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术中经食管超声心动图监测行二尖瓣成形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术中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在二尖瓣成形术中的作用。方法  1993年 3月至 2 0 0 3年 3月 ,6 2例二尖瓣关闭不全病人在经食管超声心动图监测下行二尖瓣成形术 ,男 2 4例 ,女 38例 ,平均年龄 (31 3± 7 5 )岁。病因为退行性变 4 2例 ,先天性 2 0例。重度二尖瓣关闭不全 5 9例 ,中度 3例。根据二尖瓣病变的特征进行相应的成形手术。结果 全组无一例手术死亡 ,8例改行二尖瓣替换术。术后超声心动图检查二尖瓣无返流 3例 ,轻度返流 4 9例 ,中度返流 2例。结论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在术中能即时判断二尖瓣成形术的效果 ,并找出失败原因 ,从而指导进一步成形术。  相似文献   

2.
超声心动图在二尖瓣成形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用在二尖瓣成形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超声心动图用于31例二尖瓣关闭不全患者,指导手术适应证的选择并评价手术效果。结果31例患者中29例成功实施二尖瓣成形术,2例行瓣膜置换术;7例行术中食管超声监测。术后二尖瓣返流明显减少,左心房内径与左心室舒张末内径缩小,与术前比较,P〈0.05。结论超声心动图可初步指导二尖瓣病变手术方案并对术后疗效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3.
经胸超声心动图在心血管病介入性治疗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引导介入性治疗心血管病的可行性。方法:在彩色超声心动图仪和大型X线心血管造影仪同时监测下,摸索超声心动图监测引导动脉导管栓堵、二尖瓣和肺动脉瓣狭窄球囊扩张术的最佳观察方法。结果:引导介入性治疗患者51例。结果表明在二尖瓣狭窄患者中,可正确引导心房间隔穿刺,在二尖瓣及肺动脉瓣狭窄球囊扩张术中,可引导球囊导管的走向、所在部位、扩张程度。在动脉导管栓堵术中,可监测引导栓堵物置入部位,确定其嵌顿的牢固性。术中可对治疗效果进行即时判定。结论:经胸超声心动图引导介入性治疗心血管病具有X线所不能起到的作用,并且术中可即时判定治疗效果,有其独特优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围术期多模态超声心动图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接受CABG手术的患者在围术期运用超声造影技术评价术前及术后的心肌灌注;同时运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收集各研究对象术前及术后的左室全容积图像,评价左室收缩功能;超声造影检查及实时三维超声检查于术前5~7 d、术后7~12 d内完成。通过术中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对二尖瓣功能恢复情况的实时监测,辅助临床决策及时调整手术方案。结果:28例接受CABG手术的患者在围术期进行了超声造影检查、实时三维超声检查、术中经食管超声检查。术后心肌灌注参数A值、β值、A×β值、实时三维超声测量左室射血分数较术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即刻经食管超声心动图诊断轻度二尖瓣反流13例,轻-中度二尖瓣反流12例,中度二尖瓣反流3例(外科予以换瓣)。结论:围术期多模态超声心动图新技术应用于接受CABG患者的心肌灌注心功能评估以及术中辅助治疗策略,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对严重的二尖瓣关闭不全病人进行二尖瓣修补术与置换相比,有着明显的利益,然而,部分病例修补术后可能持续存在二尖瓣返流,且传统的术中评价二尖瓣修补术效果的方法往往不可靠。本组术中经食道超声心动图(TEE)发现二尖瓣修补术后仍有22%(2/9)的病例存在严重的二失瓣返流,根据这一信息.这2例病人当即进行了二尖瓣置换术。随访16~24个月,7例二尖瓣修补术的病人心功能一级,无需再次手术。因此,术中TEE技术是快速准确的评价瓣膜修补术效果的方法,保证了手术的成功,能使更多更复杂的病例进行二尖瓣修补术。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在二尖瓣成形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术前18例二尖瓣关闭不全患者均常规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术中经食管超声心动图监测,并即刻评价二尖瓣成形术的效果。