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液内科应用品管圈降低病房输血缺陷的作用。方法:分析血液内科输血缺陷的主要原因,确定品管圈活动主题,制定完善的管理对策并最终实施。对比品管圈实施前后血液内科发生输血缺陷的情况。结果:品管圈实施后输血记录不规范、配输血核对流程不规范情况均低于品管圈实施前,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内科开展品管圈活动能够显著提高输血服务质量,显著降低输血缺陷事件的发生率,为血液内科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索品管圈活动在降低新生儿交接缺陷发生率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5年8~9月本科新生儿390人次作为研究对象,自发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具体内容包括确定主题,拟定活动计划,把握现状,设定目标,解析问题,拟定对策并实施等,比较实施品管圈活动前后的新生儿交接缺陷发生情况。结果品管圈活动实施后,新生儿交接缺陷发生率由17.7%下降至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品管圈活动在降低新生儿交接缺陷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有效地降低了护理差错事故及医疗纠纷的发生,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重症监护室(ICU)病人失禁性皮炎管理中的应用与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确定以降低ICU病人失禁性皮炎发生率为活动主题,按照品管圈活动步骤开展活动,分析导致失禁性皮炎发生的护理原因及护理中存在的缺陷,针对原因拟定改进对策并实施,比较品管圈活动前后失禁性皮炎发生率。[结果]实施品管圈活动后,失禁性皮炎发生率由56.3%降至20.5%,活动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可降低失禁性皮炎发生率,提高圈员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意识和科研能力。  相似文献   

4.
陈芳  杨红忆 《护理与康复》2014,13(8):787-790
目的观察品管圈活动在降低住院患者血液标本溶血发生率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组织,以"降低住院患者血液标本溶血发生率"为活动主题,拟定活动计划,进行现况把握、原因分析、对策拟定及实施,并将改进前后的状况进行比较。结果实施品管圈活动后,血液标本溶血发生率从4.83%下降到1.76%(P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品管圈活动可降低住院患者血液标本溶血发生率,提高圈员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品管圈在精神科开放病房降低药物发放不及时事件发生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成立品管圈,通过对药物发放不及时事件发生率临床现状把握,设定目标,原因分析,拟定并实施对策,最终进行效果评价.结果 药物发放不及时事件发生率由改善前的6.7%降低到改善后的1.3%.结论 品管圈活动有效降低了药物发放不及时事件的发生率,提高了护理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和质量管理能力,促进了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留置针相关静脉炎发生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以"降低留置针相关静脉炎发生率"为活动主题,运用品管圈手法进行现状调查、目标设定、要因分析、对策拟定并实施。[结果]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留置针相关静脉炎的发生率由活动前的10.59%降至活动后的4.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对降低留置针相关静脉炎的发生率、提高留置针使用质量、确保输液品质有持续改进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术后整理存在问题发生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4年4月起在科内成立守护圈,开展品管圈活动,拟定降低术后整理存在问题的发生率为主题,通过活动计划拟定、现状把握、目标设定、解析、对策拟定、对策实施与探讨、效果确认、标准化、效果确认和改进等步骤开展活动。结果术后整理存在问题发生率由26.44%降至8.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在降低术后整理存在问题发生率中的效果明显,圈员在业务技术及管理能力上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应用品管圈降低病房"红灯"呼叫的频率。方法成立品管圈,按品管圈活动的10个步骤,分析病房"红灯"呼叫的原因,针对性地拟定对策并实施。结果实施品管圈活动后,病房"红灯"呼叫频率从71%降到11%。结论应用品管圈能有效降低病房"红灯"呼叫的频率,提高护士主动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护理质量与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李霞  陈绍荣 《当代护士》2018,(9):111-113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降低封闭式儿童心理科病房隐患物品带入率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确定主题,遵循其循环工作程序开展品管圈活动,分析精神科隐患物品带入病房的因素,解析、拟定对策并实施,统计数据,分析结果。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后,隐患物品带入病房率降低,由原来的23.94%下降到6.87%。结论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加强了制度的培训及宣教的落实,强化了护士、陪护的精神科安全意识,增强了医患之间的有效沟通,降低了病房隐患物品的带入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肾穿刺活检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对活动前后肾穿刺活检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原因进行统计、分析,进行对策拟定并实施。结果应用品管圈活动后尿潴留的发生率由实施品管圈活动前的26.42%降低至活动后的6.86%;肉眼血尿发生率由实施品管圈活动前的3.77%降至0;肾周围血肿(2cm)发生率由实施品管圈活动前的3.77%降低至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品管圈可有效降低肾穿刺活检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减轻患者痛苦,提高科室护理团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提高圈员的团队精神和质量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麻醉恢复后患儿运送途中防止输液管路滑脱的应用效果,从而有效提高患儿护理工作质量。方法选定主题,对麻醉恢复后运送途中维持输液的患儿进行调查,分析造成输液管路滑脱的原因,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并实施。