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乙腈为萃取剂,在正辛烷中加入少量噻吩构成汽油模拟体系,考察了稀释剂含量、剂油比、温度对脱硫率和分配系数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溶剂乙腈脱除催化裂化(FCC)汽油中的硫化物是可行的,乙腈是一种较好的萃取剂.建立了在模拟体系中噻吩的萃取动力学方程:r表现=56.1×e(-16.1/T)CA以及不同温度和不同稀释剂含量下的萃取平衡线.模拟体系萃取脱硫适宜的条件为稀释剂体积含量1%~3%,剂油质量比0.8~1.2,萃取温度为常温.在该条件下对催化裂化汽油进行萃取精制,精制汽油硫含量达到欧Ⅳ标准.  相似文献   

2.
以麦冬叶子为模板制备了多级孔结构的氧化铝材料,并使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和氮气吸附-脱附等分析手段,对氧化铝的相态、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同时,研究了多孔氧化铝对酸性品红的吸附性能,考察了吸附剂用量、吸附时间和溶液温度对酸性品红吸附量和脱除率的影响,并使用准一级和准二级动力学方程、Langmuir和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以及粒子内扩散模型对吸附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得到的氧化铝材料较好地遗传了叶子的微观形貌和多孔结构,并且对酸性品红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吸附过程与准二级动力学速率方程、Langmuir吸附等温线模型的拟合结果具有很好的相关性,为单分子层化学吸附。  相似文献   

3.
以工业生产的实际数据对实验关联的噻吩加氢脱硫表观反应动力学方程加以修正,得出反应动力学方程:r=6.935×1-0 12exp-45 054RTp1.H 42p0.T h83。研究了等温条件下温度对噻吩加氢的影响,并对二段反应器中实际温度的测定曲线进行了模拟比较。结果表明:温度是噻吩脱除反应的关键因素,入口温度应随着床层绝热温升的下降而逐步提高。  相似文献   

4.
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桑叶总黄酮及其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桑叶总黄酮(MTF)的分离纯化工艺,并探索其动力学过程。方法:考察3种大孔吸附树脂对MTF的吸附分离性能,以饱和吸附量、总黄酮回收率及纯度为考察指标综合评价,绘制渗漏曲线和洗脱曲线并用数学方程来描述其动力学过程。结果:NKA-9型树脂对MTF的吸附分离性能最好,饱和吸附量为43.4 m g.-g 1,洗脱率为98.2%;分离纯化MTF的最优工艺条件为:上样浓度20 m g.m-l 1,6倍量洗脱用水,70%乙醇洗脱,总黄酮纯度达58.2%;树脂可重复使用4次;动态吸附-洗脱过程的动力学方程为:y=u(1--e kx)。结论:NKA-9型树脂适用于MTF的分离纯化。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大孔吸附树脂吸附远志总皂苷这一过程的吸附热力学和吸附动力学特征。方法以香草醛-冰醋酸-高氯酸为显色剂,采用可见光分光光度法测定了不同温度时的吸附等温线和不同起始浓度下的吸附动力学曲线。结果吸附平衡数据符合Freund lich方程、Lagergren一级速率方程和Dumwald-W agner颗粒内扩散方程,相关性均良好。结论该吸附过程为吸热过程,自发进行,高温有利于吸附,吸附速率主要由颗粒内扩散控制。  相似文献   

6.
由扎赉诺尔褐煤制成的粒状净化剂,对水溶液中的Cr(Ⅵ)有较好的吸附能力。其吸附等温式为m_r=m_a bc~(2/3)/1 bc~(2/3) 吸附动力学方程为■  相似文献   

7.
开展了FCC汽油萃取精馏耦合重组分加氢脱硫脱氮的研究。首先在连续萃取精馏小试装置上,以碳酸丙烯酯为萃取剂考察萃取精馏的脱硫效果。在优化工艺条件下,塔顶低硫精制油收率达63.2%,硫氮质量浓度分别为29.4 mg/L和1.3 mg/L,脱硫率和脱氮率分别达84.5%和97.4%。类型硫分析结果表明,碳酸丙烯酯对含氮化合物及噻吩衍生物在内的大部分类型硫具有很高的选择性,但对噻吩的选择性稍弱。随后在小型固定床上采用FGH 31催化剂对富硫重组分进行加氢脱硫,在优化操作条件下重组分加氢后硫、氮质量浓度分别降至9.5 mg/L和12 mg/L,脱硫率和脱氮率分别达97.4%和91.8%。萃取精馏的低硫、低氮和低芳精制油和经过加氢脱硫后的重组分均可作为优良的欧IV汽油调和组分。  相似文献   

