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目的 观察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治疗儿童尘螨过敏性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尘螨过敏的轻、中度持续哮喘患儿40例按机械抽样法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A组给予单纯使用沙美特罗氟替卡松粉吸入剂治疗,B组给予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联合沙美特罗氟替卡松粉吸入剂治疗.两组完成为期1年的临床观察.比较两组患儿日、夜间哮喘症状评分,肺功能,血清特异性IgE(sIgE)、特异性IgG4(sIgG4)的差异.结果 B组治疗后日、夜间哮喘症状评分[(0.8±0.7)、(0.6±0.7)分]与A组[(1.1±0.6)、(1.2±0.7)分]相比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sIgG4[(70.4±18.6) kU/L]与A组[(50.2±23.7) kU/L]相比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肺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最大用力呼气峰流量占预计值百分比(PEF%)、血清sIgE [(91.0± 14.7)%、( 87.7±9.3)%、(27.8±13.3) kU/L]与A组[(94.8±10.9)%、(90.2±11.7)%、(27.2±11.6) kU/L]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联合沙美特罗氟替卡松粉吸入剂治疗在改善尘螨过敏性哮喘患儿的日、夜间哮喘症状方面的疗效优于单纯使用沙美特罗氟替卡松粉吸入剂治疗,动态监测血清sIgGG4对于临床评估脱敏治疗的效果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血清sIgE能否作为监测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临床疗效的免疫学标志物尚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估呼气中一氧化氮(FeNO)监测在儿童哮喘的价值, 为更好控制和监测哮喘病情提供帮助。方法 随机选取就诊于福州儿童医院变态反应科的轻、中、重度哮喘儿童50例为实验组, 分别在治疗3个月和治疗6个月进行随访、评估病情。随访时记录日、夜间哮喘症状评分、FeNO和肺功能。同期随机选择50例健康对照组给予检测FeNO。结果 1)实验组治疗3个月FeNO值较治疗前显著降低,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 1), 与治疗6个月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实验组FeNO值和日、夜间哮喘症状评分在治疗3个月、治疗6个月呈明显下降;肺功能各参数FEV1%、FVC和PEF值在治疗3个月、治疗6个月呈明显升高,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实验组治疗前、后FeNO值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00 1)。结论 FeNO可以作为一项很好的指标来评估哮喘患儿的气道炎症。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在儿童哮喘中的作用,为临床治疗提供有效途径。方法 2009年10-12月福州儿童医院变态反应科门诊110例6~14岁非急性发作期轻-中度过敏性哮喘儿童,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5例。实验组采用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联合吸入激素规范化治疗,对照组仅采用吸入激素规范化治疗方案。随访两年,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呼吸道感染次数、哮喘发作次数、儿童误学天数、肺功能FEV1%、FEF25%、FEF50%结果和吸入激素剂量。结果 1)治疗前实验组和对照组肺功能(FEV1%、FEF25%、FEF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肺功能各指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实验组治疗后肺功能各指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2)治疗后实验组呼吸道感染次数、哮喘发作次数、儿童误学天数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3)治疗后实验组吸入激素剂量较对照组明显减少(χ2=9.072,P=0.028)。结论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联合吸入激素规范化治疗效果优于单用吸入激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对儿童过敏性哮喘的长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109例儿童过敏性哮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1例(单纯使用对症药物)和治疗组58例(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对症药物).对两组治疗前后不同时间的哮喘症状、用药评分、肺功能及各项免疫学指标、不良事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治疗组症状评分及用药评分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24个月时分别为(1.06±0.62)、(0.57±0.31)分;肺功能指标如呼吸峰流速、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则逐渐得到改善,治疗后24个月时分别为(358.52±221.85)Umin和(2.37±0.62)L;血清sIgG4水平显著增高(P<0.01),治疗后24个月时为(450.37±223.62)mg/L;治疗期间未发生严重不良事件.