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研究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激动剂罗格列酮对小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中性粒细胞浸润以及TNF-α表达的影响,探讨PPARγ激动剂是否对缺血再灌注脑损伤有保护作用。方法:制作小鼠大脑中动脉阻塞再灌注模型(MCAO/R),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治疗组,分别采用3%氯化三苯四唑(TTC)染色法、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法观察PPARγ激动剂对小鼠脑梗死体积和行为学的影响;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脑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免疫组化法观察TNF-α蛋白表达变化。结果:PPARγ激动剂罗格列酮能够显著降低小鼠脑组织的梗死体积(t=7.927,P〈0.01)和行为学评分(t=4.540,P〈0.01);减轻缺血脑组织MPO活性(t=4.502,P〈0.05);减少炎性因子TNF-α蛋白表达水平(t=9.826,P〈0.01)。结论:PPARγ激动剂罗格列酮能够减轻脑缺血再灌注脑损伤,其对脑保护作用与炎症抑制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PPARγ激动剂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将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成假手术(Sham)组、缺血再灌注(I/R)组、缺血再灌注+罗格列酮(I/R+Ros)组、缺血再灌注+罗格列酮+缓激肽B2受体拮抗剂HOE140(I/R+Ros+HOE140)组,每组15只。麻醉大鼠后,结扎大鼠冠状动脉前降支根部30min,再灌注40min,观察缺血再灌注前后心律失常发生情况,检测肌组织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总一氧化氮合酶(tNOS)、还原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和一氧化氮(N0)水平。【结果】罗格列酮预处理组的大鼠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时间(13min),持续时间(14.37s),室性早搏的发生次数(47次)和心律失常评分等指标均得到改善(P〈0.05);提前应用Hoe140可部分或全部阻断缺血一再灌注时罗格列酮的抗心律失常作用(P〈0.05);I/R+Ros组与I/R组相比心肌组织eNOS、NO、和SOD活性水平明显提高,而iNOS活性和MDA水平显著下降(P〈0.051;HOE140可阻断此作用(P〈0.05)。【结论】PPARγ激动剂罗格列酮有抗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心律失常作用,这可能是通过缓激肽-一氧化氮途径实现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应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激动剂环格列酮减轻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的作用及其量效关系.方法 70只健康SD大鼠建立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后,随机分成假手术组(S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环格列酮组1(cig1组)、环格列酮组2(cig2组)、环格列酮组3(cig3组),每组14只.各组中又随机分为两个亚组.亚组1(6只)在缺血30 min、再灌注120 min后,以Evans blue、NBT双重染色法测定心肌梗死面积;亚组2(8只)以生物信号分析系统监测记录缺血1、30 min,再灌注后1、30、60 、90、120 min各时间点的左室舒张末压(LVEDP)、左室内压(LVSP)及左室内压发展最大速率(±dp/dt)等血流动力学指标.实验结束时取心肌组织,光镜下观察心肌组织损伤情况,免疫组化法检测心肌组织中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蛋白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心肌组织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的含量,比色法测定心肌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结果 与S组比较,I/R组大鼠心肌梗死面积增大,心肌MPO活性升高、中性粒细胞(PMN)浸润严重,心肌细胞因子TNF-α、IL-6含量明显增多,心肌组织高表达ICAM-1(均P<0.01).Cig各组缺血前60 min预先应用PPAR-γ激动剂环格列酮可减小心梗范围,改善心脏舒缩功能,降低心肌MPO活性及心肌TNF-α、IL-6含量,并能抑制心肌组织ICAM-1的表达,起到减轻MIRI的作用.结论 PPAR-γ激动剂环格列酮通过减少PMN浸润,降低心肌促炎细胞因子TNF-α、IL-6的含量,抑制心肌ICAM-1的表达,从而减少心肌缺血再灌注时心肌梗死面积,改善心脏舒缩功能,起到保护心肌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李琳  程龙献  廖玉华 《重庆医学》2006,35(18):1714-1715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 gamma,PPARγ)属于核内激素受体基因转录子.