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探讨和对比经腰椎间孔人路腰椎椎间植骨融合术(TLIF)与后路腰椎椎体间植骨融合术(PLIF)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黑龙江省大庆市龙南医院骨科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复发的患者,将其分为TLIF组和PLIF组,每组各40例。TLIF组给予TLIF术治疗,PLIF组给予PLIF术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卧床时间、椎体间融合率、融合时间、VAS和ODI评分、临床疗效及并发症等情况。结果TLIF组手术时间与术巾出血量均少于PLI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VAS、ODI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TLIF组VAS、ODI评分与改善率与PLIF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TLIF组总有效率为90.0%,PLIF组总有效率为8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LIF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与PLIF相比更有效、更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单侧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 TLIF)与椎弓根钉内固定后路椎体间植骨融合术( PLIF)治疗中重度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8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68例中重度腰椎滑脱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TLIF组与PLIF组。对比分析两种术式的临床疗效与术后并发症。结果:TLIF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量与术后卧床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椎间隙高度均有一定程度的缺失,但TLIF组缺失程度明显低于BLIF组( P<0.05)。且TLIF组的VAS与ODI评分降低程度明显低于BLIF组,表明TLIF组术后患者恢复情况优于BLI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同时,TLIF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仅为2.86%,BLIF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1.21%,故TLIF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BLIF组( P<0.05)。结论:TLIF与BLIF在治疗中重度腰椎滑脱症均有较好的疗效,但TLIF在减小手术创伤,缩短手术时间,促进患者恢复,降低手术并发症等方面具有更好的优势,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比研究后正中入路后路腰椎椎间融合术(PLIF)与经椎旁肌间隙入路改良后路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TLIF)治疗腰椎间盘突出伴腰椎不稳症的临床疗效。方法:2009年4月-2011年5月我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伴腰椎不稳症患者78例,其中37例行后正中入路PLIF术,41例行经椎旁肌间隙入路改良TLIF术,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手术后JOA评分改善率、优良率、植骨融合率。结果:改良TLIF组术中出血量降低、手术时间缩短,与PLIF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JOA评分改善率、优良率、植骨融合率均提高,但与PLIF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与后正中入路后路腰椎椎间融合术比较,经椎旁肌间隙入路改良后路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更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微创( TLIF)术式与后路椎间融合术式( PLIF)对腰椎-骨盆矢状位参数的改变。方法:回顾分析我院40例退变性腰椎滑脱症患者,分别施行TLLIF与PLIF的治疗,采用PACS系统分析测量滑脱度( SP)、腰椎前凸角(LL)、骨盆倾斜角(PT)。结果:TLIF组与 PLIF组的滑脱复位率(ΔSP)分别为(37.34±24.11)%、(68.05±35.19)%,PLIF组的ΔSP显著高于TLI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47,P=0.016)。结论:PLIF组的滑脱复位率显著高于TLIF组。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TLIF)与经后路椎体间融合术(PLIF)治疗老年退变性腰椎滑脱合并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48例老年退变性腰椎滑脱合并腰椎管狭窄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TLIF(TLIF 组,n=24)与 PLIF(PLIF 组,n=24)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椎间融合成功率、视觉疼痛评分(VAS)、Oswestry 功能不良指数(ODI)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TLIF 组手术时间显著短于 PLIF 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显著少于 PLIF 组,术后卧床时间显著短于 PLIF 组;术后半年 TLIF 组融合率为87.5%,PLIF 组为95.8%;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优良率为91.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2.5%;两组滑脱椎体术前滑脱度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术后半年均显著降低,且术后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术前 VAS、ODI 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术后半年均显著降低,但术后半年两组 VAS、ODI 比较无统计学差异;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TLIF 与PLIF 在老年退变性腰椎滑脱合并腰椎管狭窄患者的治疗中,临床效果相当,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更加合理的个性化手术方案。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经椎间孔入路椎间融合术(TLIF)与后路椎间融合术(PLIF)在退变性腰椎滑脱症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18年6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90例退变性腰椎滑脱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PLIF治疗,观察组采用TLIF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情况、疼痛、功能障碍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较少、VAS及ODI评分较低,且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LIF在退变性腰椎滑脱症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较PLIF治疗更为显著,可有效缓解患者腰椎疼痛感,利于促进腰椎功能恢复,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TLIF)治疗老年退变性腰椎滑脱合并腰椎管狭窄症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8月-2021年8月宜春欧阳骨科医院收治的54例老年退变性腰椎滑脱合并腰椎管狭窄症患者,随机分为经后路椎体间融合术组(PLIF组)和TLIF组,各27例。