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罗媛媛  王欢  关爽  刘忠良 《中国康复》2010,25(3):229-231
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CIMT)的基本思想为通过适度限制健侧肢体的活动来强制使用患侧肢体,经过几个阶段的综合运动训练后,随着受损神经功能的恢复,患肢功能可得到明显改善,从而达到预期治疗目的。根据CIMT的治疗原理,也可将它归入神经康复技术范畴。经典的CIMT主要集中在脑卒中或脊髓损伤后的偏瘫、截瘫等的肢体功能障碍恢复训练上,  相似文献   

2.
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的起源与进展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constraint-induced movement therapv,CIMT)是近年来针对脑卒中等神经疾病新的康复疗法.该疗法来源于对猴子的实验.通过对猴子一侧肢体的去感觉神经的传入.而发现了“习得性失用”(learned nonuse)现象。而克服“习得性失用”后.可以显著提高动物患侧肢体的功能水平。由此.这种治疗方法扩展到人类脑卒中和脑外伤的康复.并取得了很好的治疗效果。同时.在研究中发现强制性使用治疗中.患者出现了大量的使用性依赖大脑皮质功能重组.这种功能重组是该疗法具有长期疗效的神经基础。据估计慢性脑卒中患者中有65%-75%遗留运动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3.
运动疗法在偏瘫康复中的新动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各种伤病 ,尤其是脑卒中所致的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偏瘫是目前康复临床中常见的症状 ,运动疗法是其重要的康复手段之一。近年来 ,运动疗法在康复工作实践中不断完善 ,不断发展 ,出现了一些令人瞩目的进步。1强制性使用训练这是一种对偏瘫患者施行强制固定健侧上肢 ,同时强迫性反复使用患侧上肢 ,从而促进患肢功能恢复的方法。这一疗法是经过实验室动物实验研究 ,证实对瘫痪肢体恢复有效后 ,于 2 0世纪 80年代由美国学者引入临床的。1.1强制性使用训练的机理 在解释强制性训练的机理方面 ,美国学者提出了“习得性废用”(learned…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强制性运动疗法对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的临床疗效,并与常规偏瘫肢体康复训练做对比分析.方法 选择治疗组、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每天强化训练患侧上肢6 h,5 d/周,连续 3周,同时使用吊带限制健侧上肢的活动.强制用手夹板或手套应在患者90%的清醒时间使用.对照组采用传统 PT和 OT等康复方法,每天训练患肢5 h,5 d/周,不限制健手的使用.结果 两组按运动功能评定Fugl-Meyer(FMA) 评分法,和日常生活评价(ADL)的Barthel(BI)评分法[1]评定,两组间各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脑卒中早期常规康复治疗可改善脑卒中患者的患侧肢体功能,但强制性运动疗法能明显提高偏瘫患者上肢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其疗效优于传统康复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早期“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在急性脑卒中患者偏瘫肢体功能康复的作用。方法 选择 2 18例急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强制运动康复组 110例和对照组 10 8例 ,并对两组进行分析。结果 康复治疗后偏瘫肢体功能用Fugi meyer和日常生活评价 (ADL)的Barttel指数记分评定。两组有显著差异 (P <0 0 1)。结论 早期“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对脑卒中的运动功能是一种有效康复方法 ,对促进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 ,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 ,从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预防各种并发症及继发性残疾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在慢性脑卒中下肢康复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近年来一种名为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的康复训练方法,正在更多地被用于脑卒中的康复。有控制的随机化的研究表明,这种疗法可以有效地减轻慢性脑血管意外患者四肢运动功能障碍,在最大量有效的康复治疗下,患者至少在2年内保持患侧肢体一定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绝大多数用于慢性脑卒中患侧上肢的康复[1-5],而很少用于下肢的康复。实际上在脑血管意外患者中,下肢往往恢复较快,可能是下肢行走时被迫活动的结果。一些研究结果认为在卒中6个月以后,步行能力不会有太大变化[6],而另一些研究则认为脑卒中1年以上经过正确的训练,其步…  相似文献   

7.
脑卒中是中老年人常见病和多发病,研究表明,大约85%的患者有上肢功能缺损,仅28.3%的慢性期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灵活[1]。传统的康复训练只强调单一动作的完成,而缺乏连贯性和实用性,与日常生活脱节[2]。强制性运动疗法(constraint-induced movement therapy,CIMT)[3]通过限制使用健侧上肢,强制使用和训练偏瘫侧肢体,治疗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一种康复治疗技术。脑循环偏瘫功  相似文献   

