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探讨Teach-back方法在冠心病PCI术后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6月在石河子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心内科首次行PCI术治疗的冠心病患者14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7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方法进行健康教育,干预组采用Teach-back方法进行健康教育。两组干预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自我管理行为总分及各维度得分情况。结果两组研究对象自我管理行为总分及各维度得分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干预组患者自我管理行为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结论Teach-back方法能有效改善PCI术后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为临床护理人员实施健康教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延续性自我管理干预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PCI )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方法将100例PCI患者按照抽签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心内科常规健康教育,试验组给予以延续护理理念及自我管理理论为基础制订的延续性自我管理干预方案。应用自我管理知识问卷及冠心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 CSMS)分别于干预前,干预后1个月和干预后6个月对两组患者进行测评,比较两组患者的差异。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自我管理知识问卷和CSMS各维度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后1个月,试验组患者的CSMS日常生活管理、疾病医学管理、情绪认知管理评分分别为(48.17±7.20),(46.43±5.66),(47.96±9.69)分,优于对照组的(30.68±8.51),(33.40±4.86),(22.44±8.5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0.539,10.767,13.221;P<0.01);干预后6个月,试验组患者CSMS日常生活管理、疾病医学管理、情绪认知管理评分分别为(58.83±6.16),(65.30±5.28),(61.55±8.23)分,高于对照组的(30.47±8.37),(28.45±5.07),(24.00±7.2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8.373,33.822,22.929;P<0.01)。试验组干预后6个月与干预后1个月相比,自我管理知识及冠心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各维度得分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干预后1个月时日常生活管理知识及行为、疾病医学管理知识及行为得分均有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6个月时与1个月相比,疾病医学管理行为得分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心内科的健康教育相比,延续性自我管理干预能显著改善PCI患者的自我管理知识及行为,可以在临床上广泛?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连续性护理干预对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患者术后自我管理的影响。方法:选择120例行PCI治疗的冠心病患者,采用便利抽样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取连续性护理干预,跟踪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焦虑、自我管理水平、危险因素控制情况之间的差异。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各评价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3个月和6个月,观察组患者的焦虑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自我管理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3个月,观察组患者BMI达标数量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6个月后,两组患者危险因素达标数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连续护理干预能有效地改善PCI术后患者的焦虑情绪,提升患者自我管理意识,从而有效地减少冠心病危险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基于行为转变理论的健康教育对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术后自我管理水平、服药依从性、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行PCI的10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3例和观察组5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和出院指导,观察组给予基于行为转变理论的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自我管理水平、用药依从性和生活质量变化情况。结果: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各维度及总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用药依从性优于对照组(P<0.05);患者生存质量各维度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行PCI患者给予基于行为转变理论的健康教育能明显改善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用药依从性和生活质量,有利于改善患者远期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自我管理行为干预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1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分为对照组(105例)和实验组(10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自我管理行为干预。干预前、干预6个月后分别评价两组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能力和生存质量。结果干预6个月后,实验组患者自我管理水平得分高于干预前,且高于对照组(P0.05);患者生存质量在生理机能、生理职能、总体健康、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方面得分高于干预前,且高于对照组(P0.05),而在躯体疼痛方面得分变化不明显(P0.05)。结论通过自我管理行为干预,可以有效提高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能力,从而对改善其长期生存质量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基于ADOPT的护理干预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术后患者自我管理和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择PCI术后患者150例,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编号,奇数为干预组和偶数为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基于ADOPT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出院3个月、6个月的自我管理行为水平和服药依从性。结果:干预组在出院3个月、6个月的自我管理行为、服药依从性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随时间影响呈上升趋势。结论:基于ADOPT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地提高PCI术后患者的自我管理和服药依从性,有益于疾病的二级预防。  相似文献   

7.
张丽  毕玉洁 《妇幼护理》2023,3(24):5941-5943
目的 探讨延续性护理对冠心病患者 PCI 术后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 2022 年 1 月至 2023 年 1 月我院行 PCI 术的冠心病 患者 60 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数字随机法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30 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取 延续性护理模式。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心功能指标、心理状态、自我管理行为及满意度。结果 干预前两组心功能指标无显著差 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 LVEF、SV 显著高于对照组,LVEDD、LVESD 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心理状 态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心理状态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自我管理行为评分无显著 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自我管理行为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冠心病患者 PCI 术后实施延续性护理,能够改善心功能及心理状态,提高自我管理水平,缩短康复时间。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协同护理干预在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非同期对照研究,选取2019年12月-2020年2月收治的48例行PCI治疗的冠心病患者作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选取2020年3月-2020年5月收治的48例行PCI治疗的冠心病患者作为观察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协同护理干预。出院3个月后对两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心理状况及生活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服药依从性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HAMA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SF-36 量表中躯体疼痛维度、社会功能维度、情感职能维度和精神健康维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协同护理干预可以提高PCI术后冠心病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改善患者心理状况,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延续性自我管理教育在晚期癌痛患者健康教育中的作用。方法选取83例住院治疗的晚期癌痛患者,单日入院的患者(34例)设为对照组,双日入院的患者(49例)设为干预组。对照组由责任护士进行常规健康教育,干预组除实施常规健康教育外,由自我管理教育小组成员严格按照规范化健康教育流程对患者实施综合的自我管理教育。出院时对照组给予常规出院指导,干预组实施延续性自我管理教育,比较两组患者3个月后服药依从性、自我效能感及生命质量。结果延续性自我管理教育后,干预组患者服药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疼痛管理自我效能感、躯体功能自我效能感、症状应对自我效能感的得分高于对照组(P0.01或P0.05);生命质量各领域得分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延续性自我管理教育能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增强自我效能感,显著提高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实施多学科团队自我管理干预对社区冠心病病人的有效性。[方法]随机抽取西安市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管辖范围下的6个社区冠心病病人作为干预组(72例),其余6个社区的冠心病病人作为对照组(72例)。干预组实施多学科团队自我管理干预,对照组仅接受社区常规健康教育,于干预前、干预3个月后应用慢性病自我效能量表、冠心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生活质量量表(SF-36)评价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3个月干预组自我效能、自我管理行为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生活质量8个维度中的总体健康状况、生理职能、情感职能、精力、精神健康5个维度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但生理功能、躯体疼痛、社会功能3个维度得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社区冠心病病人实施多学科自我管理干预可以增强病人的自我效能,提高病人的自我管理水平,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符雅明  王海燕  刘翠荣  田荣  董晓雁 《全科护理》2012,10(14):1251-1253
