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应用低分子肝素 (LMWH)结合硫酸镁治疗重度妊高征 ,探讨LMWH在重度妊高征治疗中的价值及可行性。 [方法 ]选取重度妊高征患者 5 2例 ,硫酸镁治疗 2 6例 (Ⅰ组 ) ,硫酸镁 LMWH治疗 2 6例 (Ⅱ组 ) ;检测各组产妇血浆D -D二聚体水平及血小板聚集率变化 ;测量产后或术后 2h内出血量。 [结果 ]Ⅱ组治疗前后D -D二聚体及血小板聚集率明显降低 (P <0 .0 5 ) ;Ⅰ组治疗前后血浆D -D二聚体水平及血小板聚集率变化不明显 (P >0 .0 5 ) ;Ⅰ、Ⅱ组产后出血量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结论 ]传统的硫酸镁治疗对重度妊高征患者血浆D -D二聚体水平和血小板聚集率的影响不大 ,LMWH结合硫酸镁可显著降低D -D二聚体水平及血小板聚集率且并不增加产后及术后出血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LMWH)联合硫酸镁治疗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门诊部近年收治的重度妊高征患者65例,按随机抽样原则分为治疗组(n=35)和对照组(n=30),治疗组采取硫酸镁+低分子肝素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硫酸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红细胞压积、凝血酶原时间、血小板计数及产后或术后2 h内出血量。结果:治疗组治疗后D-二聚体水平为(1.95±0.62)mg/L、红细胞压积(0.2±0.1)%较对照组(2.26±0.83)mg/L,(0.4±0.1)%明显降低(P<0.0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血小板计数和凝血酶原时间,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后或术后2 h内出血量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MWH联合硫酸镁治疗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较单纯硫酸镁治疗,疗效更为显著,且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3.
韦柳宏  范微  谢智光 《海南医学》2011,22(24):110-111
目的探讨妊高征患者D-二聚体(D-D)与血液黏度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仪器法对138例妊高征患者(其中轻度妊高征56例,中度妊高征46例,重度妊高征36例)、133例正常妊娠妇女及135例正常未孕妇女检测其D-二聚体及血液黏度(即全血黏度和血浆黏度)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妊高征组的D-D及全血黏度、血浆黏度水平高于正常未孕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高征组的D.D水平高于正常妊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妊娠组的D-D及全血黏度、血浆黏度水平均高于正常未孕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俨〈0.05)。结论检测D-二聚体及全血黏度、血浆黏度水平对妊高征的诊断、分类及治疗效果的评估特别是预防弥漫性血管内凝血(I)Ic)发生颇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浆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对妊高征患者的诊断及意义。方法选择30例妊高征患者,与50例正常孕妇进行比较。采用凝血酶法定量检测纤维蛋白原,用乳胶颗粒凝集法定性检测血浆D-二聚体,对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妊高征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和D-二聚体阳性率均明显高于正常孕妇(P<0.05)。结论妊高征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检测阳性率明显升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低分子肝素(LMWH)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8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大剂量LMWH组(20例)、小剂量LMWH组(15例)和对照组(49例)。观察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治疗前后血浆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含量变化。结果大剂量LMWH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0%,小剂量组为73.33%,均高于对照组的51.02%(X^2=6.07,P〈0.05)。但大剂量LMWH组与小剂量LMWH组之间比较差异不显著(X^2=1.07,P〉0.05)。不同剂量LMWH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血浆纤维蛋白原及D-二聚体与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P〈0.05),但大剂量LMWH组与小剂量组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脑梗死可明显改善症状,降低血浆D-二聚体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妊娠性糖尿病及合并高血压患者血中D-二聚体水平及其检测意义.方法 本研究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正常妊娠孕妇、妊娠性糖尿病患者、妊娠性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血浆D-二聚体,比较三组之间的D-二聚体水平差异.结果 单纯糖尿病组和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组的D-二聚体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t =3.24、4.32,P<0.05).