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示教指导手册》在临床护理本科见习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示教指导手册》在临床护理课间见习目标教学中的可行性。[方法]在内科、儿科护理课间见习中将本科135人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均使用《示教指导手册》。对照组采取常规示教法,即集体看1个病人的见习模式;实验组采用规范化示教法,即分4个或5个小组看多个同病种病人的见习模式。[结果]两组课间见习效果评价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护理本科见习中,《示教指导手册》的使用,对临床教师及学生的学习能够达到一致性和具有可操作、可衡量性。  相似文献   

2.
洪少华  傅圆圆  王花玲 《全科护理》2012,10(15):1431-1432
[目的]研究质量控制管理在护理临床见习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于2011年9月—2012年1月在我院护理本科三年级学生共103人中开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同步展开护理教学,在见习教学管理中实验组给予质量控制,对照组不予质量控制。[结果]实验组对见习教学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护生动手操作实践的机会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护生期末理论考试成绩优于对照组。[结论]质量控制可提高见习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基于规范化课间见习的翻转教学在《内科护理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33名本科护生按所在教学班级随机分为对照组66人和观察组67人,对照组护生接受规范化课间见习和传统授课模式,观察组护生进行基于规范化课间见习的翻转教学,比较干预后两组护生评判性思维倾向的变化。[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护生较对照组在寻求真相、分析能力、系统化能力、评判性思维自信心、求知欲、认知成熟度方面分值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开放思想方面分值增加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规范化课间见习的翻转教学可提高本科护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护理专业两种临床见习模式的效果.[方法]将2007级本科护生、2008级专科护生176名随机分为对照组88名和实验组88名,以<外科护理学>为改革课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分散见习教学模式,实验组采用集中见习的教学模式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对见习的满意度较高于对照组,两种临床见习模式的效果评价存在差异(P<0.05),两组护生成绩也存在差异(P<0.01).[结论]集中见习效果优于分散见习,护理专业应采用集中见习更为适合.  相似文献   

5.
赵萌  于兰贞 《护理研究》2009,23(3):717-718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应用于腭咽成形术病人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法将50例病人分为两组,每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采用临床路径护理,观察两组病人住院天数、医疗费用及病人满意度。[结果]实验组住院时间比对照组明显缩短,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路径在腭咽成形术病人中的应用可提高工作效率和病人满意度,可控制成本和保证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一种科学有效的护理人员绩效考核模式。[方法]随机将22个l临床科室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实行360度反馈法,对照组进行常规考评,每季度确定考核结果。[结果]实验组实施360度反馈法后,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工作质量以及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在护理人员绩效考核中实施360度反馈法,可激发不同层次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质量和专业素质,更重要的是可为病人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  相似文献   

7.
文旭东 《护理研究》2009,23(7):1860-1861
[目的]探讨护理查房模式在《护理技术》理论教学中应用的效果。[方法]选取起点相同的2个班分别作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护理查房模式进行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通过问卷进行课堂教学效果评价并进行知识测验。[结果]实验组理论测验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P〈O.01)。[结论]护理查房模式在《护理技术》理论教学中的应用可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精神科护理学》理论授课和临床见习对护理本科生服务精神疾病病人意愿的影响。[方法]理论授课前后和临床见习前后采用歧视精神疾病病人评估量表和护理服务意愿评估表对某医学院校护理本科生进行调查。[结果]理论授课后,护生歧视精神疾病病人评估量表总分为51.88分±12.86分,较理论授课前(57.57分±16.04分)降低(P0.01);临床见习后,护生歧视精神疾病病人评估量表总分为48.94分±12.78分,较临床见习前(理论授课后)降低(P0.01);理论授课和临床见习均使护生为精神疾病病人服务的意愿提高(P0.05)。[结论]《精神科护理学》理论授课和临床见习可以有效改善本科护生对精神疾病病人的歧视和误解。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运用理性情绪疗法(RET)中的认识论引导对护理本科生临床见习的心理调节作用,为护理本科生的临床见习教学管理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即将进行临床见习的148名护理本科生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见习教育,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认识论引导。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 90)和护理见习认知心理量表对其临床见习前后的心理进行评价。[结果]实验组见习后在抑郁、焦虑、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因子和绝对化要求、过分概括化、糟糕至极等方面有明显改善(P<0.05),而对照组仅在恐怖和偏执因子有明显改善(P<0.05);两组见习后抑郁、焦虑、恐怖、偏执、精神病性、绝对化要求、过分概括化和糟糕至极等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ET中的认识论引导对护理本科生临床见习心理调节有积极作用,使其能够平稳地度过临床见习期,有利于提高临床见习效率。  相似文献   

