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4 毫秒
1.
目的 探讨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洗胃后胃管内一次性注入活性碳与甘露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81例口服有机磷农药重度中毒的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143例和对照组138例,2组患者均用温盐水电动洗胃机彻底洗胃,接受相同治疗,应用阿托品和胆碱脂酶复能剂,呼吸不好者给予气管插管后放置胃管洗胃;观察组洗胃后从胃管内一次性注入活性碳30g、20%甘露醇250ml,并夹闭胃管4h,4h后接胃肠减压管12~24h.比较2组的抢救成功率、死亡率、并发症的发生率、住院时间.结果 对照组治愈率89.3%,死亡率10.7%,平均治疗时间8.3天,并发症发生率24.5%.观察组治愈率97.6%,死亡率2.4%,平均治疗时间5.1天,并发症的发生率10.0%,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治愈率,治疗平均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洗胃后经胃管内一次性注入活性碳、甘露醇、碘解磷,能明显提高抢救的成功率,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死亡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是一项值得推广的抢救技术.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去甲肾上腺素稀释液用于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洗胃的效果。方法104例有机磷农药中毒需洗胃患者按照随机配对原则分为两组,观察组52例用0.008%去甲。肾上腺素稀释液洗胃,对照组52例用清水洗胃;观察两组24h试纸法全血胆碱酯酶活力、阿托品化时间、24h阿托品用量、胃黏膜出血、呼吸衰竭、住院时间及死亡情况。结果观察组24h试纸法全血胆碱酯酶活力较高,达到阿托品化时间及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24h阿托品用量、胃黏膜出血例数、呼吸衰竭例数及死亡例数也较对照组明显减少。结论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应用0.008%去甲肾上腺素稀释液洗胃,能减少毒物吸收和胃黏膜出血,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提高有机磷农药中毒病人的抢救成功率。方法:将110例口服有机磷农药中毒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插入胃管55~60cm,25~38℃清水单次洗胃,甘露醇导泻。实验组采用左侧头低脚高位,插入胃管长度70 cm,25~30℃生理盐水重复洗胃,清洗口腔和食管,生大黄煎剂导泻。结果:两组病人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抢救成功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改良洗胃法能缩短有机磷农药中毒病人的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4.
陈丽 《全科护理》2013,11(12):1099-1100
[目的]研究小儿急诊洗胃最佳方法,提高小儿洗胃的速度和清洁度,加快毒物排出,减少不良反应,提高抢救成功率及护士工作效率。[方法]将50例急性口服中毒、意识清楚的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25例)与观察组(2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进行洗胃,观察组对患儿先行催吐后从口腔内置入口垫插入成人胃管采用重力洗胃法进行洗胃。[结果]观察组胃管堵塞率、洗胃时间、不良反应合计及护士疲劳感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一次性插管成功率高于对照(P〈0.01)。[结论]重力洗胃法用于小儿急诊洗胃能明显提高洗胃的速度,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减轻护士的劳动强度,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5.
宋杨 《当代护士》2008,(7):81-83
目的探讨使用改制型口咽通气导管在急诊有机磷农药中毒洗胃中的效果。方法2005年1月~2007年3月接受洗胃的96例有机磷农药中毒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48例)和观察组(48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型口咽通气导管,观察组采用改制型口咽通气导管,比较2组胃管固定不良反应、洗胃时间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胃管固定不良反应、洗胃不良反应低于对照组,洗胃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均p〈0.05)。结论改制型口咽通气导管可以在洗胃过程中对胃管固定起作用,能降低洗胃的时间,保持病人呼吸道通畅,提高有机磷农药中毒病人的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6.
延长胃管插入长度洗胃抢救有机磷中毒的护理研究   总被引:43,自引:2,他引:43  
目的:为提高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抢救成功率,方法:采用延长胃管插入长度为55-70cm,用0.45%氯化钠溶液,每4h重复间歇洗胃3-6次,结果:延长胃管插入长度可缩短洗胃时间,两种洗胃法对重度有机磷中毒病死率的影响差别有显著意义。结论:对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采用延长胃管插入长度重复洗胃法,能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不同胃管插管方式对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病人洗胃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将68例我院2011年3月-2013年4月急诊科诊断为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并已进行气管插管病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经口插胃管法;观察组采用电子视频喉镜直视下插胃管法,观察并比较两组病人的插管效果。[结果]观察组一次插管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平均插管时间、插管前后平均动脉压、心率、外周血氧饱和度变化幅度、误入气管、胃管盘旋口腔及黏膜损伤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5)。[结论]电子视频喉镜直视下插胃管法实用性强、准确率高、操作简单、创伤及并发症少,为抢救病人赢得了宝贵时间。  相似文献   

8.
