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分泌型卷曲相关蛋白1(SFRP1)和β-连环蛋白(β-catenin)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 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35例NSCLC患者,采集患者癌组织和癌旁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SFRP1、β-catenin表达,分析NSCLC患者癌组织SFRP1、β-catenin表达与病理特征的关系,癌组织SFRP1、β-catenin表达与预后的相关性。 结果癌组织SFRP1阳性表达率低于癌旁组织(P<0.05),癌组织β-catenin阳性表达率高于癌旁组织(P<0.05);NSCLC患者癌组织SFRP1、β-catenin表达与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有关(P<0.05)。35例NSCLC患者总生存率为58.82%,癌组织SFRP1阳性、阴性表达患者生存率分别为84.62%和45.450%,癌组织SFRP1阳性表达与阴性表达患者的生存曲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21,P=0.022);癌组织β-catenin阳性、阴性表达患者生存率分别为51.72%和100.00%。癌组织β-catenin阳性表达与阴性表达患者的生存曲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28,P=0.028)。 结论NSCLC组织SFRP1、β-catenin表达与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有关,临床检测癌组织SFRP1、β-catenin表达可用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评估。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长链非编码RNA SNHG7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相关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法检测SNHG7在82例胃癌患者癌和癌旁组织表达情况,χ2检验分析胃癌组织中SNHG7表达量与临床病理参数相关性;应用Log-rank检验和COX回归模型分析胃癌组织中SNHG7表达量与胃癌患者术后预后的关系。[结果]SNHG7在胃癌组织中较癌旁组织表达明显升高(P0.001);胃癌组织中SNHG7的表达水平与SNHG7的表达与肿瘤的浸润深度(P0.001),临床分期(P=0.003)、区域淋巴结转移有关(P=0.035)。胃癌组织中SNHG7相对高表达与患者术后无瘤生存期显著缩短(20.4个月vs.28.8个月,P=0.001)。胃癌组织中SNHG7高表达是影响胃癌患者术后无瘤生存期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HR=2.067;95%CI 1.012~4.219;P=0.046)。[结论]SNHG7有望成为预测胃癌患者术后预后的一个新的潜在标记物。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circCSPP1在胃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并探讨其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和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收集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在我院接受根治性切除术治疗的胃癌患者118例,检测癌组织及癌旁组织circCSPP1表达水平,评价circCSPP1表达水平与胃癌患者临床病理资料相关性,Kaplan-Meier曲线分析circCSPP1表达水平与患者生存率关系;Cox回归分析评价影响胃癌患者预后的因素。结果 circCSPP1在TNM分期为Ⅰ~Ⅱ期、Ⅲ~Ⅳ期胃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2.08±0.17、3.29±0.27、1.01±0.12,即在胃癌组织中表达显著上调(F=4.292,P=0.005)。circCSPP1在胃癌组织中表达水平与肿瘤直径、浸润深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和其他器官转移有关(P<0.05)。circCSPP1低表达组患者生存率显著高于circCSPP1高表达组患者(χ2=5.332,P<0.05)。单因素Cox回归分析表明,胃癌组织中肿瘤直径≥5 cm、浸润深度T3~T4<...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检测RhoGTP酶解离抑制因子2(RhoGTPase dissociation inhibitor 2,RhoGDI2)在结直肠癌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并结合临床病理特点进行分析,探讨RhoGDI2的蛋白表达水平与结直肠癌侵袭转移的关系及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方法选取山东省医学科学院附属医院2012年07月至2014年07月采取手术切除的153例结直肠癌病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153例肿瘤组织标本和癌旁标本中RhoGDI2蛋白的表达水平。 结果RhoGDI2蛋白在结肠癌组织中呈阳性表达,且主要在胞浆中表达;但在癌旁正常组织中无阳性表达(57.5% vs 0.00%)。结直肠癌组织中RhoGDI2蛋白的表达在低分化组显著高于高中分化组(χ2=2.090,P<0.05)。RhoGDI2的阳性表达与结直肠肿瘤的大小呈正相关,肿瘤越大阳性表达率越高(χ2=4.293,P<0.05),并随着肿瘤浸润深度阳性表达率增加(χ2=1.711,P<0.05),其在有淋巴结转移者表达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χ2=5.925,P<0.05)、有远处转移者显著高于无远处转移者(χ2=5.519,P<0.05),并且与临床分期密切相关,分期较晚的显著高于分期较早的(χ2=5.683,P<0.05)。RhoGDI2在结直肠癌中的阳性表达与年龄(<60 years vs ≥60 years)(χ2=0.054,P>0.05),性别(χ2=0.037,P>0.05)无相关性。 结论RhoGDI2在结直肠癌中高表达,并且与结直肠癌的局部侵袭和远处转移呈正相关。