8.
目的: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是近年来针对慢性期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障碍的一种新的康复训练技术,观察其对亚急性期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02-09/2005-04解放军总医院康复医学科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13例,所有患者符合以下条件:①脑卒中病程在1~6个月。②穿戴强制性装置后要有足够的平衡和安全能力。③手腕能主动背伸至少20°,除拇指外,至少有其他两指背伸10°。在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治疗前的2周对患者上肢功能进行基线测量,然后进行为期2周的以患侧上肢和双上肢组合的神经发育技术为主的常规的康复训练,最后进行连续12d的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治疗期间要求患者健侧穿戴吊带和夹板来限制健侧肢体动作,每天清醒时固定时间不少于90%,同时接受行为再塑的技巧训练,密集地训练患侧肢体活动,完成日常生活中的动作,连续两周共10个工作日。在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治疗前2周、治疗前和治疗12d后用上肢功能测验(满分99分,分数越高,功能越好)和简易上肢机能检查(分数越高,功能越好)来评价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并用效应值来比较常规康复和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治疗前后差异的大小(0.2即表示疗效轻微,0.4~0.6为中等疗效;≥0.80为疗效显著)。结果:13例患者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常规康复治疗前后比较:上肢功能测验平均提高(5.3±5.1)分,效应值为0.41;简易上肢机能检查平均提高(2.9±6.0)分,效应值为0.13。②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治疗前后比较:上肢功能测验平均提高(25.3±14.0)分,效应值为1.59;简易上肢机能检查平均提高(24.3±15.6)分,效应值为1.03。结论: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疗法是改善亚急性期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一种有效治疗方法,短期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疗法介入,可以显著促进患侧上肢功能多方面的改善,减缓恢复平台期的出现,效果优于常规训练。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强制性运动疗法对脑卒中偏瘫引起肢体瘫痪的影响。方法将40例脑卒中伴肢体偏瘫患者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进行强制性运动疗法训练与常规康复训练,同时接受相同的常规药物治疗。应用简式Fugl-Meyer评分法和Barthel指数评分。结果治疗组训练前后两组Fugl-Meyer评分及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明显比对照组提高。结论强制性运动疗法在促进脑卒中偏瘫肢体运动功能恢复及提高日常生活能力方面显著优于常规运动康复,对脑卒中急性期肢体瘫痪治疗是有效和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目前强制性运动疗法广泛地应用于康复领域,并被证实能够有效地促进肢体功能恢复,但其确切的机制尚不清楚。方法应用免疫组化及ELISA方法并结合行为学探讨了强制性运动疗法对脑缺血后内源性神经干细胞及间质细胞源性因子-1表达的影响。结果发现脑缺血后强制性运动疗法能够促进患侧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增加大鼠侧脑室下区新生神经干细胞的数量,并能提高脑组织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蛋白的表达水平。结论强制性运动疗法可能通过影响脑缺血后的神经再生过程从而达到增强中枢神经系统修复能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配合D-BOX上肢与认知整合评测训练系统对偏瘫患者上肢功能康复的效果。方法:将42名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患者另外每天加一次D-BOX上肢与认知整合评测训练,同时除了睡眠时间外,90%以上的时间限制健侧肢体的使用,强制性使用患侧肢体,治疗时间为30d。治疗前后运用Wolf运动功能测试量表(WFMT)以及改良Barthel指数对患者的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进行评价。结果:治疗后,2组WFMT评分及Barthel指数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0.01),且观察组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配合D-BOX上肢与认知整合评测训练系统可以有效改善脑卒中患者的上肢功能,对比常规康复训练效果存在明显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2.
肢体运动功能障碍是脑卒中最常见的后遗症,其恢复周期长,难度大,对患者生理和心理造成重要影响。因此,恢复卒中后肢体运动功能已成为当前康复的重点和难点。脑-肢协同调控技术即以肢体为靶器官和以脑为靶器官的康复技术有机组合,是有效促进肢体运动功能和脑功能恢复的康复策略。该文将以脑-肢协同调控技术为基础,通过查阅文献,对其理论和应用进行系统性阐述,进而为治疗卒中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障碍提供更加合理有效的选择。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脑梗死患者护理康复指导锻炼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随机将入院急性脑梗死患者分成对照组与康复组。2组病例均采用神经外科护理常规,康复组加用康复训练及康复护理内容。使用Barthe指数和简式FuglMeyer法对2组患者在入院出院时进行测定。-结果:2组患者肢体功能康复在出院时均有所提高,康复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肢体功能康复护理训练对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强制性运动疗法(constraint-induced movement therapy,CIMT)是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新型康复治疗技术之一,其机制主要是建立在大脑功能重塑的基础上.CIMT通过限制健侧肢体的运动,同时集中对患侧进行大量、重复的练习和日常生活相关的活动训练,并逐渐增加难度以达到恢复功能的目标.CIMT可通过克服患肢的"习得性废用(learned nonuse)",来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从而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是近年来针对慢性期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障碍的一种新的康复训练技术,观察其对亚急性期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02-09/2005-04解放军总医院康复医学科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13例,所有患者符合以下条件:①脑卒中病程在1~6个月。②穿戴强制性装置后要有足够的平衡和安全能力。⑧手腕能主动背伸至少20&;#176;。除拇指外,至少有其他两指背伸10&;#176;。在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治疗前的2周对患者上肢功能进行基线测量,然后进行为期2周的以患侧上肢和双上肢组合的神经发育技术为主的常规的康复训练,最后进行连续12d的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治疗期间要求患者健侧穿戴吊带和夹板来限制健侧肢体动作,每天清醒时固定时间不少于90%,同时接受行为再塑的技巧训练,密集地训练患侧肢体活动,完成日常生活中的动作,连续两周共10个工作日。在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治疗前2周、治疗前和治疗12d后用上肢功能测验(满分99分,分数越高,功能越好)和简易上肢机能检查(分数越高,功能越好)来评价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并用效应值来比较常规康复和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治疗前后差异的大小(0.2即表示疗效轻微,0.4~0.6为中等疗效;≥0.80为疗效显著)。结果:13例患者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常规康复治疗前后比较:上肢功能测验平均提高(5.3&;#177;5.1)分,效应值为0.41;简易上肢机能检查平均提高(2.9&;#177;6.0)分,效应值为0.13。②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治疗前后比较:上肢功能测验平均提高(25.3&;#177;14.0)分,效应值为1.59;简易上肢机能检查平均提高(24.3&;#177;15.6)分,效应值为1.03。结论: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疗法是改善亚急性期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一种有效治疗方法,短期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疗法介入,可以显著促进患侧上肢功能多方面的改善,减缓恢复平台期的出现,效果优于常规训练。  相似文献   