观察分析两组治疗效果、滑脱改善情况、手术相关指标、腰椎功能恢复优良率及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腰椎功能Prolo评分。结果:与PLIF组比,TLIF组手术时间、术后卧床时间均明显较短(P<0.05),且术中出血量较少(P<0.05);治疗前两组VAS、Prolo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与PLIF组比,TLIF组VAS评分相对较低(P<0.05),Prolo评分较高(P<0.05);与PLIF组比,TLIF组腰椎功能恢复优良率明显较高(P<0.05);与PLIF组比,TLIF组治疗总有效率较高(P<0.05);两组滑脱椎体术治疗前滑脱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与PLIF组比,TLIF组滑脱度明显低(P<0....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改良经椎间孔入路腰椎体间融合术(TLIF)治疗老年单节段腰椎退变性疾病的临床观察。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2016年1月至2018年3月就诊于该院的86例老年单节段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分为对照组、研究组,每组43例。研究组行TLIF术,对照组行改良后路腰椎体间融合术(PLIF),对比两组手术情况、活动功能、腰背部疼痛程度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与对照组相比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DI)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与PLIF相比,老年单节段腰椎退变性疾病行TLIF治疗,患者腰椎活动功能与减轻腰背疼痛程度改善效果更佳,且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等优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在腰椎椎间融合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为腰椎椎间融合术患者提供护理经验。方法76例行后路腰椎椎间融合术的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对照组采用骨科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则采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均连续干预12周。对比观察2组干预前后下腰痛功能障碍指数( ODI)总分及主要项目评分、视觉模拟疼痛( VAS)评分以及抑郁症状( SDS)评分。结果干预后2组患者ODI总分及疼痛、自理、睡眠、坐、社会5个主要项目得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ODI总分及疼痛、自理、睡眠、坐和社会5个主要项目得分低于对照组干预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后患者2组腰VAS评分及下肢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SDS评分较干预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无明显变化(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腰VAS评分、下肢VAS评分和SDS评分低于对照组干预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可以显著提高腰椎椎间融合术患者康复效果,减少患者腰、下肢疼痛,改善患者抑郁症状,值得临床推广普及。  相似文献   

10.
叶茂  邹毅  王奎 《重庆医学》2015,(18):2558-2560
目的:研究单双侧椎弓根螺钉固定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疗效。方法选取该院2009年11月至2013年11月收治的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102例,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1例。观察组患者给予单侧椎弓根螺钉固定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方式治疗,对照组患者应用双侧椎弓根螺钉固定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及住院情况,手术前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及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临床疗效、椎间融合率及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费用等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术后12个月ODI评分及VAS评分显著低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12个月ODI评分及VAS评分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椎间融合率及术后并发症等情况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侧椎弓根螺钉固定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能够取得和双侧椎弓根螺钉固定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相当的满意效果,同时还具有手术创伤小,简单易操作,治疗费用低等优点,值得临床推荐。  相似文献   

11.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29):78-81
目的 研究单侧入路双侧减压TLIF 手术与传统的PLIF 手术方式相比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治疗效果。方法 以2016 年10 月~2017 年8 月我院收治的36 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采用传统的PLIF 手术治疗,实验组采用单侧入路双侧减压TLIF 手术治疗,每组各18 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术后康复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实验组患者的术后引流量更少(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术后第1、3 天的CPK 水平显著高于术前(P<0.05),且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术后第7 天的CPK 水平两组较术前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个月时两组的VAS 评分和ODI 评分均较术前显著下降(P<0.05),且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与传统的PLIF 手术方式相比,单侧入路双侧减压TLIF 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更为显著,对于患者造成的手术创伤较小,术后恢复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对腰椎后路融合手术(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LIF)和椎间孔椎间融合术(Transfor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TLIF)的手术疗效进行比较.