8.
目的 撂讨HPD100大孔树脂纯化茄尼醇的最佳工艺.方法 以大孔树脂的吸附容量为指标,通过正交试验考察药液溶剂,吸附柱长径比、药液浓度、吸附流速对树脂吸附容量的影响;以树脂柱解吸成品的收率及含量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考察解吸液甲醇浓度、解吸流速、解吸液用量对成品收率及含量的影响.结果 IIPD100大孔树脂吸附茄尼醇最佳的工艺条件为:药液溶剂为甲醇-石油丁醚(85:15)、拄长径比为5:1、药液浓度10mg/mL、吸附流速IBV/h,树脂吸附容量达54.2mg/mL.最佳的解吸条件为:解吸溶剂为甲醇-石油丁醚(95:5)、解吸流速为L0BV/h、解吸液用量为12BV,该条件下茄尼醇的收率为88.7%,成品含量为91.8%.  相似文献   

9.
[目的] 考察 AB-8 大孔吸附树脂对知母溶液中皂苷吸附的动力学过程.[方法] 通过静态吸附、单次动态吸附和串联动态吸附实验.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知母皂苷的含量,绘制静态吸附曲线和动态吸附曲线.[结果] 静态吸附实验中,Lagergren 方程参数 kad=0.0186,r = 0.998 6,Dumwals-Wagner 方程参数 K = 0.008 1,r=0.995 8.动态吸附过程存在泄露现象,穿透点在 600 mL (0.1 g/mL).[结论] AB-8 大孔吸附树脂对知母皂苷的吸附机理是前期以液膜扩散为主,后期以颗粒内扩散为主.动态吸附的泄露问题可通过串联吸附柱加以解决,此方法可以作为中试模型.  相似文献   

10.
通过水杨羟肟酸(SHA)与氯甲基化交联聚苯乙烯微球之间的Friedel-Crafts烷基化反应,实现了SHA在交联聚苯乙烯微球(CPS)上的固载化,制得了SHA功能化微球SHA-CPS。采用红外光谱对其结构进行表征;通过吸附动力学实验和等温吸附实验研究了SHA-CPS微球对苯酚及对硝基苯酚的吸附行为,考察了介质的pH、温度对SHA-CPS微球吸附苯酚的影响,探讨了其吸附热力学与吸附机理。结果表明,SHA-CPS对苯酚及对硝基苯酚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和较快的吸附速率,其吸附能力受温度和pH影响较大。SHA-CPS对苯酚及对硝基苯酚的吸附动力学过程符合准一级方程,其吸附行为符合Freundich吸附模型,属单分子层吸附。SHA-CPS吸附树脂具有良好的重复使用性能。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阜新(Ⅰ)、新宾(Ⅱ)、舒兰(Ⅲ)三种泥炭对阳离子染料翠蓝GB(简称GB)的吸附作用。探讨了吸附反应热△H~o、熵变△S~o和相对亲和力-△μ~o的关系以及影响-△μ~o和吸附量的因索。实验证明:上述三种泥炭对GB的-△μ~o的大小为:Ⅰ>Ⅱ>Ⅲ。还讨论了泥炭吸附GB的动力学性质,研究了不同反应条件对有效扩散系数?及平衡分率u_t的影响,得到阜新泥炭吸附GB的有效扩散系数?约为5×10~(-11)cm~2/s,扩散活化能为6.90kJ/mol。  相似文献   

12.
通过氯化和胺解两步反应,对玉米秸秆纤维素骨架中的羟基进行化学改性,得到氨基硫脲改性的纤维素。通过红外光谱和电子能谱对该改性玉米秸秆纤维素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作为吸附剂对水溶液中Hg(Ⅱ)的吸附能力。结果表明:所获得的氨基硫脲改性纤维素对Hg(Ⅱ)的最大饱和吸附量为499.6 mg/g;吸附模型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模型和准二级动力学模型,拟合系数R2在0.98以上;改性纤维素材料表面富有的氨基硫脲官能团与重金属Hg(Ⅱ)离子发生的表面络合作用,增加了其吸附性能。  相似文献   

13.
芍药苷大孔树脂静态吸附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大孔树脂吸附芍药苷的静态吸附动力学特征.方法 通过静态吸附动力学实验,研究不同温度及不同浓度条件对树脂静态吸附的影响,并利用Lagergren一级速率方程和Kannan 颗粒内扩散方程对实验数据进行拟合.结果 实验数据符合Lagergren一级速率方程和Kannan颗粒内扩散方程,相关性均良好.结论 液膜扩散和树脂颗粒内扩散均是控制该吸附过程中吸附速率的因素,其中树脂颗粒内扩散起主要作用;在吸附进行的最初阶段,同浓度的提取液,高温条件下的吸附量明显大于低温条件下的吸附量;在吸附到达平衡阶段之前,浓度增大,吸附速率和吸附量也随之增大.  相似文献   

14.
通过静态吸附实验,研究了大孔交联聚苯乙烯树脂(XAD-4)、氧修饰超高交联聚苯乙烯树脂(NDA-100)和胺基修饰超高交联聚苯乙烯树脂(ND-90)对乙醇.水溶液中硫辛酸的吸附热力学及动力学特性,结果表明:硫辛酸在XAD-4树脂上是单层吸附,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方程,吸附过程符合准一级动力学吸附方程。硫辛酸在NDA-100和ND-90树脂上的吸附也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方程,但并不只是单层吸附,同时兼有毛细管凝聚和微孔填充作用,吸附过程可分为大孔和中孔区的吸附以及微孔区的吸附两个阶段,两个阶段都符合准一级动力学吸附方程。  相似文献   