RhoGDI2可能在结直肠的发生发展和侵袭转移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印记基因10(paternally expressed gene 10,PEG10)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探讨PEG10与胃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利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84例胃癌患者癌组织、癌旁组织及10例正常胃组织中PEG10表达情况,并结合其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意义。结果 84例胃癌组织中有63例(75.00%)PEG10阳性表达,相应癌旁组织中有50例(59.52%)PEG10阳性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01,P=0.032),而10例正常胃组织PEG10均阴性表达。PEG10的阳性表达与淋巴结转移(χ~2=6.115,P=0.013)及肿瘤的TNM分期相关(χ~2=7.710,P=0.007)。Cox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PEG10阳性表达是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3)。结论 PEG10在胃癌组织中高表达,在癌旁组织中相对低表达,而在正常胃组织中不表达。PEG10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相关。PEG10对胃癌患者预后判断有一定的价值,可能成为一个新的胃癌分子标志物。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患者黑色素瘤缺乏因子2(AIM2)和血清癌胚抗原(CEA)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收集辽宁省肿瘤医院2010年1月~2013年3月118例结直肠癌患者的肿瘤组织标本及其50例癌旁正常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组织中AIM2的表达,回顾性搜集患者临床病理参数及术前通过电化学发光法(ECUA)测定的血清CEA水平。通过相关性分析癌组织中AIM2表达水平和血清CEA水平的相关性,分析两种指标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采用Kaplan-Meier法对不同AIM2、CEA水平组别进行生存分析。 结果118例肿瘤组织中有42例AIM2呈高表达,有39例癌旁正常组织呈高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5.295,P<0.001);结直肠癌患者术前血清CEA阳性率为44.07%(52/118)。Spearman等级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结直肠癌组织AIM2和血清CEA表达呈负相关(r=-0.660,P<0.001)。肿瘤的浸润深度、TNM分期以及淋巴结转移是影响癌组织AIM2表达水平的相关因素(χ2=4.847,7.794,3.961;均P<0.05);肿瘤大小、TNM分期以及分化程度是影响患者术前血清CEA水平的相关因素(χ2=17.14,5.779,5.293;均P<0.05)。K-M生存分析显示,AIM2高表达组生存时间明显长于低表达组,术前CEA阴性组生存时间明显长于阳性组,AIM2高表达联合CEA阴性患者生存时间明显长于AIM2低表达联合CEA阳性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结直肠癌患者AIM2和血清CEA表达可能与结直肠癌的进展有关,联合分析两个指标有助于评估结直肠癌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肝细胞肝癌患者组织中miR-21的表达水平及其预后意义。方法共收集50例肝细胞肝癌的患者,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肝细胞肝癌及配对癌旁组织中miR-21的表达水平,分析miR-21蛋白的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生存的相关性。结果肝细胞肝癌组织中miR-21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癌旁组织(58.0%vs 6.0%,χ~2=31.07,P0.000 1)。miR-21高表达与临床T分期相关(χ~2=8.043,P=0.018);但miR-21蛋白表达水平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大小、临床分期、N分期及分化程度均无显著关联(P0.05)。高表达miR-21的肝细胞肝癌患者总生存时间明显降低(P=0.032),但患者无疾病进展生存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16)。结论肝细胞肝癌患者miR-21高表达可能作为肿瘤患者预后不良的重要标志物之一,而与肿瘤的发生及发展的机制性研究尚需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SHH蛋白表达在胃癌、EB病毒阳性[EBV(+)]胃癌及癌旁正常胃组织中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和预后的的相关性。方法 免疫组化法检测SHH蛋白表达水平,分析其在胃癌、EB病毒阳性胃癌及癌旁正常组织芯片中的表达;原位杂交法检测胃癌组织芯片中EBV编码的小RNA(EBERs)。结果 与正常胃组织相比胃癌组织中表达明显升高SHH蛋白(χ2=20.012,P=0.000),且其表达与年龄、性别、肿瘤浸润深度、肿瘤分化程度、Lauren分型、血管侵犯、TNM分期均无关(P>0.05),与肿瘤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显示:SHH蛋白表达与EBV(+)胃癌呈负相关(r=-0.129;P=0.012);Kaplan-Meier分析显示:SHH蛋白表达与EBV(+)、EBV(-)胃癌患者生存时间均无关。结论 SHH蛋白在胃癌中表达上调且与EB病毒阳性胃癌相关,提示使用特定抑制剂阻断SHH通路可能是很有潜力的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9.
张尧  张锴  马超 《临床肝胆病杂志》2022,(12):2802-2806
