)在新生儿感染性疾病的早期诊断、鉴别、治疗效果评价中的临床意义。方法:230例患儿根据出院诊断分为一般感染组(n=130例)和重症感染组(n=100例),并于入院时和治疗后72h分别测定血清PCT、Hs-CRP以及WBC。结果:PCT阳性重症感染组91例,一般感染组78例,两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感染组Hs-CRP阳性72例,一般感染组Hs-CRP阳性54例,两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一般感染组外周血WBC升者高26例,重症感染组白细胞升高28例,两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PCT的阳性率明显大于Hs-CRP及外周血WBC(P<0.05)。治疗后血清PCT下降较Hs-CRP及白细胞快(P<0.05)。结论:监测PCT水平对于新生儿细菌感染性疾病的早期诊断、病情危重程度、疗效评估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吴章菊 《河北医学》2014,(5):751-753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在2型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的价值,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符合标准的2型糖尿病患者200例,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 UAER )将患者分为三组,即正常蛋白尿组48例、微量蛋白尿组91例和临床蛋白尿组61例,检测血清中CysC水平。结果:正常蛋白尿组血清CysC水平及UAER最低,临床蛋白尿组最高,三者之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0.05)。微量蛋白尿组与临床蛋白尿组血清CysC 浓度与UAER 呈显著正相关( r分别为0.081,0.670,P<0.05)。血清CysC诊断糖尿病肾病的灵敏度87.5%(133/152),特异度为93.75(45/48)。结论:血清CysC与2型糖尿病患者的早期肾损伤程度密切相关,具有较高的灵敏度与特异度,为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提供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血清前白蛋白(PA)、α-L-岩藻糖苷酶(AFU)水平与2型糖尿病(T2DM)患者糖尿病肾病的关系。方法:选择T2DM患者120例,根据患者24 h尿mALB将其分为NDN组(45例)和DN组(75例)。检测所有研究对象的PA、AFU、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24 h尿mALB等。对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①DN组的AFU较NDN组明显升高,而PA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两组AFU均与HbA1c呈正相关(r=0.288&0.665,P<0.05),PA均与HbA1c呈负相关(r=-0.439&-0.774,P<0.05)。③两组PA与AFU之间均呈负相关(r=-0.652&-0.833,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血中AFU、PA水平可反映患者糖代谢控制的情况。AFU水平增高,PA水平降低与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可能存在某种联系。联合监测患者血AFU、PA、尿mALB,对早期诊断及控制糖尿病肾病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α-硫辛酸对 IV 期糖尿病肾病(DN)患者的肾脏保护作用。方法将66例 IV 期 DN 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常规组)及α-硫辛酸组(观察组),观察2组治疗前后血压、血糖、血脂、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尿β2-微球蛋白(β2-MG)、肌酐(SCr)、尿素氮(BUN)的变化。另选取健康体检者2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结果常规组及观察组治疗前后血压、血糖、血脂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而 FPG、2hPG、HbA1c高于健康对照组( P <0.05);常规组及观察组治疗前 MDA、UAER、β2-MG 均高于健康对照组,SOD 低于健康对照组( P <0.05)。治疗后2组 UAER、β2-MG 均下降,观察组较常规组下降更明显( P均<0.05);观察组治疗后 MDA 下降、SOD 升高且优于常规组( P <0.05)。结论α-硫辛酸能够有效控制 IV 期 DN的蛋白尿,延缓 DN 进展,对肾脏起到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林晓红 《河北医学》2014,(5):754-756
目的:探讨咪唑斯汀联合赛庚啶递减疗法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78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常规咪唑斯汀治疗,观察组予咪唑斯汀联合赛庚啶递减疗法治疗,观察两组疗效、不良反应、复发率及血清IgE的变化。结果:治疗结束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痊愈率分别为75.28%、61.79%,总有效率分别为93.26%、83.15%,观察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IgE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43%,对照组为9.09%,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复发率为4.49%,对照组为15.73%,观察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咪唑斯汀联合赛庚啶递减疗法治疗慢性荨麻疹临床疗效好,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及复发率低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3种泻药在电子结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中的效果,找出适合患者的个体化肠道准备用药。方法将450例行电子结肠镜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150例,A 组口服20%甘露醇,B 组口服50%硫酸镁,C 组口服番泻叶。采用 Boston 肠道准备量表(Boston bowel preparation scale,BBPS)对3组患者服药后的肠道清洁度进行评分,比较服药后的耐受性、开始腹泻时间及腹泻次数。结果(1)在耐受性程度上:A 组较 B 组耐受性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7);A 组和 C 组、B 组和 C 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17)。(2)在开始腹泻时间方面:A 组与 B 组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 >0.05);C 组较 A 组服药后开始出现腹泻的时间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7);C 组较 B 组服药后开始出现腹泻的时间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7)。(3)在腹泻次数方面:B 组较 A 组服药后腹泻的次数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7);A 组较 C 组服药后腹泻的次数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7);B 组较 C 组服药后腹泻的次数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7)。(4)3组经 BBPS评分后全结肠清洁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3种泻药在肠道准备中清洁效果无差异;20%甘露醇在耐受性方面较好;番泻叶致腹泻作用较温和,适合于长期腹泻、老年患者及小儿。50%硫酸镁和20%甘露醇致腹泻作用较强,适合长期便秘及电子结肠镜检查前临时准备肠道的患者。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应用氯吡格雷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选取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86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 n=43):予以传统治疗;观察组( n=43):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氯吡格雷治疗。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的C反应蛋白、血粘度情况、心绞痛的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及日消耗硝酸甘油量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C反应蛋白、血粘度情况、心绞痛的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及日消耗硝酸甘油量组间及组内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7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4.42%,比较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的安全性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应用氯吡格雷具有安全、显著的临床疗效,适合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的变化及与心功能相关性。方法收集105例CHF患者为CHF组,以68例健康查体者为健康对照组。检测血清TGF-β_1、CTGF水平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变化,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CHF患者血清TGF-β_1、CTGF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均<0.01);TGF-β_1、CTGF升高与心力衰竭严重程度相平行;TGF-β_1、CTGF均与LVEF呈负相关(r=-0.638,P<0.01;r=-0.743,P<0.01),与LVMI(r=0.630,P<0.01;r=0.748,P<0.01)、心功能分级(r=0.647,P<0.01;r=0.753,P<0.01)呈正相关。结论血清TGF-β_1、CTGF共同参与了CHF的病理生理过程;血清CTGF水平可作为诊断及判断心力衰竭严重程度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20.
黄建桃 《河北医学》2014,(3):513-516
目的:探讨盆底肌锻炼对初产妇分娩结局及盆底功能的影响,提高孕产妇生活质量。方法:选择符合标准的孕妇2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实施传统护理,观察组给予护理干预,比较护理效果。结果:两组孕妇分娩方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第二产程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而二者其它产程时间相似,差异无显著性( P>0.05)。入组时两组孕妇各盆底肌纤维肌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产时、产后6周及产后3个月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产后6周两组各盆底肌纤维肌力较入组时均下降( P<0.05),但是观察组下降幅度较小( P<0.05);观察组产后3个月各盆底肌纤维肌力基本恢复至入组时(P>0.05),对照组仍明显低于入组时(P<0.05)。结论:盆底肌锻炼护理干预有助于初产妇自然分娩,改善盆底功能,促进产后康复,提高孕产妇生活质量,方法简单,安全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