16.
脑-机接口(BCI)技术是近年来迅速发展的一种新型康复治疗技术,通过采集分析人脑数据,并转换成相应电信号,使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的患者与外界建立一种新的联系。目前BCI技术主要应用在卒中后肢体的运动功能康复、脊髓损伤的康复以及典型的闭锁综合征的康复。但BCI技术在发展的同时也有其不足之处,本文将从上述几个方面对此项新技术做研究进展综述。  相似文献   

17.
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CIMT)是通过限制偏瘫患者的健肢活动的同时对患侧进行集中反复作业训练,诱使患肢的使用能力提高,从而提高患肢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一种新的康复治疗技术,被认为是能够成功地将偏瘫患者从康复治疗室学到的运动功能转移到日常生活环境中的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笔者结合在美国伯明翰阿拉巴马大学CIMT实验室学习CI-MT的体会,详细阐述CIMT的基本要素和独到之处。  相似文献   

18.
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在脑卒中和脑外伤上肢康复中的应用   总被引:24,自引:3,他引:24  
目的:定量评价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在脑卒中和脑外伤中的康复效果。方法:9例脑卒中和脑外伤患者使用夹板固定限制健侧手,患侧手进行每日6小时康复训练,共2周;在治疗前2周,治疗前和治疗后分别采用Carrol上肢功能评定和金子翼上肢功能评定对患者进行评价。结果:治疗后和治疗前及基线相比,两种评价方法值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对脑卒中和脑外伤上肢功能有显著的康复效果。  相似文献   

19.
肢体瘫痪是卒中最常见的症状之一,治疗卒中后肢体瘫痪对于提高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在众多肢体瘫痪康复疗法中,强制性运动疗法(constraint induced movement therapy,CIMT)是一种新兴的且有针对性的疗法.现通过检索MEDUNE上2003年3月-2008年3月关于卒中后CIMT的文章,了解这一疗法的机制、应用和发展趋势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0.
下肢运动功能障碍是脑卒中患者最常见和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即使早期、规范介入康复治疗,仍有许多患者在发病6个月后还不能恢复行走功能或遗留严重异常步态,对患者的日常活动和自理能力造成巨大影响,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经济负担。下肢运动功能障碍的康复治疗技术包括神经调控、头针等以大脑为靶点的中枢干预技术,以及协同功能性电刺激(FES)、机器人辅助步态训练(RAGT)等以肢体为靶点的外周干预技术。虽然中枢干预与外周干预刺激靶点不同,但是治疗目的一致。为了提高治疗效果,有研究发现将有效的中枢干预技术与外周干预技术联合应用比单一中枢或外周治疗的效果更好。国内学者将这种模式称为"脑-肢协同调控治疗技术",该技术根据协同部位不同可分为脑-上肢协同治疗模式和脑-下肢协同治疗模式;根据协同顺序的不同,又可分为脑-肢体同步治疗模式和脑-肢体非同步治疗模式,其中非同步治疗模式又可分为先大脑刺激后肢体刺激模式和先肢体刺激后大脑刺激模式。目前,脑-肢协同调控治疗技术在临床中被普遍应用和研究。由于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治疗安全性高、设备携带方便、后延效应时间长等优势,被广泛与下肢康复治疗技术协同应用。但由于参与协同的下肢康复技术种类不同以及协同治疗顺序的不一致,tDCS协同下肢康复治疗的效果存在较大差异。本文就国内外近年来不同治疗参数的经颅直流电刺激协同不同的下肢康复治疗技术及不同脑-肢体协同治疗顺序,在脑卒中偏瘫下肢康复中的应用模式作一综述,并探讨影响协同治疗效果的因素及可能有效的协同治疗模式,旨在为脑卒中后下肢功能障碍的研究和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