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命健康的疾病,虽然其治疗较之前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但仍有一部分患者不能从治疗中获益。筛选一种敏感性和特异性高的临床标志物对于预防和治疗STEMI有重要意义。D-二聚体是纤维蛋白降解的特异产物,而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可用来判断凝血和纤溶失衡所导致的疾病。D-二聚体与FDP的水平在发生STEMI时均显著升高,而两者联合应用可提高STEMI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对于STEMI的危险分层、鉴别诊断以及预防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估血浆D-二聚体水平对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前瞻队列研究,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确诊为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并进行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患者648例。根据入院次日血浆D-二聚体水平分成两组,低D-二聚体组和高D-二聚体组。收集所有患者临床资料、冠状动脉病变情况、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情况,以及随访1年记录临床终点事件。通过Cox回归分析研究血浆D-二聚体水平对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 与血浆低D-二聚体水平患者比较,血浆D-二聚体水平较高患者中男性比例更低、心率更快、肌酐水平更高,并且患者全因死亡率和心源性病死率更高(P?<0.05)。根据Cox分析提示,血浆中D-二聚体水平是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预后预测因素(P?<0.05)。结论 血浆D-二聚体水平较高患者长期的全因死亡率及心源性病死率更高,血浆D-二聚体水平可以作为预测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水平变化情况以及其与肺癌患者的病情关系。方法肺癌组患者96例均为我院确诊为肺癌的住院患者,其中57例有转移,39例无转移;肺炎组患者96例;健康对照组96例。分别检测各组血浆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浓度,运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肺癌组患者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明显高于肺炎组和健康对照组,肺癌组患者中有转移组高于无转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肺炎组血中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平均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但差异无显著性(均P〉0.05)。结论通过监测血浆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浓度有助于判断肺癌患者体内高凝和纤溶状态以及肿瘤转移情况。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血浆B型钠尿肽(BNP)表达水平的临床意义。方法:将50例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设为研究组,将同一时间段内50例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设为对照组1组、将50例健康体检者设为对照2组,比较三组研究对象的血浆B型钠尿肽表达水平、研究组患者与对照1组患者的心血管事件再发生率及研究组患者血浆B型钠尿肽表达水平与冠心病危险因素TG、LDL、CRP、FIB、APOB及年龄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检测发现三组研究对象的血浆B型钠尿肽水平由高到低依次为研究组、对照1组和对照2组,且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心血管事件再发生率为32.0%,明显高于对照1组患者的12.0%(P<0.05)。研究组患者血浆B型钠尿肽表达水平与冠心病危险因素TG、LDL、CRP、FIB、APOB之间无明显相关性,与年龄成正相关。结论: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血浆B型钠尿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且表达水平与年龄成正相关性,并可对心血管事件的再次发生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Acute 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血浆D-二聚体(D-Dimer)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行急诊PCI术的急性STEMI患者492例,入院后立即急诊...  相似文献   

6.
杨学成 《中外医疗》2014,(31):74-75
目的将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与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进行比较,研究两者之间的区别、特点及临床特征等。方法选取100例该院2010年7月—2013年7月期间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所有患者进行心电图检查,将所有患者根据心电图检查结果有无ST段抬高分为两组。其中48例为非ST段抬高患者作为A组;另52例为ST段抬高患者作为B组。对比研究两者临床特征的差异。结果检查两组患者结果发现,A组患者血管病变情况3支病变较多,其余为B组较多,P〈0.05;A组CK-MB、c TNT水平低于B组,P〈0.05;基础病中,A组糖尿病、冠心病、心绞痛均较多,心率失常为B组较多,P〈0.05。结论糖尿病、冠心病患者易发生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且常伴有心绞痛,常见于多支血管病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病(primary hypertension PH) 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 Fib) 和D-二聚体(D-Dimer D-D) 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分别采用磁珠法检测74例高血压患者血浆Fib和透射免疫比浊法检测D-D 含量,以30 例健康人作对照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血浆Fib和D-D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二者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血浆Fib 和D-D 联合检测,能较好地反映PH 患者的病情程度,为其早期治疗和判断发展趋势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检测并研究食管癌患者血浆中纤维蛋白原(FIB)和D-二聚体(D-dimer,DD)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60例食管癌患者和8例健康人血浆中FIB和D-二聚体进行检测并同临床指标间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食管癌组血浆中的FIB和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同患者的淋巴结转移情况及P-TNM分期有关(P<0.05或P<0.01),而同性别及年龄不相关(P>0.05)。