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李卫敏 《河北医学》2014,(6):1044-1045
目的:探讨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与护理。方法:选取我院120例进行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人。观察组采用预防治疗和护理干预,包括术前、术中和术后三个预防部分和手术的整个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比较经过两种方法护理后,髋关节置换术后的患者的下肢深静脉血栓情况。结果:经过两种方法护理后,观察组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率为0.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率23.33%,观察组的不良反应率6.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率28.33%,差异在统计学上有意义( P<0.05)。结论:预防治疗结合护理干预可有效减少髋关节置换术后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有较好的临床意义,可广泛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2.
邹娟 《大家健康》2016,(3):178-179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在预防全髋关节置换术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效果.方法:在该院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期间所收治的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中选取8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依据数字随机表法将其列入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为4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在对照组基础上,观察组行预见性护理.结果:护理后,两组血栓发生率、发生时间、住院时间及血流速度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治疗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时,应尽量给予预见性护理,有助于降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提高患者下肢静脉的血流速度,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分析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5年5月我院在我院实施髋关节置换术患者68例,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给予患者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患者的护理基础上加入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在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髋骨关节置换术患者在围术期实施深静脉血栓预防护理,可效降低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提高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广泛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在预防全髋关节置换术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效果。方法:在该院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期间所收治的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中选取8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依据数字随机表法将其列入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为4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在对照组基础上,观察组行预见性护理。结果:护理后,两组血栓发生率、发生时间、住院时间及血流速度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治疗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时,应尽量给予预见性护理,有助于降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提高患者下肢静脉的血流速度,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在预防下肢骨折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1月至2015年4月本科室收治符合标准的下肢骨折患者共10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51例,观察组4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基础护理上实施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在住院期间下肢深静脉血栓(LEDVT)形成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LEDVT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预见性护理能够有效预防下肢骨折患者深静脉血栓的形成,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12月~2013年12月于本院进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68例患者,分为对照组34例和观察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早期护理干预,对比观察2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情况。结果:2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2.94%),明显低于对照组(17.65%),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护理干预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中的效果好,可明显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减轻患者痛苦,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在全髋关节置换术中,预见性护理在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作用,分析预见性护理应用效果。方法统计本院2015年4月至2016年1月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抽取其中56例患者,并分别预见性护理组与对照组,各28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预见性护理组实施预见性护理方法,统计两组护理结果。结果预见性护理组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记录明显低于对照组,即发生率分别为2.89%与19.88%(P0.05)。在两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恢复过程中运用预见性护理对患者实施优质化护理方式,大大缩短了患者恢复时间,且缓解了患者疼痛症状。结论预见性护理在全髋关节置换术中对于预防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有着良好的应用效果,预见性护理患者满意度较高,可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健康体魄,故可进行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手术室护理效果。方法 80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法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全面综合化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Hamilton消极情绪量表评分、护理满意度、手术时间以及术后住院时间、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结果实验组Hamilton消极情绪量表评分、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手术时间以及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实施全面综合化护理可缩短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减轻消极情绪,提升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老年股骨干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作用。方法: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期间,我院60例老年股骨干骨折患者,根据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护理干预,每组各30例,对两组下肢深静脉血栓、下肢肿痛的发生情况、护理满意度,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下肢深静脉血栓、下肢肿痛的发生率显著降低,护理满意度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预防老年股骨干骨折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提高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施予集束化护理干预的价值体会.方法:回顾性选取30例于2017年11月-2018年11月期间到我院接受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n=15)与观察组(n=15).其中,对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临床护理干预,对观察组患者给予集束化护理干预,观察对比2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术后疼痛时间、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与术后疼痛时间分别为(16.52±1.31)天、(7.41±0.50)小时,均短于对照组患者住院时间与术后疼痛时间的(19.26±3.27)天、(10.38±0.69)小时;对照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20.00%,明显高于观察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的0.00%;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80.00%,低于观察组护理满意度的93.33%,P<0.05,2组结果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患者给予集束化护理干预,能在减少患者术后疼痛时间与住院时间的同时,实现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的有效降低,且能够进一步提高临床护理满意度,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建议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价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行人工髋关节置换围手术期临床护理路径的制定和应用效果.