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在预防髋、膝关节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效果。方法:对照组60例患者术前不采用任何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性治疗;研究组60例患者术前12h于腹部行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经统计学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利用低分子肝素预防髋、膝关节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适合于,l当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姚江萍 《吉林医学》2011,(3):487-487
目的:评价低分子肝素预防髋、膝关节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接受髋、膝周围手术的患者。结果:对照组中8例发生DVT,占19.6%;预防组中1例发生DVT,占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发生明显的出血并发症。结论:低分子肝素能安全、有效地预防髋膝关节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普外腹部术后早期应用低分子肝素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2011年7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60例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术后4h注射低分子肝素(43抗xa活性单位/Kg),以后每24小时注射低分子肝素(85抗xa活性单位/kg)至术后1周:对照组按相同方法应用注射用水。术后2、7d行下肢静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记录术后出血量、手术前后血小板计数(PIJT)、凝血酶原时间(T)、部分活化凝血酶原时间(APTT)、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bg)和C-反应蛋白(CRP)等指标。结果:治疗组1例发生下肢DVT(周围型),对照组8例发生下肢DVT(1例混合型、7例周围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发生致死性肺栓塞;两组术后出血量、胛、APT、TT和PL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CRP、Fbg和DD在术后48h均明显升高,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CRP和Fbg在术后48h和术后7d均高于治疗组(P〈0.05)。结论:腹部术后早期应用低分子肝素可减少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且不增加术后出血.  相似文献   

4.
<正>随着人工髋膝关节置换的普遍应用,静脉血栓栓塞疾病(VTET)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患者的围手术期生命安全构成最严重的威胁。有资料显示未经预防的病人在髋膝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DVT)的发生率在70%~84%之间,症状性肺栓塞(PE)发生率接近15%,致死性肺栓塞(PE)则为1%~3.4%。早期预防是防止术后发生DVT的关键。我院自2008年4月对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开展了早期功能锻炼指导与预防性抗凝治疗相结合的干预对策,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对髋膝关节置换术术后病人分别使用利伐沙班和注射用低分子量肝素钙,来评价2种药物的临床疗效,进一步探讨临床药师在髋膝关节置换术术后的预防中,如何协助临床医生使用抗凝药物进行治疗。方法:收集100例髋、膝关节置换术的病人,随机分为利伐沙班组50例和低分子肝素组50例。利伐沙班组病人于术后8 h给予利伐沙班片10 mg,每天1次,口服;低分子肝素组病人于术后12 h给予低分子量肝素5 000抗Xa国际单位,每天1次,皮下注射。2组均连续治疗2周。观察比较2组病人的凝血指标血小板(PL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及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发生率。临床药师参与治疗过程并提供药学监护。结果:2组病人术前血小板及凝血指标均无异常,且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病人术后药物治疗前及治疗后14 d血小板及凝血指标均无异常,且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病人中利伐沙班组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发生率为0%(0/50),低分子肝素组DVT发生率为8%(4/50),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病人中利伐沙班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1/50),低分子肝素组为12%(6/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伐沙班能有效预防髋膝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不增加出血风险,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其疗效与低分子肝素相当。且利伐沙班具备可口服、固定剂量、疗效满意、无需监测等优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低分子肝素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临床疗效。方法 筛选我院及珠江医院收治的DVT患者(1995年3月 ̄2000年3月)90例分为治疗组(60例,应用低分子肝素)和对照组(30例,静点前列腺素E1注射剂)。两组患者均卧床,抬高患肢,口服肠溶阿司匹林片80mg,每日1次。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5%,两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经x^2检验,P〈0.01),治疗组临床  相似文献   

7.
低分子肝素预防创伤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应用低分子肝素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最佳方案。方法:筛选我院收治的创伤后卧床患者(2005年3月~2006年10月)120例,分为3个治疗组,分别为连续应用低分子肝素1周、2周和3周,0.6ml,每日1次,之后改为隔日1次。观察预防DVT的有效率及出现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第1组总有效率为62.5%,副反应的发生率为7.5%,第2组总有效率为92.5%,副反应的发生率为10%,第3组总有效率为95%,副反应的发生率为30%,3组差异有显著性(有效率χ2=16.80,P<0.005;副反应χ2=10.20,P<0.01),第2、3组临床疗效优于第1组,而第1组的副反应低于第3组。结论:低分子肝素治疗DVT临床效果好,但应掌握好方法,做到既有效,又能减少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对老年卧床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发生预防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65岁以上、卧床时间大于3天的住院患者患者76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行物理方法预防;试验组行物理方法+低分子肝素预防.分别于入院14天查血常规、凝血全项,下肢静脉彩超.结果:对照组3例发生DVT,发生率8%,实验组Ⅰ例发生DVT,发生率3%,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应用低分子肝素能有效地预防内科老年卧床住院患者深静脉血栓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王建新  薛滨勇  苏艳 《海南医学》2011,22(15):11-13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对中老年骨折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作用。方法对2000~2005年未应用低分子肝素的骨折患者(单纯运动组)及2005年后应用低分子肝素预防DVT的患者(LMWH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统计。结果单纯运动组DVT发生率为15.8%(38/240),LMWH组为1.4%(4/279),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4,P〈0.05)。手术后,单纯运动组APTT、Fig均较前显著增加(P〈0.05),LMWH组APTT、Fig稳定(P〉0.05),手术前后上述指标前后差值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量、术后引流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干预预防中老年患者骨折术后DVT形成效果确切,可显著降低骨折术后DVT形成发生率,安全性好,值得进一步探讨推广。  相似文献   

