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结肠癌淋巴管的形态结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人结肠癌淋巴管的形态结构 ,探讨淋巴道转移机制。方法 取手术后人结肠癌标本 2 0例 ,制备树脂包埋块半薄切片 ,光镜观察定位及超薄切片电镜观察。结果 癌肿中心区未见淋巴管 ,周围区有较多淋巴管和淋巴管内皮细胞变性 ,高尔基体和溶酶体数量增多 ,粗面内质网扩张、脱颗粒 ,内皮间连接开放 ,并可见部分内皮细胞破坏溶解。结论 结肠癌淋巴管转移可能通过内皮连接开放和对内皮细胞的破坏溶解作用进入淋巴管管壁  相似文献   

2.
目的 电镜下观察宫颈癌淋巴管的形态特点和改变,为探讨宫颈癌淋巴道转移机制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 将临床手术切除的宫颈癌材料,由癌组织周边区及正常区取材,应用超薄切片电镜观察,对宫颈癌淋巴管的形态分布进行形态学观察.结果 观察到癌周组织周边区有较多的毛细淋巴管分布,并可见淋巴管管壁扩张、破损.内皮细胞器有不同程度的损伤.宫颈癌周边区较正常区淋巴管增多且扩张.结论 宫颈癌周边区淋巴管增多和形态改变增加了淋巴道转移的机会.肿瘤细胞可通过管壁破坏和内皮连接开放而进入淋巴管腔.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X射线辐射对体外淋巴管内皮细胞的影响,为肿瘤的放射治疗提供一个预测及评价指标。方法体外培养出淋巴管内皮细胞,然后给予2.0、5.0、10.0和20.0 Gy剂量的X射线对体外淋巴管内皮细胞进行照射,照射后观察淋巴管内皮细胞周期和淋巴内皮细胞凋亡率的变化。结果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2.0~20.0 Gy X射线照射24h后G0/G1期细胞明显减少,与对照组(0Gy)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而S期细胞数未见明显变化,G2/M期细胞数均明显增多,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 X射线在诱导淋巴管内皮细胞凋亡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淋巴管生成存在于肿瘤、炎症等许多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中。本研究旨在探讨单核-巨噬细胞在炎症环境中转分化成淋巴管内皮细胞的可能性。方法取成人新鲜外周血,分离单核细胞,用ECM培养,分别在FN铺板或VEGF C、TNF α、LPS刺激下诱导培养24?h,用RT PCR和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方法检测单核-巨噬细胞对淋巴管内皮特异性标志物LYVE 1、Podoplanin、Prox1及内皮细胞共同标志物vWF、eNOS的基因和蛋白表达。结果在未诱导组,单核-巨噬细胞LYVE 1呈阳性表达,Podoplanin、Prox1、vWF、eNOS表达呈阴性;在FN铺板或VEGF C、TNF α、LPS诱导组,单核-巨噬细胞Podoplanin、Prox 1表达阳性,vWF和eNOS表达仍呈阴性。结论FN、VEGF C、TNF α、LPS均能有效刺激单核-巨噬细胞表达淋巴管内皮标志物。  相似文献   

