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双歧杆菌对实验性大肠癌bcl—2及bax基因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 通过观察大肠癌裸鼠移植瘤bcl-2及bax基因的蛋白表达水平,探讨双歧杆菌的抑瘤主机制。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了40只裸鼠大肠癌移植瘤bcl-2及bax基因的蛋白表达率及表达强度。结果 双歧杆菌注射组大肠癌移植瘤bcl-2蛋白表达率及阳性细胞密度均低于肿瘤对照组,bax基因的表达情况则相反。结论 双歧杆菌可使大肠癌裸鼠移植瘤的bcl-2基因表达下调,bax基因表达增强,最终诱导肿瘤细胞  相似文献   

2.
双歧杆菌对实验性大肠癌增殖与凋亡的原位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立生  潘令嘉  施理 《肿瘤》2000,20(1):28-30
目的 通过观察大肠癌裸鼠移植瘤细胞凋亡与细胞增殖活性之间的并系,探讨双歧杆菌的抑瘤途径及其机理。方法 利用原位端标记技术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免疫组化染色对40只裸鼠大肠癌移植癌移植中的凋亡细胞和增殖细胞进行了原位观察。结果 双歧杆菌注射组大肠癌移植瘤的凋亡细胞密度显著高于肿瘤对照组(P<0.01),而肿瘤对照组的PCNA阳性细胞密度明显高于双歧杆菌注射组(P<0.01)。结论 双歧杆菌能  相似文献   

3.
 引言 化疗药物的耐药及其毒副作用一直是大肠癌治疗的两大难题,因此在植物中寻找有效且副作用小的抗肿瘤药物已成为国内外重要的研究课题。研究表明,丹皮酚(Paeonol,Pae)具有一定的抗肿瘤活性,灌胃给药有抗小鼠肝肿瘤作用。我们已报道Pae在体外能显著抑制人大肠癌HT-29细胞的增殖。为进一步探索这种抑制作用的可能机制,我们进行了以下研究,为Pae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4.
双歧杆菌抗肿瘤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双歧杆菌作为机体肠道内数量占绝对优势的生理性细菌,对维持肠道的微生态平衡具有重作用,它具有生物主辐射、抗衰老、营养免疫等生理功能。近年来发现其在体内具有抑制多种肿瘤生长的作用,此外还能预防多种化学致癌剂诱发的肿瘤的发生与发展。本文着重阐述了双歧杆菌抗肿瘤及其抑机制的研究近况。  相似文献   

5.
双歧杆菌对小鼠黑素瘤B16细胞增殖和细胞周期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双歧杆菌对小鼠恶性黑素瘤B16细胞的增殖及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用MTT比色法测定B16细胞活力,用H-E染色法观察B16细胞形态,用流式细胞术测定B16细胞周期。结果:1×10^9cfu/ml的双歧杆菌作用B16细胞24h后,细胞增殖抑制率为36.69%;1×10^8cfu/ml的双歧杆菌作用B16细胞72h后,抑制率为63.47%;由此可见,双歧杆菌对B16细胞具有显著的增殖抑制作用。经双歧杆菌处理后,B16细胞核浆比例下降,细胞变小,核仁减少,说明B16细胞胞质和细胞核都趋于成熟化;经双歧杆菌处理后B16细胞周期阻滞于G1期[对照组和处理组G1期细胞比例分别为(41.22±1.15)%和(67.25±3.13)%],但凋亡作用不明显[处理组凋亡率为(1.87±0.04)%]。结论:双歧杆菌通过影响细胞周期抑制B16细胞的生长。  相似文献   

6.
背景与目的:建立H22肝癌荷瘤鼠实验动物模型,研究壳寡糖协同双歧杆菌对荷瘤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材料与方法:采用体内注射的方法将壳寡糖和双歧杆菌注入荷瘤小鼠体内,观察肿瘤生长情况,并进行免疫功能的测定,及观察肿瘤病理变化.结果:壳寡糖协同双歧杆菌对肿瘤的生长有抑制作用,可提高荷瘤小鼠血清的IL-2和INF-γ含量,增加荷瘤小鼠免疫器官脾脏和胸腺的重量,显微镜下观察显示肿瘤组织出现坏死.结论:壳寡糖协同双歧杆菌可抑制肿瘤生长,提高机体免疫功能,促使肿瘤细胞坏死.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双歧杆菌对小鼠恶性黑素瘤B16细胞的增殖及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用MTT比色法测定B16细胞活力,用HE染色法观察B16细胞形态,用流式细胞术测定B16细胞周期。结果:1×109 cfu/ml的双歧杆菌作用B16细胞24 h后,细胞增殖抑制率为36.69%;1×108  cfu/ml  相似文献   

