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评价^18F-脱氧葡萄糖(FDG)PET—CT定性及半定量显像技术在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0例临床可疑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的患者行全身^18F—FDGPET—CT显像,将显像结果与病理组织学及临床随访结果对比。结果病理组织学及临床随访证实,局部复发15例。采用定性方法诊断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的灵敏性和特异性分别为100%、60%。采用半定量法显示恶性肿瘤的标准摄取值(SUV,范围为2.7~17.2,平均9.9)明显高于良性病变者(SUV为1.3~4.0,平均2.6),诊断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的灵敏性和特异性分别为100%、80%。结论全身^18F—FDGPET-CT显像有利于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的定性及定位诊断;半定量方法较定性法更具有特异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18)F-氟脱氧葡萄糖(~(18)F-FDG)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CT对阿尔茨海默病(AD)和额颞叶痴呆(FTD)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临床诊断为AD 20例和FTD 10例的~(18)F-FDG PET/CT脑代谢显像资料,采用脑代谢影像进行视觉分析,测量相应部位的标准摄取值(standard up take value,SUV),以小脑为参考脑区,以放射性摄取减低脑区的SUV与小脑SUV的比值(SUVr)表示。采用NeuroQ脑分析软件进行定量分析其代谢模式特点。结果 20例AD患者视觉分析显示,16例(80.0%)伴有双侧顶叶代谢减低,8例(40.0%)伴有双侧颞叶代谢减低,5例(25.0%)伴有单侧额叶代谢减低,2例(10.0%)伴有单侧颞叶代谢减低;定量分析显示,全部患者(100.0%)均伴有双侧顶叶代谢减低,18例(90.0%)伴有后扣带回代谢减低,17例(85.0%)伴有双侧颞叶代谢减低,7例(35.0%)伴有单侧额叶代谢减低。10例FTD患者视觉分析显示,8例(80.0%)患者伴有颞叶代谢减低,6例(60.0%)患者伴有额叶代谢减低,3例(30.0%)伴有双侧顶叶代谢减低;定量分析显示,10例患者(100.0%)均伴有额叶代谢减低,8例(80.0%)伴有颞叶代谢减低,4例(40.0%)伴有双侧顶叶代谢减低,4例(40.0%)伴有基底节代谢减低,3例(30.0%)伴有后扣带回代谢减低。AD患者和FTD患者额叶、顶叶和颞叶SUV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08±0.13 vs 0.75±0.09,0.78±0.14 vs 1.06±0.05,0.81±0.14 vs 0.95±0.12,P<0.01)。结论 ~(18)F-FDG PET/CT脑显像显示的AD和FTD患者不同的代谢减低模式,有助于临床进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11 C标记的匹兹堡复合物B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11 C-PIB-PET)在阿尔茨海默病(AD)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不同类型痴呆患者11例,其中AD患者6例,路易体痴呆(DLB)患者2例,额颞叶变性(FTLD)患者2例,血管性痴呆(VaD)患者1例,另选智能正常老年人10例。所有入选者行11 C-PIB-PET,采集受试者图像并进行分析。结果 AD患者11 C-PIB-PET视觉观察下皮质放射性滞留明显,各脑区与小脑标准吸收值之比2.63~3.08,正常老年人、DLB、FTLD、VaD患者11 C-PIB-PET视觉观察下皮质放射性滞留不明显,且各脑区与小脑标准吸收值之比相似。结论 11 C-PIB-PET在AD诊断及鉴别诊断中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PET-CT显像在肺癌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56例肺癌患者治疗前显像,并对其中15例经手术治疗、13例化学治疗、10例放射治疗肺癌进行疗效随访观察.结果 56例患者中,治疗前有13例发现不同程度的转移,治疗方案发生变化.6例患者明确区分肿块内肿瘤大小,为肿瘤放射治疗提供准确的照射野.15例手术治疗后有4例患者在原发肿瘤病灶区域发现复发,同期的CT检查未能发现.13例化学治疗及10例放射治疗患者中有6例PET-CT显示肿瘤细胞活性无明显降低而改变治疗方案.