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观察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切除术对患者机体应激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子宫良性疾病需行择期手术治疗的患者100例,其中采用腹式及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切除术治疗各50例,观察两组患者手术前及手术后24h、48h白介素-6(IL -6)、C反应蛋白( CRP )、白细胞计数( WBC)、血清皮质醇水平变化。结果:两组术后24、48h时WBC均显著高于术前( P<0.05);经腹组术后24h、48h时WBC显著高于经阴组( P<0.05);经阴组患者术后24h血清总皮质醇与术前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P>0.05),术后48h血清总皮质醇较术前及术后24h显著升高( P<0.05);经腹组术后24、48h血清总皮质醇水平均较术前显著升高(P<0.05),且术后各时间点血清总皮质醇水平均显著高于经阴组( P<0.05);两组术后24h时IL-6、CRP水平较术前显著升高( P<0.05),术后48h时IL-6、CRP 水平较术后24h显著降低( P<0.05),但仍显著高于术前( P<0.05);经阴组患者术后24h、48h时IL-6、CRP水平均显著低于经腹组( P<0.05)。结论: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切除术对患者机体应激影响较小,有利于患者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丹参多酚酸盐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后,循环血中内皮细胞微粒(EM Ps)和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于该院成功行 PCI术治疗的ACS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丹参多酚酸盐组,各40例。对照组入院后给予常规治疗;丹参多酚酸盐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于PCI术前开始给予丹参多酚酸盐治疗,疗程2周。两组患者均于PCI术前,PCI术后24 h、2周采集静脉血,测定血浆EM Ps和血清CRP水平。结果 PCI术前两组EMPs及CRP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CI术后24 h ,两组EMPs及CRP水平均升高,但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CI术后2周,两组患者EMPs及CRP水平均较PCI术前明显下降,且丹参多酚酸盐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EM Ps与 CRP呈明显正相关( r=0.654,P<0.01)。结论丹参多酚酸盐可明显减轻ACS患者PCI术后的内皮损伤和炎性反应程度。  相似文献   

3.
王波  陈翠完 《重庆医学》2015,(36):5139-5140
目的:探讨术前访视对胃肠道肿瘤手术患者焦虑和抑郁的影响。方法246例胃肠道肿瘤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138)和对照组(n=108)。对观察组患者实施术前护理访视,对照组患者不实施术前护理访视。比较两组患者访视前、术前1 h 、术后48 h 焦虑和抑郁评分及心率和血压变化情况。结果术前1 h 及术后48 h 观察组患者焦虑及抑郁评分较对照组患者显著降低(P<0.01)。观察组患者术前1 h 及术后48 h 焦虑及抑郁评分均较访视前显著降低(P<0.05),而对照组患者无显著改变(P>0.05)。观察组患者术前1 h 心率较对照组患者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3664,P =0.1731);观察组患者术前1 h 收缩压较对照组患者显著降低(t=2.1797,P =0.0302)。结论对胃肠道肿瘤患者进行术前访视,有助于缓解患者术前焦虑和抑郁。  相似文献   

4.
赖秀芳 《河北医学》2014,(6):969-972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子宫肌瘤对患者卵巢功能及性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符合标准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应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观察组应用腹腔镜下子宫动脉上行支阻断术辅助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比较治疗前后卵巢功能及性功能。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 P<0.05);二者术后排气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3个月血清FSH 水平较术前升高,E2水平较术前下降,差异有显著性( P<0.05);术后6个月血清FSH及E2水平与术前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对照组术前、术后3个月及术后6个月血清FSH及E2水平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血清E2水平低于对照组,FSH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性功能较术前均明显改善,差异有显著性( 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腹腔镜下子宫动脉上行支阻断术辅助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对卵巢功能的影响是暂时性的,具有可逆性,显著改善性功能。  相似文献   

5.
胃癌患者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在胃癌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对60例胃癌患者以及30例正常人血清VEGF水平进行了测定,并比较32例胃癌患者手术前后血清VEGF水平。结果:胃癌患者血清VEGF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血清VEGF水平与临床分期有关,与胃癌患者性别,年龄,细胞分化程度无相关,IV期胃癌患者血清VEGF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各期(P<0.01),Ⅲ期明显高于II期(P<0.05),II期明显高于I期(P<0.01),I期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复发组术后血清VEGF水平明显高于术前(P<0.01),术后好转组术后血清VEGF水平明显低于手术前(P<0.01),结论:VEGF可能参与胃癌的发生发展,血清VEGF的检测对探讨胃癌的发生机制,病情判断及指导治疗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6.