方法 96例单侧股骨颈骨折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对比两组髋关节恢复情况、生活质量、健康教育效果和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出院当天、术后1个月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 0.05).出院时两组SCL-90量表各因子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健康教育评分和护理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施临床护理路径能保证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在人工髋关节置换围手术期获得良好的医疗服务,提高髋关节功能恢复效果、生活质量、健康教育效果及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中风恢复期病人实行中西医结合健康教育护理方法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2年12月入住我院的中风患者284例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一般西医护理常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医的辨证施护和中药泡洗、拔罐等操作,比较两组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数、生活满意率和医护满意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天数明显低于对照组,数据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好转率和医护满意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风病人施行中西医结合健康教育护理方法,可以有效缩短住院天数,增加临床治愈好转率,减少医患纠纷,增加患者的医护满意率,有利于中风患者的各方面身体机能的恢复,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加速康复外科理念指导下微创髋关节置换患者围手术期康复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股骨头无菌性坏死及股骨颈骨折患者72例,按入院时间分成FTS护理组和传统护理组,每组36例。传统护理组患者实施传统的临床路径,FTS组患者实施应用FTS贯穿于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临床路径中进行治疗及护理优化,对两组患者的护理及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FTS组护理满意度优于传统护理组(P〈0.05),FTS组住院天数及住院费用均低于传统组(P〈0.05),两组术后远期康复效果第3个月及第6个月ADL评分无明显差异(t=-1.467、P=0.147;t=-1.599、P=0.114),但在近期康复效果术后2周及1个月ADL评分可看出,FTS组患者ADL分值高于传统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07、P=0.024;t=-2.451、P=0.017)。结论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临床路径中,应用加速康复理念能有效防止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住院天数及减少住院费用,提高护理满意度,加快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晚期胎膜早破产妇围术期的护理效果。方法:将已确诊的120例晚期胎膜早破产妇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按照临床护理路径表进行护理,对两组产妇的护理满意度、宣教知识的掌握情况及平均住院时间等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8.33%,高于对照组的86.67%(P0.05);观察组宣教内容的掌握程度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88.3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为(3.68±0.59)d,少于对照组的(5.48±0.92)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护理方式可有效改善护理的质量,提高产妇的护理满意度和宣教内容的掌握程度,缩短产妇的住院时间,对产妇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和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0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3例患者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对照组37例患者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持续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并发症情况和临床疗效.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优良率显著高于对...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预防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3月收治的98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分组法将98例患者分为护理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传统骨科护理方法,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组的基础上予以系统护理干预。结果干预组DVT发生率为4.1%,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6.5%,两组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干预组患者在疾病知识知晓、健康信念形成、健康行为执行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干预组平均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亦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进行围术期护理干预,有利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以患者为主导的心理护理对消化道大出血患者的影响。方法:随机将80例肝硬化消化道大出血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40例,给予以患者为主导的心理护理干预。结果:入院48h后两组患者状态焦虑、特质焦虑评分均有显著改善(P〈O.05),但观察组改善更为明显(P〈O.05)c观察组满意率90.0%(36/40),明显高于对照组62.5%(25/40),不满意率仅5.O%(2/40),低于对照组22.5%(9/4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O.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0.0%(4/40),明显低于对照组30.O%(12/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000,P=O.025)。观察组入院治疗48h内止血成功率为92.5%(37/40),高于对照组75.0%(30/40)(x2=5.29,P〈O.05)。结论:以患者为主导的护理干预可显著缓解消化道大出血患者焦虑,并可提高止血成功率,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应用低分子肝素预防髋、膝关节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发生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入选96例髋、膝关节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为49例和47例,观察组中全髋关节置换术18例,全膝关节置换术12例,动力髋螺钉(DHS)19例;对照组中全髋关节置换术19例,全膝关节置换术11例,DHS17例。比较两组术后血红蛋白、血小板变化及双下肢DVT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术后下肢DVT发生率分别为6.12%(3/49)、25.5%(12/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血红蛋白、血小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8%(2/49)。结论:预防性使用低分子肝素可以降低髋、膝关节置换术后DVT的发生,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椎间盘突出围手术期的护理策略。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2年6月本院收治的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共1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给予精心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结果:实验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护理满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可明显地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术中出血量,提高临床疗效与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王久凤  刘锦明  刘正聪 《现代医学》2014,(11):1371-1374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改善老年白内障手术患者护理满意度中的作用。方法:选择在我院诊断和治疗的老年白内障患者12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临床护理路径护理。结果:健康教育后,掌握健康教育内容观察组有50例(78.13%),对照组有38例(59.3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4,P〈0.05)。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为(3.82±0.97)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5.68±1.12)d(P〈0.05);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费用为(4 416.18±189.46)元,明显少于对照组的(5 931.42±224.38)元(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5.3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25%(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能够改善老年白内障手术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减少住院时间及费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