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全身麻醉患者气管拔管期应激反应的影响,提高气管拔管安全性。方法选取全身麻醉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于麻醉恢复室苏醒期给予右美托咪定,对照组给予同等容量的0.9%氯化钠注射液,观察不同时间点二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RSS镇静评分、躁动及不良反应等。结果二组手术一般情况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各时间点HR、SBP及DB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拔管即刻(T3)和拔管后(T4、T5)HR、SBP及DBP水平较拔管前(T1、T2)显著增高(P〈0.05),拔管后20min(T6)恢复至拔管前(P〉0.05)。二组T1、T2、T6时间点HR、SBP及DBP水平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3、T4及T5时间点对照组HR、SBP及DBP水平均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组各时间点SpO2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3、T4、T5及T6各时间点RSS镇静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4、T5时间点RSS镇静评分明显高于T3时间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躁动发生率5.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7.50%,与对照组的40.00%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身麻醉患者苏醒期给予适量右美托咪定,能维持拔管期间患者血流动力学的稳定,降低躁动发生率,可有效预防全身麻醉苏醒拔管期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2.
右美托咪啶对胃肠手术患者全麻诱导期麻醉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啶对胃肠手术患者全麻诱导期麻醉效果的影响。方法我院2008年1月-2010年6月行胃肠手术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右美托咪啶)和安慰剂组(PLACEBO)各50例,观察并记录两组诱导前、诱导后2min、插管后即刻、插管后2min、插管后5min、插管后10min的SBP、DBP、MAP、HR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在诱导后2min SBP、DBP、MAP与诱导前比较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安慰剂组诱导后2min及插管后10min SBP、DBP、MAP与同组诱导前相比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H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观察组HR变化较安慰剂组更平稳(P〈0.05)。观察组术后呼吸恢复时间、呼之能睁眼、拔管时间均短于安慰剂组(P〈0.05),观察组镇静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躁动评分明显低于安慰剂组(P〈0.05)。结论对胃肠手术患者全麻诱导期靶控输注右美托咪啶,具有稳定的血流动力学表现,具有镇痛、镇静作用,值得广泛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3.
【摘要】 目的 研究右美托咪定靶控输注在冠状动脉搭桥术 (CABG) 中的作用。方法 纳入2015年1 月~2017年10月于我院行CABG治疗的94例冠心病患者,数字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7例。两组均采用常规气管插管全麻,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右美托咪定靶控输注,对照组输注等量生理盐水。将麻醉诱导前、麻醉后、插管前、插管后及插管后5min设为T0、T1、T2、T3、T4,比较各时间点两组动脉舒张压(DBP)、收缩压(SBP)、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HR与SBP乘积(RPP)以及手术时间、拔管时间、苏醒时间。结果 两组T0、T1、T2 HR、RP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3、T4观察组HR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T0、T1、T2DBP、SBP、MA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3、T4观察组DBP、SBP、MAP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冠心病冠状动脉搭桥术治疗运用右美托咪定靶控输注能够降低插管后血压与心率,即减轻气管插管时心血管反应及心肌耗氧。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2种麻醉方法对高血压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时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高血压患者40例,随机分成2组,每组20例。Ⅰ组(GE组)采用连续硬膜外阻滞加静吸复合麻醉,Ⅱ组(G组)采用静吸复合麻醉。2组分别于麻醉前(T0)、气管插管时(T1)、气腹后5min(T2)、气腹后20min(T3)及拔管时(T4),观察心率(HR)、收缩压(SBP)及舒张压(DBP),同时抽取静脉血测各时点血糖(GLU)、皮质醇(COR)和醛固酮(ALD)。结果与T0时比较,Ⅰ组各时点COR、GLU、ALD及HR、SBP、DB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Ⅱ组T2、T3、T4时,HR、SBP、DBP及COR、GLU、ALD显著高于T0(P〈0.05)。组间比较,Ⅱ组B、T3、T4时,COR、GLU、ALD及HR、SBP、DBP显著高于Ⅰ组同时点(P〈0.05)。结论全麻-硬膜外联合麻醉能有效抑制高血压患者手术麻醉期间应激反应,为高血压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较为安全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妇科腹腔镜手术中依托咪酯复合瑞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40例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依托咪酯复合瑞芬太尼(简称依托咪酯组)和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简称异丙酚组),采用静脉靶控输注系统静脉麻醉,观察两组患者麻醉前、气管插管前后各1min、切皮后3min、探查后3min、病灶切除后3min以及气管导管拔除后3min等时点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以及心率(HR)值。