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观测了204序列糖尿病患者及216序列对照组健康人体表胃电动态频谱。结果显示:糖尿病胃热组空腹胃电活跃期的百分序列数及活动指数倾向增高,而餐后10-20min胃电达最大活动量的百分例数低于对照组(P<0.05);脾虚组餐后10-20min胃电达最大活动量的百分例数及餐后10min最大活动量均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糖尿病患者空腹胃运动偏亢或正常,但食荷反应则均延缓而减弱,此改变与脾虚证患者的胃电频谱异常相一致。提示糖尿病脾虚的存在,并与糖尿病植物神经交性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功能性消化不良(FD)与血浆胃动素(MTL)浓度及体表胃电图表现的关系,并探讨FD的病因。方法:病例组及对照组各30例,均在空腹及试餐后30min,取静脉血及记录体表胃电图。结果:FD中动力障碍样型患者空腹血浆MTL水平低于对照组(P<0.001),餐后血浆MTL高于对照组(P<0.001);其它3型空腹、餐后血浆MTL均高于对照组(P<0.001);FD患者胃电节律紊乱率无论在空腹或餐后均高于对照组(P<0.005);FD患者餐后胃电振幅低于对照组(P<0.025)。结论:血浆MTL浓度异常及胃电活动异常导致胃动力降低可能是FD的重要病理生理学基础。  相似文献   

3.
应用“微电脑胃肠电检测分析系统”观测152例脾胃虚实患者和63名对照组健康人的体表胃电和皮肤电,胃电信号以10min为一个时段作动态频谱分析。结果显示:1.单纯脾虚患者空腹胃电活动量(安静期228±14,活跃期629±40单位)低于正常(安静期333±18,活跃期1119±140单位),餐后10min内胃电达到最大活动量的百分例数(48.1%)及活动量(500±70单位)显著低于健康人(67.3%,731±60单位),餐后胃电活动指数曲线较正常低平并后移,提示空腹胃运动减弱,进餐反应延缓并减弱,可解释纳差、食后腹胀等症状的部分病理机制。此外,本组患者刺激时的皮肤电反应亦显著低于正常,说明脾虚患者有效负荷情况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的兴奋能力都不足,处于失代偿期。2.脾虚肝郁与肝郁脾虚兼胃气上逆患者空腹胃电处于活跃期的百分序列数(20.0%,17.5%),两证患者尤其兼胃气上逆者空腹胃电活动指数均明显高于正常,提示空腹胃运动亢进及有关调控因素异常,并可说明患者恶心呕吐等症状的部分病理机制。3.上述两证患者餐后10min内胃电达到最大活动量的百分例数(54.2%,55.6%)类似单纯脾虚者而低于健康人,活动指数曲线后移,但餐后10min内胃电达到的最大活动量则明显高于单纯脾虚者,甚至高于健康人,可作鉴别。此外,患者受刺激时的皮肤电反应亦明显高于单纯脾虚者而与健康人相似,提示有效负荷情况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的兴奋能力处于代偿期,与单纯脾虚患者不同。  相似文献   

4.
胃脘痛血瘀证患者胃肠激素、胃电图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胃脘痛血瘀证与胃肠激素、胃电图的相关性, 探索专业病种血瘀证客观化诊断指标, 采用放射免疫法和微电脑胃肠电分析检测系统观测胃脘痛血瘀证胃肠激素及胃电图的改变。结果: 与正常人和胃脘痛脾虚证相比, 胃脘痛血瘀证胃动素水平升高( P< 0 .01) , 胃泌素水平差异无显著性( P> 0.05);胃脘痛血瘀证餐前、餐后胃电图波幅高于脾虚证( P<0 .05) , 与正常人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 0 .05) ; 相关分析表明, 胃脘痛血瘀证、脾虚证胃动素的变化均与空腹胃电波幅呈正相关。结论: 血浆胃动素水平及胃电图波幅对胃脘痛血瘀证与脾虚证诊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显示出虚、实证间不同的特征  相似文献   