目的 研究脂肪非典型钙黏蛋白4(FAT4)在胰腺癌及其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探索FAT4在胰腺癌发生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方法 收集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期间79例行根治性手术切除,且术后病理确诊为胰腺导管腺癌患者的胰腺癌组织及癌旁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FAT4蛋白在胰腺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FAT4蛋白表达情况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等级资料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分析。结果 FAT4蛋白在胰腺癌组织中低表达率为72.15%(52/79),在癌旁组织中低表达率为21.52%(17/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患者背痛在FAT4蛋白低表达和高表达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15,P=0.042)。淋巴结转移、神经浸润在FAT4蛋白低表达与高表达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8.743、4.925,P值分别为0.003、0.026)。Spearman相...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检测FAT10与突变型p53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相互间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FAT10和突变型p53在62例胃癌患者的胃癌组织、癌旁组织(距癌边缘2~5 cm)及正常胃组织(距癌边缘>5 cm)中的表达水平,统计分析两者表达间的关联性及FAT10与胃癌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 FAT10蛋白和突变型p53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51.61%(32/62)和45.16%(28/62),显著高于癌旁组织[12.90%(8/62)和14.51%(9/62),χ2值分别=21.26和20.69,P值均<0.01]及正常胃组织[6.45%(4/62)和9.68%(6/62),χ2值分别=13.91和19.61,P值均<0.01].胃癌FAT10蛋白及mRNA的表达上升主要与胃癌的淋巴转移及TNM分期密切相关(P值均<0.05).胃癌组织中FAT10表达在蛋白及基因水平均与突变型p53表达呈正相关性(r值分别=0.865和0.761,P值分别<0.05和0.01).FAT10蛋白阳性表达或mRNA表达水平高者,其累计生存时间显著低于FAT10阴性者(P值均<0.05).结论 FAT10与突变型p53在胃癌组织中表达上调且呈正相关性,两者可能共同参与胃癌的形成与发展,FAT10对评价胃癌的预后可能有较好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究CD27+γδT淋巴细胞与远端胃癌根治术后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在十堰市国药东风总医院接受根治性手术的102例远端胃癌患者,收集术后胃癌组织和癌旁组织标本,制备单细胞悬液。记录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D27+γδT细胞表达。术后对所有患者进行为期2年的随访,记录总生存期(OS)。分析胃癌组织中CD27+γδT淋巴细胞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胃癌组织中CD27+γδT淋巴细胞表达与患者预后的关系。采用ROC曲线分析CD27+γδT淋巴细胞表达判断患者预后的效能。结果 远端胃癌根治术后患者的胃癌组织中CD27+γδT淋巴细胞的占比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5)。Ⅲ~Ⅳ期、高分化、有淋巴结转移患者的胃癌组织中CD27+γδT淋巴细胞占比分别高于Ⅰ~Ⅱ期、未分化及低/中分化、无淋巴结转移患者,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EAF2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2月至2014年3月在我院择期行手术治疗的NSCLC患者103例,免疫组化染色检测肿瘤及癌旁组织中EAF2蛋白表达,所有患者随访截至2017年3月31日,随访中出现7例失访,随访率93.2%,利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和Log-Rank检验对患者生存时间进行分析。结果 NSCLC组织中EAF2蛋白阳性表达率39.8%(41/103),癌旁组织中EAF2蛋白阳性表达率76.7%(79/1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8.824,P=0.000);NSCLC组织中EAF2蛋白表达与分化程度、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EAF2蛋白阳性表达组和EAF2蛋白阴性表达组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分别为20.5个月和7.50个月,Log-Rank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26,P=0.038),EAF2蛋白阳性表达组患者平均总生存时间45.01个月,EAF2蛋白阴性表达组为32.47个月,Log-Rank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95,P=0.018)。结论 EAF2蛋白在NSCLC组织中呈低表达,且与患者预后有关,可能参与了NSCLC发生及进展过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胃癌及癌旁组织内白细胞介素-9(interleukin-9,IL-9)、CXC家族趋化因子受体(CXC chemokine receptor 1,CXCR1)表达水平及其与患者病情和生存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79例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进行诊治的胃癌患者,采取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胃癌组织及癌旁组织标本IL-9、CXCR1表达,分析IL-9、CXCR1表达与患者病情及预后生存的相关性。结果共收集有效癌症组织标本79例、癌旁组织标本79例,胃癌组织内IL-9、CXCR1阳性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胃癌组织中IL-9与CXCR1表达具有相关性(P0.05)。