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骨肉瘤(Osteosarcoma,OS)中Rb基因、Rb2/p130基因表达情况及两者间的相关性。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Rb、Rb2/p130基因在62例OS、39例骨软骨瘤及51例非肿瘤患者患旁正常骨组织中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1.OS组中pRb、pRb2/p130阳性率分别为38.71%、27.42%;2.骨软骨瘤组中两者的阳性率分别为84.62%、76.92%;3.正常骨组织组中两者的阳性率分别为94.12%、82.35%;4.OS组与骨软骨瘤组及正常骨组织组中二个基因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5.在骨肉瘤中二个基因表达呈正相关,有统计学意义(r=0.8743,P<0.01)。结论Rb、Rb2/p130基因在骨肉瘤中以低表达方式存在,它们与骨肉瘤的发生、发展及预后关系密切,它们在骨肉瘤中的表达呈正相关,并且有可能通过共同低表达来促使骨肉瘤的发生、发展,而它们共同作用的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骨肉瘤中Rb2/p130基因表达情况及其在骨肉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Rb2/p130基因在62例骨肉瘤、39例骨软骨瘤及51例非肿瘤患者正常骨组织中的蛋白表达情况,采用SPSS 11.0统计学软件包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骨肉瘤组中pRb2/p130阳性率为27.42%,骨软骨瘤组阳性率为76.92%,正常骨组织阳性率为82.35%,骨肉瘤组与骨软骨瘤组及正常骨组织组中Rb2/p130基因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Rb2/p130基因在骨肉瘤中以低表达方式存在,它与骨肉瘤的发生、发展及预后关系密切,并且有可能因其低表达而促使骨肉瘤的发生、发展,其机理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骨肉瘤中Rb2/p130基因表达情况及其在骨肉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Rb2/p130基因在62例骨肉瘤、39例骨软骨瘤及51例非肿瘤患者正常骨组织中的蛋白表达情况,采用SPSS11.0统计学软件包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骨肉瘤组中pRb2/p130阳性率为27.42%,骨软骨瘤组阳性率为76.92%,正常骨组织阳性率为82.35%,骨肉瘤组与骨软骨瘤组及正常骨组织组中Rb2/p130基因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Rb2/p130基因在骨肉瘤中以低表达方式存在,它与骨肉瘤的发生、发展及预后关系密切,并且有可能因其低表达而促使骨肉瘤的发生、发展,其机理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骨肉瘤中Skp2和p27蛋白的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和预后的关系以及两种蛋白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16例骨软骨瘤和48例骨肉瘤组织中Skp2和p27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Skp2蛋白在骨软骨瘤中的表达均为阴性,而在骨肉瘤中的表达阳性率为43.75%(21/48),后者的阳性率显著高于前者(P〈0.01)。Skp2蛋白表达与临床分期、肺转移及分化程度显著正相关(P〈0.05)。p27蛋白在骨软骨瘤、骨肉瘤中阳性率分别为81.25%(13/16)、47.92%(23/48),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27蛋白表达与临床分期、肺转移及分化程度呈负相关(P〈0.05)。Skp2蛋白在骨肉瘤中表达与p27蛋白呈负相关(P〈0.05)。结论 Skp2可能通过对细胞周期抑制因子p27蛋白的降解而参与骨肉瘤的发生、发展,联合检测Skp2及p27蛋白的表达对骨肉瘤患者的早期诊断,判定恶性程度及预后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p1 5蛋白在骨巨细胞瘤和骨软骨瘤中的表达 ,探讨其在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S -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 42例骨巨细胞瘤p1 5蛋白进行检测 ,并与 2 0例骨软骨瘤标本作对照。结果 p1 5蛋白在骨巨细胞瘤中表达的阳性率为 43 % ,在骨软骨瘤中表达的阳性率为 1 5 %。骨巨细胞瘤中p1 5蛋白的表达与骨软骨瘤相比差异显著 ( χ2 =5 1 1 ,P <0 0 5 )。结论 p1 5蛋白的表达可能与肿瘤的恶性度相关 ,在骨巨细胞瘤的发生、发展中起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凋亡抑制蛋白生存素、抑癌基因p16在骨肉瘤中的表达与骨肉瘤的生物学特性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2例骨肉瘤、15例骨软骨瘤及15例正常骨质标本的生存素蛋白和p16蛋白表达。结果生存素蛋白在骨肉瘤中的表达显著高于骨软骨瘤和正常骨质(P〈0.05),在肿瘤的侵袭转移方面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在性别、年龄、肿瘤直径、病理类型、病理分级及临床分期等方面差异无显著性(P〉0.05)。