结果气管插管前、后1min时点依托咪酯组SBP与DBP均明显高于异丙酚组(P〈0.05),麻醉前两组患者SBP明显高于气管插管前1min(P〈0.05),异丙酚组DBP、HR麻醉前明显高于气管插管前1min(P〈0.05);气管插管后1min两组患者SBP、DBP、HR明显高于气管插管前1min(P〈0.05,P〈0.01)。探查后3min,依托咪酯组SBP、DBP明显高于异丙酚组(P〈0.05)。病灶切除后3min,依托咪酯组DBP明显高于异丙酚组(P〈0.05)。结论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依托咪酯复合瑞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能平稳保持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全身麻醉中全程复合右美托咪啶对全凭静脉麻醉的影响。方法50例患者随机分为右旋美托咪啶组(D组)和对照组(C组)。观察注药前(T1)、麻醉诱导前(T2)、气管插管前(T3)、气管插管即刻(T4)、气腹时(T5)、气腹后每15rain(T6、T7、T8、T9)、手术结束时(T10)、拔管即刻(T11)、拔管后5rain(T12)的HR、SBP、DBP的变化。结果D组患者HR、SBP和DBP在T2、T3、T4、T5、T11低于C组(P〈0.05),并在T2~T11均低于T1(P〈0.05);C组患者HR、SBP、DBP在气管拔管时增高(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全凭静脉麻醉复合右旋美托咪啶血流动力学指标更平稳。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对小儿氯胺酮麻醉围术期焦虑及躁动的影响。方法手术患儿160例,年龄2~11岁,随机分为二组,术前30min分别给予右美托咪定1μg/kg滴鼻(D组)和等量盐水滴鼻(N组),二组均采用氟胺酮麻醉。记录患儿入手术室的镇静评分,与父母分离时的情绪状态,手术开始即刻(T1),开始后10min(T2),20min(T3)和术毕时(T4)患儿的SBP、DBP、HR以及清醒时间,苏醒期躁动的发生率等。结果镇静评分D组明显高于N组(χ2=44.69,P〈0.05),并且与父母分离时的情绪评分D组明显高于N组(χ2=31.22,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1时N组与D组相比,患儿SBP(t=2.443,P〈0.05)和DBP(t=2.543,P〈0.05)明显升高,HR明显增快(t=2.594,P〈0.05),其他时期SBP、DBP、HR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躁动发生率和恶心呕吐率明显低于N组,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经鼻滴.入右美托咪定1μg/kg,能提高患几与父母分离时的镇静满意率,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降低苏醒期的躁动菔不良反应的发生,且不延长苏醒时闻。  相似文献   

8.
张英  綦欣竹  袁雪梅  蒋平  刘庆 《重庆医学》2016,(19):2692-2694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辅助椎管内麻醉时静脉泵注速度对患者呼吸循环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下肢手术的患者9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C3组(各30例),椎管内麻醉平面固定后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泵速分别为0.2、0.5、0.7μg · kg -1· h-1。在给药前(T0)、给药后10、30、60 min(T1~3)记录患者呼吸频率(RR)、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及Ramsay镇静评分。结果 T2时,A、B两组镇静深度较C组浅,DBP较C组高;B、C组PaCO2较A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3时,C组PaCO2比A组高,DBP低于A、B两组,镇静深度较A、B组深,B组镇静深度较A组深,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RR、PaO2、SBP及H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C组分别发生心动过缓3、10例。结论以0.5μg · kg -1· h-1速度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辅助椎管内麻醉,可获得满意镇静,维持循环稳定,对呼吸抑制轻,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七氟醚麻醉诱导前小剂量右旋美托咪定对鼾症患儿苏醒期的影响。方法因鼾症需在全麻行扁桃体腺样体摘除术患儿40例,按双盲随机原则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实验组患儿在麻醉诱导前10 min给予右旋美托咪定0.3μg/kg,对照组输入林格氏液。记录患儿入室后右旋美托咪定注射前(T0)、注射后5 min(T1)、注射后10 min(T2)、患儿清醒时(T3)、拔管后1 min(T4)、拔管后5 min(T5)、拔管后10 min(T6)的血氧饱和度(SPO2)、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呼吸(RR)和心率(HR),并于拔管后各时点对患儿进行躁动评分和Ramsay镇静评分。结果两组患儿DBP、RR和SPO2组间和组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SBP、H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3T5时点对照组SBP明显高于实验组,实验组SBP升高幅度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T3T6时点HR明显快于实验组(P〈0.05)。两组躁动评分、Ramsay镇静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T3T6时点躁动评分明显高于实验组;对照组T3T6时点镇静评分明显低于实验组(P〈0.05)。结论小剂量右旋美托咪定可为鼾症手术患儿麻醉苏醒期提供良好的镇静效应,较好地抑制了患儿苏醒期躁动及拔管反应,使血流动力学更稳定。  相似文献   

10.
