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研究 P53、P63和 P73在鼻咽癌患者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2年8月至2014年8月在我院确诊的鼻咽癌患者89例为观察组。并选择同期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鼻咽黏膜慢性炎症患者50例为对照组。对比两组组织中 P53、P63和 P73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不同临床病例特征的意义。结果:观察组 P53、P63和 P73阳性率为67.4%(60/89)、87.6%(78/89)以及53.0%(48/89),均高于对照组的28.0%(14/50)、36.0%(18/50)、20.0%(10/5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年龄中 p53、p63和 p73表达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在具有颈淋巴转移的鼻咽癌患者中 p53、p63表达阳性率更高、在 TNM 分期为Ⅲ~Ⅳ期的鼻咽癌患者中 p63、p73表达阳性率更高以及病理类型为非角化癌鼻咽癌患者中 p63表达阳性率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咽癌患者组织中 P53、P63和 P73基因高表达,并且对临床分期、淋巴转移以及病理分型有显著的相关性。通过对 P53、P63和 P73在两种基因的监测,对鼻咽癌临床治疗和预后都有较好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 p53抗体在维吾尔族(维族)、汉族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 carcinoma,NSCLC)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诊断为非小细胞肺癌且未经放化疗、手术治疗的患者50例(病例组),其中维族、汉族患者各25例,另选取维族与汉族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各25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中 p53抗体含量,采用全自动免疫化学发光仪检测血清常用肿瘤标志物含量,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维族病例组 p53抗体含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且抗体表达与其分化程度、TNM 分期密切相关(P <0.05);汉族病例组 p53抗体含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抗体表达与其分化程度、TNM 分期密切相关(P <0.05);维族病例组不同病理分型 p53抗体含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但两民族病例组和对照组 p53抗体含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病例组在性别、年龄、分化程度、TNM 分期以及病理分型上均无相关性(P >0.05),并且两民族患者血清 p53含量与其各自血清中肿瘤标志物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维、汉两民族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中的 p53抗体的表达情况基本一致,临床上可以考虑给予维、汉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相同或者相似的与 p53相关的诊断及治疗措施,同样可以根据相同或相似的 p53抗体指标来判断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3.
CD44粘附分子及p53蛋白与星形细胞瘤的预后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曹卫东  章翔  张剑宁  李兵  梁景文  王煊 《医学争鸣》2002,23(23):2189-2191
目的:探讨CD44粘附分子、p53蛋白在星形细胞瘤中的表达与肿瘤病理分级和预后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65例确诊并有随访的星形细胞瘤患者的病理切片中CD44粘附分子和p53蛋白的表达。结果:CD44粘附分子及p53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2%(47/65例)和38%(25/65例),在不同病理级别的肿瘤中有显著差异(P<0.01)。65例星形细胞瘤中CD44和p53均阳性表达的有20例(31%),这20例病例与13例CD44粘附分子、p53蛋白表达均阴性病例32例CD44粘附分子或p53蛋白单一阳性表达的病例的1a和3a存活率均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CD44粘附分子和p53蛋白阳性检出率有助于判断星形细胞瘤恶性程度及预测肿瘤预后。  相似文献   

4.
增殖细胞核抗原和p53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姜涛  刘玉林  李晨  程庆书  刘锟 《医学争鸣》2002,23(8):760-762
目的 研究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和p53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肺癌患者肿瘤组织中PCNA和p53的表达,并探讨其与肿瘤发生及恶性行为之间的关系。结果 肺癌组织中p53蛋白阳性表达率为70%,较正常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p53蛋白阳性表达率在淋巴结转移者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0.01),在不同组织学分级和病理分期的肺癌组织间p53的表达无差异性。肺癌组织PCNA标记指数随组织学分级和病理分期的增高而增高(P<0.01),有淋巴结转移者较无淋巴结转移者显著增高(P<0.01),p53阳性表达者PCNA标记指数显著高于p53表达阴性者(P<0.01)。结论 p53蛋白表达与肺癌的发生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CNA与肺癌的生长及恶性行为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微血管及微淋巴管在鼻咽癌组织中表达情况。方法:63例中晚期鼻咽癌患者随机分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2例给予rAd-p53瘤内注射+同步放化疗;对照组31例仅给予同步放化疗。采用免疫组化二步法检测两组患者癌组织中CD34-MVD、D2-40蛋白等,对比分析两组。结果:在鼻咽癌组织中均能观察到D2-40蛋白和CD34蛋白表达;观察组患者治疗后鼻咽癌组织D2-40蛋白表达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D2-40蛋白表达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观察组CD34-MVD的表达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鼻咽癌组织CD34-MVD的表达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D2-40蛋白和CD34蛋白均在鼻咽癌组织中表达,在鼻咽癌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胃癌及癌前病变组织中环氧化酶-2(COX-2)、p53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慢性浅表性胃炎(CSG)、慢性萎缩性胃炎(CAG)、肠上皮化生(IM)、上皮内瘤变(IN)、胃癌患者各30例,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 COX-2、p53的表达,组织学改良 Giemsa 染色联合快速尿素酶试验(HPUT)检测 Hp,分析各病变组 COX-2、p53的表达情况及其与 Hp 感染的关系。结果:各组黏膜组织中 COX-2、p53阳性表达率及 Hp 感染率差异显著(P =0.000),其中胃癌组各指标的阳性率均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 <0.05)。Hp 感染阳性组织中 COX-2、p53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0.8%、60.3%,Hp 感染阴性组织中 COX-2、p53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3.9%、1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Hp 感染伴 COX-2和/或 p53表达阳性均为胃癌发病的危险因素(OR =12.366,25.394,22.516,P <0.05)。结论:Hp 感染,COX-2、p53阳性表达等因素的相互作用可能在胃癌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临床可对高危人群进行相关指标的联合检测。  相似文献   

7.
