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桑叶多糖MP-3b的结构性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从桑叶中分离纯化获得的均一多糖MP-3b的结构.方法:采用糖组成分析、甲基化分析、部分酸水解、NMR、ESI-MS、IR等手段确定该多糖的结构.结果:MP-3b是一个相对分子量为8.9×104,由鼠李糖、阿拉伯糖、木糖、葡萄糖、半乳糖、半乳糖醛酸组成的结构复杂的酸性多糖.MP-3b由1,2-,1,2,4-连接的鼠李糖,1,4-、1,3,4-连接的半乳糖醛酸,1,3-、1,6-、1,3,6-连接的半乳糖和1,4-连接的木糖构成,并在1,2,4-连接的鼠李糖、1,3,4-连接的半乳糖醛酸、1,3,6-连接的半乳糖、1,3,5-连接的阿拉伯糖形成分枝点,由鼠李糖、阿拉伯糖、葡萄糖、半乳糖构成链的末端.结论:该多糖为首次从桑叶中获得的酸性杂多糖.  相似文献   

2.
何新阳  范海涛  孙萌  李洁  夏青  姜艳艳  刘斌 《中草药》2024,55(4):1089-1099
目的 对防风Saposhnikovia divaricata中分离得到均一多糖的结构及其免疫调节活性进行研究。方法 采用DEAE-纤维素、Sephadex G-75等柱色谱法,对防风多糖进行系统分离纯化,采用ESI-MSn、GC-MS、NMR等谱学技术,对分离得到的防风多糖SP800203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单糖组成、寡糖片段、糖残基类型和糖苷键连接方式等进行分析,确定其结构。采用细胞实验和斑马鱼实验,研究防风多糖SP800203的免疫调节活性。结果 从防风中分离得到防风多糖SP800203,糖醛酸质量分数为75.73%,相对分子质量约为7.14×104,由鼠李糖、半乳糖、阿拉伯糖和半乳糖醛酸组成,单糖物质的量比为2.8∶6.7∶6∶84.5。主链由半乳糖醛酸聚合而成,2条支链分别由阿拉伯糖、半乳糖醛酸、半乳糖、鼠李糖,以及阿拉伯糖、半乳糖醛酸、半乳糖聚合而成,二者分别通过β、α糖苷键与主链相连。防风多糖SP800203可以促进巨噬细胞一氧化氮、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1β和白介素-6的释放,增加斑马鱼的免疫细胞密度和巨噬细胞数量。结论 防风多糖SP800203为从防风中分离得到的新的均一多糖,具有良好的免疫调节活性;研究结果为阐明防风免疫调节作用机制奠定了基础,为防风临床应用及进一步研究与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徐长卿中多糖CPB-4的化学结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研究徐长卿中多糖CPB-4的化学结构。方法 :采用糖组成分析 ,甲基化分析 ,部分酸水解和13CNMR光谱等方法测定CPB 4的糖组成 ,连接方式 ,主链和支链结构及分枝点状况。结果 :CPB-4由L-阿拉伯糖 ,L-木糖 ,L-鼠李糖和D-半乳糖 =0.8∶0.2∶0.2∶1.0组成 ,主链由 1,5连接的半乳呋喃聚糖组成 ;侧链分枝主要位于半乳糖的6位 ,另有少量分枝位于半乳糖的2位 ;分枝的组成包括木糖端基、阿拉伯寡糖及由阿拉伯糖、鼠李糖和半乳糖组成的寡糖链。结论 :CPB-4为一新颖的中性杂多糖。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从当归[Angelica sinensis(Oliv)Diels]中分离纯化获得的均一多糖ASDII-3-3的结构。方法采用糖组成分析、甲基化分析以及NMR确定该多糖的结构。结果该均一多糖相对分子质量为44000,主要由阿拉伯糖和半乳糖组成,此外尚含有少量的鼠李糖、甘露糖和木糖;其中阿拉伯糖的连接方式为端基和1,5连接;半乳糖的连接方式为1,4和1,4,6连接;鼠李糖为1,2连接,甘露糖为端基,木糖为1,4连接。结论该均一多糖为首次从当归中分离获得的一种新的杂多糖。  相似文献   