右美托咪定在硬膜外麻醉下妇科手术中的镇静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在硬膜外麻醉妇科手术中的镇静效果。方法将103例择期硬膜外麻醉下行子宫和(或)卵巢切除手术的患者分为对照组(不给予镇静药物)和观察组(给予右美托咪定)。记录给药前(T0)、用药后10min(TI)、30min(T2)、60min(T,)及术毕(T4)的HR、MAP及Ramsay镇静评分情况。结果T1~T4观察组Ramsay评分显著高于T0时(P〈0.05),HR显著低于T0时(P〈0.0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用于硬膜外麻醉妇科手术镇静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估持续输注右美托咪定对开颅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40例择期行开颅手术患者,ASAⅠ级,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右美托咪定组(D组)和对照组(C组),各20例。麻醉诱导前D组静脉注射负荷剂量右美托咪定1μg/kg;C组静脉注射等容量的0.9%氯化钠溶液,10 min内输完。术中D组持续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0.4μg/(kg·h),C组则输入等容量0.9%氯化钠溶液。手术结束时,两组均停药。记录给药前(T0)、给药后10 min(T1)、插管时(T2)、切皮时(T3)、苏醒时(T4)、拔管时(T5)、出手术室(T6)HR、SBP和DBP;记录术中丙泊酚用量、苏醒期患者呼吸恢复睁眼时间和拔管时间、术后Ramsay镇静评分。结果:与C组比较,T1-T6时D组HR明显减慢,SBP、DBP明显降低(P<0.05);T1Ⅱ级,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右美托咪定组(D组)和对照组(C组),各20例。麻醉诱导前D组静脉注射负荷剂量右美托咪定1μg/kg;C组静脉注射等容量的0.9%氯化钠溶液,10 min内输完。术中D组持续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0.4μg/(kg·h),C组则输入等容量0.9%氯化钠溶液。手术结束时,两组均停药。记录给药前(T0)、给药后10 min(T1)、插管时(T2)、切皮时(T3)、苏醒时(T4)、拔管时(T5)、出手术室(T6)HR、SBP和DBP;记录术中丙泊酚用量、苏醒期患者呼吸恢复睁眼时间和拔管时间、术后Ramsay镇静评分。结果:与C组比较,T1-T6时D组HR明显减慢,SBP、DBP明显降低(P<0.05);T1T5时C组SBP、DBP明显高于T0时(P<0.05)。术中D组丙泊酚用量明显低于C组(P<0.05),术后Ramsay镇静评分D组明显高于C组(P<0.05)。两组患者的苏醒期睁眼时间和拔管时间无明显差异。结论:术中持续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可有效维持开颅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减少麻醉药用量,且不延长拔管时间。  相似文献   

12.