结论 长期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安全有效,可用于儿童过敏性哮喘的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统计分析采用粉尘螨滴剂治疗儿童过敏性哮喘的临床效果以及其治疗的安全性,为更好地治疗儿童过敏性哮喘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2017年4-6月在阳春市妇幼保健院确诊为过敏性哮喘的儿童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粉尘螨滴剂舌下含服,比较观察两组患儿的疗效及并发症。结果经过6个月的治疗,观察组总控制率为88.00%,高于对照组的74.00%;治疗后观察组FVC、FEV1%、PEF的改善优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血清IgA、IL-2、IL-4水平低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血清总IgE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粉尘螨滴剂治疗儿童过敏性哮喘,临床效果明显,治疗的安全性也较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估标准化粉尘螨滴剂舌下含服特异性免疫治疗(SLIT)学龄前与学龄期儿童过敏性哮喘并变应性鼻炎的疗效差异.方法 选择62例粉尘螨过敏的哮喘并变应性鼻炎患儿,按就诊年龄分为学龄前期组(≤6岁,32例)和学龄期组(>6岁,30例),完成2年的标准化粉尘螨滴剂SLIT,评估两组患儿免疫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1年和2年的哮喘日间和夜间症状评分、鼻部症状评分以及用药评分变化.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学龄前期组与学龄期组患儿的哮喘日间症状评分、哮喘夜间症状评分、哮喘用药评分、鼻炎症状评分及鼻炎用药评分在治疗6个月、1年、2年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6个月和1年时,学龄前期组患儿哮喘用药评分均低于学龄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8.1%(5/62),学龄前期组与学龄期组患儿发生率[分别为6.2% (2/32),10.0%(3/3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00,P>0.05).结论 学龄前与学龄期粉尘螨过敏的哮喘并变应性鼻炎患儿采用标准化粉尘螨滴剂进行2年SLIT均能获得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与评价药物基因检测指导儿童哮喘个体化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1-4月福建省福州儿童医院变态反应科门诊非急性发作期轻-中度过敏性哮喘儿童, 根据哮喘药物基因检测结果, 分为吸入型糖皮质激素治疗实验组和白三烯调节剂治疗实验组各20例, 进行相应的哮喘个体化治疗, 随访6个月, 分别与未进行基因检测给予吸入型糖皮质激素和白三烯调节剂治疗的对照组在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儿童哮喘控制测试(C-ACT)评分、肺功能FEV1%、PEF、FEF25%、FEF50%、FEF75%、呼吸道感染次数、儿童误学天数等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1)吸入型糖皮质激素治疗实验组C-ACT评分和肺功能FEV1%、PEF、FEF25%指标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FeNO和肺功能FEF50%、FEF75%指标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白三烯调节剂治疗实验组C-ACT评分和肺功能FEV1%, PEF指标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FeNO和肺功能FEF25%、FEF50%、FEF75%指标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随访6月, 吸入型糖皮质激素治疗实验组感染次数和误学天数较对照组明显下降,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461, 7.259, P<0.05), 白三烯调节剂治疗实验组与对照组间感染次数和误学天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药物基因检测是实现哮喘个体化治疗的方向, 但目前国内临床相关资料有限, 有待大样本量研究以提供更可靠的临床数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联合布地奈德对儿童过敏性哮喘的影响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5年6月-2017年6月舟山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00例过敏性哮喘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治疗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单用布地奈德,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观察两组患儿临床疗效、肺功能和安全性。结果 (1)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8,P0.05);(2)两组患儿治疗后症状评分均显著低于本组治疗前(均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儿sIgE在治疗前后均无明显改变,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3)两组患儿肺功能各项指标均显著高于治疗前(均P0.05),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4)观察组不良反应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联合布地奈德对儿童过敏性哮喘能获得满意的疗效,可有效提高患儿肺功能,控制哮喘症状,优于单纯使用布地奈德,且安全性较高,无严重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粉尘螨过敏哮喘患儿采用舌下免疫治疗后气道炎症及免疫失衡的改变情况。