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产前超声检查在胎儿肢体畸形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二维超声连续顺序追踪法(SCSA)检查胎儿肢体,对具备检查条件者辅以三维超声成像。结果27573例孕妇进行了产前超声检查,诊断为胎儿肢体畸形56例;经出生或引产后证实有胎儿肢体畸形者65例。产前超声检查诊断为胎儿肢体畸形与出生或引产后证实相符54例,漏诊11例,误诊2例。产前超声检查诊断胎儿肢体畸形的灵敏度为0.8308,特异度为0.9999,Youden指数为0.8307,阳性预测值为0.9643,阴性预测值为0.9996。结论产前超声检查诊断胎儿肢体畸形有较高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可认为在合适的孕周采用二维超声SCSA是产前检查胎儿肢体畸形的有效方法,三维超声能使部分肢体畸形细节显示更直观。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基于二维超声和三维超声联合应用对产前胎儿畸形诊断的效果及价值。方法:选取120例被二维超声筛查疑似胎儿畸形的孕妇接受二维和三维超声联合检查,对比单纯性二维超声检查,依据孕妇引产后和胎儿出生后的回访结果,分析及评价二维超声和三维超声联合应用在产前胎儿畸形筛查中的价值。结果:二维超声和三维超声联合筛查出胎儿体表畸形的准确率高于单纯性的二维超声筛查准确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种筛查方法对非体表畸形筛查的准确率无可比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二维超声和三维超声联合应用在产前胎儿畸形筛查能提高产前胎儿畸形筛查的准确率,是单纯性二维超声诊断方法的重要补充。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四维彩超对胎儿畸形及智力发育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到2016年1月进行检查的400例孕妇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均采用四维彩超及二维彩超开展检查,检查后对两种检查方法的畸形正确率及颈部半透明带厚度情况进行比较,并观察两种方法的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特异度及敏感度.结果:四维彩超在畸形正确率、NT值检查结果准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敏感度及特异度等方面均高于二维彩超,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维彩照应用到胎儿畸形及智力发育的诊断中具有较高价值,可应用到产前筛查中.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探讨三维及二维超声成像联合对胎儿畸形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09年1月~2010年12月经联合三维及二维超声成像检出的82例畸形胎儿,并与单纯二维超声的诊断结果进行比较。结果二维超声诊断符合率75.2%,明显低于三维及二维联合超声诊断符合率96.0%;二维超声疑诊率及漏诊率(19.2%、5.6%)均高于三维及二维联合超声的疑诊率及漏诊率(2.4%、1.6%)。结论二维及三维超声检查均有独特优势,两者联合,互相补充,提高了产前对胎儿畸形的诊断水平,在产前胎儿畸形诊断中起着无可代替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CT与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眼外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3年4月于本院进行诊治的68例眼外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别采用CT与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检查,然后将两种检查方法的软组织损伤、视神经损伤、积血、积气、眼球损伤、异物的正确诊断率及敏感度、特异度及阳性、阴性预测值进行分析比较。结果:CT检查的软组织损伤、视神经肿胀、积血、积气、眼球损伤、异物的正确诊断率均高于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敏感度、特异度及阳性、阴性预测值也均高于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与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眼外伤中的诊断价值均较高,而CT在本类患者中的诊断效果相对更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四维超声时间-空间关联成像(STIC)联合高分辨率血流成像(HDF)在胎儿心脏瓣膜病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疑似胎儿心脏瓣膜病的孕妇74例为研究对象,均行二维超声检查、STIC联合HDF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法单胎胎儿筛选时间和图像采集时间,以及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切面满意度。结果:与二维超声检查比较,STIC联合HDF检查单胎胎儿筛选时间和图像采集时间较低(均P<0.05)。与二维超声检查比较,STIC联合HDF检查准确率较高(P<0.05)。与二维超声检查比较,STIC联合HDF检查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较高(均P<0.05)。STIC联合HDF检查切面满意度为98.6%(73/74),二维超声检查切面满意度为93.2%(69/74),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TIC联合HDF检查用于胎儿心脏瓣膜病筛查,可尽早明确疾病,提高诊断效能。  相似文献   

7.