在胃癌组织内IL-9阳性表达与浸润深度、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而CXCR1阳性表达与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胃癌患者IL-9、CXCR1阳性表达者预后生存期明显低于阴性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预后相关因素进行Cox多因素分析显示,淋巴结转移、TNM分期、IL-9表达、CXCR1表达是胃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胃癌组织中IL-9、CXCR1阳性表达明显升高,IL-9、CXCR1表达与胃癌患者病情及预后相关,IL-9、CXCR1阳性表达是影响胃癌患者预后生存期的独立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Artemin(ARTN)、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和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60例胃癌患者的癌组织及48例胃癌患者的癌旁良性组织中ARTN、VEGF蛋白的表达,并分析二者与胃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结果 ARTN、VEGF蛋白在癌旁良性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4.6%、12.5%,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8.3%、70.0%.胃癌组织中的ARTN、VEGF蛋白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高于癌旁良性组织(P均<0.01).ARTN蛋白表达与胃癌患者的肿瘤浸润程度、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密切关系(P均<0.05),且ARTN蛋白与VEGF蛋白表达呈正相关(r=0.131,P<0.01).结论 胃癌组织中的ARTN蛋白表达与肿瘤的侵袭转移有密切关系,与VEGF蛋白表达呈正相关,可作为临床评价胃癌进展和患者预后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趋化因子配体18(CCL18)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对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40例肝细胞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取肝细胞癌旁肝组织标本和因良性肝占位行手术切除的正常肝组织标本各40份作为对照。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CCL18在肝细胞癌及正常肝组织中的表达,比较CCL18在各组中的阳性表达率。分析肝细胞癌组织中CCL18的阳性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应用Kaplan-Meier法分析CCL18表达对肝细胞癌预后的影响。结果 CCL18在肝细胞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72.5%(29/40),在癌旁肝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7.5%(3/40),在正常肝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5.0%(2/40),肝癌组织中CCL18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正常肝组织和癌旁肝组织(χ2=9.251,P0.05)。随着病理分化程度的降低CCL18的阳性表达率显著增高,有病灶转移的患者中CCL18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无病灶转移的患者。CCL18阳性的肝细胞癌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显著短于CCL18阴性的肝细胞癌患者。结论 CCL18在肝细胞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显著增强,且影响患者的预后,CCL18阴性表达的肝细胞癌患者具有更长的生存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检测CD133与HDAC1蛋白在老年晚期胃癌患者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老年晚期胃癌患者原发部位肿瘤组织标本75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IHC)检测CD133和HDAC1蛋白在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分析CD133和HDAC1蛋白表达与老年晚期胃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采用Kaplan Meier生存曲线法分析CD133和HDAC1蛋白表达与患者生存时间的关系。结果晚期胃癌组织中,CD133蛋白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HDAC1蛋白(P <0. 05); CD133蛋白阳性表达与肿瘤分期、局部淋巴结转移、肝脏转移及腹膜侵袭显著相关(均P<0. 05),HDAC1蛋白阳性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显著相关(P<0. 05); Log Rank检验结果显示,CD133蛋白表达阳性患者和阴性患者的不良预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 614,P=0. 030),而HDAC1蛋白表达阳性患者和阴性患者的不良预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 909,P=0. 167)。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显示,CD133蛋白表达对患者生存预测有一定价值,曲线下面积(AUC)为0. 784;而HDAC1蛋白表达的预测价值较低,AUC为0. 557。结论 CD133蛋白在晚期胃癌组织中异常高表达,检测其水平对老年晚期胃癌患者的术后治疗方案选择和预后判断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房志学  叶凡  周宇帆  周轲  李琢 《山东医药》2023,(13):20-23+39
