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析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运用药物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8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运用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常规治疗,而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再给予药物治疗,对两组的血糖水平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前,两组的空腹血糖和服糖后1h、2h血糖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相比较对照组而言,观察组的空腹血糖和服糖后1h、2h血糖水平明显下降,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在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进行饮食治疗和运动治疗的基础上,再给予药物治疗,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血糖水平,使患者的预后生活质量提高。  相似文献   

2.
糖尿病并发症危害极大,本文总结了糖尿病并发心脑血管病变、视网膜病变、周围神经病变、肾脏病变、高血脂、抑郁症等常用治疗药物的研究应用并进行药学监护,阐述了这些药物在治疗上的成效及不良反应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药物治疗对妊娠糖尿病患者妊娠后血糖的影响。方法将51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基础疗法组25例使用饮食疗法及运动疗法进行治疗,胰岛素组26例使用胰岛素进行治疗,患者产后15、30、45、60 d进行75 g OGTT检测复查。结果产后30、45、60 d基础疗法组患者的空腹血糖,服糖后1、2、3 h血糖分别高于胰岛素组(P<0.05),基础疗法患者产后30 d的服糖后1 h血糖水平明显低于产前,产后45、60 d的空腹血糖,服糖后2、3 h血糖明显低于产前;胰岛素组产后30、45、60 d的空腹血糖,服糖后1、2、3 h血糖分别低于产前(P<0.05)。结论产前胰岛素治疗可有效改善妊娠糖尿病产妇产后血糖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对社区糖尿病患者进行非药物治疗干预,加强糖尿病患者对非药物治疗作用的认知,建立健康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方法:对佛山市顺德区杏坛镇工业区社区卫生服务站内建立的档案进行调查,选取68名糖尿病患者进行非药物治疗,进行问卷调查并测量非药物治疗前后的血糖。结果:对患者进行非药物治疗前后比较发现,糖尿病患者明显重视了非药物治疗的作用,对非药物治疗的认知感增强,生活质量有所提高,血糖也较非药物治疗前得到了更好的控制。结论:非药物治疗对糖尿病的干预效果明显,在控制患者血糖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患者和社区医生应该重视并加以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监测对药物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171例2型糖尿病患者对药物治疗依从性和血糖监测情况进行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171例2型糖尿病患者对药物治疗依从性佳的病例共63例,占36.84%。通过依从性与相关单因素分析,显示出糖尿病教育、血糖定期测量、提醒服药等3项因素可以提高依从性,P<0.01。年龄、文化程度、并发症、定期复查、家中有血糖仪等5项因素亦可以提高依从性,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依照标准系数绝对值大小,服药依从性取决于:糖尿病教育、提醒服药、定期复查、并发症、血糖定期测量。每周测量多次者,依从性佳的占67.86%,每周测量1次者,依从性佳的占41.30%,每月测量1次,依从性佳的为30.00%,不舒服时测量者,依从性佳的仅为21.28%。依从性与测量次数呈正相关。结论除了糖尿病教育、提醒服药、定期复查、并发症等因素影响药物治疗依从性外,血糖监测也是1个影响药物治疗依从性不可忽视的因素。  相似文献   

6.
最近研究人员称,一种新的辅助疗法将有助于改善非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Ⅱ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多伦多地区高级调查员Robert Josse说,这种新的抗糖尿病药物与其它疗法联合使用时,将明显降低糖基化血红蛋白(HbAlc-血糖控制的一项指标)的记数和餐后血糖浓度。这里所说的药物是阿卡糖(acarbose),一种针对肠内消化糖类的刷状缘酶的竞争性酶抑制  相似文献   

7.
家庭监护血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良好的血糖控制对于预防或延缓糖尿病的并发症很重要.家庭监护血糖有助于评估糖尿病患者糖代谢紊乱的程度,了解降糖药物治疗的效果,制定和调整降糖措施.常用的糖代谢控制的监测指标包括糖化血红蛋白(HbA1c)、尿糖、利用血糖仪进行的自我血糖监测以及动态血糖监测.  相似文献   

8.
良好的血糖控制对于预防或延缓糖尿病的并发症很重要.家庭监护血糖有助于评估糖尿病患者糖代谢紊乱的程度,了解降糖药物治疗的效果,制定和调整降糖措施.常用的糖代谢控制的监测指标包括糖化血红蛋白(HbA1c)、尿糖、利用血糖仪进行的自我血糖监测以及动态血糖监测.  相似文献   

