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6 毫秒
1.
张福元 《基层医学论坛》2016,(20):2783-2784
目的:探讨异丙芬联合瑞芬太尼在甲状腺切除术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9月—2015年9月我院收治的87例行甲状腺切除术治疗患者,根据数字随机分配的原则,将患者分为治疗组(n=44例)与对照组(n=43例),全部患者均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观察组患者给予持续静脉泵注异丙酚联合瑞芬太尼,对照组患者给予持续静脉泵推注异丙酚,对比2组患者的麻醉效果。结果2组患者手术前及术中MAP及HR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但插管时、拔管时及拔管后,观察组患者的MAP及HR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清醒时间、拔管时间均较对照组有明显缩短(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瑞芬太尼联合异丙酚对甲状腺切除术患者进行麻醉,对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较小,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甲状腺切除手术应用瑞芬太尼联合异丙酚麻醉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7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甲状腺切除手术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抽签法分为对照组(n=32,给予异丙酚联合芬太尼麻醉)和实验组(n=32,给予异丙酚联合瑞芬太尼麻醉),对2组麻醉苏醒情况与不良反应情况进行观察比较.结果:实验组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苏醒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对照组明显高于实验组(P<0.05).结论:甲状腺切除手术应用瑞芬太尼联合异丙酚麻醉具有苏醒快,安全性高等优点,具有积极的临床使用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甲状腺切除手术过程中应用异丙酚联合瑞芬太尼麻醉的意义。方法方便选取2014年2月_2016年2月90例在该院接受甲状腺切除手术治疗患者,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45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异丙酚联合芬太尼麻醉,观察组采用异丙酚联合瑞芬太尼麻醉,对比分析两组麻醉苏醒情况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苏醒时间(6.89±1.03﹚min、呼吸恢复时间(5.77±0.64﹚min、拔管时间(8.16±1.11﹚min均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苏醒时间(9.55±1.05﹚min、呼吸恢复时间(7.99±0.71﹚min、拔管时间(18.44±1.66﹚min,观察组患者的麻醉不良反应发生率(2例,4.44%﹚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14例,3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状腺切除手术过程中应用异丙酚联合瑞芬太尼麻醉的意义显著,苏醒时间短,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杜秋 《四川医学》2014,(9):1147-1149
目的 观察瑞芬太尼及异丙酚联合麻醉对甲状腺切除患者的临床麻醉效果。方法 本试验自制定方案日起,严格选择受试者,选择2010年3月至2011年3月在我院接受甲状腺手术患者100例,纳入研究的受试人群,将患者以完全等量随机的科学研究方法分为观察组(n=50例)及对照组(n=50例)。对照组采用静脉泵注异丙酚及芬太尼间断推注麻醉。观察组予异丙酚、瑞芬太尼持续静脉泵注维持麻醉。监测患者术前及术后的心率及平均动脉压等血流动力学的变化,记录患者手术后拔除插管以及开始自主呼吸的时间以及术后患者steward的得分情况,并详细记录刺激性咳嗽及躁动不安等不良反应发生的程度及人次。结果 插管、拔管及拔管10min时2组患者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steward评分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出现刺激性咳嗽以及躁动不安等不良反应的人数要明显多于观察组患者发生率要明显多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泵注瑞芬太尼及异丙酚维持麻醉用于甲状腺手术患者具有稳定患者血流动力学,缩短苏醒时间,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等效果。  相似文献   

5.
毛乐成  范水成 《当代医学》2016,(18):138-139
目的:分析瑞芬太尼联合异丙酚用于甲状腺切除手术的临床麻醉效果。方法选取96例需行甲状腺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成2组,各48例。对照组持续静脉泵注异丙酚追加芬太尼维持麻醉,观察组持续静脉泵注瑞芬太尼和异丙酚维持麻醉,比较2组的临床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麻醉恢复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35.42%)显著低于对照组(83.33%),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状腺切除术患者选择瑞芬太尼联合异丙酚进行麻醉,不仅麻醉效果比较好,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也比较低,临床麻醉应用价值比较明显。  相似文献   

6.