p16蛋白在骨肉瘤中的表达显著低于骨软骨瘤和正常骨质(P〈0.05),在肿瘤的病理分级方面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在性别、年龄、肿瘤直径、病理类型、侵袭转移及临床分期等方面差异无显著性(P〉0.05)。在骨肉瘤p16蛋白表达阳性、阴性组中生存素蛋白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73.9%和66.7%(χ^2=0.142,P=0.707),经统计学分析,生存素蛋白和p16蛋白表达之间无明显相关(r=0.094,P=0.509)。结论凋亡抑制蛋白生存素在侵袭转移的骨肉瘤组呈高表达;抑癌基因p16在骨肉瘤中随着病理分级的降低,阳性表达率有降低趋势。提示凋亡抑制蛋白生存素、抑癌基因p16在骨肉瘤的发生和发展的不同环节中起重要作用,测定生存素蛋白表达可作为预测预后的重要参考指标,测定p16蛋白表达可作为判断骨肉瘤恶性程度的重要参考指标,并将为肿瘤的基因治疗提供新的靶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p27^KIP1和CyclinE蛋白在骨肉瘤中的表达,探讨其在骨肉瘤发生、发展中的可能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方法检测28例骨肉瘤石蜡标本中p27^KIP1和CyclinE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p27^KIP1蛋白在28例骨肉瘤中表达阳性率为42.9%,在对照组20例骨软骨瘤中为75.0%,骨肉瘤与骨软骨瘤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CyclinE蛋白在28例骨肉瘤中表达阳性率为67.9%,在20例骨软骨瘤中为10.0%,骨肉瘤与骨软骨瘤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p27^KIP1蛋白在骨肉瘤中的表达阴性率为57.1%,与CyclinE蛋白在骨肉瘤中表达阴性率67.9%相比二者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p27^KIP1在骨肉瘤中表达降低,CyclinE在骨肉瘤中高表达,二者与骨肉瘤发生机制有关,且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骨肉瘤中Skp2蛋白的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和预后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16例骨软骨瘤、12例骨纤维结构不良和48例骨肉瘤组织中Skp2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Skp2蛋白在骨软骨瘤和骨纤维结构不良中的表达均为阴性,在骨肉瘤中的表达阳性率为43.75%(21/48),后者的阳性率显著高于前者(P<0.01)。Skp2蛋白表达与临床分期、肺转移及分化程度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Skp2可能参与骨肉瘤的发生、发展,检测Skp2蛋白的表达对骨肉瘤患者的早期诊断,判定恶性程度及预后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骨肉瘤中抗凋亡基因Survivin的表达状态及其与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D1)表达的关系。方法 :采用原位杂交、免疫组织化学技术、DNA原位末端标记 (TUNEL)法检测 3 8例骨肉瘤、15例骨软骨瘤、5例正常骨组织中SurvivinmRNA表达及骨肉瘤组织中cyclinD1表达和细胞凋亡情况 ,比较SurvivinmRNA表达与骨肉瘤临床病理参数及cyclinD1表达的关系。结果 :SurvivinmRNA在正常骨和骨软骨瘤组织无明显表达 ,但显著表达于骨肉瘤中 65 8% ( 2 5 /3 8) ,其表达率与骨肉瘤组织学分级无关 ,与WHO分型及转移有关 ,P <0 0 5 ;骨肉瘤细胞凋亡指数(AI)均值为 8 3 % ( 0~ 17% ) ,Survivin阴性组AI值显著高于阳性组 ,P <0 0 1;骨肉瘤中cyclinD1过度表达 ( 71 1% ,2 7/3 8) ,其与Survivin表达正相关 ,rs=0 3 70 ,P <0 0 5。结论 :Survivin选择性表达于骨肉瘤组织 ,通过抑制细胞凋亡 ,并与cyclinD1协同作用参与骨肉瘤的发生发展 ,Sur vivin可能是评价骨肉瘤预后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0.
良恶性骨肿瘤p27蛋白表达与DNA含量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良恶性骨肿瘤细胞 p2 7蛋白表达与 DNA含量的关系及意义。方法 :取骨肿瘤新鲜标本 5 2例(骨软骨瘤 10例 ,骨巨细胞瘤 10例 ,骨肉瘤 2 0例 ,其他恶性骨肿瘤 12例 ) ,运用流式细胞术、单克隆抗体技术和定量免疫荧光技术 ,检测瘤细胞 p2 7蛋白表达、S期细胞百分数 (SPF)及 DNA含量 (DI) ,分析三者之间的关系。结果 :5 2例骨肿瘤 p2 7蛋白表达的平均 FI值为 1.37(骨软骨瘤 2 .2 4± 0 . 38,骨巨细胞瘤 1.79± 0 .36 ,骨肉瘤1.0 6± 0 .39,其他恶性骨肿瘤 1.0 1± 0 .45 ) ;p2 7<1.37组 2 5例 ,均为恶性骨肿瘤 ;p2 7<1.37组的 DI、SPF均明显高于 p2 7≥ 1.37组 (P<0 .0 0 1)。结论 :p2 7蛋白表达减少 ,导致细胞周期失调 ,S期细胞增多 ,DNA合成增强 ,细胞过度增生、恶变 ,可能是骨肿瘤发生发展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1.