8.
本文的目的是为探讨大肠癌bcl-2/bax基因产物表达与对化疗疗效的关系。用免疫经S-P技术检测28例手术后随上以上的大肠癌标本中bcl-2/bax基因产物的表达。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婴儿型双歧杆菌对肠癌大鼠化疗所致的肠道黏膜炎的疗效。方法 用皮下注射二甲基肼联合直肠黏膜种瘤造模方法建立肠癌大鼠模型41只,随机分为对照组(生理盐水)13只、化疗组(5-氟尿嘧啶+奥沙利铂)14只、双歧杆菌组(5-氟尿嘧啶+奥沙利铂+婴儿型双歧杆菌灌胃)14只,记录3组肠癌大鼠的腹泻、体重、绒毛高度、隐窝深度及促炎性细胞因子IL-6、IL-1β、TNF-α的水平。结果 41只大鼠中12只成功致瘤,对照组3只,化疗组5只,双歧杆菌组4只。在肠癌模型大鼠中,治疗72 h后,婴儿型双歧杆菌可以阻止由化疗引起的体重降低(P<0.05);减轻化疗后引起的腹泻次数(1.43±0.53 vs. 2.43±0.79,P<0.050);减轻由化疗所致的小肠黏膜炎症反应,使绒毛长度升高[379.37±53.80)μm vs. (335.33±89.54)μm,P<0.05],隐窝深度变浅[(219.22±38.05)μm vs. (331.24±69.24)μm,P<0.05];降低由化疗引起的肠道促炎性细胞因子IL-6、IL-1β水平的升高(P<0.05),亦可使TNF-α水平降低,但与化疗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浆中促炎性细胞因子水平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婴儿型双歧杆菌可有效减轻肠癌大鼠化疗介导的黏膜炎。  相似文献   

10.
11.
肺癌组织中bcl—2和Bax的表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凋亡相关基因bcl-2 基因和Bax 基因在肺癌中的表达。方法 应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了38 例肺癌组织及21例肺部良性组织bcl-2 m RNA表达情况;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对Bax 蛋白进行检测。结果 肺癌组织bcl-2基因、Bax 蛋白的表达(42.1% 、34.2% )明显高于肺部良性组织(4.8% 、0)P< 0.01。结论 bcl-2、Bax蛋白在肺癌中的表达率较高,bcl-2、Bax 可能会成为肺癌的重要分子标志物。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bcl-2和bax与肝癌发生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方法研究34例肝癌组织中bcl-2和bax的表达及与PCNA的关系。结果显示34例肝细胞癌中5例bcl-2阳性,阳性率为14.7%,8例癌旁组织阳性,阳性率为23.5%。7例bax阳性,阳性率为20.6%,癌旁组织22例阳性,阳性率为64.7%。bcl-2和bax表达与PC-NA增殖指数间无明显关系(P>0.05)。结论bcl-2和bax的变化可能影响肝细胞的凋亡状态,在肝癌发生中可能起一定作用,而并不引起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13.
大肠癌根治术后吻合口复发与残留移行粘膜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国三  王吉甫 《癌症》1993,12(1):48-50
用HID—AB染色法(High iron diamine-Aleian blue staining)对大肠癌根治术后肠管切缘粘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大肠癌根治术后28例吻合口复发病人,其肠管切缘粘膜18例呈唾液酸粘蛋白反应,6例呈混合粘蛋白反应,4例呈硫酸粘蛋白反应。根治术后32例吻合口无复发病人,其肠管切缘4例呈唾液酸粘蛋白反应,9例呈混合粘蛋白反应,19例呈硫酸粘蛋白反应。经统计学处理两者差别非常显著。(P<0.01),本文研究提示:大肠癌根治术中肠管切缘残留移行粘膜是引起大肠癌复发的又一重要因素。对移行粘膜的进一步认识和研究可能更新大肠癌根治术的概念,改变大肠癌根治术肠管切除的范围标准。  相似文献   