结果通过品管圈活动的实施,2013年3—10月患儿输液管路滑脱事件发生率较2012年明显下降,且患儿输液管路滑脱率下降100%。同时增强了团队的协作精神,提高了圈长的组织管理能力、圈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效调动了护士工作的积极性。结论品管圈活动不仅降低了患儿运送途中输液管路滑脱的发生率,而且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培养了护士团结协作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长期医嘱备药差错件数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制定计划,对病区长期医嘱备药的现状进行查检和解析,设定目标,针对要因拟定对策并实施,按PDCA循环进行检讨和改进。结果:长期医嘱备药差错件数由活动前的每周17.75件下降至活动后的每周3.80件,目标达成率为108.81%,进步率为78.59%;圈员自评8个项目素质能力均正向成长。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能有效降低长期医嘱备药差错件数,提高工作效率,保证病人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医院优质服务质量持续改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的480例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40例,观察组实施品管圈进行质量管理,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通过在住院患者中开展满意度调查,对比两组患者满意度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服务态度、护理技术、健康宣教、护士长管理方面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在病室环境方面的满意度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品管圈活动应用到医院护理质量控制中,不仅可以改进服务质量,提高患者满意率,而且调动了医院员工参与管理的意识,提高了工作积极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对降低静脉输入七叶皂苷钠所致静脉炎发生率的作用。方法:成立品管圈,选定活动主题,拟定活动计划,分析现状及影响因素,圈员共同拟定对策并按计划实施。结果:静脉输注七叶皂苷钠所致静脉炎发生率由活动前的59.32%,降至活动后23.64%。结论:应用品管圈质量改进工具可有效降低七叶皂苷钠所致静脉炎发生率,提高圈员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品管圈对降低ICU患者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的作用。方法: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运用品质管理手法管理ICU气管插管患者。结果:实施品管圈活动后,气管插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从活动前的6.97%降低至活动后的2.3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正确运用品管圈可明显降低气管插管患者非计划拔管的发生率,并且能提高圈员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6.
目的:将品管圈应用于骨创伤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预防,以降低患者DVT发生率。方法:2012年7月成立品管圈,通过品管圈活动步骤,对2012年7-9月住院患者DVT预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分析,提出改进对策并予以实施,再调查10-12月住院患者DVT发生率,对两者进行比较。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后,DVT发生率由7.81%下降至3.33%。结论:对骨创伤患者开展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的品管圈活动,能够提高患者DV T预防管理的质量,并切实减少患者DV T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对护士来回于护理站与病房的途中耗时的影响。方法:通过品管圈活动,在两个最短护理半径处设立二级护理站,配置二级护理站用具,改进病区工作流程,优化护理人员分工。结果 :责任护士每日途中耗时节约了316.3min,达标率达107.6%,进步率达66.3%;患者满意度从92.0%提高到99.6%,护士满意度从90.0%提高到95.4%。结论:建立二级护理站、优化工作流程和人员配置等方式,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护士无效的耗时和耗力,真正把时间还给了护士,把护士还给了患者。  相似文献   

18.
品管圈活动在手术病理标本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手术病理标本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通过品管圈活动步骤,运用质量管理常用工具对手术病理标本管理存在问题进行改进,并将改进前后状况进行比较。结果:病理标本总缺陷次数由1.2%降至0.2%,送检人员从核对标本到送达病理科平均时间由(2.25±0.59)min降至(1.42±0.31)min,标本平均处理费用由18.16元降至14.35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圈员的工作热情、个人表达能力、创造性思维、责任与荣誉、QCC手法运用及团队精神均有明显提高。结论:运用品管圈对手术病理标本进行管理,不仅提高了手术病理标本管理质量,而且节约成本,为医院创造了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品管圈的应用对提高乳腺癌患者PICC维护质量、降低乳腺癌患者PICC并发症发生率的作用。方法:针对主题,进行现状把握,计划拟定,目标设定与解析,对策拟定、实施与检讨,进一步改进,效果确认,标准化。结果:通过品管圈的应用,PICC穿刺点红肿、机械性静脉炎、导管异位的发生率均下降,且前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品管圈对PICC维护质量进行管理控制,可以提高乳腺癌患者PICC维护质量,降低乳腺癌患者PICC并发症发生率;具有主动管理的优点,能够更好地促进临床实际问题的解决,促进PICC换药室管理制度、PICC维护标准化操作流程的建立和完善。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产妇产后乳腺疏通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成立品管圈,确立"降低产后乳腺肿胀的发生率"为活动主题,进行现况调查、要因分析、拟定对策、运用PDCA循环的原则进行对策的实施和效果核查、标准化处置等。结果 :实施品管圈活动后,产后乳腺肿胀的发生率从90.29%降至61.09%(P<0.01);乳腺肿胀持续时间从32.94h降至26.60h(P<0.01);纯母乳喂养率从48.06%提高至75.57%(P<0.01)。乳腺肿胀程度、疼痛程度均有明显改善。结论:品管圈活动可降低产后乳腺肿胀的发生率,减少乳腺肿胀持续时间,提高纯母乳喂养率,对产后母婴健康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有助于提高护士工作的主动性和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