5.
翟文秀  钱荣立 《北京医学》1998,20(4):297-299
对34例NIDDM病人进行了胃液分析,结果表明;糖尿病病人比正常对照组游离酸和总酸降低,pH值增高,34例糖尿病病人中有19例pH〉3.0,显示糖尿病病人胃酸缺乏的发生率较高(55.8%)糖尿病病人中胃酸缺乏组与胃酸正常组相比,年龄,病程,空腹和餐后胰岛素水平地显著性差异(P〉0.05),而空腹和餐后胰岛素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空腹和餐后血糖水平,HbAc,肾脏,眼底和自主神经病发生  相似文献   

6.
24例肝炎后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者,采用垂体后叶素0.2~0.6U/min,及酚妥拉明50~10g/min静滴,总有效率达91.7%,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05).  相似文献   

7.
为了阐明高选迷切加胃窦粘膜切除术(Highlyselectivevagotomy-mucosalantrectomy,HSV-MA)对胃窦功能和结构的影响,18只狗被随机分成对照组、HSV、HSV-MA组以观测胃窦组织形态学,胃排空、胃窦肌电活动和胃窦压力变化,在HSV和HSV-MA组,试验在术后4个月进行。术后在重建的胃窦粘膜内未发现G细胞再生,通过胃肠钡餐造影检查发现所有三组中犬胃及十二指肠形态正常和有清楚的胃蠕动功能。在HSV-MA组,胃初排及排空时间分别为5.0±0.06min,4.0±0.4h,这和对照组及HSV组相似(P>0.05),HSV-MA组的胃窦肌电频率为3.11±0.65次/min,明显低于对照组和HSV组。肌肉注射五肽胃泌素后所有三组的胃窦肌电频率均明显增加(P<0.01),它们与注射前的差别消失(P<0.05)。胃窦压力波紧接着每个胃窦肌电动作电位后出现。HSV-MA组和对照组的胃窦压力值接近(P>0.05),均明显低于HSV组(P<0.05)。在所有三组,肌肉注射五肽胃泌素能明显增加胃窦压力值(P<0.001),并消除三组间在胃窦压力值上的差异。这些结果提示,在HSV-MA组尽管  相似文献   

8.
40例活动性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病人均伴有胃窦炎,28例胃窦部幽门螺旋菌阳性,12例阴性,基础胃酸分泌,五肽胃泌素刺激后的高峰胃酸分泌以及空腹和餐后1小时血清胃泌素水平。在HP+)组均明显高于HP(-)组(P<0.01-0.02)。经治疗,10例HP(+)患者复查,发现HP清除后空腹和餐后血清胃泌素均显著下降(<0.01),但平均BAO和PAO下降不明显(P>0.05)。研究结果提示,HP系通过刺激胃  相似文献   