5.
人乳腺癌裸鼠移植瘤内淋巴管的形态学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人乳腺癌裸鼠移植瘤内淋巴管的形态及特点,进而探讨移植瘤内是否存在淋巴管新生.方法:将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小块移植于5只BALB/c裸鼠胸部乳垫皮下,建立移植瘤模型,52天时摘取肿瘤.采用HE染色观察移植瘤组织学特征,用VEGFR-3标记淋巴管内皮法光镜下观察毛细淋巴管;应用透射电镜观察移植瘤内毛细淋巴管及内皮细胞超微结构.结果:裸鼠接种部位可见直径约0.6~0.8cm大小的肿块.淋巴管内皮标记法可见肿瘤内有较多染成棕黄色的毛细淋巴管,壁厚、腔细、呈条索样的管状结构,肿瘤周边区似多于中心区.透射电镜下,肿瘤内可见较多形态不规则、壁厚腔细、基底膜常不连续、腔面较多微绒毛、管壁外锚丝甚少的毛细淋巴管,其内皮细胞高尔基复合体及粗面内质网丰富、质膜小泡含量甚少.结论:人乳腺癌裸鼠移植瘤内显示有淋巴管新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食管癌淋巴管的形态分布规律、超微结构特征,为探讨食管癌淋巴转移机理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采用半薄切片光镜观察、超薄切片电镜观察人食管癌组织中央区、周边区和正常区内淋巴管的形态学变化.结果:食管癌中央区未见淋巴管,周边区淋巴管数量较正常区明显增多,管腔扩大;毛细淋巴管管壁破坏,细胞器发生明显改变.正常区毛细淋巴管的形态和超微结构未见明显改变.结论:毛细淋巴管壁的破坏和内皮细胞的开放连接可能是食管癌淋巴道转移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7.
淋巴管内皮细胞培养技术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①目的改进淋巴管内皮细胞的培养方法,为该方面的基础和临床研究提供良好的平台。②方法本研究采用的研究方法包括细胞培养、免疫组织化学、光镜观察、透射电镜观察、扫描电镜观察等。③结果猪胸导管内皮细胞具有一般淋巴管内皮细胞的特征。在所培养的细胞中,经第Ⅷ因子鉴定的内皮细胞约占95%。在细胞消化过程中,一次消化法比传统的方法更为简便。明胶喷涂培养皿更有利于细胞生长。综合法纯化淋巴管内皮细胞可获得较纯的内皮细胞。④结论猪胸导管是淋巴管内皮细胞培养的较理想来源;在细胞培养过程中,采用一次消化法、明胶喷涂堵养皿、综合法纯化培养淋巴管内皮细胞可得到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严重烧伤休克早期羊肠系膜淋巴管运动及淋巴管内皮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方法:将24只成年羊随机分为烧伤组(A组,n=18)和对照组(B组,n=6)。在A组动物背部造成30%TBSAⅢ度烧伤,利用倒置显微镜及录像系统观察羊肠系膜淋巴管伤后48h内的运动变化.计算淋巴管收缩频率(F),收缩分数指数(EF),淋巴管总收缩指数(PFI)。观察肠系膜淋巴管内皮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烧伤休克早期肠系膜淋巴管扩张,淋巴管运动指数F、EF、PFI下降。电镜下见肠系膜淋巴管内皮细胞肿胀.内皮细胞连接破坏。结论:严重烧伤休克早期羊淋巴管运动减弱,肠系膜淋巴管内皮细胞损伤,可能是淋巴循环障碍的病理基础。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家兔肺内淋巴管的形态、分布特点,为探讨肺淋巴液生成机制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取家兔肺组织用半薄切片光镜观察、超薄切片透射电镜观察肺内淋巴管的形态、分布特点,并用计算机图像分析测量了有关数据。结果:肺的淋巴管主要位于富含结缔组织区,多位于支气管、肺动脉及肺静脉周围,起始于呼吸性支气管,肺泡隔内未见淋巴管分布。肺内毛细淋巴管内皮细胞内富含质膜小泡,内皮细胞连接有三种类型,端端连接、插入连接和重叠连接,偶见开放连接。结论:在肺脏淋巴液的生成机制中,毛细淋巴管内皮细胞的转运功能可能是以质膜小泡的运输为主,内皮细胞间连接所形成的通道作用为辅。  相似文献   

10.
淋巴管生成的调控与靶向治疗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昌秀  曹友德 《医学综述》2006,12(14):844-846
众所周知,淋巴管异常可导致如淋巴水肿和肿瘤转移等严重疾病。然而,直到淋巴内皮细胞特异性标志物的相继发现后,对淋巴管生成的相关研究才得以蓬勃开展起来。本文着重阐述了近年来在淋巴管生成的调控因子和淋巴管生成的靶向治疗的研究领域取得的新进展。  相似文献   

11.
早期慢性淋巴水肿一般发生在术后4~6月内,常为进行性的,逐渐变硬,并不再消退。为研究有效的治疗方法,用动物形成后肢梗阻性淋巴水肿,成功率达88.89%。实验侧淋巴管造影示淋巴管阻塞早期主要是渗出性改变,晚期出现广泛的扩张、走行迂曲、皮肤逆流。对照侧淋巴管压低于同侧静脉压,实验侧淋巴管压高于同侧静脉压和对照侧淋巴管压。因此,在临床上确定淋巴管阻塞的位置和寻找功能性淋巴管是应用显微外科治疗淋巴水肿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Background The development of angiosarcoma in oedematous tissue is referred to as Stewart-Treves syndrome (STS).This rare and fatal complication is associated with chronic post mastectomy lymphoedema a...  相似文献   