关于抢救重症有机磷中毒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重症有机磷中毒是临床常见的急症。有机磷中毒途径有三 :皮肤黏膜、呼吸道、消化道。重症者经消化道中毒为主要途径。口服中毒可在 10min~ 2h发病。抢救重症有机磷中毒 ,除常规抢救措施外 ,应注意以下几点。1 洗胃洗胃是抢救重症有机磷中毒关键措施之一 ,洗胃是否彻底直接影响抢救成功率。凡是服毒后 2 4h内均应彻底洗胃 ,有机磷有在胃中吸收后又重新分泌的特性。近年有学者在常规洗胃后 ,留置小型胃管进行持续定时的洗胃 ,对有机磷农药中毒者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1] 。2 阿托品化与阿托品中毒2 1 阿托品化有多项指标 ,但并非达到“化…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使用一次性气管导管固定器在口服中毒病人洗胃中的效果.[方法]将我科2008年1月-2010年1月接受洗胃的166例自服中毒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91例)和对照组(7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开口器固定胃管,观察组采用一次性气管导管固定器固定胃管,比较两组胃管固定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插管洗胃时间.[结果]观察组胃管固定不良反应发生率、插管洗胃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使用一次性气管导管固定器可以在洗胃过程中对胃管固定起作用,能减少相关不良反应,缩短洗胃时间,减少毒素吸收,保持病人呼吸道通畅,提高中毒病人的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提高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抢救成功率。方法常规法采用橡胶胃管,插入45~55cm,单次洗胃。改良法采用硅胶胃管,延长胃管插入长度至55~70cm,留置胃管,用0.45%的氯化钠溶液20L每6h重复洗胃。结果改良前后的洗胃法对急性有机磷中毒抢救成功率的影响差别有显著意义。结论对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采用改良法洗胃能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1.
有机磷农药中毒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洗胃治疗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更为有效的有机磷农药中毒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洗胃治疗方法。方法将该院急诊科收治的有机磷农药中毒合并呼吸衰竭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方法洗胃治疗,观察组给予改进的洗胃治疗方法。比较两组患者中需进行反复胃管插管的患者比例,到达阿托品化的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治愈率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反复插管患者比例、达阿托品化的时间、发生反跳的比例、洗胃液呈红色的比例及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且治愈率高于对照组(P0.05);发生大泡性皮疹的比例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呼吸道插管技术及辅助呼吸机治疗有机磷农药中毒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不仅可有效避免反复插管,缩短达到阿托品化的时间,也有助于避免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生存率和缩短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中毒患者洗胃的最佳方法.方法 对128例口服药物中毒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8例和对照组60例.观察组采用改良法,去枕左侧卧位,并使用塑料口咬协助捕管.置管成功后再延长插入胃管长度10-15 cm,采用低压少量洗胃液反复洗胃;对照组采用传统洗胃法,观察比较2组一次插管成功例数.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对结果比较分析.结果 2组一次插入胃管成功例数观察组比对照组高,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观察组比对照组降低.结论 洗胃时采用去枕左侧卧位,使用甥料口咬协助插管,延长捕胃管长度,并采用低压少量洗胃液反复洗胃的方法,较传统洗胃法一次插胃管成功率高,洗胃速度快,洗胃液引流通畅,对胃黏膜刺激、损伤小,不良反应轻,并发症少,洗胃效果好.  相似文献   

13.