另外,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组的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单纯糖尿病组(t =4.02,P<0.05).中度妊高征组和重度妊高征组的D-二聚体水平均明显高于轻度妊高征组(t=3.11、4.51,P<0.05).另外,重度妊高征组的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中度妊高征组(t=3.08,P<0.05).结论 妊娠性糖尿病及合并高血压患者血中D-二聚体水平检测为临床对妊高征的早期诊断、疗效评估、预后判断、防止DIC的发生等提供重要的实验室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浆D-二聚体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ACL Advance全自动血凝仪以免疫比浊法分别检测60例妊高征患者和60例正常孕晚期孕妇的血浆D-二聚体含量,ROC曲线分析确立其对妊高征的诊断临界值。结果1.中、重度妊高征患者的血浆D-二聚体水平比正常晚期孕妇显著增高(P〈0.01);轻度妊高征患者和正常晚期孕妇血浆D-二聚体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2.ROC曲线下面积为0.942(SD:0.026;95%CI:0.891-0.993),孕妇血浆D-二聚体对妊高征的诊断临界值为0.514 mg/L,此时敏感性、特异性、Youden指数分别为89%、93%、81%。结论孕妇血浆D-二聚体的检测对妊高征的辅助诊断有较高价值,以0.514 mg/L作为诊断界值较为合适。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围生期孕妇血清D-二聚体、血浆组织因子(TF)及组织因子抑制物(TFPI)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取围生期孕妇116例(其中82例为健康妊娠女性,34例为妊高征孕妇)及非妊娠健康女性47例,分别作为正常围生期组、围生期妊高征组及正常对照组。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各组血清D-二聚体浓度,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血浆TF及TFPI浓度,分析其对围生期孕妇的临床意义。结果正常围生期组及围生期妊高征组血清D-二聚体、TF及TFPI的浓度要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围生期妊高征组血清D-二聚体、TF及TFPI的浓度要明显高于正常围生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围生期孕妇血清D-二聚体、血浆TF及TFPI进行监测,有利于及时发现妊高征等妊娠并发症,对于预防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发生及治疗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小板参数即血小板、平均血小板体积、血小板分布宽度、血小板压积、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检测在2型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患者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2010年5月-2011年5月,在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七三一医院住院的122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组,其中微血管病变65例为A组,无微血管病变57例为B组)和11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的血小板参数、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被测定并比较。结果糖尿病组患者血小板参数、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指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组内A组血小板参数、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指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测血小板参数、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有利于早期发现糖尿病微血管病变,以便于及早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妊娠期血浆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水平的变化,初步建立妊娠各期血浆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参考区间。方法选择2014年112月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以下简称"我院")西区的1065名健康单胎孕妇、2例孕期静脉血栓,3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患者以及健康非孕妇对照者120名(健康对照组)。将孕妇按孕龄分为三组:早孕组(<14周,351名),中孕组(1427周,348名),晚孕组(>2740周,366名),使用SYSMEX CS-5100全自动血凝分析仪,对各组孕妇血浆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进行检测及统计学分析,初步建立妊娠期血浆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参考区间。妊娠期组妇女血浆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浓度呈偏态分布,D-二聚体浓度采用百分位数(P95)表示参考区间的单侧上限,纤维蛋白原浓度采用双侧百分位数法表示(P2.5P97.5)。采用本研究建立的D-二聚体参考区间评估2例孕期静脉血栓,3例DIC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验证研究中建立的参考区间的有效性。结果随孕龄的增加血浆D-二聚体及纤维蛋白原水平逐渐升高,不同孕龄组间D-二聚体及纤维蛋白原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妊娠期妇女血浆D-二聚体水平与孕龄呈正相关(r=0.735,P<0.05),尤其在孕32周后增加明显。