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吴阳 《中外医疗》2009,28(31):27-27
目的探讨翼状胬肉手术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的疗效,并与切除联合带蒂结膜辩移植的疗效进行对比。方法对我院2000年1月至2008年12月行手术治疗的翼状胬肉患者158例192眼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干细胞移植组85例101眼,结膜瓣移植纽73例91眼。2组分别进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带蒂结膜瓣移植术。术后均随访观察6~12个月,比较2组患者的治愈率和复发率。结果干细胞移植组治愈率97.52%,复发率1.35%;结膜瓣移植组治愈率90.65%,复发率11.28%。干细胞移植组治愈率及复发率均优于结膜瓣移植组,2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翼状胬肉手术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移植为较佳的治疗方法,治愈率及复发率均优于带蒂结膜瓣转移术,是一种高效,安全治疗胬肉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庞晓红 《当代医学》2014,(23):41-42
目的:探讨单纯翼状胬肉切除术、带蒂结膜瓣转移术和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山东省滨州市惠民县县直机关医院69例(72眼)翼状胬肉患者1∶1∶1随机均分为3组(n=23),分别采用单纯翼状胬肉切除术、带蒂结膜瓣转移术和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分别采取不同术式治疗后随访观察,比较复发率和并发症。结果单纯翼状胬肉切除术组复发率为29.17%(7/24),带蒂结膜瓣转移术组复发率为12.50%(3/24),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组复发率为4.17%(1/24),单纯翼状胬肉切除术组较其他2组复发率均显著为高,且P均〈0.05;带蒂结膜瓣转移术组较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组复发率显著高,且P〈0.05;术后各组患者视力不同程度提高,无睑球粘连等严重并发症。结论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和带蒂结膜瓣转移术均可显著降低翼状胬肉复发率,疗效显著,临床可根据情况酌情选择。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的效果。方法将110例(136眼)翼状胬肉随机分成A及B组。A组55例(70眼)行单纯翼状胬肉切除术,B组55例(66眼)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比较两组复发率、角膜上皮修复时间、角膜曲率及角膜散光度数的变化。结果两组复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手术前后角膜曲率及角膜散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内手术前后角膜曲率及角膜散光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角膜上皮修复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能显著降低复发率,加快角膜创面修复,降低角膜散光度数,是治疗翼状胬肉较好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的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单侧翼状胬肉患者65例96眼,随机分为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组和单纯胬肉切除术组,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组治愈率显著高于单纯胬肉切除术组,复发率和术后感染性角膜炎发生率也明显低于单纯胬肉切除术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逆行切除胬肉联合带结膜瓣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疗效。方法翼状胬肉患者125例(168只眼),在手术显微镜下逆行切除胬肉联合带结膜瓣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观察术后效果。结果随访6~36个月,有2眼复发(1.19%),其余全部治愈。结论逆行切除胬肉联合带结膜瓣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术后复发率低,治疗效果可靠,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比针对翼状胬肉患者分别施行单纯胬肉切除术等方案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收集本科室接收的患翼状胬肉的300例患者,参考随机数字列表分组法将患者随机分成三组确诊后施行单纯胬肉切除术、翼状胬肉切除术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翼状胬肉切除术联合带蒂结膜瓣移植术治疗。结果术毕后经随访发现,研究A组、研究B组患者治疗后的痊愈率与参考组患者相比显著更高,复发率与参考组患者相比显著更低(P0.05)。结论胬肉切除术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带蒂结膜瓣移植术治疗的疗效显著更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与联合结膜瓣转移术两种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回顾性比较我院2006年3月~2008年3月60例(79眼)翼状胬肉分别行两种翼状胬肉切除术后的治疗效果及复发情况。结果:术后随访6~18个月,施行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与施行联合结膜瓣转移术的复发率分别为1.3%与5%,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角膜反应于1个月后消退。结论:两种手术方式中以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的复发率低,此方法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分析角膜缘干细胞转位术联合羊膜移植与羊膜移植术对原发性进行期翼状胬肉的疗效。方法将156例(187眼)原发性进行期翼状胬肉随机分成A、B两组。A组79例(96只眼)行用角膜缘干细胞转位术联合新鲜羊膜移植;B组77例(91只眼)行羊膜移植术。术后随访24个月。结果A、B两组角、结膜上皮愈合时间分别为2.0d和3.0d,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差异(P〈0.05);A组2例(3只眼)翼状胬肉复发,复发率3.2%;B组13例(16只眼)翼状胬肉复发,复发率18.8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角膜缘干细胞转位术联合羊膜移植治疗原发性进展期翼状胬肉具有方便、创伤小,修复快,术后患者自觉症状轻,复发率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9.