方法 具有腰椎管减压、融合指征的233名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由相同的手术医生进行手术.PLIF172例,TLIF61例.采用VAS评分对患者术前、术后两周进行评价.同时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住院时间和手术费用.使用到的统计方法有两样本的t检验,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PLIF和TLIF组,两组中各有149例和39例进行了输血治疗,其中79例患者既输注了自体回收血,又榆注了异体血.TLIF组的出血量、输入异体血量、输入自体血量明显低于PLIF组.TLIF组的缓解率明显高于PLIF组.两组患者手术后的疼痛明显降低.两组术前腰腿痛的VAS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两组患者术后疗效相当,手术出血输血量,TLIF组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微创小切口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TLIF)治疗单节段腰椎退变疾病的近期疗效。方法将收治并确诊的120例单节段腰椎退变疾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60例采取传统开放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治疗,观察组60例采取微创小切口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治疗,比较2组患者在手术住院方面的差异,同时评价患者生活质量、腰椎JOA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149.3±23.2)min vs.(128.4±24.7)min,P<0.05],但其手术失血量、平均切口长度及住院天数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个月,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75.4±8.2)分vs.(59.5±7.7)分,P<0.05];2组腰椎JOA评分均改善(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高于对照组[(26.6±2.8)分vs.(18.5±2.4)分,P<0.05]。结论微创小切口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治疗单节段腰椎退变疾病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腰椎后外侧融合术(PLF)与腰椎后路椎体间融合术(PLIF)治疗腰椎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按照手术方式将10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分组,PLF组52例行PLF术治疗,PLIF组53例行PLIF术治疗,对比术后手术效果。结果 两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LIF组术后总有效率94.34%高于PLF组80.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能够提高椎间高度和增加节段角度,但PLIF组提高椎间高度和增加节段角度幅度明显高于PLF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PLIF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7.55%与PLF组15.3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LIF术治疗椎间盘突出较大或节段不稳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效果确切,能够快速恢复腰椎前柱支撑功能和重建腰椎生理曲度,符合腰椎生物力学原理,在促进患者腰椎功能早期恢复和提高生存质量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后路自体颗粒骨打压植骨腰椎椎体间融合内固定术治疗下腰椎退变性不稳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2月至2009年6月确诊为下腰椎退变性不稳并神经根管狭窄行后路自体颗粒骨打压植骨腰椎椎体间融合内固定术治疗患者16例。观察临床疗效及椎体融合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原有神经压迫症状大部分恢复,术后VAS评分较术前改善,(P〈0.05)。椎间高度由术前平均高度(5.12±0.98)mm增加到术后平均(12.71±1.00)mm(P〈0.05),4~5个月后可见骨融合征象,椎间融合率约为水93.8%(15/16)。内固定未见松脱、断裂等并发症,优良率87.5%(14/16)。结论:后路自体颗粒骨打压植骨腰椎椎体间融合内固定术可达到彻底减压、神经根松解、腰椎稳定性的重建、满意植骨合率的目的,同时具有医疗费用低、并发症少的优点,是治疗下腰椎退变性不稳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比经后外侧植骨融合(PLF)与椎间孔椎体间植骨融合(TLIF)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09年9月-2013年9月76例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按不同术式分为TLIF组(40例,椎间孔椎体间植骨融合治疗)和PLF组(36例,经后外侧植骨融合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两组手术耗时、术中出血量无显著差异(P 〉0.05);TLIF组植骨融合率明显高于PLF组(P 〈0.05);TLIF组术后1月、12月的的椎体压缩率及Cobb角均明显优于PLF组(P 〈0.05)。结论椎间孔椎体间植骨融合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效果显著,优于经后外侧植骨融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微创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TLIF)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7月至2010年1月微创TLIF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40例(微创TLIF组、观察组)随访资料完整的病例,并与同期采用常规开放PLIF治疗的40例患者(常规PLIF组、对照组)进行比较。统计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输血量、术后引流量、VAS评分、ODI评分改善率及术中、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均获随访12~30个月,平均20个月。微创TLIF组平均手术时间、平均术中出血量、平均输血量、术后平均引流量、VAS评分、ODI评分改善率及术中、术后并发症情况与常规PLIF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TLIF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比常规开放PLIF术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输血量、术后平均引流量少,临床症状体征改善率高及术中、术后并发症少,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