杨建刚  杜文涛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24):3186-3189
目的:观察舒芬太尼对全麻患者气管插管时血流动力学、血浆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全身麻醉手术的患者68例,随机分为两组,Ⅰ组(n=34)用舒芬太尼诱导,Ⅱ组(n=34)用芬太尼诱导。分别记录诱导前(T0)、诱导后(T1)、插管即刻(T2)、插管后1min(T3)、插管后3min(T4)、插管后5min(T5)各对应时点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以及T0、T1、T2、T4、T5对应时点的血浆肾上腺素(E)、去甲肾上腺素(NE)数值。结果:两组的SBP、DBP、HRT1与T0比较均有明显下降,差异有特别显著性(P<0.01)。Ⅰ组SBP、DBP、HR在T2、T3、T4、T5与T0比较无明显变化(P>0.05)。Ⅱ组SBP、DBP、HR在T2、T3、T4与T0比较有大幅上升,与Ⅰ组比较亦有大幅上升,差异有显著性(P<0.01或P<0.05)。Ⅰ组患者T2、T4、T5与T0比较E、NE差异不明显(P>0.05);Ⅱ组患者T2、T4、T5较T0均明显升高,且显著高于Ⅰ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或P<0.05)。结论:舒芬太尼在全麻患者气管插管时血流动力学稳定,对血浆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的影响小,能有效的抑制气管插管时引起的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静脉持续输注右美托咪啶对全身麻醉气管内插管期心血管反应的影响.方法 ASAⅠ~Ⅱ级,全麻下择期手术的病人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D组)和右美托咪啶组(Y组).麻醉诱导前,D组静脉持续泵入生理盐水(NS)20 mL,Y组持续静脉泵入右美托咪啶(0.5μg/kg,溶于NS至20 mL),均在10min内完成;麻醉诱导药物相同.记录两组患者泵注NS或右美托咪啶前(基础值)、泵注后5 min、10 min,插管时、插管后1 min、2 min、5 min、10 min、15 min各时刻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结果输注NS或右美托咪啶后,两组患者的SBP、DBP、MAP、HR均呈下降趋势,且Y组患者HR在右美托咪啶输注完毕时下降最明显(P〈0.05);插管时,D组患者的SBP、MAP、HR显著高于基础值(P〈0.05),并高于同时刻的Y组(P〈0.05),而Y组各指标较基础值无明显变化.气管插管后15min内,两组患者的SBP、DBP、MAP、HR逐渐下降到基础值附近,尤其是在插管后10 min、15 min SBP、DBP、MAP、HR显著低于基础值(P〈0.05),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右美托咪啶对全身麻醉气管内插管期心血管反应有较好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手术结束前给予右旋美托咪定对老年人全身麻醉苏醒拔管期的影响。方法将40例择期行股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患者随机分为右旋美托咪定组(D组)、对照组(C组)各20例。两组患者术中全麻诱导和维持相同,手术结束前10minD组患者于10min内静脉泵注0.5μg/kg的右美托咪定,C组患者以相同速率静脉泵注相同容量生理盐水。观察并记录术毕(T1)、术后15min(T2)、拔管时(T3)、出恢复室时(T4)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拔管时间以及Ramsay评分、VAS评分、躁动评分。结果 D组拔管时血压,心率略升,较手术结束时无明显差异,其他各时间段内的变化无统计学差异(P〉0.05)。C组T2、T3、T4较T1血压、心率升高明显(P〈0.05)。两组T2、T3、T4各个时间段血压,心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1、T2、T3、T4SpO2,T1、T2、T3PETCO2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T2、T3、T4Ramsay评分、躁动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4V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在老年人苏醒拔管期予镇静的同时保持孩子可以被唤醒,兼有镇痛作用,能有效降低老年患者拔管期的心血管反应,无呼吸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联合Supreme喉罩全身麻醉在老年乳腺癌根治术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安全性及优势。方法选择60例择期行乳腺癌根治术、ASAⅠ-Ⅱ级、年龄65-75岁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Supreme喉罩组(S组n=30)和右美托咪定联合Supreme喉罩组(D组n=30),分别记录麻醉诱导前(T0)、诱导后(T1)、喉罩置入即刻(T2)、切皮时(T3)及喉罩拔除即刻(T4)各时点患者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计算患者全身麻醉药物总用量、苏醒及拔除喉罩时间;观察术中返流误吸,苏醒期躁动、呛咳、寒战情况及术后声嘶、咽痛等不良反应发生率;评价术后1、2、6 h的视觉模拟评分(VAS)。结果与麻醉诱导前基础值(T0)相比,S组MAP、HR在T1时点显著降低(P〈0.05),T3时点显著增高(P〈0.05),T2、T4时点略增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MAP在T1、T2、T3、T4时点变化不显著,HR在T1、T2、T3时点显著下降(P〈0.05)。与D组相比,S组MAP在T1时点显著降低(P〈0.05),在T3时点显著增高(P〈0.05),在T2、T4时点略增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R在T2、T3时点显著增高(P〈0.05),HR在T1、T4时点变化不显著(P〉0.05)。与S组相比,D组全身麻醉药用量明显减少(P〈0.05),苏醒时间和拔除喉罩时间明显缩短(P〈0.05),苏醒期躁动、呛咳、寒战、术后咽痛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两组患者均无术中返流误吸及术后声嘶发生。D组术后1 h、2 h VAS评分明显小于S组(P〈0.05),术后6 h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联合Supreme喉罩用于老年乳腺癌根治术全身麻醉,具备血流动力学平稳,全身麻醉药用量少,苏醒和拔除喉罩时间短及术后不良反应少、舒适度高的优势。  相似文献   

16.