石运运  刘娟 《陕西医学杂志》2013,(10):1347-1348
目的:探讨改良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的疗效。方法:对168例190眼原发性和复发性翼状胬肉患者施行改良翼状胬肉切除,并于术眼颞上方取带透明角膜组织0.51mm的结膜瓣移植到胬肉切除区,术后随访31mm的结膜瓣移植到胬肉切除区,术后随访35年。结果:术后移植片平整,存活良好,治愈184眼,治愈率96.84%,复发6眼,复发率3.16%。结论:改良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操作安全简便,角膜表面无胬肉组织残留,角膜组织损伤小,角膜上皮恢复快,胬肉复发率低,是治疗翼状胬肉﹑特别是复发性翼状胬肉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0.
符艳丽 《广西医学》2009,31(4):507-508
目的探讨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的疗效。方法为66例(78眼)翼状胬肉在局麻下行胬肉切除,将同侧眼颞上方带角膜缘干细胞的结膜瓣移植到胬肉处的巩膜上。术后随访6-12月。结果术后移植片均在位存活。术后随访6-12个月,治愈64例(76眼),治愈率97.0%;2例(2眼)复发,复发率3.0%。结论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有利于重建角膜缘功能,是一种治疗翼状胬肉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价雷珠单抗(Lucentic)在复发性翼状胬肉手术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46只翼状胬肉眼的临床资料,分为治疗组20只眼,采用胬肉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术中结膜下注射雷珠单抗(0.5mg/0.05ml).对照组26只眼,单纯采用胬肉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结果 随访6个月治疗组与对照组平均视力均较术前提高,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眼压、角膜内皮细胞数量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率:治疗组无复发,对照组有3例复发,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部分患者术后一天出现局部组织缺血现象,但术后2周自愈.两组均无角膜上皮缺失、糜烂、角膜变薄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雷珠单抗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可有效抑制复发性翼状胬肉的复发,未见明显并发症.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中药退翳明目汤对翼状胬肉切除术加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后角膜上皮修复和复发率的影响。方法将60例(84眼)翼状胬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41眼),在翼状胬肉切除加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后予以退翳明目汤口服,对照组30例(43眼),仅行翼状胬肉切除加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角膜上皮修复时间和胬肉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角膜创面上皮修复时间平均为4.95 d,对照组为6.02 d,两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随访12个月,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翼状胬肉切除加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后配合口服中药退翳明目汤能缩短角膜上皮愈合时间,减少胬肉复发率。  相似文献   

13.
卫莉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24(24):2927-2928
目的:探讨胬肉切除联合羊膜和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疗效。方法:采用胬肉切除联合羊膜和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30例翼状胬肉患者,并以同期30例翼胬肉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为对照,对比两种手术方法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上皮愈合时间和术后不适症状消失时间差异不大,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胬肉切除联合羊膜和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复发率(2.9%)明显低于对照组(11.4%)(P<0.05)。结论:治疗翼状胬肉在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的基础上再联合羊膜移植,术后恢复快,复发率低,疗效理想。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5月-2012年5月间进行诊治的108例(108只眼)翼状胬肉惠者,其治疗方式采用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同时对其进行随访观察。结果所有患者进行手术1-2d后,角膜透明、上皮增长、覆盖创面,直至6-12d后,逐渐消退了充血症状。拆线时间为6-7d。巩膜术区自体角膜缘结膜干细胞在拆线后,有着良好的覆盖,同时未出现其他并发症状,对其进行5~16个月的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为9.5个月,其中有2例患者(2只眼)出现了复发症状;有17例(17只眼)有云翳出现在角膜浸润区,同时右纤维样组织没有出现增生症状,邵分结膜也无充血现象发生。结论翼状胬肉运用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治疗措施,作为一个宝贵的经验,为基层医院提供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15.