徐开平  王刚  简雪斌  邓喜庚  米伟 《西部医学》2020,32(7):1037-1040
【摘要】目的 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时使用替格瑞洛、氯吡格雷序贯治疗对微血管损伤与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4月~2018年4月我院收治且拟行急诊PCI治疗的STEMI患者11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两组患者入组后均实施常规急诊PCI治疗,对照组使用氯吡格雷治疗,观察组使用替格瑞洛、氯吡格雷序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微循环阻力指数(IMR)、冠状动脉血流储备(CFR)、血流储备分数(FFR),记录术前、术后2 h、术后24 h、术后7 d、术后30 d血小板聚集率和CRP水平,并统计术后30 d内不良心血管及出血事件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术后IMR值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CFR、FFR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同时间段血小板聚集率和CRP水平比较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且术后各时间段观察组血小板聚集率和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30 d内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30 d内出血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TEMI患者急诊PCI治疗中应用替格瑞洛、氯吡格雷序贯治疗有助于减轻微血管损伤,抑制冠状动脉血管内炎症反应及血小板聚集,进而改善患者心功能,减少30 d内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且不增加出血风险。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C反应蛋白(CRP)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介入治疗前后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不稳定型心绞痛介入治疗(PCI)患者50例(PCI组)及稳定型心绞痛未行PCI患者45例(非PCI组),冠状动脉造影正常患者60例(正常组),用速率散射比浊法测定术前1d、术后2d、术后4周血清CRP并进行比较。结果(1)术前比较:PCI组和非PCI组无差异(P〉0.05);PCI组、非PCI组分别与正常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2)非PCI组以及正常组术后2d、术后4周较术前无差异(P〉0.05);PCI组术后2d、术后4周较术前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CRP水平升高与冠心病密切相关,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他汀类药物联合应用明显减轻炎症反应;介入治疗可以加剧局部炎症反应,但随着血管开通,药物联合应用,炎症反应逐步减弱。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心室重构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7月~2013年12月在急救中心住院治疗的AMI患者共64例,随机分为A组、B组,每组32例,所有患者接受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PCI),同时应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β受体阻滞剂、钙离子拮抗剂或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抑制剂、依诺肝素等药物。 A组同时口服瑞舒伐他汀10mg,每晚1次,B组同时口服瑞舒伐他汀20mg,每晚1次。患者入院行PCI术前、治疗后4周、12周、24周抽取肘静脉血,检测MMP-9浓度。入院治疗后24h内、治疗后4周、12周、24周测定左室舒张期末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期末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4周MMP-9水平较PCI术前明显降低(P<0.05),但两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两组患者治疗后12周MMP-9水平较PCI术前、治疗后4周明显降低(P<0.05),B组降低更明显,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24周MMP-9水平较PCI术前、治疗后4周、治疗后12周明显降低(P<0.05),B组降低更明显,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4周LVEDD,LVESD,LVEDV,LVESV较PCI术前均明显降低(P<0.05),LVEF较PCI术前明显升高(P<0.05),但两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两组患者治疗后12周LVEDD,LVESD,LVEDV,LVESV较PCI术前、治疗后4周均明显降低(P<0.05),LVEF较PCI术前、治疗后4周明显升高(P<0.05),B组变化更明显,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24周LVEDD,LVESD,LV-EDV,LVESV较PCI术前、治疗后4周、治疗后12周均明显降低(P<0.05),LVEF较PCI术前、治疗后4周、治疗后12周明显升高(P<0.05),A组、B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可以有效降低MMP-9水平,改善心室重构;并且剂量增加,疗效增加,有利于改善患者的远期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不同途径负荷替罗非班对急性心肌梗死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因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入院、并接受直接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92例,分为试验组(冠脉内负荷替罗非班+PCI)42例和对照组(静脉负荷替罗非班+PCI)50例。观察两组PCI术前、术后TIMI血流情况,术后心电图ST段回落指数,30d主要心血管事件(心绞痛,再次心肌梗死和死亡)及出血、血小板减少症、输血等的发生。结果试验组PCI术前梗死相关血管各级TIMI血流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试验组PCI术后即刻达TIMI3级血流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PCI术后30min达到TIMI3级血流比例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2h、4h心电图ST段回落指数均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30d内主要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较对照组降低66%(P〈0.05)。两组间所有出血相关并发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冠脉内负荷替罗非班在急性心肌梗死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改善术后心肌灌注,降低心血管事件,并不增加出血的风险。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曲美他嗪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的心肌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选择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42例随机分为两组,常规治疗基础上术前加服曲关他嗪行PCI术21例为曲关他嗪组,不加服曲美他嗪行PCI术21例为对照组。两组均检测PCI术前、术后1h、6h、12h、24h的血清cTnI和MDA水平。结果:曲美他嗪组和对照组术后6h、12h和24h的cTnI水平均较术前升高(P均〈0.05);对照组在术后12h和24h升高幅度较曲美他嗪组更大(P均〈0.05)。两组PCI术后各时间点MDA均较术前升高(P均〈0.05);对照组在PCI术后12h和24h时MDA水平增加幅度较曲美他嗪组更大(P分别〈0.05和〈0.01)。结论:曲美他嗪能减少膜脂质的过氧化损伤,从而减轻PCI造成的心肌细胞损伤,为PCI患者提供心脏保护。  相似文献   

11.