10.
低分子肝素防治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骨科手术病人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临床研究发现低分子肝素(LM-WH)其抗血栓作用优于低剂量的普通肝素(Unfractionated Heparin,UFH),而抗凝作用无明显差别,对出血和血小板功能无明显影响,在治疗已发DVT病例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也优于一般药物。  相似文献   

11.
宣懂 《河北医学》2011,17(12):1589-1591
目的:探讨骨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防治研究。方法:2005年1月至2010年1月我科手术治疗下肢疾病患者198例,随机分为防治组(98例)和对照组(100例),防治组采用综合的方法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对照组不采取任何预防措施进行观察。结果:两组患者中,对照组100例中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45例;防治组98例中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8例,53例患者经综合治疗,均获得良好的效果。结论:DVT仍是骨科手术后威胁患者生命中的最危险因素,应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DVT的形成。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应用利伐沙班和低分子肝素预防髋膝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比较。方法:选择于2011年3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行人工髋关节和膝关节置换手术的患者102例,随机分成利伐沙班组和低分子肝素组各51例。在髋膝关节置换术后,低分子肝素组给予低分子肝素钠4 100 IU/d皮下注射,持续用药2周;利伐沙班组给予利伐沙班片10 mg/d口服,持续用药2周。于治疗第2周后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2组患者深静脉血栓的形成情况,并检测术前术后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及血小板各项指标和记录术后引流量。结果:低分子肝素组发生深静脉血栓7例(1.7%),利伐沙班组发生深静脉血栓3例(5.9%),2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2组术后引流量、血液指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利伐沙班组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利伐沙班能有效预防髋关节和膝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联合间歇充气加压对髋膝关节术后静脉血栓的预防效果。方法:从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髋膝关节周围骨折及行人工关节置换术的患者中抽取90例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患者在入院后使用腹壁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同时对双下肢交替进行间歇性充气加压来预防下肢关节的静脉血栓,对照组患者只在术后使用低分子肝素。对两组患者的静脉血栓症状进行评估,观察下肢深静脉彩超,记录围手术期的出血量。结果:观察组经过两种预防方法联合介入,其术后术侧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围手术期的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髋膝关节手术使用低分子肝素联合间歇充气加压可以有效的预防术后静脉血栓,在预防髋膝关节术后静脉血栓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低分子肝素预防下肢静脉曲张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2年1月-2014年1月在该院行分段剥脱术+腔内激光闭合术+大隐静脉高位结扎的下肢静脉曲张患者400例,将其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00例,对照组患者术后不给于抗凝药物,实验组患者术后给予低分子肝素进行预防治疗,对两组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和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浸透敷料出血、切口出血、血小板减少以及肝功能异常发生率方面,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发现,两组患者在下肢静脉曲张复发率和隐神经损伤发生率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下肢静脉曲张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进行预防时,低分子肝素具有比较好的临床效果,而且安全性高,应该进行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5.
董春锋  王苏杭 《医学综述》2012,18(16):2673-2674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在预防大隐静脉曲张术后患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作用。方法分析200例大隐静脉曲张术后应用低分子肝素抗凝患者(观察组)及200例术后未应用低分子肝素抗凝患者(对照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情况及术后患肢皮下血肿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患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患肢皮下血肿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隐静脉曲张术后应用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可显著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同时不增加患肢术后出血的风险。  相似文献   

16.
郑仕聪  张毅 《中外医疗》2012,31(36):190-192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与肺栓塞关系密切,肺栓塞与下肢静脉血栓通常合称为静脉血栓栓塞症。肺栓塞是髋关节置换术最常见的死亡原因,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在没有预防性抗凝的情况下,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为40%~80%,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该文就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防治的最新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疏血通联合低分子肝素钠治疗老年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疗效.方法 我院2006年来收治82例老年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采用疏血通联合低分子肝素钠治疗),对照组40例(采用拜阿司匹林肠溶片联合低分子肝素钠治疗),分析临床效果.结果 治疗组42例,总有效率为92.50%;对照组40例,总有...  相似文献   

18.
张建宇  金云珠 《医学综述》2014,(16):3028-3030
目的观察利伐沙班与低分子肝素钙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梅河口市中心医院收治的57例行髋关节置换术后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肝素组(25例)采用低分子肝素钙抗凝治疗,利伐沙班组(32例)采用利伐沙班抗凝治疗,比较两组患者DVT、非致死性肺栓塞的发生例数,并记录血红蛋白和血小板计数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均未见非致死性肺栓塞,肝素组DVT和牙龈出血的发生率均高于利伐沙班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血红蛋白均较高,用药7 d后均下降,用药14d时又上升(P<0.05),两组患者血小板计数用药7 d均上升,用药14 d时又下降(P<0.05)。结论伐沙班在预防DVT方面有显著的临床疗效,适合于人工髋关节置换的患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下肢深静脉血栓(LEDVT)是血管外科临床常见疾病,LEDVT的传统治疗方法为卧床休息,抬高患肢,抗凝治疗等。对于急性LEDVT的患者目前主要采用溶栓治疗或者手术取栓。溶栓治疗是LEDVT的主要治疗方法,最常用的溶栓药物是尿激酶。近年来发展的导管溶栓治疗对急性LEDVT形成有较好的疗效。该文就其适应证、溶栓药物和并发症等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血栓通注射液在预防骨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效果。方法通过对血栓通注射液的组成成分、功效、作用机理进行深入研究。结果血栓通注射液可降低血液的粘稠度、抑制血栓发生、防止静脉内膜损伤。结论血栓通注射液能够有效预防骨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