刘佳 《四川医学》2012,33(3):541-543
目的评价四维超声成像诊断技术在产前胎儿发育异常诊断中的作用。方法采用二维及四维彩色超声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1230例孕妇进行检查,追踪引产及分娩后胎儿的实际情况,分析四维彩色超声检查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符合率。结果二维超声对胎儿检查的灵敏度为63.6%,特异度为100%,阳性预测值为100%,阴性预测值为99.7%,对胎儿诊断的符合率为99.7%;四维超声灵敏度为90.9%,特异度为100%,阳性预测值为100%,阴性预测值为99.9%,对胎儿诊断的符合率为99.8%。进一步分析二维及四维超声对发育畸形部位的诊断符合率,二维超声诊断符合率为52.4%,四维超声诊断符合率为81.0%。结论四维超声对发育异常胎儿诊断的灵敏度、阴性预测值及病例诊断符合率高于二维超声,对发育异常部位诊断的符合率也优于二维超声。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多切面连续超声联合二维超声检查在产前胎儿颜面部畸形筛查中的价值。方法:选取进行产前胎儿颜面部畸形筛查的8000名孕妇为研究对象,均接受二维超声、多切面连续超声检查,记录胎儿颜面部畸形情况,以随访结果(随访至引产后或产后1周)为"金标准",评估多切面连续超声联合二维超声检查在产前胎儿颜面部畸形筛查中的价值。结果:8000名孕妇中胎儿存在颜面畸形30例,占0.38%(30/8000),以单纯唇裂、唇腭裂居多;多切面连续超声联合二维超声检查胎儿颜面部畸形的准确度、灵敏度、阴性预测值均高于单项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维超声检查诊断胎儿颜面部畸形与随访结果具有较理想的一致性(Kappa=0.691),多切面连续超声诊断胎儿颜面部畸形与随访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Kappa=0.763),多切面连续超声联合二维超声诊断胎儿颜面部畸形与随访结果具有极好的一致性(Kappa=0.935)。结论:多切面连续超声联合二维超声检查在产前胎儿颜面部畸形筛查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白宝艳 《吉林医学》2014,(8):1685-1686
目的:探究分析经腔内三维超声成像对子宫畸形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117例痛经、不孕或反复流产的患者,分别进行经腔内三维超声成像检查和二维超声成像检查,对比检查结果。结果:三维超声成像诊断子宫畸形总诊断率明显高于二维超声成像的诊断率。经腔内三维超声诊断子宫畸形敏感性97.1%,特异性97.6%,阳性预测值94.3%,阴性预测值98.9%。结论:经腔内三维超声成像对子宫畸形有着较高的诊断价值,诊断特异性和灵敏度均较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实时三维超声对胎儿畸形的产前诊断价值。方法:用二维及实时三维超声对中晚期妊娠胎儿进行产前筛查,并比较两者超声诊断与产后诊断的符合率。结果:本组对5 103例胎儿检查中,共有畸形胎儿34例。经二维超声检出胎儿畸形29例(85.29%),漏诊5例(14.70%)。经三维超声检出胎儿畸形28例(82.35%),漏诊6例(17.65%)。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胎儿畸形产前诊断中,二维超声与实时三维超声诊断率基本相同,但实时三维超声图像逼真直观,可做为二维超声空间信息补充。  相似文献   

11.