15.
弗伦德利希(Freundlich)吸附等温式和朗格缪尔(Langmuir)吸附等温式是应用于气-固表面的吸附等温式.但在各种教材中,弗式吸附等温式是以经验公式出现,朗氏吸附等温式也通常用动力学方法或统计热力学方法来推导[1-4].本文从理想状态的膜方程出发,对以上二式作出理论推导.  相似文献   

16.
以在正辛烷中添加不同量和不同种类的硫化物为模拟体系,介绍了萃取一光化学脱除催化裂化(FCC)汽油中硫化物工艺,探究了该工艺的脱硫机理,并建立了脱硫动力学方程,其动力学方程为(-rA)=dcA/dt=0.4352cA-462.28, Ea=16.9kJ/mol, k0=1.19。并通过3种FCC汽油的萃取-光化学脱硫的实验数据对该动力学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动力学方程适用于1#FCC汽油和3#FCC汽油;对于2#FCC汽油,由于其烯烃含量比较高,对实验结果有一定的影响,因此,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存在一定的偏差。  相似文献   

17.
应用大孔吸附树脂吸附分离技术制备蒲黄总黄酮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考察13种大孔吸附树脂对蒲黄总黄酮的吸附分离性能,确定大孔吸附树脂吸附分离蒲黄总黄酮的工艺条件.以总黄酮吸附量、总黄酮含量和总黄酮回收率为考察指标,测定总黄酮含量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考察泄露曲线采用薄层扫描法.结果表明AB-8型树脂对蒲黄总黄酮有良好吸附分离性能,其吸附分离蒲黄总黄酮的工艺条件为:蒲黄提取物上样浓度为20 mg/mL,蒲黄总黄酮最大吸附量为9.36 mg/mL,吸附流速为2 mL/min,洗脱剂为50%乙醇,洗脱剂用量为7倍量树脂体积,洗脱速度为2 mL/min,树脂可重复使用3次.AB-8型大孔吸附树脂在所确定的工艺条件下,可较好地吸附分离蒲黄总黄酮.其乙醇洗脱物中蒲黄总黄酮含量达45%以上,总黄酮回收率达85%以上.  相似文献   

18.
大孔吸附树脂纯化鬼针草总黄酮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研究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鬼针草总黄酮的工艺。方法以鬼针草总黄酮吸附量、总黄酮含量和总黄酮回收率为考察指标,从吸附分离特性对树脂进行筛选和工艺优化。结果HPD100树脂对鬼针草总黄酮有良好的吸附分离性能,其吸附分离鬼针草总黄酮的工艺条件为:原液上样浓度为1-1.5g/L,调pH为4,以2BV/h的吸附速率进行吸附,最大上样量以总黄酮计为4.99g/L树脂。吸附后先以4BV水洗去杂质,再用4BV的70%乙醇以4BV/h的速率进行洗脱。在此条件下进行吸附、洗脱,树脂可重复使用5次。结论HPD100树脂在所确定的工艺条件下,可较好的吸附分离鬼针草总黄酮。  相似文献   

19.
目的考查12种大孔吸附树脂对布渣叶总黄酮的吸附与解吸附特性。方法以总黄酮比吸附量和解吸附率为指标,通过静态和动态吸附-解吸附试验进行筛选,对性能较好的树脂进行吸附动力学研究。结果D101、NKA和HPD300树脂的静态比吸附量分别达到18.863、18.482和18.436 mg·g^-1,静态解吸率分别为95.92%、89.01%和91.14%;其动态比吸附量分别为12.667、12.271和12.164 mg·g^-1,动态解吸附率分别为94.51%、90.24%和91.89%。D101、NKA和HPD300的Langmu ir吸附等温线拟合方程的R2值分别为0.998、0.980和0.997;其Freund lich吸附等温线拟合方程的R2值分别为0.940、0.933和0.938。结论D101、NKA和HPD300大孔树脂对布渣叶总黄酮具有较好的吸附分离性能,其吸附过程符合Langmu ir模型。  相似文献   

20.
通过一步自由基聚合法,采用新壬酸乙烯酯(VNA)疏水改性壳聚糖(Cts),制得改性产物VNA-Cts。通过红外光谱和热重分析对产物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其作为吸附剂对阴离子染料普施安红(MX-5B)的吸附能力。结果表明:VNA基团被成功地接枝到Cts主链上,VNA-Cts的最大吸附能力与Cts含量呈线性相关性,接枝率为27.2%的VNA-Cts(CtsD27.2)具有良好的耐酸性、热稳定性和吸附染料的高效性,并且其最大饱和吸附量为1 180 mg/g;吸附模型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模型和Pseudo-secongd-order动力学模型;将吸满染料的CtsD27.2置于pH为8的NaOH溶液中,大约80%的染料会解吸附重新回到水溶液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