主要参与脂肪代谢、脂肪细胞分化及增强胰岛素敏感性。与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炎症性疾病、肿瘤、不育等密切相关。近年来研究发现.PPARγ及其激动剂四氢噻唑烷二酮类化合物(thiazoliddinediones,TZDs)在抗缺血再灌注损伤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是细胞炎症及缺血反应的重要调节因子。现就PPARγ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缺血后处理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血脑屏障通透性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 大脑中动脉线栓法制作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36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e),单纯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组(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ACO),缺血后处理模型组(MACO+postconditioning),每组12只大鼠.检测术后24 h各组大鼠脑组织含水量、伊文思蓝含量.结果 缺血后处理组在缺血/再灌注后24 h脑组织含水量、伊文思蓝含量均显著低于单纯缺血/再灌注组(P<0.01).结论 缺血后处理可以有效降低脑缺血/再灌注后血脑屏障破坏的程度,减轻血管源性脑水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PPARγ激动剂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将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成假手术(Sham)组、缺血再灌注(I/R)组、缺血再灌注+罗格列酮(I/R+Ros)组、缺血再灌注+罗格列酮+缓激肽B2受体拮抗剂HOE140(I/R+Ros+HOE140)组,每组15只。麻醉大鼠后,结扎大鼠冠状动脉前降支根部30min,再灌注40min,观察缺血再灌注前后心律失常发生情况,检测肌组织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总一氧化氮合酶(tNOS)、还原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和一氧化氮(N0)水平。【结果】罗格列酮预处理组的大鼠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时间(13min),持续时间(14.37s),室性早搏的发生次数(47次)和心律失常评分等指标均得到改善(P〈0.05);提前应用Hoe140可部分或全部阻断缺血一再灌注时罗格列酮的抗心律失常作用(P〈0.05);I/R+Ros组与I/R组相比心肌组织eNOS、NO、和SOD活性水平明显提高,而iNOS活性和MDA水平显著下降(P〈0.051;HOE140可阻断此作用(P〈0.05)。【结论】PPARγ激动剂罗格列酮有抗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心律失常作用,这可能是通过缓激肽-一氧化氮途径实现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 (PPARγ)激动剂吡格列酮在大鼠胰腺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建立大鼠胰腺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组)、缺血再灌注损伤组(IR组)、吡格列酮预处理组(PGZ组)及吡格列酮+GW9662预处理组(PGZ+GW9662组),每组10只.再灌注后,取静脉血检测血淀粉酶、脂肪酶水平,取胰腺组织检测核因子-κB (NF-κB)、Bcl-2蛋白、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表达.结果 与S组相比,其余3组血淀粉酶和脂肪酶水平、胰腺组织NF-κB活性均明显升高,SOD、Bcl-2表达则明显降低(F=21.72~356.76,q=4.37~10.13,P<0.05);与IR组相比,PGZ组血淀粉酶、脂肪酶水平和胰腺组织NF-κB活性均明显降低,SOD、Bcl-2表达明显升高(q=3.45~8.72,P<0.05);而PGZ+GW9662组与IR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q=0.16~1.13,P>0.05);与PGZ组相比,PGZ+GW9662 组血淀粉酶、脂肪酶水平和胰腺组织NF-κB活性表达明显增加,SOD、Bcl-2表达明显降低(q=3.77~8.98,P<0.05).结论 PPARγ激动剂吡格列酮可能是通过PPARγ途径上调SOD的活性、Bcl-2表达及下调NF-κB表达,对胰腺缺血再灌注损伤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激动剂对单核细胞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THP-1人单核细胞,将细胞分为对照组、实验组、吡格列酮组和GW9662组。对照组仅加入细胞培养液;实验组用胰腺炎相关性腹水(PAAF)刺激细胞;吡格列酮组在PAAF作用前加入终浓度为20μmol/L的PPARγ激动剂吡格列酮进行干预;GW9662组:在吡格列酮干预前30 min,先行加入PPARγ拮抗剂GW9662,最后加入PAAF。