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开胸术后早期肺通气功能变化   总被引:46,自引:1,他引:45  
  相似文献   

2.
开胸手术术中和术后氧代谢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氧代谢的变化对病人影响极大,围手术期氧代谢的变化可能使氧债产生,氧债的产生可直接引起器官功能衰竭,影响手术后生存率[1]。本研究旨在了解开胸病人围手术期氧代谢变化。  相似文献   

3.
开胸术后早期肺功能的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目的 了解开胸术后早期肺功能的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 方法 连续测定 6 4例患者术前及术后早期的肺功能 ,分析其肺功能的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 结果 术后第 1天 ,患者肺功能降低到术前的 (39± 14 ) % ,术后第 3~ 4天恢复相对较快 ,术后第 8天恢复到术前的 (6 2± 10 ) %。硬膜外镇痛可降低疼痛评分、改善肺功能。单因素分析中 ,手术方式 (F =4 13,P <0 0 5 )、疼痛 (F =2 8 0 2 5 ,P <0 0 1)、术后恢复时间 (F =12 6 2 ,P <0 0 1)对术后早期肺功能有影响。多因素分析中 ,术前肺功能、年龄、疼痛等创伤应激反应都是影响术后早期肺功能的因素。 结论 开胸手术患者术后早期肺功能严重受损 ,随术后时间的延长逐渐恢复。有效改善患者术前肺功能、减少术中创伤及对呼吸肌的损伤、充分的术后镇痛 ,是减少术后肺功能损害肺部并发症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4.
<正> 食管癌开胸术后,由于手术创伤造成胸膜腔内渗血渗液,同时也有气体进入胸膜腔,故手术后需在胸腔内放置引流管,以排出积气和积液,以利于病人减少术后并发症,早期拔管,顺利康复。  相似文献   

5.
开胸术后急性呼吸衰竭的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开胸术后急性呼吸衰竭的治疗刘国俊奎宏何飞黄韬李海斌开胸术后急性呼吸衰竭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应当引起广泛的重视。我院胸外科自1990年6月~1996年6月共施行开胸手术663例,术后发生急性呼吸衰竭18例,发生率为2.7%,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男性1...  相似文献   

6.
我院对肛肠外科骶麻术后485例患者应用双氯酚酸钠术后镇痛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近半年来 ,我们根据中医“肺与大肠相表里”的理论 ,在开胸术后采用通腑祛邪的方法治疗常见并发症 ,收到良好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4 5例 ,男 2 9例 ,女 16例 ,年龄 17~ 6 9岁 ,平均 4 6岁。其中食管癌 15例 ,胸腺瘤和重症肌无力 17例 ,肺癌 4例 ,肺大泡 5例 ,右支气管囊肿合并肺大泡 2例 ,外伤性血气胸 2例。本组病例均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 ,前胸部横切口或侧胸常规切口进胸。术后均有胸痛、胸闷、气短、呼吸浅快、咳嗽、痰多、发热 ,少部分病人有纳差、腹胀、大便干结等症状。将病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食管癌病人因…  相似文献   

8.
<正> 开胸术后胸内大量出德和渗血,是术后严重并发症之一,危及患者生命。本文结合我院1989年10月~2000年10月1日,发生大量出血或渗血病人的临床资料,谈谈我们的护理体会。 1 临床资料 我院自1989年10月~2000年10月之间,开胸手术3000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帕瑞昔布钠对开胸术后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PCIA)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60例ASA Ⅰ或Ⅱ级择期开胸手术患者随机均分为三组:Ⅰ组于切皮前15 min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40 mg;Ⅱ组于缝皮时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40 mg;Ⅲ组为空白对照组.术后均采用芬太尼PCIA镇痛.记录术后2、8、24、48 h的HR、MAP、疼痛VAS评分及不良反应;记录术后24 h内PCIA的芬太尼用量.结果 Ⅰ、Ⅱ组8、24 h VAS评分显著低于Ⅲ组(P<0.05);术后24 h芬太尼用量Ⅰ组[(0.53±0.02)mg]、Ⅱ组[(0.55±0.01)mg]明显低于Ⅲ组[(0.72±0.02)mg](P<0.05);Ⅰ、Ⅱ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少于Ⅲ组(P<0.05).结论 帕瑞昔布钠可增强芬太尼术后镇痛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不影响心血管功能,可安全用于开胸手术围术期辅助镇痛.  相似文献   

