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围手术期护理在超声引导下PICC穿刺中的应用,为后期开展护理提供依据。方法以我院于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48例行超声引导下PICC穿刺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病例单双号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数量均为24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护理干预措施,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取围手术期护理,研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1次穿刺成功率、置管成功率等指标比较,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术中出血量及术后24 h出血量比较,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导管阻塞、导管异位、血栓等不良反应发生率,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PICC穿刺应用围手术期护理临床效果显著,有助于提高置管成功率,降低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应用超声引导下使用改良塞丁格穿刺技术行PICC置管的临床可行性和优越性。方法选取在我院2013年6月至2017年12月需行PICC置管的100例患者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按传统方法行PICC置管,观察组在超声引导下使用改良塞丁格穿刺技术行PICC置管,分别记录两组患者置管一次成功率、置管后第2d和第6d患者产生的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一次穿刺置管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对照组发生静脉炎、血栓等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观察组。结论超声引导下使用改良塞丁格穿刺技术行PICC置管较常规方法置管更能准确定位靶向静脉血管,穿刺成功率高、对穿刺血管损伤少,能有效减少静脉炎、血栓等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精细化管理在超声引导下观察PICC置管维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12月间收治的采用超声引导下行PICC置管患者33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中165例精细化管理模式下穿刺的患者设为观察组,采用传统管理模式的165例患者设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置管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的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穿刺成功率为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4.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深静脉血栓、导管堵塞、导管意外脱落、置管部位及相关血流感染的发生率分别为1.21%、3.64%、3.64%、0.61%,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45%、10.91%、9.09%、4.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7.5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92.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PICC置管中应用精细化管理可有效减少脱落、出现、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并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既保证PICC置管后续治疗的实施,又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质量,达到和谐医患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和探讨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与传统 PICC 置管术穿刺及置管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8月~2014年11月收治的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 A 组(40例,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B 组(40例,传统 PICC 置管术),对比两组患者的应用效果。结果:A 组患者术中穿刺、置管一次成功率显著高于 B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 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 B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与传统 PICC 置管术相比,传统 PICC 置管术术中穿刺、置管一次成功率较低,并发症总发生率较高;而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可以提高穿刺、置管一次成功率,降低并发症总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王璇 《中国医药导报》2014,(25):50-53,70
目的比较超声引导下改良Seldinger技术行PICC置管与传统穿刺置管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2010年6月~2013年12月门诊或住院需要进行PICC置管的患者28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140例。研究组患者采用超声引导下改良Seldinger技术经上臂行PICC置管,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穿刺方法进行PICC置管。观察两组患者一次穿刺成功率、一次置管成功率、总置管成功率,观察贵要静脉使用情况、置管后导管末端位置及相关并发症情况。结果研究组一次穿刺成功率、一次置管成功率及总置管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9.3%、97.8%、99.3%比80.0%、77.8%、88.6%),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6.395、6.843、4.283,P〈0.05)。两组穿刺静脉及导管末端位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209、4.375,P〈0.05)。研究组导管留置时间长于对照组[(162±20)d比(124±17)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794,P〈0.05)。研究组静脉炎、静脉血栓、周围组织损伤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穿刺点渗血、导管相关感染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改良Seldinger技术行PICC置管可有效提高穿刺及置管成功率,且导管异位及穿刺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中国医学创新》2016,(21):85-87
目的:分析研究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穿刺技术行PICC置管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5年12月在本院住院的8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PICC盲穿术,观察组患者在超声引导下行改良塞丁格穿刺PICC置管术,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置管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导管异位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置管第2天穿刺点渗血和疼痛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取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穿刺PICC置管术,能明显提高一次性置管成功率,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欧小梅 《基层医学论坛》2013,(13):1720-1722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穿刺术在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置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70例需行PICC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行PICC置管;观察组采用超声引导下运用改良塞丁格技术行PICC置管。