5.
柴胡多糖的分离和鉴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柴胡热水提取液经超滤和透析分离得柴胡多糖——柴Ⅲ-5311,为平均分子量约8000的均一多糖。酸水解证明柴Ⅲ-5311是由半乳糖醛酸、半乳糖、葡萄糖、阿拉伯糖、木糖、核糖、鼠李糖和一个未知成分组成。  相似文献   

6.
蜜环菌菌索多糖的分离纯化及其部分理化性质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测定纯化蜜环菌菌索多糖(简称Am)组分的部分理化性质,以进一步了解Am结构和功能的关系。方法:用超滤、醇析法将蜜环菌(Armillariella mellea)菌索的水溶性多糖进行粗提,再经Saphadex G-150柱色谱纯化。结果和结论:Am为均一性组分,其[α]25D为+50°,不含蛋白质,相对分子量为13.8万,Dische反应呈阳性。水解产物为D-葡萄糖、D-甘露糖、D-半乳糖、D-木糖和半乳糖醛酸。红外光谱分析证明Am的组成单体为吡喃糖,含有乙酰氨基官能团。  相似文献   

7.
六味地黄汤中3个多糖组分的化学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研究六味地黄汤中部分多糖组分的化学结构特征。方法 采用DEAE-纤维素柱色谱和凝胶渗透色谱分离纯化,化学和光谱方法分析其结构特征。结果 从六味地黄水提取物中分离得到3个均一多糖组分LWP2-1,LWP2-2和LWP2-3,其相对分子量分别为7.46×104,5.51×104和4.07×104,主要由鼠李糖,阿拉伯糖,葡萄糖,半乳糖和半乳糖醛酸组成。结论 3种多糖为首次从六味地黄汤中分得,均为结构复杂的杂多糖。  相似文献   

8.
细茎石斛多糖DMP2a-1的结构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徐程  陈云龙  张铭 《中国药学杂志》2004,39(12):900-902
 目的研究从细茎石斛[Dendrobium moniliforme(L)Sw]中分离纯化得到的一种相对分子质量为60×103的多糖DMP2a1的化学结构。方法应用紫外、红外、高碘酸氧化、甲基化分析、质谱及1H,13CNMR等化学和光谱方法研究该多糖的结构特征。结果多糖DMP2a-1主链由1,4连接的α-D-吡喃葡萄糖基组成,β-D-甘露糖以端基糖的形式位于1,4α-D-吡喃葡萄糖基的O6位上,每6个1,4连接的葡萄糖残基上有1个O6位发生了取代。结论细茎石斛多糖DMP2a-1是一新结构多糖,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分离纯化得到的3种大黄多糖结构进行研究。方法水提醇沉得到大黄粗多糖,分别经DEAE-52柱层析、Sephacryl S-200凝胶柱层析分离纯化后,得到3种多糖组分RP-1、RP-2、RP-3,并采用高效凝胶色谱GPC、薄层色谱TLC、气-质联用GC-MS、核磁共振NMR等对其分子量、单糖组成、糖链的连接方式及其分支情况和糖苷键构型等进行分析。结果 RP-1由葡萄糖残基构成,主要连接方式为1,4-连接,并在O-6位出现支链。RP-2由鼠李糖、阿拉伯糖、木糖、甘露糖、葡萄糖、半乳糖以及半乳糖醛酸组成,主要含有1,4-葡萄糖残基,同时还有1,2-鼠李糖,1,4,6-甘露糖、葡萄糖等残基。RP-3由鼠李糖、阿拉伯糖、木糖、甘露糖、葡萄糖以及葡萄糖醛酸组成,主要糖单元为1,5-连接的五碳糖。结论初步鉴定了3种大黄多糖的结构,为其药理作用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对白子草中的多糖进行分离纯化,并对得到的多糖组分的理化性质进行分析。将脱脂后的白子草药材经热水提取,乙醇沉淀,木瓜蛋白酶-Sevag法去蛋白后,再经DEAE-Sepharose Fast Flow离子交换柱色谱分离,透析除盐纯化得白子草多糖,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红外光谱和1H-NMR对其进行组成研究和分析。白子草多糖中的GDPs-2的纯度为87.3%,相对分子质量为2.03×104 Da;GDPs-3的纯度为90.9%,相对分子质量为4.29×104 Da。红外光谱无法确定GDPs-2是否有α构型的呋喃糖苷,但提示GDPs-3可能有α构型的呋喃糖苷键,1H-NMR分析初步判断GDPs-2和GDPs-3的糖苷键连接方式均为α型。GDPs-2由葡萄糖醛酸和木糖组成,摩尔比为1.1:0.63;GDPs-3由鼠李糖、葡萄糖醛酸、半乳糖、木糖和半乳糖醛酸组成,摩尔比为0.32:6.0:0.21:1.75:4.3。  相似文献   