结果本组18例中16例一次性手术实施成功。1例术中监测发现反流2级后再次实施成形后成功,1例术中监测发现反流3级后改行二尖瓣置换术。结论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在二尖瓣成形术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二尖瓣严重钙化和瓣叶活动度差是决定二尖瓣狭窄患者选择作二尖瓣换置术或分离术的重要因素。本文旨在评价用超声心动图估计二尖瓣狭窄瓣叶钙化的敏感性、特异性和预测准确性。方法:87例单纯二尖瓣狭窄或以二尖瓣狭窄为主的患者,女64例,男23例,年龄16~72岁,平均50.3±1.4岁。所有患者均作了手术,通过触诊或直视观察判断瓣叶钙化的程度,均在二尖瓣换置术或分离术中证实。其中43例切下的瓣膜并作了病理检查,钙化分为重度和轻度二级,胸部X线片根据二尖瓣部位较大、较轻或无密度增高而定为重度、轻度或无钙化的诊断。M型超声心动图先根据以往的标准分为重度(舒张期出现厚的、团状的、绒毛状或蓬松状回波)、轻度(层状的、多条的回波)和未钙化(稀疏的、单一的或双重舒张期回波)。然后,测量二尖瓣回波的最大厚度(MT)以及室间隔回波的最大厚度(ST),计算 MT/ST比率。并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二尖瓣成形术在二尖瓣反流治疗中的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4年7月在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行二尖瓣成形术的二尖瓣反流患者42例。手术方式包括人工瓣环置入,瓣叶部分切除,腱索修复、转移,人工腱索置入,缘对缘缝合技术等。术中左心室注水试验及经食道超声心动图检查评估即时效果,术后超声心动图随访二尖瓣反流、左心大小及左心室功能。结果 42例成功行二尖瓣成形术患者中1例围术期死亡。术后1个月、1年与术前相比,左心房内径(LA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在术后1个月变化不明显,但在术后1年监测中比术前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尖瓣无明显反流33例,微量反流5例,轻度反流3例。结论二尖瓣成形术是治疗二尖瓣反流的可靠方法 ,改善了左心结构重构及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回顾性分析先天性二尖瓣关闭不全再次手术的问题。方法:自2002年至2009年间共438例先天性二尖瓣关闭不全(不包括完全性或部分性房室通道)患儿行二尖瓣成形手术,所有患儿中有15例(3.4%)行再次二尖瓣手术,其中再次行二尖瓣成形术12例(组1),二尖瓣置换术3例(组2)。再次手术的原因包括:严重溶血和残余或复发二尖瓣关闭不全。术中根据瓣膜病变情况选择合适的成形方法,包括二尖瓣瓣环环缩、腱索转移、双孔成形和瓣膜置换手术。对所有患者均行临床评估和超声心动图检查评估二尖瓣功能。结果:全组患儿无死亡病例,所有15例随访患儿亦无死亡。组2患儿年龄、体质量和心胸比均大于组1。组1患儿中术中见原缝线撕裂2例,瓣环扩大4例,瓣叶局部裂3例,组1患儿术后超声心动图见二尖瓣关闭不全较术前明显减轻(P0.01)。组2中3例患儿均行二尖瓣双叶机械瓣置换。结论:二尖瓣成形术仍是先天性二尖瓣关闭不全再次手术的首选术式,对术前心功能差且瓣膜条件不理想的患儿行瓣膜置换手术是理智的选择。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人工腱索置入的二尖瓣置换术后5年效果。方法:将术后随访>5年的行二尖瓣置换患者分为两组。组1患者二尖瓣置换同时行人工腱索置入;组2二尖瓣置换时保留全部或部分后瓣患者,每组各30例。将术后5年的超声结果进行比较,同时比较术前、术后各组间数据差别。结果:对于二尖瓣替换手术,人工腱索置入与保留瓣下结构患者术后各项指标均有良好的改善,中期效果相当。结论:当二尖瓣置换手术中瓣下结构严重钙化,腱索、乳头肌与瓣膜重度粘连及融合导致其无法保留的风湿性心脏病患者中,人工腱索置入不失为一种合适的选择。  相似文献   

11.
目的:应用超声心动图技术测量二尖瓣成形术后即刻对合高度,并观察随访术后6个月该指标的变化情况,探索用对合高度作为超声定量指标,评价成形效果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例因单纯二尖瓣脱垂行二尖瓣成形术的患者作为手术组,用经食管超声测量其术后即刻的瓣叶各分区对合高度,与正常组对照分析、比较两组超声对合高度值差异;同时,比较术后即刻的外科直视测量对合高度值与经食管超声测值的差异。随访总结12例患者二尖瓣各小叶分区对合高度值,并与术后即刻超声测量数据相对比,观察对合高度的变化。结果:20例手术患者外科直视测量及超声测量二尖瓣对合高度的方法具有较好的一致性。12例患者实现术后6个月随访,2例出现明显反流区域对合高度较术后即刻均有明显降低。结论:超声测量对合高度的方法是可行的,对合高度能够作为二尖瓣成形术后评价二尖瓣对合程度的定量指标。  相似文献   

12.