李美云 《内蒙古医学杂志》2011,43(11):1330-1332
目的:比较单纯胬肉切除术基础上分别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和应用丝裂霉素C治疗原发性翼状胬肉的临床疗较。方法:将98例122只眼患者分为两组,在单纯胬肉切除术基础上分别采用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58例60只眼,简称干细胞移值组)和应用丝裂霉素C(50例62只眼,简称丝裂霉素组,)术后随访1~2年。结果:角膜上皮平均愈合时间:干细胞移植组为(4.0±0.8)d,丝裂霉素组为(7.3±1.7)d,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08,P〈0.05)。干细胞移植组2只眼复发,复发率为3.3%,丝裂霉素组14只复发眼,复发率为22.58%,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91,P〈0.05)。结论:单纯胬肉切除术,联合自体角膜干细胞移植术治疗原发性翼状胬肉角膜创面修复快,复发率低,是一种理想的手术,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早期翼状胬肉手术治疗方法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艳丽  赵堪兴 《河北医学》2010,16(2):144-146
目的:比较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和结膜瓣移植术治疗早期翼状胬肉的临床疗效。方法:50例53只眼按术式分为两组,A组22只眼行胬肉切除联合自体结膜瓣移植术,B组31只眼行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术后随访0.5年至5年,平均2.5±1.8年。结果:角膜上皮平均愈合时间:A组(1.23±0.43)d,B组1.19±0.40d,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90,P=0.774〉0.05)。A组21例痊愈,1例复发,复发率4.55%;B组31例痊愈,1例复发,复发率3.22%。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0.05)。结论: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和结膜瓣移植术复发率低,是治疗早期翼状胬肉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美容效果可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和结膜瓣转位术治疗初发性翼状胬肉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5例(97眼)初发性翼状胬肉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 A组患者(50眼):行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术后随访19-24个月,平均(20.24±0.25)个月;B组患者(47眼):行结膜瓣转位术,术后随访18-24个月,平均(19.75±0.38)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复发率以及角膜散光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均恢复良好,无并发症发生。 A组患者失访5眼,4眼复发,复发率为8.89%;B组患者失访4眼,5眼复发,复发率为11.63%;两组患者比较x^2=0.03,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术后散光度数分别为(0.76±0.68)D 和(0.82±0.60)D ,两组间比较,t=0.0.438, 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与结膜瓣转位术均可有效的治疗翼状胬肉,尚不能认为在术后复发率和术后散光矫正方面,两种手术方式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8.
裴化维 《基层医学论坛》2010,14(13):402-403
目的探讨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的疗效。方法将66例复发性翼状胬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对照组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游离结膜移植术,分析两种手术方法手术后的复发率。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6个月随访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年随访复发率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者复发率低于后者。结论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是目前比较有效及满意的方法,它弥补了单纯结膜移植治疗翼状胬肉创面修复较慢的缺点,降低了手术的复发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低浓度丝裂霉素C(MMC)在自体游离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原发性翼状胬肉的临床疗效。方法140例行翼状胬肉切除的原发性翼状胬肉患者140只眼,随机分为3组。A组40例患者40只眼,翼状胬肉切除术中用0.2mg/mL的MMC 3min。B组50例患者50只眼,翼状胬肉切除术中采用自体游离角膜缘干细胞移植。C组50例患者50只眼翼状胬肉切除术中接受自体游离角膜缘干细胞移植联合应用0.2mg/mL MMC 1 min。随访13~62个月,术后观察3组的复发率和并发症。结果复发率:A组4例(10.0%),B组3例(6.0%),C组2例(4.0%)。A组与B、C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与C组复发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刨面上皮完全形成在术后14d内。并发症:结膜肉芽肿A组2例,B、C组无;巩膜软化溶解A组1例。未发现角膜穿孔、虹膜炎、青光眼等其他严重并发症。结论自体游离角膜缘干细胞移植联合术中应用低浓度MMC(0.02%1min)无明显降低原发性翼状胬肉复发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