9.
良好的血糖控制对于预防或延缓糖尿病的并发症很重要.家庭监护血糖有助于评估糖尿病患者糖代谢紊乱的程度,了解降糖药物治疗的效果,制定和调整降糖措施.常用的糖代谢控制的监测指标包括糖化血红蛋白(HbA1c)、尿糖、利用血糖仪进行的自我血糖监测以及动态血糖监测.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2型糖尿病患者降糖药物用药现状,分析选择药物对血糖控制的影响,为合理治疗提供依据。方法调查入院时2型糖尿病患者群降糖药物使用状况、血糖控制水平及低血糖情况,根据用药情况分为胰岛素组和口服药组,比较胰岛素组和口服药组的血糖控制水平及低血糖的发生率。结果入选288例2型糖尿病患者,平均HbA1c 8.0%,血糖达标率36.8%。胰岛素组和口服药组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体质量指数、HbA1c的控制水平相似。胰岛素组的病程明显长于口服药组([11.5±7.0)年vs(8.1±6.0)年],P=0.000)。口服药组的达标率明显优于胰岛素组(43.4%vs 27.0%,P=0.005)。胰岛素组的低血糖发生率高于口服药组(5.2%vs 1.2%,P=0.041)。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群血糖达标率低,启动胰岛素治疗迟、超重和低血糖是影响血糖达标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对肿瘤科药物治疗的工作模式与作用。方法结合我院肿瘤科临床药师在药物治疗、给药环节以及患者用药教育方面的体会,总结肿瘤科药物治疗的工作模式。结果我院的临床药师在药物治疗方案的选择、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药品不良反应的监护、对护士的指导以及与患者的沟通上具有重要的作用,对肿瘤科药物治疗具有明显的效果。结论临床药师要深入研究专业知识,只有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才能更好地为临床医护人员和患者提供药学服务,提供合理的用药方案以及药物监护措施,使用药达到安全、可靠、经济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13.
妊娠期糖尿病(GDM)是产科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发病率逐年升高,对母儿危害较大。GDM的治疗主要有饮食、运动疗法和药物治疗。另外,GDM患者发展为2型糖尿病的风险高,要重视产后随访。  相似文献   

14.
宁珂 《广西医学》2013,(9):1266-1267
目的观察饮食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血糖的影响。方法 GDM患者362例,给予营养宣教,并根据孕妇身高、体重和孕期制订营养均衡和热量足够的个体化食谱,干预2周后观察血糖的变化。结果饮食干预后,362例患者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比干预前明显下降(P<0.05)。结论合理饮食治疗可明显降低妊娠期糖尿病血糖水平。  相似文献   

15.
糖尿病性胃病(DG)是指糖尿病患者有胃肌肉神经功能障碍,并且有消化不良症状其发病率约50%。以往胃肠动力药物在治疗DG消化道症状方面,已取得了很好的临床疗效,但其对血糖控制的影响报道较少。本研究对50例2型糖尿病合并DG的患者,在糖尿病原治疗方案基础上给予吗丁啉治疗,旨在观察吗丁啉对DG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社区护理与治疗对糖尿病血糖控制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某社区已建立档案的糖尿病患者10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不做任何护理与治疗干预,但跟踪随访;观察组强化社区护理与治疗,如饮食治疗、用药指导、运动疗法、心理护理、健康知识宣传等。对比两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效果。结果观察组在接受社区护理与治疗后,血糖控制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社区护理与治疗能够延缓糖尿病疾病进程,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对于糖尿病血糖病情控制有着积极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分析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检验价值。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本院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88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患者按照患者自身的医院接受血糖检测,研究组患者每周定时接受血糖检测。两组患者采取相同的治疗手段干预,对治疗前后的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指标结果进行观察对比。结果3个月的随访结果可见,研究组患者的血糖水平较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研究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同样显著(P0.05)。结论老年糖尿病患者接受规律的血糖检验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提高血糖控制水平,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作者对35例糖尿病病人进行55次连续24小时血糖观察,血糖波动绝对值范围为60—337.5mg/dl。根据此变化调整胰岛素剂量,能更好地降低血糖,减少波动,有利于使血糖控制到正常水平或接近正常水平,(15例病人调整后血糖降为138.7±52.9mg/dl),这样可防止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文章认为空腹血糖及餐前血糖测定有助于了解全天血糖的控制情况。  相似文献   

20.
1 口服降糖药1 .1 磺脲类 ( SU)  1 95 5年始用于临床。1 .1 .1 作用机理  1促进胰岛素 ( INS)的分泌 ,已证明在胰岛 β细胞上有 SU受体 ,受体与细胞膜上ATP-依赖型钾离子通道密切相关 ,SU通过关闭ATP-依赖型钾离子通道使细胞去极化 ,促进钙离子内流增加 ,抑制磷酸二酯酶活性 ,使细胞内 CAMP和三磷酸肌醇水平升高 ,促使胰岛素释放。2加强胰岛素的外周组织 (胰岛素的靶器官 )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 ,肝对 INS的反应增强 ,减少肝糖生成 ,促进脂肪细胞为葡萄糖的转运 ,增加脂肪合成 ,增强骨骼肌糖合成酶的活性 ,使肌糖合成增加。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