p53蛋白在三阴性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p53蛋白在三阴性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52例三阴性乳腺癌中资料完整的42例乳腺癌组织中p53蛋白的表达状态,分析其与三阴性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疾病进展时间的关系。结果42例乳腺癌组织中p53阳性表达率为52.38%(22/42),其表达与年龄、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月经状态无关(P〉0.05)。p53阳性组中位疾病进展时间(TTP)为15个月(95%:8.3~21.7),P53阴性组中位TTP为21个月(95%:10.3~3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53阳性的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TTP明显低于p53阴性组,p53阳性可作为判断三阴性乳腺癌患者预后的一个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醒脑静注射液辅助治疗酒精所致急性精神症状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在我院治疗的120例酒精所致急性精神症状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入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帕利哌酮缓释片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醒脑静注射液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评分变化、患者治愈时间和药物不良反应以评价醒脑静注射液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共58例患者完成研究,对照组共57例患者完成研究;治疗前两组患者阳性、阴性症状和总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8周后观察组患者三项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平均治愈时间为(33.35±5.79) 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42.85±7.39)d,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45%,低于对照组的14.04%,但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9)。结论:应用醒脑静注射液联合帕利哌酮治疗酒精所致急性精神症状患者可以显著改善患者阳性、阴性症状量表评分和总分,缩短患者病程,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埃兹蛋白(Ezrin)与肿瘤转移相关基因1(MTA1)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方法选取我院耳鼻咽喉科鼻咽癌患者60例作为观察组,同期选取慢性鼻咽炎患者57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法测定 Ezrin 和 MTA1的表达,并比较两组阳性表达率差异。结果观察组 Ezrin 和 MTA1的阳性表达率均高于对照组( P <0.01);Ezrin、MTA1的表达与鼻咽癌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紧密相关,其中临床分期越高,有淋巴结转移者 Ezrin、MTA1阳性表达率越高,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1)。结论Ezrin 与 MTA1在鼻咽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显著增高,且与鼻咽癌病理特征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0.
对103例早期胃癌,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进行P^53基因突变蛋白检测,结果显示:P^53蛋白表达率在早期胃癌为29.1%,P^53蛋白表达与肿分化有关,阳性表达多见于分化型腺癌(P<0.01),当肿瘤侵入粘膜下层,P^53蛋白表达阳性肿瘤淋巴结转移率显著升高(P<0.05),同时,P^53蛋白表达与早期胃癌预后有关,表达阴性病例5年生存率明显高于P^53蛋白表达阳性组(P<0.05),此项研究表明在肿瘤早期,P^53突变基因已在肿瘤浸润,发展及预后方面起到相应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张力蛋白同源物基因(gene of phosphate and tension homology deleted on chromsome ten,PTEN)和p53蛋白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liVision方法测定70例HCC组织和40例相应的癌旁组织中PTEN和p53蛋白的表达,分析两个指标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之间的相关性.结果:PTEN在HCC组织中的阳性率为57.1%,显著低于癌旁组织的95.0%(P<0.01).在肿瘤分期晚和有淋巴结转移的患者中,PTEN表达均降低(P〈0.01).p53蛋白在HCC组织中表达率为60.0%,显著高于癌旁组织的15.0%(P<0.01).在肿瘤大小、病理分级、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等临床病理指标上,p53蛋白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TEN与p53蛋白表达在HCC组织中呈负相关关系(P<0.05).结论:PTEN低表达与HCC进展有关,有可能作为评价肝癌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放化疗联合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 rAd-p53)治疗鼻咽癌后对原发灶中CD34标记的微血管密度( CD34-MVD)及血小板( PLT)计数的影响,探讨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63例中晚期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基因组32例给予rAd-p53瘤内注射+同步放化疗;常规组31例仅给予同步放化疗。采用免疫组化二步法检测两组患者癌组织中CD34-MVD水平,并检测PLT。结果治疗后基因组鼻咽癌原发灶CD34-MVD明显低于治疗前( P<0.05),而常规组治疗前后CD34-MV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两组PLT均显著下降(P均<0.05),并且基因组下降更明显(P<0.05)。随访3年,基因组和常规组局部复发、远处转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但CD34-MVD表达增加组远处转移率(38.5%)明显高于表达下降组(13.5%)(P<0.05),3年总生存率、无瘤生存率低于表达下降组(P<0.05);PLT增加组与PLT下降组的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3年总生存率、无瘤生存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放化疗联合基因治疗中晚期鼻咽癌,可使CD34-MVD、PLT计数明显下降。 