分析2组患者一次性穿刺、置管成功率及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一次性穿刺、置管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置管时间短,机械性静脉炎、局部感染等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未发生静脉血栓。结论采用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行PICC置管,能提高一次性穿刺、置管成功率,缩短置管时间,减轻患者置管时疼痛,降低PICC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陶莲德  张莉  袁志平  王静  邹翰琴  王培忠 《西部医学》2011,23(7):1362-1363,1366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改良经肘上外周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venous catheters.PICC)的应用效果。方法将92例需行PICC置管但血管条件差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行常规PICC,观察组在超声引导下经肘上3 cm处行PICC。比较两组患者的置管成功率、并发症(血栓形成、穿刺部位渗血、脱管堵管和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情况以及患者的满意度、舒适度。结果两组患者置管成功率、相关并发症总发生率、患者置管满意度和舒适度方面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中观察组置管成功率为100%(40/40),高于对照组的88%(46/52);并发症总发生率为5%(2/40),低于对照组的34.7%(18/52);满意度和舒适度分别为92.5%(37/40)、85.0%(34/40),高于对照组的57.7%(30/52)、48.1%(25/52)。结论与常规PICC相比,超声引导下经肘上外周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成功率高,患者并发症少,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和舒适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细节管理在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行经PICC置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7月-2017年7月本院收治的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行经PICC置管患者60例,根据护理管理方法分为常规管理组和细节管理组,每组30例。对两组患者的一次穿刺成功、一次置管成功、住院时间、留置导管时间、术后并发症、置管满意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细节管理组患者的一次穿刺成功率、一次置管成功率均显著高于常规管理组(P0.05),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常规管理组(P0.05),留置导管时间显著长于常规管理组(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管理组(P0.05),置管满意度显著高于常规管理组(P0.05)。结论:细节管理在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行经PICC置管中的应用效果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CVC)在肿瘤外科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肿瘤需全身麻醉手术患者102例,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术前CVC,对照组采用外周静脉套管留置术,观察2组围手术期置管留置时间、一次性置管成功率、平均最大液体流速、中心静脉压、诱导麻醉时间及置管后不良反应.结果:实验组导管留置时间(15 ~ 30 d),明显长于对照组(3~5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一次性置管成功率实验组96%,对照组9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最大液体流速,实验组(184滴/min)高于对照组(122滴/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监测中心静脉压准确可靠,对照组因留置部位远离中心静脉只能适时监测有创动脉压;实验组与对照组平均诱导麻醉时间为2 min和4.5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实验组穿刺口渗漏1例,对照组导管堵塞1例、穿刺口渗漏2例,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96%和5.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VC在肿瘤外科围手术期应用效果较外周静脉套管留置术具有更多优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恶性肿瘤患者超声引导下的PICC置管方法并进行效果分析,为临床应用超声技术引导PICC置管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方法观察组采用超声技术引导下的PICC置管方式,对照组采用常规肉眼判断置管方式,比较两种方式的一次成功率,出血情况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一次成功率、出血情况、静脉炎发生情况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一次成功率(94.9%)高于对照组一次成功率(85.0%),观察组在出血例数和出血时间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静脉炎发生率(7.3%)低于对照组静脉炎发生率(14.4%),而堵管和血栓形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恶性肿瘤患者中,超声引导下PICC置管在成功率方面、出血情况和静脉炎发生率均优于常规方式,有助于提高静脉穿刺质量,缓解静脉炎并发症的产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在常规经验性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失败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05年5月-2007年6月本院实施经验性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失败患者5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例。两组均采取锁骨下入路,观察组在彩色多普勒引导下实施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对照组采用常规经验性盲穿在穿刺失败的相应的对侧再次实施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比较两组置管一次性成功率、总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手术所应用的时间。结果:观察组一次性成功率(100%)显著高于对照组(35.7%)(P〈O.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平均手术时间、手术总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对经验性锁骨下穿刺置管术失败患者再次穿刺置管的成功率其效果明显优于再次经验性盲穿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超声引导下PICC置管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探讨其影响因素。  方法  回顾性选择536例行超声引导下PICC置管患者临床资料,根据病例记录是否发生置管相关并发症将患者分为并发症组(52例)和对照组(484例)。收集患者基线资料、置管方式、穿刺静脉选择、留置时间等信息,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超声引导下PICC置管相关并发症的危险因素。  结果  本组并发症发生率9.70%(52/536),导管相关感染发生率最高(4.66%),肿瘤内科是并发症发生率最高科室(3.36%)。单因素分析年龄、身体质量指数指数、文化程度、合并糖尿病、穿刺静脉选择、置管分布、置管方式、静脉血栓史、PICC操作护士年资、院外导管护理方式均与超声引导下PICC置管并发症发生的有关(P < 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示合并糖尿病、穿刺静脉选择、置管方式、PICC操作护士年资、院外导管护理方式是超声引导下PICC置管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P < 0.05)。  