侯磊 《中外医疗》2014,(32):115-116
目的探究分析瑞芬太尼联合异丙酚用于甲状腺切除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 ,分析了该院在2010年1月—2012年12月间收治的100例甲状腺切除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根据手术所用麻醉药物的不同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实验组患者使用瑞芬太尼联合异丙酚进行麻醉,对照组患者使用瑞芬太尼药物进行麻醉。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清醒时间为(7.5±2.6)min,对照组患者的清醒时间为(15.6±4.0)min,且结果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率为8%,对照组患者为24%,实验组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甲状腺切除手术时,采用瑞芬太尼联合异丙酚对患者进行麻醉,患者的苏醒时间比只使用瑞芬太尼的时间要短并且苏醒效果好,不良反应少,有较高的安全性,可以在临床上广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联合异丙酚在甲状腺切除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将90例甲状腺切除术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45例,均采用全麻,实验组持续静脉泵注瑞芬太尼和异丙酚,对照组持续静脉泵注异丙酚追加芬太尼维持麻醉。统计并比较两组患者呼吸恢复时间、清醒时间、拔管时间、拔管后15min心率、躁动及咳嗽等不良反应。结果对比显示以上指标实验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1、P 〈0.05)。结论瑞芬太尼联合异丙酚对于甲状腺切除手术的麻醉效果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瑞芬太尼用于甲状腺切除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8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Ⅰ~Ⅱ级甲状腺切除手术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成两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观察组采用持续静脉泵注瑞芬太尼及异丙酚维持麻醉。对照组采用持续静脉泵注异丙酚并间断推注芬太尼维持麻醉。观察比较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变化、术毕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清醒时间、呼之睁眼时间、拔管时间、steward苏醒评分以及苏醒期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在插管时、拔管时、拔管后5minMAP、HR、呼吸恢复时间、呼之睁眼时间、清醒时间、拔管时间以及steward苏醒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苏醒期躁动、咳嗽反射等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芬太尼联合异丙酚用于甲状腺切除手术的麻醉,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术后苏醒时间明显缩短,苏醒效果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9.
梁林庆 《求医问药》2014,(21):203-204
目的:探讨用瑞芬太尼联合异丙酚进行手术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3年1月~2013年8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手术的100例患者的麻醉情况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1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50例患者。在这两组患者进行手术时,我院使用异氟醚对对照组患者进行麻醉,联合使用瑞芬太尼和异丙酚对观察组患者进行麻醉。手术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从手术结束至完全清醒的时间、从手术结束至呼吸恢复正常的时间、从手术结束至定向能力恢复正常的时间、从手术结束至拔除气管插管的时间和发生麻醉不良反应的几率。结果:观察组患者从手术结束至完全清醒的时间、从手术结束至呼吸恢复正常的时间、从手术结束至定向能力恢复正常的时间和从手术结束至拔除气管插管的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发生麻醉不良反应的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用瑞芬太尼联合异丙酚进行手术麻醉具有患者在手术后恢复快、发生麻醉不良反应几率低的优点。