CD34-MVD过度表达可作为评估远处转移和预后不良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肿瘤相关基因NDRG-1(N—myc downst ream related gene1)、WWOX(WW domain—containing oxidoreductase)及P53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方法分别检测NDRG-1、WWOX及P53基因在31例胃癌组织及15例正常胃粘膜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WWOX、NDRG-1基因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降低,与正常组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二者均与肿瘤的侵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情况密切相关(P〈0.05).WWOX与癌组织的分化程度密切相关(P〈0.05),而NDRG-1与癌组织的分化程度无关(P〉0.05).P53(突变型)基因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组织,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表达与癌组织的分化程度、侵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情况密切相关(P〈0.05).以上3种基因的表达情况均与患者的年龄、性别无关(P〉0.05).WWOX与NDRG-1基因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0.561,P=0.001);而二者与P53基因的表达均呈负相关(WWOX与P53组:r=-0.411,P:0.022;NDRG-1与P53组:r=-0.360,P=0.047).结论WWOX、NDRG-1、P53(野生型)基因同为抑癌基因,且三者之间在胃癌的发生、发展及转移过程中有着明显的协同作用.因此,联合评价其功能具有更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PTEN基因和p53基因蛋白表达异常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简称内异症)恶变的关系以及两者在其发生发展过程中的相互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化PV-9000二步法检测23例内异症相关卵巢癌(EAOC)、10例不典型内异症(aEMs)和20例典型卵巢内异症(EMT)组织中PTEN和p53基因蛋白表达情况。结果EAOC中PTEN、p53基因蛋白表达缺失率分别为78.26%和17.39%,前者高于EMT组(5%)和aEMs组(20%),后者低于EMT组(85%)和aEMs组(70%)。EAOC中PTEN、p53基因蛋白表达缺失率与EMT组相比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与aEMs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AOC中PTEN、p53基因蛋白表达缺失率均与临床分期、病理分级、是否伴有转移密切相关(P〈0.05),与年龄、组织学类型无关(P〉0.05),不同的是,PTEN在临床分期早、组织分化好、无转移的EAOC中的蛋白表达缺失率明显低于临床分期晚、组织分化差和(或)伴转移者,而p53蛋白表达相反。PTEN和p53基因的蛋白表达呈负相关。结论PTEN蛋白表达缺失和p53蛋白过表达与内异症相关卵巢癌及内异症恶变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p53及p16基因在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iary thyroid carcinoma,PTC)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157例PTC和30例甲状腺瘤组织中p53及p16基因的表达,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PTC中p53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良性肿瘤(P<0.005),并随着PTC病理分级增高而显著增加(P<0.01),而且颈部淋巴结有转移者高于无转移者(P<0.05);而PTC中p16的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良性肿瘤(P<0.005),且阳性表达率随着PTC病理分级增高而显著降低(P<0.01),p16在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的乳头状癌中阳性表达率与未发生转移的乳头状癌中阳性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p53基因的突变及p16基因的失表达都可能促进PTC的发生、发展及其转移,且p16基因可能在PTC的中晚期发挥重要作用,可作为判断PTC恶性程度的参考指标,具有重要临床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检测人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及张力蛋白同源基因(PTEN)与磷酸化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B(P.AKT)在胃癌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它们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EliVision法,检测68例胃癌及其癌旁组织中PTEN和P—AKT蛋白表达水平,同时对68例胃癌和癌旁组织采用反转录一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其中PTENmRNA的表达。结果:PTEN蛋白在胃癌组织中表达低于癌旁组织(P〈0.01),P—AKT蛋白在胃癌组织中表达高于癌旁组织(P〈0.01),两者呈负相关关系(P〈0.05)。胃癌组织中PTEN蛋白的表达在性别和年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分化程度、肿瘤大小、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表达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0.01)。胃癌组织中P—AKT蛋白表达在性别、年龄和肿瘤大小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分化程度、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间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组织PTENmRNA的半定量表达明显低于癌旁组织PTENmRNA的半定量表达(P〈0.01)。结论:PTEN基因在胃癌组织中低表达,癌旁组织蛋白表达也明显高于胃癌组织,P—AKT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高于癌旁组织,两者在胃癌中的表达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7.