10.
开胸手术后病人常因切口疼痛而影响呼吸功能、术后恢复及生活质量。我们自2003年3月开始采用开胸手术中冷冻肋间神经的方法预防开胸术后胸痛,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开胸术后病人疼痛剧烈,影响术后病人的恢复。本研究拟探讨开胸术后胸膜腔内病人自控镇痛的效果,观察其对血清皮质醇、血糖、呼吸频率(RR)和潮气量(Vr)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冷冻肋间神经预防开胸术后胸痛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我们自1996年1月开始采用开胸手术中冷冻肋间神经的方法预防开胸术后的严重胸痛,取得较满意的效果。临床资料采用随机双盲法选择100例常规标准后外侧切口开胸的手术病人,其中男78例,女22例;年龄18~72岁,平均52.3岁。均分为冷冻止痛组及对照组。...  相似文献   

13.
急诊室紧急开胸术21例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詹惟  王平  王建祥  游建 《临床外科杂志》2007,15(11):799-799
创伤患者的急诊开胸术近年已广泛开展。对于此类外伤性急性心包填塞和/或急性血气胸的患者,往往在给予心包、胸腔穿刺后病情几无改善,并且仍会迅速恶化,且没有时间完成相关辅助检查,紧急开胸术的救命性手术是唯一正确选择。1999年7月至2006年6月我们对21例患者进行急诊室开胸术,取得较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全组21例,男17例,女4例;年龄最小13岁,最大74岁,平均32岁。平均送诊时间为51min(25~136min)。穿透性损伤18例,平均ISS34.8,闭合性损伤3例,平均ISS38.5,两者ISS计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中17例在入诊后平均15min…  相似文献   

14.
开胸患者术后不同镇痛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多数开胸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主要与术后胸痛、应用麻醉药物过多及缺乏活动有关,如果术后止痛效果好,减少麻醉药品的用量,患者能早下床活动,大多数并发症可免于发生,为此,本研究旨对肌注镇痛药物、病人自控静脉镇痛(PCIA)和肋间神经冷冻术后镇痛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15.
开胸术后剧痛导致众多并发症,严重影响病人康复。良好的术后镇痛可减轻病人痛苦,减少术后并发症,但是镇痛方法尚需要进一步研究。本文研究对开胸术后病人利用肋间神经冷冻方法施行术后镇痛,观察其镇痛效果与并发症,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 探讨术中肋间神经冷冻术对开胸手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 将138例开胸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肋间神经冷冻组)、对照1组(硬膜外置管给药组)和对照2组(肌内注射给药组)各46例。比较三组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镇痛效果明显优于对照1组及对照2组(χ^2=33.6、27.6,均P〈0.01),术后咳嗽、咳痰评分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1,2组(均P〈0.01);术后肺炎和肺不张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2组(P〈0.01)。结论 术中肋间神经冷冻预防开胸术后切口疼痛安全有效.有利于患者术后有效咳嗽、咳痰。减少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8.
王磊  杨洪菊 《护理学杂志》2000,15(10):597-598
开胸术后多采用胸带包扎,以防止伤口裂开和降低深呼吸、咳嗽时的伤口张力,从而减轻疼痛.但存在诸多不利因素,如呼气状态包扎胸带限制了胸腔的扩张,使肺潮气量减少,咳嗽、咳痰受限;吸气状态包扎,则呼气时胸带极易脱落,起不到减轻伤口张力的作用.我科1995年4月至1998年4月,对135例开胸术后病人取消胸带包扎,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9.
用肺活量计测定开胸术后呼吸功能的变化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用肺活量计对38例食管癌开胸术后病人的早期通气功能进行连续监测,结果表明,术后10天内,每分静息通气量明显高于术前(P<0.01),至术后第14天时恢复到术前水平(P>0.05)。潮气量,最大通气量和用力肺活量均在术后第1天降到最低值,以后逐步恢复。术后恢复时间是影响呼吸功能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开胸术后引流管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肺上、中叶、肺段切除术、胸膜剥脱术等一般放置两根引流管,上管放置在第一前肋间,管端伸向胸腔顶部,用以排气,称排气管。下管放置在腋后线第七或第八肋间,管尖伏在膈肌上,用以排液,称排液管,中间以“Y”型管连接,接无菌水封瓶。肺下叶切除术、食管癌根治术一般只置一根排液管,用以排出胸膜腔内积液。全肺切除术后胸腔内放置一根引流管,接水封瓶以调节胸膜腔内压力,平时夹闭,根据情况可做短暂开放,以了解和调节胸腔内压力,防止纵隔移位,因此也称调压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