10.
护理本科教学改革中《急救护理学》课间实习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我校开展了护理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确立了护理本科新的培养目标;同时改革先基础、后临床、再实习的“三段式”教学,优化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实行早下临床,从第3学期开始安排学员进病房,进行课间见习和课间实习。其中本学期《急救护理学》教学首次采取了课间实习,现将实施情况汇报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基于CBT的Sandwich教学法”在内分泌科护理见习教学中的效果 。[方法] 对在我院内分泌科见习的本科护理专业68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传统教学法(LBL)教学组(对照组)和基于CBT的Sandwich教学法教学组(实验组)。教学结束时,比较两组教学效果。 [结果] 实验组学生的理论、操作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同学学习积极性、分析问题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互相沟通能力能力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CBT的Sandwich教学法在内分泌科护理见习带教中可以显著提高见习学生的学习效果,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具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儿科护理见习中应用模拟教学法对培养本科护生人际沟通能力的影响.[方法]抽取2008级本科护理学生180人,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见习法,对典型病例,老师带学生到患儿床边见习,对临床缺乏病例,则观看教学录像;试验组见习课中部分教学内容采用模拟教学法,对典型病例,老师带学生到床边见习,对临床缺乏病例及不典型病例则采用模拟教学法.见习前、后应用护生临床沟通能力量表进行评价,并在见习结束后对两组本科护生见习授课满意度进行评价.[结果]两组本科护生见习前、后人际沟通能力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习结束后试验组本科护生对见习授课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儿科护理见习中应用模拟教学法可提高本科护生的人际沟通能力及对见习授课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护理学基础》操作技能考核模式改革的效果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吴永琴  姜文莉  杨晔琴 《护理研究》2006,20(5):1207-1208
[目的]通过改革《护理学基础》操作技能考核模式,培养护生开展整体护理的能力。[方法]76名护理本科护生随机参加给氧或鼻饲操作考核,参加每项考核的护生又被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病例展示考核。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考核,考核后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实验组护生认为病情展示考核在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系统化贯彻护理程序、培养服务意识和法律意识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护理学基础》操作技能考核中,采用病例展示考核法能培养护生运用护理程序和开展整体护理的能力.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Seminar教学法结合案例情境见习模式在护生临床见习中的应用,了解其对护生护理胜任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进入我院外科进行护理学临床见习的本科护生122人,将其分为试验组(59人)与对照组(63人)。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方法;试验组采用Seminar教学法结合案例情境见习模式完成见习计划。见习结束后采用见习质量评价表了解两组护生对不同见习方式的评价,同时采用护理标准化病例对两组护生进行护理综合能力考核。[结果]试验组护生对见习教学形式、促进临床思维、培养应用能力、提高沟通能力、增强团队合作、促进知识理解与掌握6个条目的评价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且试验组护理综合能力考核成绩也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Seminar教学法结合案例情境教学法有助于提高护理临床见习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护理职业胜任力。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 Seminar教学法结合案例情境见习模式在护生临床见习中的应用,了解其对护生护理胜任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进入我院外科进行护理学临床见习的本科护生122人,将其分为试验组(59人)与对照组(63人)。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方法;试验组采用 Seminar教学法结合案例情境见习模式完成见习计划。见习结束后采用见习质量评价表了解两组护生对不同见习方式的评价,同时采用护理标准化病例对两组护生进行护理综合能力考核。[结果]试验组护生对见习教学形式、促进临床思维、培养应用能力、提高沟通能力、增强团队合作、促进知识理解与掌握6个条目的评价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且试验组护理综合能力考核成绩也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Seminar教学法结合案例情境教学法有助于提高护理临床见习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护理职业胜任力。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重症心肌炎ECMO+主动脉内球囊反搏联合护理路径。[方法]抽取紧急抢救的重症心肌炎病人22例,按照随机分组法将病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病人实施重症心肌炎特殊护理模式,实验组使用ECMO+iABP联合护理模式,比较两组病人的住院时间、心肌酶下降指数、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病人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心肌酶相关指数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护理满意率为90.91%高于对照组的63.63%(P0.05)。[结论]ECMO联合IABP的护理模式,能够提高病人治疗效果,减轻病人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理性情绪疗法(RET)中的认识论与护理本科生见习心理应激反应的相关性,为指导护理本科临床见习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评定和自制的理性认识调查问卷时护理本科见习生进行调查。[结果]护理本科见习生在躯体化、抑郁、焦虑、恐怖因子分明显高于全国常模,其中强迫症状、焦虑、偏执等与绝对化要求显著相关(P〈0.01),除偏执外.其他因子均与过分概括化显著相关(P〈0.01).SCL-90各因子均与糟糕至极显著相关(P〈0.01)。[结论].护理本科见习生的心理状况与其认知有密切的关系,在临床见习过程中应指导护理见习生以积极认知态度对待见习应激事件,促进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结合临床路径在老年股骨颈骨折病人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将200例股骨颈骨折病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采用优质护理结合临床路径。[结果]实验组病人的心理状况、健康教育效果和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并发症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住院日也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模式结合临床路径能够有效促进老年股骨颈骨折病人康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 ECS智能模型在本科护理专业《内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方法]设立模拟内科病房实训中心,配备全套护理操作设备,以“示教-指导-反思-探索”的模式,老师根据教学大纲结合临床病例自行编写软件程序,学生采用 ECS智能模型进行实景演练。[结果]学生在 ECS智能模型上进行判断分析、评估检查、抢救配合、实施护理程序等演练,增强了实战能力。[结论]《内科护理学》教学中应用 ECS智能模型进行教学收到了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ECS智能模型在本科护理专业《内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方法]设立模拟内科病房实训中心,配备全套护理操作设备,以"示教—指导—反思—探索"的模式,老师根据教学大纲结合临床病例自行编写软件程序,学生采用ECS智能模型进行实景演练。[结果]学生在ECS智能模型上进行判断分析、评估检查、抢救配合、实施护理程序等演练,增强了实战能力。[结论]《内科护理学》教学中应用ECS智能模型进行教学收到了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