早孕组、中孕组、晚孕组及健康对照组血浆D-二聚体水平分别为0.41(0.22,0.59)、1.46(1.03,2.05)、1.70(1.20,2.43)、0.23(0.12,0.37)mg/L FEU。妊娠期间血浆D-二聚体浓度在不同孕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应建立不同参考区间。早孕组、中孕组、晚孕组血浆D-二聚体参考区间分别为00.73、03.09、04.14 mg/L FEU;采用D-二聚体参考区间评估的2例静脉血栓和3例DIC孕妇的D-二聚体水平,结果均为阳性。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在早孕期未见明显升高,孕中、晚期血浆纤维蛋白原浓度与孕龄呈正相关(r=0.706,P<0.05)。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分别为2.59(2.32,2.94)、4.16(3.67,4.42)、4.46(4.07,4.78)、2.53(2.27,2.86)g/L,除早孕组外,其他组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中、晚孕期血浆纤维蛋白原参考区间分别为2.695.64、3.026.05 g/L。结论初步建立我院检验科的健康孕妇妊娠各期血浆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参考区间,提高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在妊娠期的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中药合剂对慢性肾衰竭患者纤维蛋白原及D-二聚体的影响。方法:收集102例慢性肾衰竭患者,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1例。治疗组西药治疗的同时给予中药合剂口服,对照组单纯给予西药治疗。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分别检测2组患者血液纤维蛋白原及D-二聚体水平。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比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治疗后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中药合剂可以降低慢性肾衰竭患者血浆中的纤维蛋白原及D-二聚体,机制可能与抑制单核细胞黏附、平滑肌细胞增殖和迁移、减轻炎症等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测定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患者血浆内皮素含量的变化,探讨硫酸镁治疗妊高征的机制。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测定法观察36例妊高征患者(妊高征组)血浆内皮素水平和硫酸镁治疗4h时内皮素的变化,并以14例同期正常妊娠妇女作对照。结果:中、重度妊高征组患者血浆内皮素水平比同期正常妊娠妇女高(P<0.05),硫酸镁治疗4h后血浆内皮素含量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而轻度妊高征患者硫酸镁治疗后血浆内皮素较治疗前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轻度妊高征患者硫酸镁治疗后血浆内皮素较治疗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硫酸镁可以通过调节妊高征患者血浆内皮素含量而起到治疗妊高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肺癌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 FIB )、D-二聚体及抗凝血酶Ⅲ( AT-Ⅲ)水平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肺癌患者73例(观察组),健康志愿者60例(对照组),检测两组血浆FIB、D-二聚体及AT-Ⅲ水平。结果观察组血浆FIB、D-二聚体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而AT-Ⅲ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 P均<0.05);Ⅲ、Ⅳ期患者血浆FIB、D-二聚体水平高于Ⅰ、Ⅱ期(P<0.05),而Ⅲ、Ⅳ期患者AT-Ⅲ水平低于Ⅰ、Ⅱ期(P<0.05)。结论检测FIB、D-二聚体以及AT-Ⅲ的水平可作为肺癌进展的辅助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浆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抗凝血酶Ⅲ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TOP全自动血凝分析仪,检测121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健康对照组36例的血浆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浓度和抗凝血酶Ⅲ活性。根据24h尿蛋白排泄率(UAE)将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无蛋白尿组(UAE〈30mg/24h)62例与微量白蛋白尿组(UAE为30~300mg/24h)59例。结果:2型糖尿病无蛋白尿组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含量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纽(P〈0.05),抗凝血酶Ⅲ活性两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量白蛋白尿组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含量明显高于无蛋白尿组和健康对照组,抗凝血酶Ⅲ活性明显低于无蛋白尿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抗凝血酶Ⅲ的检测对于2型糖尿病肾病的早期判断以及疾病的早期预防和病情监测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重度妊高征血小板计数、D-二聚体对产后出血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重度妊高征患者血小板计数、D-二聚体和与产后出血的关系.