徐西通 《河北医学》2014,(12):1979-1983
目的:探讨临床运用右美托咪定、地佐辛或右美托咪定联合地佐辛对开胸术患者恢复期躁动的影响。方法:选择ASA分级为Ⅰ或Ⅱ级的开胸术患者192例,采用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为四组,每组48例。分组为0.60mg/kg的右美托咪定组( DE组)、0.12mg/kg的地佐辛组( D组)、等剂量的右美托咪定+等剂量的地佐辛组( DED组)和等剂量的生理盐水对照组( C组)。 DE组、DED组于麻醉诱导前15min时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定。 D组、DED组至关胸手术开始时静脉注射地佐辛。对照组分别于麻醉诱导前15min,关胸手术开始时静脉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观察并记录麻醉前( T0)、气管拔管后5min(T1)、10min(T2)、20min(T3)时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和心率(HR)。并同时观察四组患者恢复期躁动、镇静程度及其不良反应。结果:运用SPSS19.0软件统计分析得知,四组患者在T0时SBP、DBP、HR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P>0.05);与C组比较,DE组、D组和DED组的T1-T3时的高血压,心动过速情况有显著降低,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与C组比较,DE组、D组和DED组的躁动程度及其发生率降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DE组和D组比较,DED组的躁动程度及发生率显著降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患者在全麻恢复期均没有出现低血压、心动过缓、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结论:右美托咪定、地佐辛或联合使用右美托咪定和地佐辛均可降低开胸术患者恢复期的躁动程度,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但联合用药可更好预防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更具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地佐辛对老年患者全麻诱导期间及拔管期间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60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地佐辛组(D组)和芬太尼组(F组)。D组在诱导前5min静脉滴注地佐辛0.2mg/kg,诱导用咪唑安定0.1mg/kg,依托米酯(乳剂)0.2 mg/kg,苯磺顺阿曲库铵0.2 mg/kg;F组顺序给予相同剂量的咪唑安定,依托米酯(乳剂)及苯磺顺阿曲库铵和芬太尼4μg/kg。记录患者各时点收缩压(SPB)、舒张压(DS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拔管时Ramsay评分。结果两组插管前即刻(T1)、SBP、DSP、HR均显著低于其基础值(T0)(P〈0.01),尤以F组下降幅度更大,与D组相比有显著差异,T3时刻两组SBP、DBP较T0时低,拔管时(T5)D组SBP、DSP、HR均显著低于F组(P〈0.01),拔管后5 min(T6)、拔管后10min(T7)D组SBP、DSP、HR均低于F组(P〈0.05);D组Ramsay评分低于F组。结论地佐辛用于老年患者的全麻诱导,血流动力学稳定,苏醒质量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全髋置换择期手术全身麻醉患者应用不同剂量右旋美托咪定(DEX)
后围拔管期及苏醒过程血流动力学变化,为其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拟行全髋置换
择期手术、ASA Ⅰ~Ⅱ级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低、中、高剂量DEX组,每组20例,
术毕前30 min各组患者分别静脉泵注0、0.5、1.5和2.5 μg?kg-1 DEX,10 m
in内泵注完毕。观察并分别记录各组患者用药前(T0)、拔管前(T1)、拔管时(T2)及拔管后3 min
(T3)各时间点的收缩压( SBP)、舒张压( DBP)、心率(HR)和心肌耗氧量(MCO),同时记录苏醒时
间(t1)、拔管时间(t2)以及术后30 min(Ta)、术后35 min(Tb)、术后40 min(Tc)
3个时间点的警觉镇静评分(OAA/S)。结果:与对照组比较,T2、T3时间点,DEX低剂量组患
者SBP、DBP、HR及MCO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EX中、高剂量组患者上述指标
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EX中、高剂量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DEX高剂量组患者拔管时间(t1)、苏醒时间(t2)明显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DEX高剂量组患者OAA/S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
学意义(P<0.05),其他3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1.5 μg.kg-1DEX能稳定全身麻醉患者围拔管期血流动力学指标,缩短患者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维持OAA/S。
[关键词] [中图分类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