心脏直视手术中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描记术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术中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描记术(ITEE)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总结106例接受ITEE检查的患者。结果:66.0%的患者行瓣膜手术,其中包括二尖瓣成形术、二尖瓣替换术、主动脉瓣替换术、三尖瓣成形术及主动脉瓣、二尖瓣双瓣替换术;12.3%的患者行左心室流出道疏通术;11.3%的患者行带瓣主动脉替换术;10.4%的患者行先天性心脏病矫治术,其中2例患者行经皮穿刺心房间隔缺损钮扣装置封堵术。结论:ITEE能即时评价人工瓣膜位于体内的功能状态,检出瓣周漏;准确地判断左心室流出道疏通的效果;ITEE检查在经皮穿刺缺损封堵术中也有较大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老年患者二尖瓣成形术的早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1月至2006年7月老年患者二尖瓣成形术46例的资料。二尖瓣关闭不全病因包括:二尖瓣脱垂18例,二尖瓣缺血性9例、感染性7例、退行性6例、风湿性3例,扩张性心肌病3例。手术均在体外循环下进行。手术前、后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观察二尖瓣返流的情况。结果:术后早期死亡1例(死亡率2.17%),其余患者均顺利出院。随访39例,随访时间6~48月。术后6个月NYHA心功能Ⅰ级29例,Ⅱ级7例,Ⅲ级1例,Ⅳ级2例;术后超声心动图检查二尖瓣无反流24例,轻度反流10例,中度反流2例,重度反流3例。结论:二尖瓣成形术对二尖瓣脱垂及退行性者疗效较好;扩张性心肌病,不宜成形术。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经食管二维与实时三维超声结合在风湿性二尖瓣病变成形术中的作用。方法:26例临床诊断为风湿性二尖瓣病变拟行二尖瓣成形术患者,术前联合应用经食管二维超声与实时三维超声,对二尖瓣功能不全进行分类,详细定位病变部位,测量二尖瓣前后叶厚度、长度及瓣环径。术后即刻评价疗效。结果:术前超声诊断单纯风湿性二尖瓣关闭不全10例(38.5%),单纯二尖瓣狭窄4例(15.4%),二尖瓣关闭不全重度伴狭窄轻度9例(34.6%),二尖瓣关闭不全重度伴狭窄中度3例(11.5%);瓣膜功能不全Ⅱ型4例(15.4%),ⅡAⅢa-P型18例(69.2%),Ⅲa-AⅢa-P型4例(15.4%)。术后即刻超声评价疗效,3例在超声指导下2次成形,其中2例最终选择瓣膜置换术。结论:经食管二维和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结合,在风湿性二尖瓣病变成形术前对瓣膜功能不全进行分类诊断,能准确评估二尖瓣叶厚度和长度,指导术式和人工瓣环的选择。术后即刻评价疗效,在风湿性二尖瓣成形术中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二尖瓣病变定位经食道超声检查与术中发现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应用经食道超声心动图序列二尖瓣病变定位切面与术中发现进行对照研究,寻找对应二尖瓣不同小叶分区的相应切面及标准化操作规程,以供临床决策及提高手术成功率。方法:二尖瓣脱垂并伴有中度以上的二尖瓣反流拟行外科手术患者53例。术前行食道超声检测瓣膜病变类型与小叶分区定位,与术中发现进行对照。二尖瓣的解剖定位采用Carpentier命名法,将前叶分为A1、A2及A3,后叶分为P1、P2及P3。术前1周及术中食道超声应用中食道四腔心切面、中食道5腔心切面、显示冠状静脉窦的短四腔心切面、两腔心切面、二尖瓣交界区两腔心切面、中食道左心室长轴切面及胃底左心室短轴切面进行二尖瓣病变的小叶分区定位。外科医生术中记录二尖瓣瓣膜脱垂、腱索断裂等病理类型及A1、A2及A3;P1、P2及P3病变部位。结果:46例资料完整的患者276个小叶被分析。在7个可以显示二尖瓣小叶分区定位的切面中,中食道五腔心切面、中食道四腔心切面、显示冠状静脉窦的短四腔切面、三腔心切面及结合彩色血流的胃底左心室短轴切面与术中发现的吻合率较高。结论:通过食道超声选择序列合理的切面可以在二尖瓣手术前进行较为准确的病变小叶分区定位,为外科手术,尤其是二尖瓣成形术提供必要的术前资料。