严富天  李晓莉  岳敏 《四川医学》2014,(9):1232-1234
目的 研究实时三维超声在产前胎儿畸形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我院接诊的2400例孕妇进行调查研究,分别采用二维超声和实时三维超声对产妇进行产前胎检,记录两种筛查方法的诊断结果。并对产妇进行调查随访,从而判断两种方法的诊断的正确率。结果 在对孕产妇进行产前胎儿畸形的筛查过程中,调查发现2400例孕妇,共分娩2412例胎儿,其中单胎2388例,双胎12例。根据随访调查结果,证实胎儿中共有畸形部位130处,并与产前的二维和实时三维超声对胎儿的筛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在产前诊断中,分别采用二维超声和实时三维超声对两组患者进行检查分析,检查显示实时三维超声对体表畸形的诊断的正确率(90.0%)明显高于二维超声的诊断正确率(72.5%),两种方法诊断正确率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Х^2=8.0410,P=0.0046)。结论 实时三维超声在产前胎儿畸形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四维彩超在胎儿畸形诊断中的临床运用价值。方法:对1276名孕产妇行二维彩超和四维彩超产前诊断,比较两种彩超诊断方法的胎儿畸形检出符合率情况,以评价四维彩超的价值。结果:本组共有畸形胎儿35例(畸形率2.74%),其中二维彩超检出29例,检出率为82.86%,四维彩超检出32例,检出率为91.43%。四维彩超的畸形胎儿检出率明显高于二维彩超(x2=7.377,P=0.014)。结论:相比于二维彩超,四维彩超在胎儿畸形检出方面具有更高的检出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运用四维彩超,以提高畸形胎儿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二维超声和二维联合实时三维超声在孕早中期筛查胎儿畸形的价值,为临床推广无创伤筛查方法提供基础资料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海口医院于2013年1月—2015年6月共4 929例产妇经产前二维超声和二维联合实时三维超声对比检查结果,并对比分析追踪引产或分娩的结果。结果引产或分娩后证实胎儿畸形151例,二维超声检出的胎儿畸形108例,准确率为71.5%,二维超声联合实时三维超声检出胎儿畸形135例,准确率为8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维超声联合实时三维超声在胎儿神经系统畸形、先天性心脏畸形、消化道畸形、唇腭裂、两种及以上多种畸形等的检出准确率要明显高于单独使用二维超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维超声联合实时三维超声检查可以明显提高胎儿畸形的筛查率,有助于优生优育。  相似文献   

14.
熊雯 《当代医学》2013,(28):36-38
目的研究产前超声检查对胎儿泌尿系统畸形的诊断价值,对比超声和MRI对胎儿泌尿系统畸形的检查准确率。方法对2008年2月-2012年8月检出的胎儿泌尿系统畸形的35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进行了产前超声检查与MEI检查,分析产前超声检查对胎儿泌尿系统畸形的诊断价值与M刚是否存在差异,并总结不同类型泌尿系统畸形的超声特点。结果35例畸形中使用超声检出31例,使用MRI诊断30例,两种方法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35例畸形包括:病理性肾积水最多,为17俐.其次为多囊性肾发育不良,为5例,组间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产前超声检查对胎儿泌尿系统畸形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能够检出多种畸形情况,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引产儿尸体高频超声检查的实用价值及评价产前超声诊断准确率。方法:对2008年9月-2013年1月在本院产前超声检查诊断为严重畸形,父母决定引产并同意尸体解剖的20例引产儿的尸体行高频超声检查并行尸体解剖病理检查,比较产前、产后超声检查及尸解病理结果。结果:20例异常胎儿中,产前超声发现结构畸形30处,高频超声检出结构畸形38处,尸检共畸形40处,产前超声检查结果与高频超声结果符合率为78.9%(30/38)。产后高频超声与尸检结果符合率为95.0%(38/40)。结论:产前超声发现胎儿畸形的灵敏度较高,但对畸形的归属能力的判断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产后高频超声检查与尸体解剖结果符合率较高,在尸检被拒绝时,引产儿产后高频超声检查是有效可行的替代尸检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产前二维、三维超声诊断胎儿畸形的临床价值进行探讨分析,进一步起到指导今后胎儿畸形检测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1月—2014年1月在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妇幼保健院进行检查的9456例妊娠12-38周孕妇,首先进行常规二维超声检查、记录,疑似胎儿发育异常者行三维成像,采集胎儿立体、运动图像。结果经引产或出生后证实各种畸形共146例,发生率为1.54%(146/9456),二维超声检出率为83.56%(122/146),低于三维超声的95.89%(142/146)(P〈0.05,χ^2=12.037),三维超声检查漏诊6例,漏诊率为4.11%(4/146),胎儿畸形累计所有系统,如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泌尿系统、消化道系统等,其中心血管系统所占比例最高,占17.8%(26/146),其次是泌尿生殖系统16.4%(24/146)、中枢神经系统15.8%(23/146)。结论产前超声检查是诊断先天性胎儿畸形的主要手段,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7.