分组处理6 h后收集各组细胞,采用Real-Time PCR技术检测促炎症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6(IL-6)mRNA的表达;分别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PPARγ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 PAAF刺激后,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吡格列酮组和GW9662组细胞TNF-α和IL-6 mRNA的相对表达量明显升高,PPARγmRNA的相对表达量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实验组比较,吡格列酮组TNF-α和IL-6 mRNA的相对表达量明显降低,PPARγmRNA的相对表达量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吡格列酮组比较,GW9662组TNF-α和IL-6 mRNA的相对表达量均明显升高,PPARγmRNA的相对表达量明显降低,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显示:各组PPARγ的蛋白表达与mRNA表达的变化趋势相似,但吡格列酮组与对照组、GW9662组与吡格列酮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PARγ激动剂可通过上调PPARγ表达,减少PPAF刺激所致的促炎症细胞因子的产生,从而抑制单核细胞的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小干扰RNA(siRNA)沉默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基因(PPARγ)的表达对成年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IRI)心肌细胞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 培养成年大鼠心肌细胞,构建沉默大鼠心肌细胞PPARγ基因特异siRNA,以脂质体介导转染离体培养的大鼠心肌细胞。制备心肌细胞IRI模型。采用RT-PCR检测PPARγ和葡萄糖转运蛋白4(GLUT-4) 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PPARγ蛋白表达;同位素示踪法检测细胞葡萄糖(Glu)摄取率变化。结果 IRI模型组心肌细胞PPARγ mRNA及蛋白表达较空白组不同程度增加(P均<0.05);siRNA-PPARγ组,PPARγ mRNA及蛋白表达量较空载体组和IRI模型组明显下降(P<0.01),空载体组PPARγ mRNA及蛋白表达接近IRI模型组水平;GLUT-4 mRNA表达量空白组各时间点无明显差别,IRI模型组0 min表达量明显降低,之后随着再灌注时间增加逐渐恢复至空白组水平,空载体组GLUT-4 mRNA表达与IRI模型组无明显差别;沉默PPARγ后,细胞GLUT-4 mRNA表达较IRI模型组和空载体组减低更明显(P<0.05),恢复较IRI模型组更慢。在胰岛素刺激下,与IRI模型组比较,siRNA-PPARγ组各时间点Glu摄取率均降低(P<0.05),0 min下降49.78%,15 min、1 h 、2 h分别降低38.94%、18.61%、11.54%,6 h开始恢复至IRI模型组水平。空载体组与模型组比较Glu摄取率无明显差异。结论 沉默PPARγ的表达,可加重IRI心肌细胞胰岛素抵抗,其可能的机制是PPARγ基因沉默导致的GLUT-4 mRNA表达下降或转位障碍。  相似文献   

10.
PPAR-γ与缺血再灌注损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过氧化物酶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是一种属于核激素受体超家族的核转录因子,可以在包括脂肪、肝脏、肾脏以及肿瘤等多种组织中表达,能够发挥多种生物学作用。文章就PPAR-γ在其激动剂作用下通过负性调控促炎基因包括巨噬细胞的分化和激活来影响炎症因子的表达发挥抑制炎症,对发生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组织器官以保护进行论述,为进一步的研究缺血再灌注损伤和治疗途径提供了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常压氧疗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血脑屏障损伤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采用大鼠大脑中动脉线栓法制备脑缺血再灌注模型。随机将30只SD雄性大鼠,分为模型对照组和常压氧疗治疗组各15只,缺血90min后再灌注24h。采用TTC染色、伊文思蓝法和明胶酶谱技术,分别检测脑梗死体积、血脑屏障通透性及缺血脑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活性,并进行神经功能评分。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常压氧疗治疗组大鼠的脑梗死体积、缺血脑组织伊文思蓝外渗率及MMP-9的活性显著降低(P﹤0.01),神经功能缺陷也得到显著改善。结论 缺血期内的常压氧疗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血脑屏障的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MMP-9的活性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2.