肖勇  曹登瑞 《西部医学》2010,22(7):1214-1215,1218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对急性冠脉综合征介入治疗后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10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随机分为丹红治疗组(简称丹红组,50例)和常规治疗组(简称常规组,50例),两组病例在冠脉介入治疗前后次日采血,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血浆假血友病因子表达水平;用放射免疫测定法测定血浆内皮素1(ET-1)的表达水平;用酶法测定血浆一氧化氮(NO)的含量;用彩色多谱勒超声诊断仪测量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FMD)。静脉滴注丹红注射液治疗14天复查上述指标并比较。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ACS患者术前vWF及ET-1均显著升高(P〈0.01),FMD和NO显著降低(P〈0.01)。冠脉介入术后vWF因子升高(P〈0.05),FMD降低(P〈0.05),但ET-1和NO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常规组比较,丹红组vWF、ET-1水平明显降低(P〈0.05),FMD水平增加(P〈0.05)。结论冠状动脉介入术前、后给予丹红治疗可以有效防治冠脉内血栓及保护血管内皮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替米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选择5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治疗组)予以口服替米沙坦胶囊(40~80)mg/d,连用12周;另选我院体检中心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组。结果治疗组患者予以替米沙坦治疗12周后,收缩压和舒张压均下降至正常(P〈0.05或P〈0.01)。治疗组患者治疗前血浆VEGF、ET-1和vWF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而血浆NO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均P〈0.01);予以替米沙坦治疗12周后,患者血浆VEGF、ET-1和vwF水平明显下降,而血浆NO水平明显上升(均P〈0.01)。结论替米沙坦具有良好的降压作用,能明显改善并保护患者血管内皮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瑞舒伐他汀对心肌梗死(myocardial infarction,MI)患者急诊冠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后再狭窄的影响.方法 分析两院自2011年1月~2013年3月收治的行急诊PCI的MI患者7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6例,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4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瑞舒伐他汀.比较两组术前、术后狭窄程度;低密度脂蛋白(LDL-C)、总胆固醇(TC)、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TNF).结果 ①两组靶血管直径术后与术前比较,均有显著性改变(P<0.01),术前、术后两组靶血管直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术后与术前比较,靶血管狭窄程度,均有显著性改变(P<0.05).②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LDL-C 、TC、CRP、TNF水平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LDL-C 、TC、CRP、TNF水平,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瑞舒伐他汀在防治PCI术后狭窄方面,具有一定的作用,且具有显著的降脂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并发心源性休克患者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时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对术后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应用IABP支持下进行急诊PCI治疗的AMI并发心源性休克患者46例为观察组,以同期收治未应用IABP支持下采用急诊PCI治疗的AMI并发心源性休克患者32例为对照组,分别观察患者术前、术后3、7 d时的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变化,术前、术后2周、术后3个月时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变化及患者病死率。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在AMI分类、病变位置、病变累及分支及置入支架数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IABP时间平均为(84.12±34.74)h,2组术前CRP、TNF-α、IL-6水平及LVE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7 d时2组CRP、TNF-α、IL-6水平均升高(P<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LVEF术后2周、3个月时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内病死率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30.43%vs.56.25%,P<0.05)。结论合并心源性休克的AMI患者在急诊行PCI治疗时联合IABP治疗能明显降低术后炎性因子水平,改善左心室功能,降低术后近期病死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盐酸替罗非班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疗效和安全性的影响。【方法】196例行PCI的ACS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PCI+盐酸替罗非班)于术前给予常规量低分子肝素,术后在半量低分子肝素基础上给予盐酸替罗非班0.1μg·(kg·min)-1。微量泵持续泵入共24h;对照组(PCI+低分子肝素)术前、术后只给予常规量低分子肝素。观察两组患者用药后TIMI血流分级、心功能、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 kinase isoenzyme MB,CK—MB)和肌钙蛋白I(troponinI,cTNI)峰值和达峰时间、术后中性粒细胞计数、血小板聚集率及出血情况,同时记录住院期间及随访6个月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术后即刻TIM13级血流灌注、左室射血分数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治疗组CK—MB、cTNI达峰值低于对照组(P〈0.05),达峰时间早于对照组(P〈0.05);两组中性粒细胞计数、血小板聚集率手术后均有明显降低,治疗组更为明显(P〈0.05);两组手术后出血情况、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数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在进行PCI时加入盐酸替罗非班可改善冠脉血流灌注,减少心肌损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替罗非班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后,患者心肌生化标志物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104例STEMI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2例,均给予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术后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替罗非班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血小板聚集率、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肌钙蛋白I水平、心肌梗死溶栓治疗(TIMI)分级、心电图sT段回落情况、左室射血分数(LVEF)、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CK.MB水平、肌钙蛋白I水平及血小板聚集率、TIMl分级、LVEF均显著优于治疗前,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治疗后sT段回落幅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MACE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替罗非班可能能够通过抑制血小板聚集,有效改善PCI术后患者心肌生化指标及心功能。  相似文献   

17.