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94例粉尘螨过敏哮喘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两组均采取糖皮质激素吸入治疗方案,观察组同时给予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后气道炎症及免疫功能指标改善情况。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呼出气一氧化氮(Fe NO)、IL-4水平下降,且低于对照组(均P0.01),尘螨SIg G4、干扰素-γ水平升高,且高于对照组(均P0.01);观察组日间和夜间哮喘症状评分低于治疗前,且低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舌下免疫治疗粉尘螨过敏性哮喘可明显改善患儿气道炎症反应,促进机体免疫趋向平衡。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估标准化粉尘螨滴剂舌下特异性免疫治疗(SLIT)对单一和多重过敏的变应性鼻炎(AR)儿童的临床疗效。方法 68例尘螨过敏的AR儿童,根据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结果,将其分为两组:单一过敏组35例和多重过敏组33例,采用标准化粉尘螨滴剂进行舌下特异性免疫治疗(SLIT)1年。对治疗前与接受SLIT治疗3、6、9及12个月后的两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研究与分析。结果 SLIT治疗3、6、9及12个月后,两组内症状评分和药物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间症状评分和药物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治疗单一和多重过敏的儿童变应性鼻炎的临床治疗效果相当,因此,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可以应用于临床治疗尘螨合并多重过敏的儿童变应性鼻炎。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l~4号舌下特异性免疫治疗(SLIT)对儿童持续性变态反应性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1年8月于本院儿科门诊接受舌下粉尘螨滴剂含服治疗并随访26周的78例轻-中度持续性变态反应性哮喘患儿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就诊顺序随机分为SLIT组(n=40)和对照组(n=38)。持续性变态反应性哮喘的诊断标准参照《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两组患儿性别、平均年龄、病程及病情严重度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本院人体试验委员会所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分组征得受试对象监护人的知情同意,并与其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SLIT组患儿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l~4号联合吸入糖皮质激素(ICS)布地奈德气雾剂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布地奈德气雾剂吸入治疗(剂量与治疗组相同)。比较两组患儿哮喘控制测试(ACT)评分、布地奈德气雾剂吸入剂量、呼气流速峰值(PEFR)占预计值百分比(%)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SLIT组在治疗结束26周时,ACT评分高、布地奈德气雾剂吸入剂量小、PEFR占预计值的百分比高,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采用面罩储雾罐方式给药,经鼻吸入丙酸氟替卡松气雾剂,同步治疗儿童变应性鼻炎合并哮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80例中、重度变应性鼻炎合并轻、中度持续性哮喘的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以面罩储雾罐经鼻吸入丙酸氟替卡松气雾剂(200μg/d);对照组经口吸入丙酸氟替卡松气雾剂(200μg/d)联合使用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200μg/d)。之后进行鼻炎症状、儿童哮喘控制测试(C-ACT)评分,比较晨起呼气峰流速值(PEF,L/min)。[结果]经16周临床观察,实验组和对照组的鼻炎症状评分、哮喘症状评分均明显下降(F=71.22~277.41,P均<0.00),实验组和对照组的PEF均逐渐升高,治疗前后实验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F=4.79,P<0.009),而对照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F=1.49,P=0.19);不良反应比较,实验组鼻腔出血的发生数低于对照组(χ2=4.80,P<0.05),但激素使用量实验组仅为对照组的1/2。[结论]面罩式储雾罐经鼻吸入丙酸氟替卡松气雾剂可同时有效控制儿童变应性鼻炎和哮喘,并有依从性高、不良反应少的特点,激素使用剂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应用于轻、中度持续性哮喘合并变应性鼻炎患儿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学龄期哮喘儿童的病情控制情况及睡眠状况,研究哮喘控制与睡眠紊乱的相关性,以期为哮喘儿童睡眠障碍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对2018年10月-2019年10月在潍坊市人民医院小儿内科就诊的200例6~11岁支气管哮喘儿童及其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包括哮喘儿童一般情况问卷、儿童哮喘控制测试问卷(C-ACT)、儿童睡眠紊乱量表(SDSC)。根据C-ACT得分将哮喘患儿分为完全控制组(≥23分,75例)、部分控制组(20~22分,46例)、未控制组(≤19分,79例),对3组哮喘儿童睡眠紊乱情况进行比较,并将SDSC总分及各维度得分与C-ACT得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哮喘儿童的完全控制率为37.5%,部分控制率为23.0%,未控制率为39.5%。