13.
膈淋巴管发育及其与腹腔直接通连的过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1)目的:探讨膈淋巴管的发育及淋巴管小孔与腹腔直接通车的过程。(2)方法:应用组织化学,氢氧化钾腐蚀,扫描电镜及透射电镜观察等方法,对174只Wistar大鼠膈淋巴管的发育过程进行了观察。(3)结果:胚胎第16天,膈淋巴管首先出现在膈胸腔面的两侧部,此阶段内皮细胞含有大量的粗面内质网,线粒体,高尔基体和少理的吞饮泡。胚胎第18天,淋巴管内开始出现瓣膜,生后第42天,集合淋巴管长有平滑肌。肌胚第19天,膈的腹腔面开始出现淋巴管,随着年龄增长,胸腔面的淋巴管发出枝芽互相连接形成多角形淋巴管网,腹腔面的淋巴管形成梯形网。生后第0天,膈淋巴管小孔开始开孔于腹腔,此阶段以后,淋巴管小孔急剧增加直至生后第70天。(4)结论:Wistar大鼠膈淋巴管出现于胚胎期;出生后,膈淋巴管开始具有运送腹腔液体的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大鼠胃癌组织内淋巴管的形态、分布特点。为探讨胃癌淋巴道转移机制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取大鼠胃癌模型材料,用半薄切片,光镜观察癌组织内淋巴管的形态、分布特点。结果大鼠早期胃癌见到组织炎性渗出,淋巴细胞浸润和腺细胞异型性改变。除黏膜层外,在胃癌组织各层内均见到扩张的毛细淋巴管和淋巴管,并见到部分闭合的淋巴管。胃癌组织内淋巴管的数量和管径均大于正常区。结论大鼠胃癌组织内淋巴管的形态分布与癌转移密切相关。淋巴管的增多为癌细胞淋巴道转移提供了更多机会。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喉癌淋巴管的微细分布特征,为探讨喉癌淋巴转移机理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采用5′-核苷酸酶-碱性磷酸酶双重染色法(5′-Nase-ALP)观察。结果:喉癌中央区未见淋巴管,癌周区淋巴管数量较正常区明显增多。结论:喉癌淋巴管的分布及形态的改变与肿瘤细胞经淋巴道转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喉癌淋巴管的微细分布和超微结构特征,为探讨喉癌淋巴转移机理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采用半薄切片光镜观察、超薄切片电镜观察人喉癌组织中央区、周边区和正常区内淋巴管的形态学变化。结果:喉癌中央区未见淋巴管,周边区淋巴管数量较正常区明显增多,管腔扩大;毛细淋巴管管壁破坏,细胞器发生明显改变。正常区毛细淋巴管的形态和超微结构未见明显改变。结论:喉癌淋巴管的分布及形态的改变与肿瘤细胞经淋巴道转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家免喉淋巴管的微细分布。方法:采用间接注射法,透明铺片法、半薄切片光镜观察。结果:喉淋巴管的微细分布:喉壁除韧带和软骨层外,其粘膜层、粘膜下层、肌层和外膜可见毛细淋巴管和淋巴管,各层检出率不同,其中肌层和外膜淋巴管检出率较少、在声襞的复层鳞状上皮、任充氏间隙、声韧带与声肌之间、声肌中可见淋巴管,声韧带中没有淋巴管分布。喉各分区淋巴管分布具有显著差异,其中以会厌喉面分布密度最高,声襞淋巴管的分布密度最低。声门上区、声门区和声门下区的淋巴管在前联合和喉后壁相互吻合,除声襞两游离缘的淋巴管间无吻合外,喉各区淋巴管均可越过中线与对侧吻合。结论:喉壁除韧带和软骨层外,其余各层均存在毛细淋巴管和淋巴管,喉各分区淋巴管分布不同,但彼此间吻合。  相似文献   

18.
人结肠癌组织podoplanin表达与癌组织淋巴管转移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结肠癌组织血管、淋巴管内皮细胞podoplanin的表达,为研究癌淋巴管转移的分子机制提供形态学资料。方法 根据不同病变阶段的手术病人切除的结肠癌标本进行HE染色和podoplanin的免疫组化染色,观察podoplanin在结肠癌组织中血管和淋巴管的表达情况。结果 结肠癌组织血管内皮细胞podoplanin不染色,淋巴管内皮细胞podoplanin阳性表达,同时,随着临床分期的增高和淋巴结转移的发生,podoplanin的阳性表达率增高。结论podoplanin可选择性的表达在结肠癌组织淋巴管内皮上,能明确的区分血管及淋巴管成分,可作为一个淋巴管内皮特有的标志物。同时,癌组织内的淋巴管随着临床分期的增高和淋巴结转移的发生,podoplanin阳性表达率增高,这说明随着肿瘤的进展,结肠癌组织中的淋巴管数量随之增加,可能与结肠癌的淋巴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19.
Ultrasound, computed tomography (CT),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 venography, lymphoscinti-graphy (LS) and contrast lymphography are frequently utilized in the evaluation of lower limb oedema but no clinical data from the Caribbean have been published on the role of LS despite its well-recognized clinical application. The successful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CT, colour doppler sonography and MRI in differentiating the various causes of lower limb oedema is well understood. Lymphoscintigraphy has found less acceptability especially in the Caribbean where nuclear imaging techniques are only now currently being developed.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initial experience with this technique in 15 patients over a five-year period and discusses its value when lower limb lymphoedema is suspected. Scintigrams were analyzed for visualization of lymph vessels and lymph nodes, dilatation of lymphatic vessels, collaterals and dermal back flow. Lymphoscintigrams were classified as normal (n = 5) or consistent with lymphoedema (n = 10). Failure to visualize lymphatic vessels occurred in two cases of suspected primary lymphoedema. In the remaining eight cases of secondary lymphoedema, a positive study based on altered lymphatic flow and anatomy was recorded. An alternative explanation was offered in three out of five cases in which a normal lymphoscintigram was obtain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