因此,该麻醉方法可作为临床上优选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喉罩麻醉中使用异丙酚联合瑞芬太尼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该院收治的80例需要进行手术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单纯使用异丙酚,观察组采用异丙酚联合瑞芬太尼,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的稳定性、麻醉所用时间、术后恢复时间以及并发症状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麻醉所用时间、术后恢复时间以及并发症状况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手术中,使用异丙酚与瑞芬太尼联合进行喉罩麻醉的效果相对较好,不仅能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还对患者的术后恢复相对较好。可在喉罩麻醉中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雷米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在鼾症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6月至2015年6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鼾症患者124例实施研究。根据数字随机表法将124例患者分成观察组( n=62)及对照组( n=62)两组,对照组术中给予芬太尼与丙泊酚的复合麻醉,观察组术中给予雷米芬太尼与丙泊酚的复合麻醉,对比两组患者的麻醉恢复相关指标,不同时期( T0:麻醉之前;T1:手术开始;T2:手术开始后的5min;T3:开始后30min;T4:手术完成)的血压及心率,以及麻醉苏醒后的疼痛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以及答问切题时间均分别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组间相比,观察组T2的SBP、DBP 及HR水平及T3的SBP、DBP 水平均分别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组内相比,观察组T1~T3的SBP 水平、T1的DBP 水平及T1~T2的HR水平均分别显著低于T0的水平,对照组T1的SBP、DBP 及HR水平均分别显著低于T0的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麻醉苏醒后的疼痛情况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雷米芬太尼与丙泊酚的复合麻醉产生的麻醉效果平稳,且可在早期时进行清醒拔管,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remifentanil,REM)复合异丙酚全凭静脉麻醉用于儿科手术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ASAⅠ~Ⅱ级择期手术患儿30例,单次静脉给予异丙酚1.0mg.kg-1,使其入睡。麻醉诱导给予异丙酚2.5mg.kg-1,REM1μg.kg-1,诱导完成3min后置入喉罩,保留自主呼吸,麻醉维持给予异丙酚9.0mg.kg-1.h-1,REM0.1μg.kg-1.min-1持续输注。观察麻醉期间血流动力学(HR及BP)及呼吸功能(SpO2及RR)的变化,记录麻醉期间并发症和用药情况,以及术毕停药后患儿清醒的时间。结果:全组30例病人麻醉效果均满意,手术时间(64±24)min,术毕停用REM后患儿清醒时间(10±5)min。整个麻醉期间HR、BP、SpO2及RR各时间点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结论: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全凭静脉麻醉可满足儿科手术的麻醉要求,但应密切注意呼吸功能变化。  相似文献   

13.
杨春 《中国现代医生》2011,49(29):91-92
目的探讨异丙酚联合瑞芬太尼应用于无痛胃镜的麻醉效果。方法全部入选对象随机分为Ⅰ组(异丙酚)和Ⅱ组(异丙酚联合瑞芬太尼)各80例,比较两组检查前、检查中、检查后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的变化以及异丙酚总用量、苏醒时间、恶心、呕吐、呛咳、体动等不良反应情况。结果Ⅱ组在插镜中HR、MAP无明显变化,且异丙酚总用量明显少于Ⅰ组,Ⅱ组的苏醒时间明显短于Ⅰ组,Ⅱ组患者出现恶心、呕吐、呛咳、体动等不良反应明显少于I组(P〈0.05)。结论异丙酚联合瑞芬太尼应用于无痛胃镜检查的麻醉效果好,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丙泊酚或七氟烷复合瑞芬太尼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后麻醉复苏质量。方法:选择ASAⅠ级,拟于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下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患者30例,随机分为七氟烷组(S组)和异丙酚组(P组),每组15例。麻醉诱导采用丙泊酚,芬太尼,爱可松。完成气管播管后,S组吸入七氟烷维持麻醉,P组静脉持续输注丙泊酚(4~6)mg/kg·h维持麻醉。两组均同时复合瑞芬太尼连续输注,根据血流动力学变化调整瑞芬太尼给药速度,维持循环稳定。观察各时点血流动力学参数,苏醒时间,肌力等级,疼痛评分,躁动评分并记录。结果:P组在手术开始时血压低于S组(P<0.05),其它各时点血流动力学指标以及苏醒时间、肌力、疼痛评分和躁动评分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丙泊酚或七氟烷复合瑞芬太尼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后苏醒迅速,躁动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5.