11.
积雪草中降血糖多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雪松  郑芸  方积年 《中国药学杂志》2005,40(22):1697-1699
 目的研究中药积雪草(Centellaasiatica)全草中的降血糖活性多糖组分。方法采用DEAE-纤维素柱色谱和凝胶渗透色谱进行分离纯化,化学及光谱方法进行结构分析,并进行免疫及降血糖药理活性测试。结果积雪草多糖组分S5X相对分子质量为1.17×105,含阿拉伯糖、半乳糖、木糖、葡萄糖以及半乳糖醛酸、葡萄糖醛酸等残基,是一个结构复杂的含肽的多糖组分,具有一定免疫和降血糖活性。结论S5X首次从该植物分得的杂多糖,具有降血糖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离、纯化出知母水溶性多糖,研究其性质。方法粗多糖经反复冻融S、evage法脱蛋白、高速离心、超滤、柱色谱等方法分离纯化得级分AAB1。经HPLC、比旋光度测定等方法,证明AAB1为均一组分。用气相色谱分析多糖组成。结果AAB1由Xyl,Man,Gal,GalA,Glc组成,其摩尔比为1∶11∶1.75∶7.92∶1.2。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5.47×104。结论AAB1为酸性均一杂多糖。  相似文献   

13.
 目的提取野西瓜成熟果实中的多糖,并对野西瓜果实中多糖进行含量测定及单糖组分分析。方法含量测定采用苯酚-硫酸法;单糖组分分析采用高效毛细管电泳。结果野西瓜粗多糖及除蛋白后(Sevage法)多糖含量分别为39.95%,66.42%;野西瓜多糖的主要单糖组分为:鼠李糖∶木糖∶葡萄糖∶(果糖和甘露糖)∶阿拉伯糖∶半乳糖=3∶5∶48∶100∶21∶19。结论实验中优化后的苯酚硫酸法简便、易行;采用高效毛细管电泳对多糖中单糖组分分析,分离效果也很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从柘树根中分离纯化出柘树根多糖CPS-1,并研究其理化性质。方法用水浸提柘树根,过3520树脂柱,乙醇沉淀,Sevag法脱蛋白,透析后经DEAE-Sephadex A-50柱纯化得CPS-1。用HPLC,TLC,GC,元素分析,IR,1H-NMR及13C-NMR研究CPS-1的理化性质。结果CPS-1达到高效液相色谱纯,由鼠李糖、阿拉伯糖、木糖、甘露糖、葡萄糖和半乳糖组成,物质的量之比依次为1.00∶14.02∶0.74∶2.62∶30.06∶17.72,CPS-1的糖苷键为α-构型,具有吡喃型糖环,C-2,C-3,C-4中某一碳上发生取代,C-6未发生取代。结论CPS-1是由鼠李糖、阿拉伯糖、木糖、甘露糖、葡萄糖和半乳糖组成的杂多糖,其数均相对分子质量(Mn)为4461,重均相对分子质量(Mw)为6572。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松木层孔菌胞外多糖(PPE)的结构性质。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鉴定纯度并测定相对分子质量;气相色谱、红外光谱、完全酸水解、高碘酸氧化及Smith降解、甲基化反应及其产物的GC-MS联机分析、13C-核磁共振对松木层孔菌胞外多糖进行结构性质研究。结果 松木层孔菌胞外多糖为均一组分,多糖含量为92.84%,相对分子质量为3.9×104,由甘露糖、葡萄糖、半乳糖组成,其摩尔比为38.4∶1.76∶1,由α型糖苷键构成,主链部分由α-(1→2)-Man构成,在O-6处形成分支点,支链部分由α-(1→3)-Man和α-(1→6)-Man构成,Man构成松木层孔菌胞外多糖的末端。结论 首次对松木层孔菌胞外多糖的化学结构进行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沙棘果水溶多糖JS1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6  
 目的:从已提取过水溶性多糖后的沙棘果残渣中,进一步用稀碱液(0.1mol·L-1NaOH溶液)提取多糖JS1,并研究其组成性质。方法:利用DEAE-Sephadex A-25柱层析法纯化沙棘果碱提水溶多糖,并采用玻璃纤维纸电泳,Sepharos CL-4B柱层析比旋度等方法证明组分的均一性,同时用气相色谱、红外光谱等方法对其组成进行研究。结果:分离得到JS1水溶性多糖,经气相色谱分析得单糖组分为Ara,Xyl,Gal,Glc,摩尔比依次是1∶6∶12∶4?结论:JS1为中性杂多糖。  相似文献   