尼莫地平对脑缺血再灌注后大鼠血脑屏障通透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尼莫地平对脑缺血再灌注后大鼠离屏障(BBB)通透性的影响。方法 采用线栓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的局灶性脑缺血模型。缺血1h后再灌注,分别于血前及再灌注后静脉注射尼莫地平。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观察再灌注12h时,内生免疫球收G(IgG)在脑组织中的表达,比较缺血前注射尼莫地平组,未注射尼莫地平组及再灌注后注射尼莫地平组三组大鼠脑组织中IgG的表达水平,结果 未注射尼莫地平组大鼠,  相似文献   

13.
目的:建立脑表面大体摄影结合图像分析的方法,观察小鼠局灶性脑缺血后24 h内血脑屏障通透性的变化.方法:采用线栓法诱导小鼠局灶性脑缺血,于缺血后10、30 min和1、3、6、12、24 h取脑,用数码相机拍摄全脑及脑切片照片,观察脑表面和切面的出血和伊文思蓝(EB)渗出,以及血脑屏障通透性变化;并用荧光法测定脑内EB含量,以干湿重法检测脑水分含量. 结果:脑表面图像分析显示,缺血后3 h 开始出现明显的出血和EB渗出,与脑切片的结果一致,具有较好的相关性;荧光法显示缺血后30 min缺血侧脑组织EB含量开始增高,缺血后1 h脑水分含量开始增加.结论:脑表面大体摄影结合图像分析,可对局灶性脑缺血后血脑屏障通透性的变化进行半定量评价,还发现脑缺血后早期血脑屏障的通透性就有增加.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L-硝基-精氨酸甲酯(L-NAME)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血脑屏障功能和MMP-9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1假手术组;2对照组;3L-NAME治疗组。用线栓法制作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再灌注48h后干湿重法测定缺血脑组织含水量,用伊文思蓝测定血脑屏障通透性,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MMP-9的表达,同时电镜观察血脑屏障的变化。结果:脑缺血再灌注48h,对照组缺血侧脑含水量明显升高,EB含量也明显增加,电镜观察发现血脑屏障破坏严重,MMP-9的表达也较假手术组显著增加;而应用L-NAME处理的大鼠其缺血脑组织含水量明显减少,缺血侧EB含量较对照组也明显降低(P<0.05),同时电镜观察到血脑屏障的破坏减轻,而MMP-9表达水平也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L-NAME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的血脑屏障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MMP-9表达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白藜芦醇苷(PD)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小鼠血脑屏障的保护作用及对紧密连接蛋白的影响。方法:CD-1 小鼠 (102 只)应用线栓法制作短暂性大脑中动脉闭塞(tMCAO)模型。随机将实验动物分成4 组:假手术组(28 只)、缺血再灌注 组(28只)、白藜芦醇苷低剂量组(30 mg/kg,18只),白藜芦醇苷高剂量组(60 mg/kg,28只)。于缺血再灌注后24 h 进行行为学评 分、TTC 染色、干湿重测定、伊文思蓝染色,应用Western 印迹、免疫荧光检测内皮细胞标志物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CD- 31)、紧密连接蛋白闭锁小带蛋白-1(ZO-1)、咬合蛋白(Occludin)、闭合蛋白-5(Claudin-5)的表达情况。结果:(1)与缺血再灌注 组相比,白藜芦醇苷高剂量组改善了缺血再灌注小鼠行为学评分、减少了脑梗死体积[(33.76%± 13.27%)vs.(57.47%±9.53%), P<0.05]、减轻了缺血再灌注小鼠脑水肿程度[(75.62%±7.95%)vs.(85.72%±6.20%),P<0.05]、降低了伊文思蓝渗出量[(1.49±0.47) vs.(2.13±0.44),P<0.05]。(2)Western印迹结果显示白藜芦醇苷上调了ZO-1、Occludin、Claudin-5(均P<0.05)的表达水平。(3)免 疫荧光结果显示:白藜芦醇苷组上调了CD-31 在皮层缺血半暗带区的表达,且可见微血管形态相较缺血再灌注组更加光滑、完 整,同时白藜芦醇苷减少了ZO-1、Claudin-5 的破坏。结论:白藜芦醇苷的干预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小鼠起到了保护血脑屏障的作 用,上调了紧密连接蛋白ZO-1、Occludin、Claudin-5 的表达水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白藜芦醇(resveratrol,Res)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 雄性SD大鼠15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每组30只。采用线栓法阻断大脑中动脉血供90 min,拔出栓线实现再灌注。缺血再灌注后1 h腹腔注射Res (低、中、高剂量分别为10、30、60 mg/kg)。再灌注后24 h,用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染色显示脑梗死范围,并用干湿重法测定脑组织含水量;缺血再灌注后第7天,取大鼠脑组织固定包埋,HE染色。结果: Res各剂量组均可缩小脑梗死范围并改善大鼠的行为学障碍(P < 0.05~P < 0.01);Res各剂量组大鼠缺血侧大脑半球含水量均较模型组低(P < 0.01);Res中剂量组可以改善脑缺血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损伤(P < 0.05),但对齿回神经元形态无明显影响。结论: Res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神经保护作用,以Res 30 mg/kg治疗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7.