张帆  贺立群  方勇  冷沁 《疑难病杂志》2013,12(10):745-747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联合尼可地尔对冠状动脉慢血流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冠状动脉慢血流患者,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20例,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Ⅰ组2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尼可地尔;观察Ⅱ组2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通心络胶囊和尼可地尔联合治疗。3组患者治疗前、后均分别采用高分辨血管超声检测肱动脉血流介导性舒张功能(FMD)变化,以及血中一氧化氮(NO)、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内皮素-1(ET-1)水平。结果与治疗前比较,观察Ⅰ组、观察Ⅱ组治疗后肱动脉FMD、NO、hs-CRP、ET-1水平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Ⅰ组、观察Ⅱ组治疗后上述血管内皮功能指标亦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观察Ⅰ组比较,观察Ⅱ组治疗后上述指标改善更为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心络胶囊联合尼可地尔治疗能改善冠状动脉慢血流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纤溶酶联合替罗非班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微循环及凝血状态的影响。方法:120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所有患者均进行经皮冠脉介入术(PCI),对照组术后静滴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观察组则联合使用rt-PA和替罗非班。比较术前及术后两组间冠脉微循环功能和凝血功能差异。结果:术后2h,观察组QTd间期明显短于对照组,声学峰值强度(PI)、曲线下面积(AUC)大于对照组,ST段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酶峰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h,观察组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b)明显长于对照组,血清D-二聚体(D—D)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血清纤维蛋白原(Fig)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h,观察组的纤溶酶原(PLG)、α2-纤溶酶抑制物(a2一PI)、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PAI-1)低于对照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则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纤溶酶联合替罗非班能有效改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微循环及凝血状态,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STEMI患者78例,所有患者均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手术(PCI)治疗,7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于PCI术前给予阿托伐他汀80mg、氯毗格雷600mg、阿司匹林300mg,口服治疗;对照组术前只给予氯毗格雷600mg、阿司匹林300mg口服;术后两组者均给予阿托伐他汀20mg/d口服。两组于术中取梗死相关动脉(IRA)血及外周静脉血,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及白细胞介素-10(IL-10)浓度变化,并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水平变化。结果:两组IRA血清中IL-10明显低于外周血,IL-2、IL-6浓度高于外周血,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IRA、外周血清中IL-10浓度高于对照组,IL-2、IL-6浓度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TC、TG、LDL-C、HDL-C均较治疗前降低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TC、TG、LDL-C、HDL-C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TEM患者PCI术前给予阿托伐他汀干预治疗,可减弱炎症细胞向斑块内的趋化、聚集而发挥作用,能明显减轻的炎症反应,起到保护血管内心细胞及抗炎作用,并可抑制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的炎症和免疫反应,对改善患者预后起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0.
陈素琴 《河北医学》2013,19(4):526-529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阴式子宫全切术治疗子宫良性疾病的优势及安全性。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应用腹腔镜下阴式子宫全切术,对照纽应用传统阴式子宫全切术,观察比较二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二者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0.00%,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1d血清IL-2水平较术前均明显降低(P〈0.05),但术后5d观察组基本恢复,而对照组仍明显低于术前,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血清IL-4水平与术前变化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较术前明显升高,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阴式子宫全切术治疗子宫良性疾病创伤小,并且可以减轻创伤对机体免疫功能的抑制,有利于患者术后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