目的 探讨胃腺癌组织RNA结合基序单链相互作用蛋白1(RBMS1)、A激酶锚定蛋白12(AKAP12)表达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胃腺癌患者102例,取手术切除的胃癌组织及其癌旁组织(距肿瘤组织边缘5 cm以上,经病理检查明确为正常胃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RBMS1、AKAP12表达。比较胃癌组织与癌旁正常组织RBMS1、AKAP12阳性表达率,采用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法分析胃癌组织RBMS1阳性表达与AKAP12阳性表达的关系。分析胃癌组织RBMS1、AKAP12阳性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以及二者表达与预后的关系。结果 胃癌组织RBMS1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组织,AKAP12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癌旁正常组织(χ2分别为75.583、53.204,P均<0.05)。胃癌组织RBMS1阳性表达与AKAP12阳性表达呈负相关关系(r=-0.625,P<0.05)。胃癌组织RBMS1、AKAP12阳性表达与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P均<0.05),与性别、年龄、肿瘤最大径、肿瘤部位、组织分化程度无关(P均>0.05)。所有患者术后随访2~36个...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究肺癌组织中内质网氧化物蛋白(ERO1L)、肿瘤坏死因子受体4(TNFRSF4)的表达与肺癌患者免疫功能、炎症反应因子及其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8年7月~2020年7月于本院进行手术治疗的108例肺癌患者,收集术中留取的癌组织和癌旁组织标本。采用qRT-PCR检测ERO1L和TNFRSF4的mRNA相对表达量;使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ERO1L和TNFRSF4蛋白表达情况,分析二者表达水平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ERO1L、TNFRSF4蛋白表达水平与患者预后的关系。肺癌患者预后生存率的影响因素采用Cox多因素分析。结果 肺癌患者癌组织中ERO1L 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癌旁组织,TNFRSF4 mRNA表达水平显著低于癌旁组织(P<0.05);肺癌组织中ERO1L蛋白高表达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TNFRSF4蛋白高表达率显著低于癌旁组织(P<0.05)。ERO1L蛋白高表达组患者CD3+、CD4+显著低于低表达组(P<0.05),IL-1β、IL-6、TNF-α显著高于低表达...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Chymase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方法选取2010年9月至2012年9月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结直肠外科和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结直肠肿瘤外科接受结直肠癌根治术的135例结直肠癌患者,通过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Chymase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分析Chymase蛋白与临床病理资料及预后的关系。 结果Chymase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低于癌旁组织,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305,P=0.038),结直肠癌组织中,有远处转移患者Chymase蛋白表达降低(P=0.002),Chymase蛋白的表达与N分期有关,分期越晚,Chymase蛋白的表达越低(Χ2=54.81,P<0.001),在Ⅲ+Ⅳ期患者Chymase蛋白表达降低(Χ2=50.84,P<0.001),生存分析结果提示Chymase蛋白低表达患者预后不佳(Χ2=10.501,P=0.001)。 结论Chymase蛋白可能成为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分子靶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PRKDC蛋白在人胃癌(gastric cancer,GC)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与GC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预后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手术切除并经病理证实的80例患者的GC组织标本及其癌旁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GC组织中PRKDC蛋白的表达,分析该蛋白阳性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分析PRKDC与患者预后的关系;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GC预后的多因素分析。结果 PRKDC在GC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0. 226,P 0. 05); GC组织中PRKDC的阳性表达率与年龄、性别、肿瘤大小、肿瘤部位等因素无关(P0. 05),与肿瘤分化程度、TNM分期、浸润程度、淋巴结转移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PRKDC表达阴性组平均(48. 19±3. 60)个月生存期,而PRKDC表达阳性组平均(33. 10±2. 48)个月生存期,PRKDC表达阳性者的中位总生存期为29个月显著低于阴性表达者的53个月(x~2=4. 998,P 0. 05)。患者的肿瘤分化程度(HR=3. 938,95%CI:1. 657~9. 360,P=0. 002)、TNM分期(HR=2. 838,95%CI:1. 042~7. 726,P=0. 041)、PRKDC的表达水平(HR=3. 171,95%CI:1. 354~7. 425,P=0. 048)均是影响GC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 PRKDC蛋白在GC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是评估GC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