结论食管癌患者的FIB及D-二聚体高于正常,并同淋巴结转移及P-TNM分期相关且与患者的生存期呈明显的负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浆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对妊高征患者的诊断及意义。方法选择30例妊高征患者,与50例正常孕妇进行比较。采用凝血酶法定量检测纤维蛋白原,用乳胶颗粒凝集法定性检测血浆D-二聚体,对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妊高征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和D-二聚体阳性率均明显高于正常孕妇(P<0.05)。结论妊高征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检测阳性率明显升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非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NSTEAMI)与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STEAMI)冠状动脉病变的特点。方法回顾NSTEAMI与STEAMI患者的临床及冠状动脉造影资料,分析二者的临床特点及冠状动脉病变血管的支数、狭窄程度及侧支循环情况。结果 NSTEAMI组的多支病变率为63.34%,其中大于75%的严重狭窄率为78.33%,侧支循环率为30.00%,三者均高于STEAMI组,而完全闭塞率为8.33%,低于STEAMI组。两组间高血压、糖尿病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病变血管的构成上组间无差异。结论 NSTEAMI的冠状动脉病变程度高于STEAMI,完全闭塞率低于后者,二者具有不同的冠状动脉病变特点。  相似文献   

11.
陈顺平 《中国现代医生》2011,49(24):152-153
目的分析总结非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征,以便提高临床工作者对其认识。方法选取2009年4月~2010年4月来我院就诊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26例,其中NSTEMI组(非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66例、STEMI组(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60例,对两组临床特征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高血压、高血脂及吸烟史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NSTEMI组糖尿病、反复心绞痛病史率高于STEM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NSTEMI组CK、TNI峰值均低于STEM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NSTEMI组多支病变率高于STEMI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STEMI组的肌酸肌酶(CK)、肌钙蛋白I(TNI)峰值均低于STEMI组,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则高于STEMI组。  相似文献   

12.
简芳 《中国医药导刊》2012,14(7):1164-1165
目的:分析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与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征。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6月~2011年12月急性心肌梗死患者92例,按临床心电图检查结果有无ST段抬高分为两组,42例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为STE MI组,50例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为NSTE MI组,对两组患者临床特征进行分析。结果:非抬高组冠状动脉病变以3支病变为主,所占比例大大高于抬高组,抬高组单支病变所占比例较大,大大高于非抬高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绞痛、糖尿病患者易出现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而抬高组易发生心律失常;再灌注心肌治疗率明显高于非抬高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死亡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易发生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容易反复心绞痛发作,冠脉病变多为多支,患者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13.
徐革 《河北医学》2014,(1):28-31
目的:分析血浆D-二聚体( DD)和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 FDP)水平检测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93例临床确诊的急性脑梗死患者(急性脑梗死组)于入院24 h、3 d、7 d抽取空腹静脉血,分别采用ELISA法和Clause法测定DD和FDP水平。选择同期45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对照组)。结果:急性脑梗死组24 h、3 d DD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1、P<0.05),7 d时较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急性脑梗死组24 h FDP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变化(P>0.05),3 d及7 d时FD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1、P<0.05)。中、重型组DD、FDP水平分别显著高于轻型组( P<0.05、P<0.01),而重型组DD、FDP水平显著高于中型组( P<0.05)。中梗死灶、大梗死灶DD、FDP水平分别显著高于小梗死灶(P<0.05、P<0.01),而大梗死灶DD、FDP 水平显著高于中梗死灶(P<0.05)。急性脑梗死患者DD水平与FDP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71,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DD和FDP水平呈不同程度的增高,动态监测患者血浆DD和FDP水平对于判断脑梗死的严重程度和梗死病灶大小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益气活血方对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的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影响。〖JP〗 方法 将24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2例,均以西医常规对症治疗,治疗组加用益气活血中药汤剂胃管鼻饲治疗1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3 d后及治疗1周后的心指数(cardiac index,CI)、中心静脉压(central venous pressure,CVP)、血管外肺水指数(extravascular lung water index,ELWI)、全心舒张末容积指数(end diastolic volume index,GEDI)、外周血管阻力指数(systemic vascular resistance index,SVRI)和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的变化。 