结论  合并糖尿病、头静脉置管、巴德塞丁格穿刺、护士操作经验缺乏、院外管理欠缺可能是导致PICC置管并发症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B超引导下外周中心静脉置管术(PICC)在乳腺癌化疗患者中的应用与护理,为PICC置管及护理奠定基础。方法:选取收治的98例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49)和观察组(n=49),对照组给予常规PICC置管,观察组给予B超引导下PICC置管术。对比两组置管成功率、出血量及并发症发生率,并建立相应护理措施。结果:观察组1次置管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置管总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穿刺少量出血患者、中量出血患者、无多量出血患者例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患者常见并发症建立预防感染、静脉炎、血栓的护理措施。结论:B超引导下PICC置管可明显提高置管成功率,降低置管出血量及并发症,但仍难避免并发症的发生,根据患者常见并发症建立预防感染、静脉炎、血栓的护理措施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超声探头按压法防止PICC置管颈内静脉异位的效果。方法:150例拟行PICC置管患者,采用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观察组在送管时采用超声探头按压颈内静脉,对照组采用指压法,比较两组置管成功率。结果:观察组置管成功率98.67%,高于对照组的89.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探头按压法可以有效预防PICC导管颈内静脉异位的发生,操作简便。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肺癌患者PICC置管中护理路径的临床价值。方法将65例肺癌PICC置管患者按照护理措施的不同分为2组,观察组(n=34)患者接受护理路径,对照组(n=31)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对比2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后S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为97.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4.5%,留置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9%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2.6%,2组以上指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于肺癌患者PICC置管中采取护理路径,可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置管成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长轴平面内技术在老年患者颈内静脉穿刺置管中的应用。方法:对照组采用体表解剖标志定位穿刺置管,观察组采用超声平面内技术引导下穿刺置管。记录首次置管成功率、总置管成功率、操作时间及并发症,及穿刺前和穿刺后5 min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结果:观察组首次穿刺置管成功率为9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5%,且穿刺操作时间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穿刺置管成功率100%高于对照组9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未发生1例并发症,对照组1例误穿动脉,1例渗漏。对照组穿刺后5 min的SBP、DBP和HR较穿刺前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穿刺后5 min的SBP、DBP和HR较穿刺前略升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穿刺后5 min比较,观察组SBP、DBP和HR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长轴平面内技术在老年患者颈内静脉穿刺置管中应用时,具有更准确、更安全、更快等优点,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应用改良塞丁格技术在老年肿瘤患者PICC置管期的护理应用体会.方法:对40例老年肿瘤患者应用PICC化疗,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20例,对照组采用盲穿进行PICC置管;观察组采用改良塞丁格技术超声引导进行PICC置管,观察2组的舒适度、1次性置管成功率、血栓形成、静脉炎、出血.结果:观察组患者舒适度、1次性置管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血栓形成、静脉炎、出血、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良塞丁格技术超声引导进行PICC置管,成功率及安全性高,有效降低了并发症,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在新生儿穿刺困难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4月于昆明市儿童医院新生儿科同一组专业的PICC管理团队小组评估为穿刺困难的104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2例。对照组采取传统盲穿置管,观察组采取超声引导下置管,比较2组患儿在穿刺次数、留置时间、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一次性置管成功率、留置时间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的平均穿刺次数以及置管时间均少于对照组;观察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一次性置管成功率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留置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穿刺时周围组织损伤、经皮氧饱和度下降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穿刺后维护期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穿刺困难新生儿行PICC时,经超声引导,在穿刺过程中可有效减少穿刺次数及置管时间,提高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及一次性置管成功率,并且增加了留置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李燕  王璇 《中国医药导报》2014,(12):116-119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结合改良塞丁格技术进行上臂静脉导人中心静脉置管术(PICC)的临床使用情况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2010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结合改良塞丁格技术行PICC的患者100例作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收治的采用常规穿刺行PICC的患者10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置管术过程中出血量、导管留置时间、贵要静脉及其他静脉使用情况、肘上下适用情况、置管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肘上下穿刺置管使用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肘上下适用分别为96例和100例,对照组肘上下适用分别为11例和66例,观察组适用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贵要静脉利用情况分别为89例和62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导管留置时间分别为(195±18),(136±14)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1次置管成功率为93.0%,对照组1次置管成功率为56.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082,P〈0.05);观察组患者置管总成功率为100.0%,对照组置管总成功率为76.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129,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0%,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3.0%。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结合改良塞丁格技术进行上臂静脉导入PICC术极大地提高置管成功率,减少导管并发症,增加导管置管时间,可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