方法对86例重度妊高征患者的血小板计数和D-二聚体及产后出血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当血小板计数<100×109/L,D-二聚体>0.5mg/L异常状态时产后出血发生率分别为39.02%、38.00%,较二项指标正常者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血小板计数、D-二聚体异常提示产后出血增加,二项指标可为预防和及时诊疗重度妊高征的产后出血提供一定的化验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简称妊高征)患者的血凝与纤溶指标变化,为临床防治妊高征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法国STAGO全自动血凝分析仪测定,对妊高征患者(妊高征组)45例、正常妊娠组50例及同期健康体检女性50例(对照组)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g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bg)及D-二聚体(DD)进行检测分析。结果正常妊娠组与对照组相比,正常妊娠组的门和APTT下降,而Fbg和DD升高(P〈0.05);妊高征组与正常妊娠组相比,妊高征组的PT和AP订进一步下降,Fbg和DD进一步升高(P〈0.05)。T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高征患者存在高凝状态及纤溶亢进,产前测定凝血功能及DD指标,对妊高征的预防及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检验血浆D-二聚体及纤维蛋白原水平变化的意义。方法 选择南京市六合区人民医院在2018年4月—2020年4月期间接诊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00例,将其设为研究组,另选择10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均进行血浆D-二聚体及纤维蛋白原水平检测,并对2组患者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研究组D-二聚体水平(2.45±0.23)mg/L及纤维蛋白原水平(3.56±0.63)g/L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轻型组D-二聚体水平为(1.30±0.22)mg/L,纤维蛋白原水平为(2.76±0.39)g/L,中型组D-二聚体水平为(2.37±1.12)mg/L,纤维蛋白原水平为(3.22±0.34)g/L,重型组D-二聚体水平为(3.39±1.21)mg/L,纤维蛋白原水平为(3.74±0.47)g/L,轻型组显著低于中型组和重型组,中型组显著低于重型组(P<0.05)。结论 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检验血浆D-二聚体及纤维蛋白原水平变化,可有效诊断脑梗死,且有助于判断病情严重程度,值得推荐使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低分子肝素(LMWH)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8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大剂量LMWH组(20例)、小剂量LMWH组(15例)和对照组(49例).观察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治疗前后血浆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含量变化.结果大剂量LMWH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0%,小剂量组为73.33%,均高于对照组的51.02%(x2=6.07,P<0.05).但大剂量LMWH组与小剂量LMWH组之间比较差异不显著(x2=1.07,P>0.05).不同剂量LMWH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血浆纤维蛋白原及D-二聚体与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P<0.05),但大剂量LMWH组与小剂量组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脑梗死可明显改善症状,降低血浆D-二聚体水平.  相似文献   

19.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血栓前状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血栓前状态指标:血浆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抗凝血酶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法国产STA-R全自动血凝检测仪检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组和正常对照组血浆vWF、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抗凝血酶水平。结果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血浆vwF、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而抗凝血酶Ⅲ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浆vWF、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水平升高与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血液高凝状态及血栓形成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东菱迪芙治疗腔隙性脑梗塞患者后血浆D-二聚体(D-Dimer)及纤维蛋白原(FIB)变化。方法:将120例腔梗患者随机分为东菱迪芙组和常规治疗组,各60例。两组均给予神经细胞营养药和常规药物,而东菱迪芙组在第1,第3,第5,第7天加用东菱迪芙治疗;同时设有急性脑梗塞(ACI)组30例,并设正常对照组30例。测定治疗前后血浆D-二聚体和FIB水平。结果:治疗前腔梗患者的血浆D-二聚体水平显著低于急性脑梗塞患者(P〈0.05);东菱迪芙治疗后第7天,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FIB明显降低(P〈0.05);第14天,D-二聚体与治疗前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东菱迪芙使腔隙性脑梗塞患者纤溶活性增强,凝血活性相对减弱,促进微血栓溶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