骨肉瘤中细胞周期素D1,p16蛋白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细胞周期素D1,p16蛋白在骨肉瘤中的表达状态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P法)检测了43例骨肉瘤和15例骨软骨瘤中2种蛋白的表达,并在2种肿瘤间及骨肉瘤患者不同年龄组,组织类型,分化程度间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骨肉瘤组织中PTEN,p53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探讨其在骨肉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用S-P免疫组化方法检测PTEN和P53在40例骨肉瘤及20例骨软骨瘤中的表达。结果PTEN在骨良性肿瘤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90.0%,显著高于骨肉瘤组织的55.0%(P<0.05);p53在骨良性肿瘤组织中不表达,在骨肉瘤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57.5%,差异有显著性(P<0.05);骨肉瘤组织中,PTEN和p53的表达呈负相关(r=-0.3710,P=0.0189)。PTEN的表达与骨肉瘤分化程度有关,与肺转移无关。p53的表达与骨肉瘤分化程度及肺转移无关。结论PTEN和p53与骨肉瘤的发生有关,且两种指标具有相关性,临床上联合检测PTEN和p53的表达对骨肉瘤的早期诊断具有指导意义。PTEN检测对判断骨肉瘤的预后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p16和p27蛋白在恶性骨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48例软骨肉瘤、68例骨肉瘤,20例软骨瘤做对照;对p16蛋白在软骨肉瘤及p27蛋白在骨肉瘤不同病理分级、临床分期、预后分组中的表达进行对比分析和相关研究.结果 软骨肉瘤组织中p16蛋白高表达( )率与软骨瘤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软骨肉瘤复发组p16蛋白的高表达率与未复发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16蛋白高表达率与瘤组织分化程度呈正相关(P<0.01),在软骨肉瘤不同组织学分级间p16蛋白高表达率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肉瘤组织中p27蛋白高表达( )率与软骨瘤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骨肉瘤低生存组p27蛋白高表达率与高生存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27表达与瘤组织分化程度呈正相关(P<0.01),与临床分期呈负相关(P<0.01).结论 p16蛋白减少或缺失是软骨肉瘤发生、发展及不良预后的重要指标,p27蛋白减少或缺失是骨肉瘤的发生、发展及不良预后的重要指标,对临床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p53基因在骨肉瘤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p53基因在骨肉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S-P法)测定p53蛋白在36例骨肉瘤和17例骨软骨瘤组织中的表达,并随访骨肉瘤患者生存时间。36例骨肉瘤中男19例,女17例,年龄平均19.9岁。Ennek ing分期Ⅱa3例,Ⅱb27例,Ⅲb6例,并发病理性骨折7例。结果:36例骨肉瘤随访时间平均3年6个月,其中存活3年及以上者13例,存活3年以下者23例,死亡病例均因骨肉瘤远处转移全身衰竭致死。36例骨肉瘤p53蛋白阳性表达率为52.8%,显著高于骨软骨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p53蛋白表达在不同Ennek ing外科分期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生存时间3年以上组及3年以下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p53基因突变对骨肉瘤的发病可能产生影响,对患者预后评估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5.
p53基因在骨肉瘤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p53基因在骨肉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s—P法)测定p53蛋白在36例骨肉瘤和17例骨软骨瘤组织中的表达,并随访骨肉瘤患者生存时间。36例骨肉瘤中男19例,女17例,年龄平均19.9岁。Enneking分期II,3例,Ⅱ,27例,Ⅲ,6例,并发病理性骨折7例。结果-36例骨肉瘤随访时间平均3年6个月,其中存活3年及以上者13例,存活3年以下者23例,死亡病例均因骨肉瘤远处转移全身衰竭致死。36例骨肉瘤p53蛋白阳性表达率为52.8%,显著高于骨软骨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p53蛋白表达在不同Enneking外科分期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生存时间3年以上组及3年以下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p53基因突变对骨肉瘤的发病可能产生影响,对患者预后评估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趋化因子受体7(CXCR7)在骨肉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检测48例骨肉瘤组织标本、10例骨软骨瘤组织中 CXCR7的表达,分析其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CXCR7在骨肉瘤组织和骨软骨瘤组织的阳性表达率是分别为75%和2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CXCR7的表达与临床分期、有无转移密切相关(P <0.05),与性别、年龄及肿瘤分化程度无明显关系(P >0.05)。结论:CXCR7在介导骨肉瘤侵袭及转移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有望作为骨肉瘤治疗的分子靶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