17.
枸杞多糖的提取分离和其组成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田丽梅  王旻 《中国中药杂志》2006,31(19):1603-1607
目的:从枸杞中提取分离枸杞多糖(LBP),并对其组成进行研究。方法:采用水提法提取LBP,用DEAE纤维素柱色谱和凝胶柱色谱进行分离纯化,采用GPC-LLS法、气相色谱法、氨基酸自动分析等方法对其组成进行研究。结果:LBP纯品含有4个级分,LBP的分子质量约为1.524×105,由阿拉伯糖(Ara),鼠李糖(Rha),木糖(Xyl),甘露糖(Man),半乳糖(Gal)和葡萄糖(Glc)6种中性单糖和半乳糖醛酸及18种氨基酸组成,结论:LBP是酸性杂多糖同多肽或蛋白质构成的的复合性多糖,且存在Glycan-O-Ser的糖肽结构。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宁夏枸杞子中的多糖成分进行研究。方法宁夏枸杞子热水提取、乙醇沉淀,DEAE—SepharoseF.F.和SephacrylS-200柱层析纯化,得到一个酸性果胶多糖LBP—II—b,采用IR、NMR、HPLC、GC—MS、部分酸水解及甲基化分析等物理化学方法对其结构进行表征。结果LBP—II—b是一个典型的I型鼠李半乳糖醛酸聚糖(RGI),主链骨架包括:1,4-GalAp构成的无分支的半乳醛酸聚糖(光滑区);1,4-GalAp通过0-4位与1,2-Rhap或1,2,4-Rhap的0-2位交替连接形成的具有较多分支的富含中性糖侧链的鼠李半乳糖醛酸聚糖(毛发区);1,3-Xylp以支链形式连接于1,4-GalAp主链形成的木半乳糖醛酸聚糖(毛发区)。此外,由T-,1,5-Araf和T-,1,4-,1,3,4-Galp聚合形成阿拉伯半乳聚糖或阿拉伯聚糖支链。结论LBP—II—b是首次从枸杞中分离得到的一个新的果胶多糖。  相似文献   

19.
Polysaccharide fractions were isolated from Plantago Major L. leaves by extraction with cold water, hot water and with dimethylsulphoxide (DMSO). Each of the three crude extracts obtained was further separated by ionexchange chromatography. Only the two acidic fractions from the 50°C crude extract were biologically active, demonstrated by in vitro testing of activation of the complement system and induction of tumour necrosis factor alpha (TNF-α) production from human monocytes. One of the fractions, PM I50, contains polysaccharide material comprising arabinose, galactose and xylose with smaller proportions of galacturonic acid, glucose, mannose and rhamnose. This fraction was further fractionated by size exclusion chromatography to give three fractions PM Ia, PM Ib and PM Ic. PM Ia is probably an arabinogalactan and PM Ib is mainly a 1,4-linked xylan. The other biologically active fraction, PM II50 is composed of 75% galacturonic acid, 3% rhamnose, 6% arabinose and 8% galactose. Structure analysis indicates that PM II50 is a pectin type polysaccharid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