14.
Rb,p16蛋白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Rb、p16基因表达的蛋白产物在大肠癌组织中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在40例原发性大肠癌中检测Rb、p16蛋白的表达。结果Rb蛋白表达阳性率为72.5%(29/40);p16蛋白表达阳性率为37.5%(15/40)。23例p16蛋白呈阴性或弱阳性表达的大肠癌组织中,Rb蛋白均显示阳性或强阳性,9例Rb蛋白呈阴性或弱阳性表达的大肠癌中,p16蛋白呈阳性或强阳性表达。15例淋巴结转移的大肠癌中仅2例p16阳性,而25例无转移者有13例p16阳性。结论大肠癌发生过程中,存在Rb、p16蛋白表达的异常,Rb失活与p16表达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p16蛋白表达缺失与大肠癌淋巴结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15.
喉鳞癌组织中Bcl—2和P53蛋白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讨bcl-2,P53在喉鳞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预后的意义,我们应用免疫组化LSAB法对53例喉鳞状上皮细胞癌组织进行bcl-2,P53基因蛋白表达的测定。结果显示:(1)47.17%的喉癌中检出突变型P53蛋白,在部分喉癌旁不典型增生上皮中可见P53蛋白表达,癌旁组织细胞已发生P53基因突变可能是术后复发的根源,突变型P53蛋白过度表达是喉癌发生的早期事件。  相似文献   

16.
子宫内膜癌和子宫颈癌p21与DNA倍体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rasp21致癌基因和DNA倍体与子宫颈癌及子宫内膜癌的关系。方法应用细胞免疫荧光技术和流式细胞术对40例宫颈癌、20例慢性宫颈炎、32例子宫内膜癌和13例癌前病变进行了rasp21致癌基因的表达量及DNA倍体的测定。结果子宫颈癌和子宫内膜癌rasp21的表达量高于慢性宫颈炎和子宫内膜癌前病变,并与二者的组织学分级有关。DNA倍体与rasp21的表达量有关。结论rasp21的表达与子宫颈癌和子宫内膜癌的发生有关。检测p21蛋白和DNA倍体有助于判断这两种肿瘤的恶性程度和预后,并应积极治疗慢性宫颈炎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视网膜母细胞瘤(retinoblastoma,Rb)p53、bcl-2、bax和增殖细胞核抗原表达与Rb及其分化程度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检测21例Rb和6例正常视网膜常规石蜡标本的p53、bcl-2、bax和PCNA表达。结果:bcl-2、bax和PCNA在Rb中的表达较高,与正常视网膜相比有显著性差异。分化型Rb组织的bcl-2阳性表达率较高,与未分化型Rb组织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53、bcl-2、bax在Rb中的表达与PCNA的表达有显著相关性。结论:Rb的发生与多个细胞凋亡调控基因异常有关。测定Rb的bcl-2、PCNA、bax的表达,对帮助Rb的诊断和了解其分化程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PCR-SSCP银染技术对28例大肠癌患者的癌组织P53基因第5,6,7和8外显子进行检测,发现有15例存在基因突变,突变率为54%。这一结果表明P53基因突变在大肠癌中的普遍存在,并在大肠癌的发生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同时表明本研究所采用的PCR-SSCP银染技术具有简便,快速,灵敏和安全的特点,可应用于肿瘤的临床基因诊断。  相似文献   

19.
Multidrugresistance(MDR)oftumorcellstoanticancerdrugsisamajorprobleminchemotherapy,andthechiefmechanismresponsibleforMDRistheoverexpressionofp-gpwhichisencodedbymdrlgene.[']Inadditiontop-gp,twootherMDR-relatedproteinsMRPandLRPhavebeenidentified.[2'3]Inthispaper,theexpressionofmdrlgene,MRPandLRPinhumangastriccarcinoma(GC)andtheirsignificancewerestudied.MATERIALSANDMETHODSSpecimensGCtissueswereobtainedfrom27consecutivepatients(17menand10women)whounderwentgastrectomyintheDepart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