结果 治疗1周后,两组CI、SVRI、GEDI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ELWI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治疗1周后,治疗组CI、SVRI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ELWI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同时点CVP、MAP、GED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益气活血中药可改善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的血流动力学状况,其效应随治疗时间延长而增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NSTEAMI)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56例确诊为NSTEAMI的患者,随机分为受试组和对照组各28例,对照组给予低分子肝素、氯吡格雷、阿司匹林和其他基础治疗,受试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参麦和灯盏花。观察比较两组用药后1周、1个月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受试组终点事件和主要不良心脏事件较对照组减少(P〈0.05)。结论在西医基础上联用参麦和灯盏花治疗NSTEAMI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NSTEMI)与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的冠脉病变特点。方法:连续住院的76例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其中STEMI患者57例和NSTEMI患者19例,于梗死后7~14d内行经皮冠状动脉造影术,分析病变的类型、范围、部位、狭窄程度及侧支循环等。结果:NSTEMI组的多支病变≥90%的狭窄程度及侧支循环比率均高于STEMI组,而完全闭塞率则低于STEMI组,两组病变类型无差异。结论:NSTEMI组的多支病变率多于STEMI组,且前者的远期预后有可能较后者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NSTEMI)的预后因素。方法2006年3月至2007年1月,连续入院且资料完整的NSTEMI患者118例,随访6个月的心血管事件包括主要心血管事件(死亡)和次要复合心血管事件(非致死性急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反复缺血性发作性心绞痛、因冠心病再次住院)。利用Cox生存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随访6个月共发生心血管事件69例(58.5%),主要心血管事件(死亡)5例(4.2%),次要复合心血管事件64例(54.3%)。单因素分析显示,冠心病病史和糖尿病是NSTEMI患者6个月发生心血管事件的危险因子。Cox生存分析显示,NSTEMI患者6个月发生主要心血管事件(死亡)危险因子与肌钙蛋白I≥0.8μg/L、入院时静息心率>100次/min和白细胞水平升高有关。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NSTEMI患者6个月发生次要复合心血管事件危险因子与入院时静息心率>100次/min和出院后6个月持续服用抗心律失常药(Ⅰ~Ⅳ类)有关。结论NSTEMI患者预后独立危险因子包括:冠心病病史和糖尿病,肌钙蛋白I≥0.8μg/L、入院时静息心率>100次/min,白细胞水平升高;发生次要复合心血管事件的危险因子包括:入院时静息心率>100次/min和出院后6个月持续服用抗心律失常药(I~IV类)。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大黄对不稳定性心绞痛和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凝血功能及炎症因子的治疗作用。方法 临床诊断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100例,包括UA、急性NSTEMI,排除急性STEMI。并随机分为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包括相对低分子质量肝素(LMWH)和阿司匹林(ASA);其中治疗组加用生大黄粉,30g/d,治疗7d。所有患者均测定治疗前及治疗后第3、7天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血小板计数最大聚集率、C-反应蛋白(CRP)、补体C3、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结果 大黄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明显,并对炎性反应、补体C3及炎症因子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结论 由于炎症反应机制在急性心肌缺血及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机制中有独特地位,我们认为大黄在心血管疾病的治疗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修正休克指数(MSI)对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急诊科收治的急性NSTEMI患者462例,根据患者预后分为两组,存活出院组421例、院内死亡组41例,观察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心率、收缩压、修正休克指数等相关指标,统计并分析相关指标差异,以进一步评估MSI评估其预后的价值.结果: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以及心率,收缩压等指标相比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存活出院组患者的MSI(0.842±0.267)显著低于院内死亡组患者相关指标(1.042±0.41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SI>1.2的患者其死亡风险比为7.1,显著高于其他评价指标.结论:MSI对评估急性NSTEMI患者预后风险是简单、有效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20.
替罗非班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替罗非班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及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68例符合高危不稳定心绞痛或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患者随机分为替罗非班组(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2例),所有入选患者入院后均给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低分子肝素钠等药物。治疗组患者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加替罗非班,始0.4μg/(kg·min)静脉泵入,30min后减为0.1μg/(kg·min)维持48h。观察两组心绞痛症状、12导联心电图、1周主要心脏事件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心绞痛症状、心电图ST段或T波改善等方面较对照组均有显著好转,1周内新发心肌梗死及心源性死亡等不良事件下降,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替罗非班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及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