检测了156只雌性SD大鼠不同程度脑损伤后脑组织伊文氏兰含量,结果发现,脑损伤越重,血脑屏障破坏发生时间越早,且程度越重。此结果提示,脑损伤后脑组织伊文氏兰含量测定能定量评价血脑屏障损伤程度,为研究血脑屏障的通透性和药理保护性作用,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采用硬膜外落体撞击造成SD大鼠左顶叶外伤性脑水肿模型。以伊文思蓝观察脑水肿时血脑屏障改变,探讨了不同剂量甘露醇对脑水肿的疗效与血脑屏障(BBB)的关系。结果表明:外伤性脑水肿时BBB受损害;甘露醇对正常脑组织无明显脱水作用,而对BBB受损害的水肿脑组织有明显的脱水作用。这揭示,BBB对甘露醇脱水作用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9.
乌司他丁对肠缺血-再灌注大鼠肠黏膜屏障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目的:探讨蛋白酶抑制剂乌司他丁(Ulinastatin,UTI)对大鼠肠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肠黏膜屏障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雄性Wistar大鼠夹闭肠系膜上动脉1h,再灌注时间为1h和2h,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和治疗组(B组)。B组于缺血后经颈静脉缓慢泵入UTI(5万单位/kg),A组给予等量等渗盐水,于各时间点检测内毒素(ET)、血浆D-乳酸、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并对肠系膜淋巴结、肝组织行荧光标记菌计数,在光镜下观察小肠病理组织学变化。结果:A组各时间点内毒素、血浆D-乳酸、MDA和SOD均显著高于B组,肠系膜淋巴结、肝组织荧光标记菌检出数亦明显高于B组,光镜下观察小肠黏膜损伤呈进行性加重,A组损伤程度明显重于B组。结论:乌司他丁能显著减少肠缺血-再灌注时氧自由基释放及ET移位、增强氧自由基清除,从而减轻肠黏膜屏障的损伤和肠通透性增高的程度。  相似文献   

20.
褪黑素对大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褪黑素(MT)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成年Wister大鼠60只分为假手术组、手术对照组、手术+VitC组(125mg/kg)、手术+MT1组(0.2mg/kg)、手术+MT2组(1mg/kg)、手术+MT3组(5mg/kg)。测定各组大鼠肝缺血40min再灌注90min后血清中ALT、AST水平和肝组织中的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含量,电镜观察肝细胞线粒体的结构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MT组血清ATT和AST值上升幅度明显降低(均P〈0.01);MT组的肝组织中MDA含量显著降低,SOD、CAT的含量明显提高(P〈0.01);MT组肝组织HE染色光镜观察肝小叶结构保存较完整,肝细胞肿胀减轻;电镜观察肝细胞线粒体结构保存较完整。结论 MT对大鼠肝缺血再灌注致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保护机制可能是通过维持肝组织内SOD、CAT含量,清除氧自由基,抗脂质过氧化,稳定细胞膜性结构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