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二尖瓣血性囊肿是一种罕见的心内占位性病变,本文旨在总结二尖瓣血性囊肿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及手术治疗经验。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2月至2017年7月,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4例二尖瓣血性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其中男性2例,女性2例;年龄7~63岁;合并心律失常(1例房性心动过速,1例室上性心动过速)2例,合并感染性心内膜炎1例,合并部分性心内膜垫缺损术后左心室流出道梗阻1例;患者术前经胸超声心动图发现血性囊肿附着于二尖瓣前叶(3例)或二尖瓣前叶腱索(1例)(直径范围9~30 mm),二尖瓣功能正常2例,二尖瓣中度狭窄并中度关闭不全1例,二尖瓣中度关闭不全1例。结果:4例患者术中均完整切除囊肿,并根据需要成形二尖瓣及腱索(2例)。术后均恢复良好,术中食道超声及术后复查经胸超声心动图显示二尖瓣区未见囊肿,二尖瓣无狭窄或反流。术后随诊至今(1~4年),二尖瓣功能良好,未见囊肿复发,心律失常消失。结论:对于二尖瓣血性囊肿,超声心动图可明确诊断,手术治疗效果确切,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7.
在二尖瓣关闭不全的治疗中,保留自体二尖瓣的成形术优于二尖瓣瓣膜置换术。它能够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减少并发症,而且保留了二尖瓣器,故能维持较好的左心功能。由于二尖瓣成形术的手术指征常常难以掌握,操作技术比较复杂,术后仍有可能出现二尖瓣返流。如何在闭胸前准确评价手术效果是心外科医生面临的难题。二尖瓣关闭不全成形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恢复瓣膜的正常启闭功能,而非恢复正常解剖结构。临床评价成形术成功与否,常以术后二尖瓣返流减轻或消失作为重要指标。此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二尖瓣腱索断裂的手术方式和临床效果.方法 对40例二尖瓣腱索断裂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其中32例行瓣膜成形术,8例行二尖瓣置换术.结果 术后随访6~60个月.术后超声复查,瓣膜成形者无反流或轻微反流25例,轻度反流5例,中度反流2例.瓣膜置换者瓣膜功能均良好.结论 二尖瓣腱索断裂根据病理类型选择手术方式,二尖瓣成形术更为理想.  相似文献   

19.
超声心动图在二尖瓣球囊成形术中应用价值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15例经皮穿刺二尖瓣球翼成形术(PBMV)中应用超声心动图对导管装置进行监视和引导。术中二维超声心动日不仅能清晰显示左心房、右心房、房间隔和二尖瓣等心脏结构,而且也可显示穿刺针、球囊导管,其中60%(9/15)的病例可清晰显示穿刺针穿房间隔过程,所有病例均可清晰显示球囊导管通过并扩张狭窄的二尖瓣口的经过。术中及时结合二锥、频谱和彩色多普勒仔细观察扩张前后二尖瓣口面积、舒张期二尖瓣口峰值跨瓣压及二尖瓣返流的变化,可较准确评价扩张效果。表明:超声心动图是PBMV术中直观、快速、简便的评价疗效的手段。但经胸壁超声仍有一定的局限性,只能部分取代常规的X线透视。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利用不同方法观察二尖瓣疾病(MVD)手术前后心功能的改变。方法22例瓣膜手术病人于手术前后均进行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心功能和肺动脉压力改变;9例行二尖瓣人工置换术(MVR)病人术前进行了右心导管检查术,分别用脉冲、连续多普勒超声技术和心导管热稀释法测定病人的有效心搏出量(ECO);通过三尖瓣反流法、体-肺循环压力比法与心导管法所测肺动脉压力,三者之间进行了两两比较。结果二尖瓣病变行各种瓣膜手术后心功能明显改善,肺动脉压力显著下降。脉冲多普勒超声可客观的反映MVD病人的心脏功能同时还能估测病人的肺动脉压力。结论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可作为一简便、无创伤的方法来估测MVD病人行各种瓣膜手术前后心功能和肺功能压力的变化,以评价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