9.
豆番粉与玉米粉对人体血糖胰岛素胰升血糖素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豆番粉和玉米粉对人体餐后血糖、胰岛素、胰升血糖素的影响。方法选择Ⅱ型糖尿病人、肥胖人、健康人,d1均进食面粉,d2随机进食豆番粉或玉米粉,测量2d的空腹血糖及餐后30、60、120、180min各5个时点的血糖、胰岛素、胰升血糖素值。结果糖尿病人进食豆番粉后60、120、180min的血糖值低于进食面粉,P分别<0.01、0.01、0.05;进食玉米粉后120、180min血糖值低于面粉,P<0.05。2种实验食物的血糖增值面积均低于面粉,P<0.05;进食豆番粉后各时点胰岛素值、胰升血糖素值明显低于进食面粉,P<0.05或<0.01;进食玉米粉后同时点胰岛素值与面粉相比无显著性差异,胰升糖素值30、120min有显著性差异。肥胖人进食豆番粉后血糖值与面粉相比无显著性差异,但胰岛素值、胰升血糖素值有明显下降,各时点值P均<0.05。结论①豆番粉血糖指数低,可控制餐后高血糖状态,不增加胰岛素、胰升血糖素分泌,可减轻胰岛素抵抗。②玉米粉血糖曲线增值面积、低于面粉,可作为糖尿病人选择的食品,对改善胰岛素抵抗也有较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糖尿病患者消化间期移行性运动复合波及胃电的改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瑞典CTD公司生产的多功能胃动力监测仪对20例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患者行消化间期、胃电频率的监测。结果显示:(1)NIDDM胃窦部消化间期移行性运动复合波(IMMC)Ⅲ期出现率明显减少(P<0.01)。(2)餐前、餐后胃电主频率(Fp)均低于正常(P<0.01),餐前、餐后Fp值无差异(P>0.05)。结论:NIDDM患者普遍存在胃动力及胃电节律异常,主要表现为IMMCⅢ期缺失和胃动过缓,临床上应对此项检查给予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1.
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20例及已婚经产健康妇女10名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以观察有关内分泌变化。结果PCOS组①OGTT后无糖耐量损害,但有显著高血糖反应;②空腹胰岛素(INS)与空腹β-内啡肽(β-EP)浓度及OGTT后INS净增量与β-EP净增量呈正相关(r=0.49,P<0.05;r=0.37,P<0.05);③OGTT后INS净增量与强啡肽(DynA)净增量亦呈正相关(r=0.58,P<0.01);④患者组空腹生长抑素(SS)显著低于对照组,但OGTT后两组SS浓度相似。表明PCOS患者空腹高INS与SS抑制程度不足有关,而OGTT后高INS与β-EP,DynA刺激程度过强有关。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正常对照组150例、糖尿病组74例、隐性糖尿病组56例的空腹血糖及果糖胺的测定,发现糖尿病组空腹血糖及果糖胺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而隐性糖尿病组空腹血糖与正常对照组比无显著差异(P>0.05),果糖胺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56例隐性糖尿病患者糖耐量试验阳性,餐后2h血糖明显增高。提示:果糖胺诊断糖尿病是一个较稳定的指标,对隐性糖尿病的监测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α1受体激动对浦肯野纤维延迟后除极的双相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乙酰毒毛旋花子甙元(AS)2×10-7mol/L中毒诱发绵羊心室浦肯野纤维产生延迟后除极(DAD)作为模型,在心得安5×10-7mol/L作用下观察苯肾上腺素(PE)10-7mol/L、3×10-7mol/L和10-6mol/L等不同浓度对DAD幅值的影响。60min持续灌流中,前20minDAD幅值分别增加8%、9%和10%(每一浓度n=8,P<0.05);随后40min内,DAD幅值呈剂量依赖性减小,PE10-7mol/L减值6.9±0.2%(n=8,P<0.05),PE3×10-7mol/L减值13.9±0.1%(n=8,P<0.01),PE10-6mol/L减值18.6±0.2%(n=8,P<0.01)。PE的作用可被哌唑嗪5×10-7mol/L所阻断,提示PE作用经α1受体兴奋引起。  相似文献   

14.
用彩超检测60例糖尿病患者肾动脉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Vmax);舒张期末血流速度(Vmin)及阻力指数(RI)。结果显示:糖尿病组肾动脉Vmax及Vmin均下降;RI较正常对照组升高(P<0.0l)。年龄,病程,MAP,BUN,UTP及UA与Vmin呈负相关,而与RI呈正相关;Ccr与Vmin呈正相关,与RI呈负相关。治疗后肾动脉Vmax和Vmin均较治疗前增加(P<0.05),m降低(P<0.01),Ccr增加(P<0.05),UTP及UA排泄量减少(分别为P<0.01,p<0.05),表明糖尿病患者肾动脉阻抗增高,肾血流速度减慢,血流量减少可能是糖尿病肾病及肾功能障碍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5.
该文对41例Ⅱ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胰岛素释放试验,测定其空腹血清胰岛素,C-肽/胰岛素比值,胰岛素峰值/空腹胰岛素比值,胰岛素高峰出现时间。结果表明:微血管病变组空腹胰岛素浓度明显高于非微血管病变组(P<0.01),空腹C-肽/胰岛素比值明显低于非微血管病组。微血管病变组餐后1小时胰岛素高峰出现率明显低于非微血管病变组,餐后3小时胰岛素高峰出现率高于非微血管病变组(0.05>P>0.01),两组之间的年龄、病程、糖化血红蛋白、BMI、胰岛素峰值/胰岛素空腹值,胰岛素敏感指数之间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胆囊的运动功能。方法用超声对比观察22例正常对照和20例糖尿病人空腹胆囊大小、状态及脂肪餐后胆囊收缩半排空时间的差异。对其中6例有明显胆囊排空障碍的病人,给予西沙比利10mg,3次/d治疗4周后复查。结果正常对照与糖尿病组餐前胆囊面积无差异,但糖尿病人胆结石形成率高达30%(6/20),胆囊壁增厚、粗糙率为35%(7/20),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餐后的胆囊半排空时间正常对照组为(27±4.4)min,而糖尿病组为(461±129)min,(P<0.05)。6名有排空障碍的糖尿病患者治疗前的半排空时间为(58.3±4.1)min,经治疗后半排空时间为(30±6.3)min,(P<0.01)。结论糖尿病患者有明确的胆囊排空运动障碍,并较多发生胆囊炎、胆石症,西沙经利可有效改善糖尿病患者的胆囊排空障碍。  相似文献   