[目的]探讨社区随访对起搏器植入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06例植入永久起搏器的病人按社区随机分为干预组50例和对照组5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随访,干预组在常规随访的基础上于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实施社区随访,两组在出院前及植入术后6个月、12个月采用简明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评价病人的生活质量,包括躯体功能(PF)、生理职能(RP)、躯体疼痛(BP)、一般健康状况(GH)、生命活力(VT)、社会功能(SF)、情感职能(RE)和精神健康(MH)。[结果]两组病人出院前SF-36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除术后6个月干预组BP评分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术后6个月、12个月其他维度干预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起搏器植入术病人行社区随访干预有助于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医院社区一体化延续护理在提高骨科出院患者生活质量中的效果。方法选取骨科患者121例,根据所在病区分为干预组60例和对照组6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出院护理,干预组实施6个月的医院社区一体化延续护理。结果出院时,两组患者SF-36健康调查量表各维度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个月后,干预组患者总体健康、心理健康、躯体疼痛、活力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干预后3个月和6个月,除情感职能外,干预组患者其他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医院社区一体化延续护理能够综合医院及社区的优势,可有效促进骨科出院患者康复,并有利于改善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连续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2007年6~12月在天津市环湖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85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分为干预组43例和对照组42例,两组患者均给与常规护理,干预组实施连续康复护理,分别在干预前和干预后3个月收集两组患者肢体功能和生活质量资料。结果:干预组BI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并且干预组和对照组BI得分干预前后组内比较都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组患者干预后的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领域得分高于干预前(P0.05),在生理机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6个维度得分也高于干预前(P0.05),但总体健康、精力2个维度得分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干预后生理健康领域得分高于干预前(P0.05),但心理健康领域得分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生理机能、生理职能干预后得分高于干预前,其他维度的得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连续康复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地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急件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143例ACS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72例和对照组71例,2组均接受常规的治疗和护理,对实验组患者额外进行护理干预.应用简明健康调查量表(SF-36)比较2组患者干预后的生活质量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者干预后生活质量较干预前有显著改善,与对照组比较也有显著改善,而对照组干预前后生活质量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 有效的护理干预能提高ACS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自我效能干预对空巢老年患者的心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在我院内科住院的空巢老年患者100例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包括基础护理、饮食护理、药物治疗、心理护理、康复指导等;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自我效能护理干预。干预前后分别对两组患者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评分;采用美国医学研究所制定的生活质量量表(SF-36QOL)进行生活质量评分,并评价其效果。结果: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我效能干预能减轻空巢老年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增强自信心,帮助老年患者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提高自我管理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卒中后抑郁(PSD)病人神经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76例PSD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8例,两组病人均给予脑卒中常规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针对性护理干预。在干预前、干预4周后,采用改良爱丁堡-斯堪的那维亚脑卒中评分量表(MESSS)、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BI)、HAMD量表和中文版简明健康状况量表(SF-36)对所有病人进行评分和问卷调查。[结果]两组病人干预后MESSS、BI、HAMD和SF-36各维度评分均优于干预前,观察组病人干预后MESSS、BI、HAMD和SF-36各维度评分均优于对照组。[结论]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PSD病人的神经功能缺损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格林模式的护理干预措施对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自我管理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0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心血管内科健康教育,而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格林模式进行干预:通过文献回顾,同时对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进行访谈,将影响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自我管理水平的相关因素归为倾向、促成和强化因素,针对各个因素,给予相应知识与技能培训,建立微信沟通媒介,提供相关学习资料,通过患者与家属自评及考核进行反馈。 结果:干预后干预组自我管理量表与生活质量量表的各个维度以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格林模式有助于提高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自我管理水平,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行为干预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病人后续康复治疗生活行为的影响。[方法]对我院120例PCI术后病人于入院后采用自制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病人行为与生活方式调查表"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病人A型行为评定量表"进行调查和评价,并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60例。对照组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予重点实施面对面相关的知识教育和行为干预,并在出院后进行每月1次或2次巩固教育。[结果]干预组健康相关行为与生活方式(合理膳食、戒烟、限酒、戒浓茶、保持乐观、稳定的情绪、矫正A型行为、定期监测血压、血糖、体重)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实施个体化行为干预能帮助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病人建立健康行为与生活方式,对促进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病人的康复和提高其生活质量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原发性肝癌慢性癌痛病人镇痛效果和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入选的83例病人按就诊时间分为对照组39例和观察组44例,两组均接受相应的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心理干预、认知干预、行为干预和家庭支持干预等。采用疼痛程度数字等级量表(PINRS)和肝癌病人生存质量量表(QOL-LC),在综合护理干预前后对两组病人进行问卷调查并记录。[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最终完成试验的病人分别为35例和38例;干预后观察组PINR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疼痛控制效果、生存质量总分及病人自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提高原发性肝癌病人慢性癌痛的治疗效果,缓解慢性癌痛,并改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