完全控制组、部分控制组和未控制组哮喘儿童SDSC总得分分别为34.21±3.60、38.74±2.86、40.09±5.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8.857,P<0.001)。睡眠紊乱的检出率分别为未控制组 49.4%、部分控制组40.0%、完全控制组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224,P<0.001);哮喘儿童C-ACT得分与SDSC得分呈负相关(r=-0.623,P<0.01)。结论 本地区哮喘儿童的哮喘控制水平欠佳;哮喘儿童睡眠紊乱的检出率较高;完全控制组哮喘儿童睡眠质量明显优于部分控制组和未控制组的患儿,儿科医护人员在对哮喘儿童进行整体治疗时应更加关注哮喘控制状况,通过良好的哮喘控制改善其睡眠状况,从而促进患儿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标准化粉尘螨变应原疫苗滴剂舌下含服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粉尘螨阳性的变应性鼻炎患者78例,随机分为两组,舌下含服免疫治疗组39例,给予舌下含服脱敏治疗;辅助治疗组39例,根据患者情况,在治疗初始给予鼻用类固醇局部喷鼻。疗程两年,治疗后均停药1年观察患者症状、体征变化,评定疗效,同时观察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舌下含服治疗组有效率为82.1%,常规药物治疗组有效率为76.9%,各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有效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停药1年症状、体征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舌下含服免疫治疗组3例出现局部不良反应,2例出现轻微全身不良反应,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常规药物治疗组2例出现局部不良反应。结论应用标准化粉尘螨变应原疫苗滴剂舌下含服对变应性鼻炎患者进行免疫治疗,正确掌握适应症和方法,疗效良好、安全。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辨证穴位敷贴治疗慢性持续期儿童哮喘的临床疗效与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7月-2019年7月于该院就诊的慢性持续期哮喘患儿8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同时加用辨证穴位敷贴。比较两组的疗效,分析观察组患儿的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情况,探讨患儿肺功能指标、儿童哮喘控制测试问卷(C-ACT)评分及哮喘发作次数与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水平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为80.0%,观察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后CD3^+、CD4^+、CD4^+/CD8^+水平均明显提高,CD8^+水平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后肺功能指标1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1)和呼气峰流速(PEF)均有显著提高,C-ACT评分显著升高,哮喘发作次数显著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后FEV1、PEF与CD3^+、CD4^+、CD4^+/CD8^+水平呈正相关(P<0.05),与CD8^+水平呈负相关(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后C-ACT评分与CD3^+、CD4^+、CD4^+/CD8^+水平呈正相关(P<0.05),与CD8^+水平呈负相关(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后哮喘发作次数与CD3^+、CD4^+、CD4^+/CD8^+水平呈负相关(P<0.05),与CD8^+水平呈正相关(P<0.05)。结论辨证穴位敷贴治疗慢性持续期儿童哮喘的临床疗效显著,其通过改善患儿血清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来控制临床症状和哮喘发作次数,促进患儿康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学龄期哮喘儿童的病情控制情况及睡眠状况,研究哮喘控制与睡眠紊乱的相关性,以期为哮喘儿童睡眠障碍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对2018年10月-2019年10月在潍坊市人民医院小儿内科就诊的200例6~11岁支气管哮喘儿童及其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包括哮喘儿童一般情况问卷、儿童哮喘控制测试问卷(C-ACT)、儿童睡眠紊乱量表(SDSC)。根据C-ACT得分将哮喘患儿分为完全控制组(≥23分,75例)、部分控制组(20~22分,46例)、未控制组(≤19分,79例),对3组哮喘儿童睡眠紊乱情况进行比较,并将SDSC总分及各维度得分与C-ACT得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哮喘儿童的完全控制率为37.5%,部分控制率为23.0%,未控制率为39.5%。完全控制组、部分控制组和未控制组哮喘儿童SDSC总得分分别为34.21±3.60、38.74±2.86、40.09±5.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8.857,P<0.001)。睡眠紊乱的检出率分别为未控制组 49.4%、部分控制组40.0%、完全控制组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224,P<0.001);哮喘儿童C-ACT得分与SDSC得分呈负相关(r=-0.623,P<0.01)。结论 本地区哮喘儿童的哮喘控制水平欠佳;哮喘儿童睡眠紊乱的检出率较高;完全控制组哮喘儿童睡眠质量明显优于部分控制组和未控制组的患儿,儿科医护人员在对哮喘儿童进行整体治疗时应更加关注哮喘控制状况,通过良好的哮喘控制改善其睡眠状况,从而促进患儿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