刘艳  曾今诚  梁小泉 《海南医学》2014,(18):2670-2672
目的 检测EBI3、p35在鼻咽癌(NPC)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分析EBI3和p35在NPC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50例NPC患者、30例癌旁黏膜和25例鼻咽黏膜慢性炎患者炎症组织中EBI3和p35表达,并分析其与NPC患者临床分期、病理组织类型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 NPC组织中EBI3高表达率为62.0%,显著高于癌旁黏膜组织中的36.7%(χ2=4.83,P〈0.05)和鼻咽黏膜慢性炎患者炎症组织中的36.0%(χ2=4.53,P〈0.05)。T3~T4期NPC患者中EBI3高表达率显著高于T1~T2期患者(χ2=17.24,P〈0.01);非角化型鳞癌NPC患者癌组织中EBI3高表达率显著高于角化型鳞癌患者(χ2=8.78,P〈0.01);有颈部淋巴结转移NPC患者癌组织中EBI3高表达率显著高于无颈部淋巴结转移癌患者(χ2=14.49,P〈0.01)。p35高表达率为60.0%,显著高于癌旁黏膜组织中的33.3%(χ2=5.33,P〈0.05)和鼻咽黏膜慢性炎患者炎症组织中的36.0%(χ2=3.85,P〈0.05)。T3~T4期NPC患者中p35高表达率显著高于T1~T2期患者(χ2=19.28,P〈0.01);非角化型鳞癌NPC患者癌组织中p35高表达率显著高于角化型鳞癌患者(χ2=7.24,P〈0.01);有颈部淋巴结转移NPC患者癌组织中p35高表达率显著高于无颈部淋巴结转移癌患者(χ2=5.56,P〈0.05)。NPC组织中EBI3和p35表达之间呈正相关(r=0.328,P〈0.05)。结论 NPC组织中EBI3和p35高表达与鼻咽癌发生、发展相关,有望作为患者预后判断的重要标志物。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P53结合蛋白1(53BPI)在宫颈鳞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临床分期、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以及病灶大小的关系。方法:选取2010年5月至2011年8月期间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科收治的临床资料完整的52例宫颈鳞癌、3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和20例正常宫颈组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53BP1 mRNA的表达水平,并对其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宫颈鳞癌组织中53BP1 mRNA相对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正常组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鳞癌中高分化组中53BP1 mRNA相对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宫颈鳞癌低分化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鳞癌无淋巴结转移组中53BP1 mRNA相对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宫颈鳞癌淋巴结转移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鳞癌FIGO I期组和FIGO Ⅱ期组以及宫颈鳞癌大病灶组和小病灶组间53BP1 mRNA相对表达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53BP1在宫颈鳞癌组织中表达减低,与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有关,与病灶大小、临床分期无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磁共振在鼻咽癌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经病理证实的245例鼻咽癌患者的MRI和CT平扫/增强影像学资料。结果245例鼻咽癌中,MRI平扫及增强显示鼻咽癌侵犯咽旁间隙、口咽、咽后淋巴结、颅底骨质、鼻窦、海绵窦、颅内等的检出率均高于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扫时MRI对颈部淋巴结转移检出率高于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增强时MRI对颈部淋巴结转移检出率与c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RI平扫及增强与CT平扫及增强对鼻咽癌鼻腔侵犯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I能够清晰显示鼻咽癌肿块、邻近结构和咽后淋巴结转移等,在鼻咽癌的诊断和放射治疗靶区定位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0.
PTEN基因外显子片段缺失表达在鼻咽癌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鼻咽癌组织中PTEN基因外显子片段缺失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RT-PCR检测50例鼻咽癌组织,20例癌旁粘膜组织和15例粘膜慢性炎组织中PTEN基因外显子1-8、5-9和5-8片段,并分析其临床病理意义。结果鼻咽癌组织中PTEN基因外显子缺失率为64.0%,癌旁粘膜组织中PTEN基因外显子缺失率为40.0%,鼻咽粘膜慢性炎中PTEN基因外显子缺失率为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13,P〈0.05)。鼻咽癌组织中,外显子1-8、5-8和5-9片段缺失率为32.0%(16/50)、20.0%(10/50)和18.0%(9/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867,P〉0.05)。PTEN基因外显子片段缺失与鼻咽癌的组织学分型及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与临床分型、患者年龄及性别无关(P〉0.05)。结论PTEN基因外显子片段在鼻咽癌中存在异常,PTEN转录水平的异常在鼻咽癌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