17.
张伯红  孟迅吾 《北京医学》1996,18(3):137-140
胃大部切除术后病人由于钙,维生素D吸收不良,增加了骨软化了/或骨质疏松的发生率。我们对BillrothⅡ式胃大部切除术后10年以上的20例病人进行了研究,20例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作对照,发现血浆游离钙,血清叫钙,25(OH)VitD和白蛋白的水平在病人组较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分别为P〈0.01,P〈0.05,P〈0.01和P〈0.001;但骨密度在两组间尚未显示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空腹TG正常的人在脂肪餐后的血脂水平的动态变化。方法:采用63.9g/m2体表面积的脂肪餐,对58名TG ≤1.70 mmol/L的人进行脂肪代谢的研究,根据年龄分为老年组、中年组和青年组,又依据餐后4h、8hTG浓度和TG-AUC分为餐后TG正常组和异常组。结果:脂肪餐后的TG水平明显较空腹增高(P <0.001),餐后各时间点之间的TG无显著性差异(P >0.05),平均达峰时间为3.98h,8h未能完全恢复至空腹水平。青、中、老年组达峰时间和TG-AUC依次递增,仅青年组和老年组达峰时间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0.05)。餐后TG异常组各时间点的TG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组(P <0.001)。餐后TC、HDL-C和LDL-C在2 h时都有一个低谷期,8 h时基本恢复正常。结论:空腹TG正常者中有一些人,在高脂餐后可出现TG代谢异常;TG廓清速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减慢。  相似文献   

19.
2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溶栓后随机分为穿心莲有效成分(API0134,API)组与对照组,治疗15d,均同时给予阿司匹林等药物。检测溶栓前后血浆α颗粒膜蛋白(GMP-140)浓度和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反应。结果表明,API组溶栓后72h血浆GMP-140浓度轻度增加,对照组显著性增加(P<0.01)。API组GMP-140在溶栓后72h和15d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均为P<0.05)。API组1min和5min血小板聚集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意义(72h,P<0.05;15d,P<0.01)。研究表明,API与阿司匹林联合应用可抑制溶栓后血小板的活化,优于阿司匹林单独应用,因此API有可能用于临床预防溶栓后的再闭塞。  相似文献   

20.
周丁华  晏才杰 《重庆医学》1995,24(4):193-194
跨胃粘膜电位(GTPD),是反映胃粘膜完整性的客观指标。本文动态观察了不同胃切除术后犬残胃GTPD的变化。结果表明,胃切除术后残胃GTPD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以术后早期最为显著。胃体部GTPD,对照组高于B-I组和PAFPG组,但相差不显著(P〉0.05),B-Ⅱ组显著低于以上三组(P〈0.01)。吻合口部(GTPD,对照组与PAFPG组间相差不显著(P〉0.05),但离于B-I组和B-Ⅱ组,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