唐熙  宋苏云  王丰湖 《吉林医学》2010,31(22):3659-3661
目的:研究胎儿体表畸形的实时三维超声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对46例胎儿体表畸形的二维超声及实时三维超声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引产后或产后观察结果比较分析,计算两者符合率。结果:二维超声诊断符合率为76.1%(35/46),实时三维超声诊断符合率为95.7%(44/46)。胎儿体表畸形中以中枢神经系统畸形及颅骨发育异常、颜面部畸形、前腹壁缺陷和四肢异常最常见。结论:实时三维超声在胎儿体表畸形检查中较单独使用二维超声可以提高畸形检出效果,并可取得直观的图片及动态视频图像,在胎儿体表畸形的产前诊断上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超声弹性成像对甲状腺结节的诊断价值。方法:85例患者104个甲状腺结节采用常规超声和超声弹性成像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式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诊断准确率。结果:104个甲状腺结节经手术后病理证实良性结节78个,恶性结节26个。常规超声对良恶性结节诊断的灵敏度为61.5%,特异度为69.2%,阳性预测值为40.0%,阴性预测值为84.4%,诊断准确率为67.3%;超声弹性成像对良恶性结节诊断的灵敏度为92.3%,特异度为91.0%,阳性预测值为77.4%,阴性预测值为97.3%,诊断准确率为91.4%。各项统计指标比较,超声弹性成像优于常规超声检查(P〈0.05)。结论:超声弹性成像通过硬度分级对甲状腺结节进行定性诊断,大大提高了诊断准确率,在甲状腺结节性疾病的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产前超声诊断胎儿结构异常的价值并分析漏诊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999年1月~2006年10月在我院住院分娩和引产且最终诊断有畸形的993例新生儿和引产儿的资料,以产后最终诊断为金标准评估产前超声诊断的价值。结果本组胎儿畸形发生率为22.5‰。产前超声对993例患儿(共1344处畸形)的畸形总检出率为79.02%(1062/1344);其中严重畸形检出率为87.58%(860/982),明显高于轻微畸形检出率的55.80%(202/362)(P<0.005)。各系统中,骨骼肢体系统及颜面部畸形的漏诊较多,漏诊率分别为39.46%和31.91%,漏诊畸形主要为指/趾畸形、单纯腭裂及耳畸形等。结论产前超声诊断对胎儿严重畸形的检出率高,但对于一些微小畸形及单纯腭裂等检出率低。  相似文献   

20.
彭雪芳  余卫国  杨淑君 《中国医药导报》2013,10(14):104-105,F0003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非高危胎儿产前心脏筛查中的临床诊断价值,以便尽可能地降低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出生率及围生儿死亡率。方法回颐性分析2009年6月~2011年12月解放军第四二一医院联合应用左、右室流出道切面和四腔心切面法对孕18~24周的非高危胎儿进行心脏筛查的3780例临床资料。结果经引产尸解及产后随访证实,本组共检出先天性心脏病胎儿26例(其中严重先天性脏病12例),心脏畸形的总发生率为6.9‰。24例经产前多普勒超声筛查检出,漏诊2例(法洛四联症1例、室间隔缺损1例),产前超声检出率为92.3%。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能获得较满意的胎儿心脏声像,胎心结构清楚,能检出大多数胎儿心脏畸形.是产前筛查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首选方法,在非高危胎儿产前心脏筛查中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