有机磷农药中毒经鼻洗胃管插入深度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洗胃管插入深度对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洗胃效果及愈后的影响。方法将62例中毒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对照组按传统法胃管插入深度,实验组胃管插入深度为眉心一脐,观察两组洗胃效果。结果实验组洗胃总时间、洗胃的并发症、达到阿托品化的时间及治愈时间与对照组比较,经统计学分析有显著差异。结论延长洗胃管插入深度能够使洗胃畅通,缩短洗胃时间、减少并发症、尽快达到阿托品化、缩短治愈时间。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口服活性炭和甘露醇对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的毒物清除作用.方法 2004年1月至2009年12月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41例重症AOPP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活性炭吸附毒物和甘露醇导泻治疗组,n=21)和对照组(未用活性炭吸附毒物和甘露醇导泻治疗组,n=20).两组患者均进行AOPP急救常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阿托品化时间、抢救成功率和住院时间的差异.结果 试验组阿托品化时间、抢救成功率和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3.60±1.6)h vs.(17.5±13.4)h;(4.1±1.45)d vs.(8.00±2.13)d;100% vs.(70.0±4.7)]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活性炭和甘露醇联合应用较传统洗胃法更能有效清除进入体内的有机磷农药,且能缩短患者阿托品化时间和住院时间,进一步提高AOPP的抢救成功率,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改良洗胃法对急性口服中毒患者的救治效果.方法 将142例急性口服中毒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1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洗胃法,观察组采用改良洗胃法,比较两组患者的救治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洗胃用时为(23.40 ±2.17) min,堵管率为2.82%,电解质紊乱发生率为5.63%,胃部损伤发生率为4.23%,对照组分别为(35.50±3.21) min,15.49%,39.44%,26.7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149,x2值分别为6.859,23.236,13.770;P<0.01);两组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16).结论 改良洗胃法能明显缩短洗胃时间,彻底清除毒物,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救治成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食道胃联合洗胃方法在家兔灌服乐果急性中毒(AOPP)中的价值。方法20只家兔经口一次性灌服乐果后(35mg/kg),建立AOPP模型;将20只家兔随机分为实验组(食道胃联合洗胃)和对照组(普通胃管洗胃),各10只;观察家兔的中毒症状(精神状态、分泌物、痰呜、瞳孔变化)及其症状出现的时间;1h后洗胃。分别于洗胃后24h测定家兔血清中的乐果含量、心肌酶谱和胆碱脂酶。结果实验组家兔血中有机磷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2.32±0.52)vs(4.96±2.27)ng/mL,P〈0.053;实验组家兔血中谷草转氨酶、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和α-羟丁酸脱氢酶均明显低于对照组[(23.70±5.88)VS(70.90±34.98)、(1426.70±419.77)vs(2959.50±936.71)、(107.20±43.03)vs(506.60±268.96)、(122.80±71.50)vs(526.50±307.10)U/L,P均〈0.05];实验组与对照组胆碱脂酶无显著差异[(0.40±0.51)vs(0.30±0.58)kU/L,P〉0.053。结论 食道胃联合洗胃效果优于普通胃管洗胃。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不同胃管留置方法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便利抽样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七附属医院治疗的需要留置胃管的脑卒中患者81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40例患者采用常规胃管留置法,观察组41例患者采用改良胃管留置法,比较两种置管方法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置管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较少,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观察组患者置管成功率及患者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置管平均用时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观察组患者留置胃管前后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胃管留置法能有效地减少置管过程中不适与不良反应发生率,减轻患者痛苦,提高置管成功率,是一种简便、安全、有效的胃管留置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抢救口服中毒患者的安全洗胃模式,以提高洗胃质量,确保患者安全。方法将62例口服中毒需实施洗胃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1例,实验组的操作者采用患者头顶站立位插管、使用改良的低侧孔胃管、延长胃管插入长度等方法洗胃;对照组采用传统法。就两组插管所需时间、一次插管成功率、首次吸出液体时间、总洗胃时间、洗胃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率、两组操作者自身受污染情况作比较。结果两组插管所需时间、一次插管成功率、首次吸出液体时间、总洗胃时间、洗胃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率、两组操作者自身受污染情况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改良洗胃模式可明显提高洗胃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率,确保患者安全,又利于操作者的自身防护,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窒息新生儿气管插管后洗胃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窒息新生儿40例(观察组),应用喉镜下气管插管后行插胃管洗胃操作,并与同期分娩的窒息新生儿43例(对照组)未用喉镜引导进行插管洗胃对比研究。插胃管长度与洗胃方法相同,两组新生儿均排除新生儿胃肠道闭锁畸形、感染性疾病,观察两组插胃管时间、插胃管一次成功率、洗胃效果等指标。结果:两组插管时间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意义(t=-4.658,P=0.0000)。插管成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28,P=0.0000),而洗胃后咽下综合征发生率无差异(χ2=0.7053,P=0.4010)。结论:在插胃管困难的洗胃操作中,应用喉镜引导下插管成功率高,插管时间短,只要操作轻柔很容易实行。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硅胶胃管旋转插入法在小儿保留灌肠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64例肠道感染患儿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试验组给予硅胶胃管旋转插入法行保留灌肠。对照组给予常规保留灌肠法。比较两组一次性插管成功率、插管时间、药液保留时间及药液损失量。结果试验组一次性插管成功率为93.8%,对照组为65.6%,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试验组平均插管时间为(2.87±0.55)min,对照组为(4.40±0.53)min,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试验组药液保留时间为(31.33±11.84)min,对照组为(8.67±3.79)min,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试验组药液损失量为(0.77±0.47)ml,对照组为(1.76±0.38)ml,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采用硅胶胃管旋转插入法进行小儿保留灌肠,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