孙卫宇 《医学综述》2013,(22):4211-4213
目的研究分析丙泊酚联合雷米芬太尼在臂丛神经阻滞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保定市第五医院于2011年1月至2012年2月收治的64例实行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2例。患者在成功麻醉之后,对照组使用丙泊酚静脉注射来维持麻醉效果;观察组使用丙泊酚和雷米芬太尼来维持麻醉效果。对比两组患者的镇静效果以及疼痛程度,并比较各时间点的心率、呼吸率、血氧饱和度、舒张压、收缩压。结果观察组的镇静、镇痛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各时间点的心率、呼吸率、血氧饱和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舒张压与收缩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泊酚联合雷米芬太尼在臂丛神经阻滞中的麻醉效果良好,具有良好的镇静和镇痛作用,保持血流动力学的各项指标稳定,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下腹部手术麻醉中不同靶浓度瑞芬太尼与异丙酚的作用。方法 收集笔者医院2009年9月~2013年9月期间收治的3组共48例直肠肿瘤手术的患者。3组患者只改变异丙酚,而固定瑞芬太尼的靶浓度,分别为6、8和10ng/ml,进行测定分析。结果 在SBP中,甲组更高,而在T6时刻,3组的HR都有所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甲组NE在T5时刻比T1时刻更高,但COR与基础值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硝酸甘油的使用次数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丙组和乙组相比,丙组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除气管导管时间,指令反应时间和离室时间更长,而丙组患者的睁眼时间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本研究的瑞芬太尼的靶浓度固定,使瑞芬太尼的靶浓度调节为8ng/ml。虽不能得出所有患者的适用用量,但提供了一个有意义的参考范围。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复合瑞芬太尼+丙泊酚泵注在术中行神经电生理监测的甲状腺手术的临床应用和效果。方法择期行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IONM)的甲状腺手术患者72例,随机均分为右美托咪定组(D)和对照组(C),D组诱导前10min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0.6μg/kg预给量,随后持续泵注0.4μg· kg-1· h-1至手术结束前30min结束,C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两组均采用咪达唑仑0.05mg/kg、异丙酚2mg/kg、芬太尼0.04mg/kg、罗库溴铵0.3mg/kg快速诱导,插入神经监测专用导管。术中瑞芬太尼+丙泊酚泵注维持麻醉,不用肌松药。记录不同时间点两组病人的BIS,MAP,HR;记录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的用量、麻醉恢复情况、术后舒适度和术中知晓情况;记录术中神经监测四步法:V1,R1,R2,V2数值。结果 D组T1时BIS值明显低于T0和C组(P<0.01);D组T1~T5 MAP低于、HR慢于C组(P<0.05或P<0.01);D组术中神经监测V1,R1,R2,V2略高于C组(P>0.05),无统计学意义;D组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用量明显少于C组(P<0.05);D组苏醒期间烦躁明显低于C组(P<0.01),术后4h舒适度BCS明显优于C组( P<0.01)。两组随访都无术后知晓,无喉返神经损伤。结论右美托咪定复合瑞芬太尼+丙泊酚泵注全麻,对甲状腺手术IONM无影响,能满足手术要求,并具有麻醉药的用量少,术中血流动力学平稳,术后不良反应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18.
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全静脉麻醉在骨科手术中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丽君 《中国现代医生》2011,49(10):117-118
目的观察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全静脉麻醉在骨科手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择期需全麻下行骨科(下肢及髋关节)手术的患者260例,随机分成A组和B组各130例。A组麻醉诱导(丙泊酚1.0mg/kg+瑞芬太尼1.5μg/kg)、麻醉维持[丙泊酚(4~8)mg/(kg·h)+瑞芬太尼(0.1~0.8)μg/(kg·min)];B组则为麻醉诱导(丙泊酚1.0mg/kg+瑞芬太尼1.5μg/kg)、麻醉维衔丙泊酚(4~8)mg/(kg·h)+芬太尼0.15μg/(kg·min)。分别观察插管前、插管后、手术开始时、手术结束时的心率(HR)、血压(SBP、DBP)及术中疼痛反应。记录患者苏醒时间、拔管时间、拔管后镇静评分、丙泊酚用量、不良反应。结果插管前后、手术过程中,A组的SBP和DBP值较B组低(P〈0.05);B组患者苏醒和拔管所需时间明显较A组长,B组麻醉过程所需丙泊酚的量较A组多(P〈0.05)。两组间拔管后的镇静得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中均无疼痛反应,且不良反应发生率均较低。结论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用于全静脉麻醉安全、有效,适用于骨科手术。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在骨科手术中的麻醉效果和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从2012年6月-2013年9月需要在该院接受骨科手术的90例患者,简单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芬太尼复合丙泊酚方案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方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在麻醉诱导前后以及手术开始、结束时的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的变化,以及两组患者在术前、术后24 h的Hs-CRP、IL-6、TNF-α等炎性细胞因子,并且分别进行比较。结果在麻醉诱导后、手术开始、结束时研究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麻醉诱导后、术后24 h的TNF-α、Hs-CRP、IL-6等炎性细胞因子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在骨科手术中的麻醉效果良好,适合临床长期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