结论 PET-CT显像在肺癌治疗前对治疗方案的选择及病灶复发的监测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淋巴瘤肌肉侵犯病灶~(18)氟-脱氧葡萄糖(~(18)F-FDG)正电子发射断位显像/计算机断层显像(PET/CT)的特点,并比较PET和CT对淋巴瘤肌肉侵犯病灶的检测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34例淋巴瘤肌肉侵犯患者的PET/CT图像特征,并与34例非淋巴瘤患者的~(18)F-FDG PET/CT肌肉生理性浓聚进行比较。通过分析淋巴瘤肌肉侵犯病灶的PET代谢肿瘤/非肿瘤比值(T/NT ratio)及同病灶CT密度T/NT比值,探讨PET和CT对病灶的探测能力。同时研究淋巴瘤肌肉侵犯与血清乳酸脱氢酶(LDH)及肌酸激酶(CK)水平的关系。结果 34例肌肉淋巴瘤患者中,88.2%为非霍奇金淋巴瘤(NHL),11.8%为霍奇金淋巴瘤。其中老年患者的国际预后指数(IPI)及分期更高。70.5%表现为局限性肌肉侵犯,29.5%表现为全身肌肉广泛侵犯。最常累及的肌肉为髂腰肌、腰大肌和臀部肌肉。淋巴瘤肌肉侵犯病灶~(18)F-FDG摄取明显高于肌肉生理性浓聚(t=4.838,P<0.000 1)。淋巴瘤肌肉侵犯均未累及头颈部肌肉且79.4%病灶呈现为结节状和块状,而肌肉生理性浓聚52.9%位于头颈部且均表现为沿肌肉走行的条状或片状浓聚。淋巴瘤肌肉侵犯病灶~(18)F-FDG明显高摄取,显示清楚,而在CT上病灶密度改变不明显,难以确认。病灶处PET代谢T/NT比值明显高于CT密度T/NT比值(t=7.515,P<0.000 1)。患者的肿瘤侵犯范围及病灶代谢增高程度均与血清LDH和CK水平无相关性(P>0.05)。结论 ~(18)F-FDG PET/CT能灵敏地、全面地检出淋巴瘤肌肉侵犯病灶,并能很好地与肌肉生理性浓聚相鉴别。淋巴瘤肌肉侵犯的~(18)F-FDG代谢与血浆LDH和CK水平无关。  相似文献   

6.
18F-FDG符合探测正电子显像对淋巴瘤的临床应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氟[^18F]—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符合探测正电子代谢显像(SPECT/PET)对淋巴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经确诊的18例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患者在治疗前后进行^18F—FDG符合线路显像,对显像结果用定性和半定量方法分析,并与B超和CT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18例患者共进行30例次检查,真阳性21例次,真阴性6例次,假阳性2例次,假阴性1例次,其准确率90.0%,灵敏度95.5%,特异性75.0%,阳性预测值91.3%,阴性预测值85.7%。^18F—FDG显像改变了16.7%(3/18)临床分期和46.7%(14/30)的治疗方案。治疗后^18F—FDG对复发的阳性预测值100%,阴性预测值为80.0%。CT的阳性预测值50.0%,阴性预测值25.0%。治疗后阴性^18F—FDG显像患者无疾病进展生存期为16~47个月,平均28.7个月,治疗后阳性^18F—FDG显像的患者无疾病进展生存期为3~46个月,平均8.3个月。结论 ^18F—FDG SPECT/PET在NHL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7.
郭佳  陈跃 《山东医药》2011,51(3):55-56
目的 探讨18-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PET/CT显像在卵巢癌术后监测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卵巢癌术后患者的全身PET/CT显像结果,并以病理和随访诊断结果为标准计算其诊断卵巢癌复发/转移的灵敏度、特异性等。结果 “F-FDGPET/CT显像预测卵巢癌术后复发/转移的灵敏度为100.O%(14/14)、特异性为60.0%(3/5)、阳性预测值为87.5%(14/16)、阴性预测值为100.O%(3/3)。结论”F-FDGPET/CT显像对监测卵巢癌术后复发/转移的价值优于传统影像学方法,与血清癌胚抗原(CAl25)联合检查可早期检出复发/转移灶。  相似文献   

8.
PET-CT显像判断肺癌转移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PET—CT显像判断肺癌转移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4例肺癌患者治疗前PET—CT显像结果,并与常规CT扫描结果、病理结果对比。结果PET—CT判断肺癌转移的准确率、灵敏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5.2%、96.7%、94.9%、98.3%、94.9%,常规CT的准确率为73.6%;两者准确率比较,P<0.01。结论PET—CT显像判断肺癌转移的准确率高,可为临床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正阿尔茨海默病(AD)是最常见的老年性痴呆,占所有老年性痴呆患者的50%~70%,是以记忆和其他高级认知功能下降为特征的脑退行性疾病,具有高发病率、高患病率和高致残率的特点,发病率仅次于心血管病和癌症。据统计显示2030年全世界AD患者将达6300万人,我国AD患者人数将超过800万[1]。由于AD患者的中晚期治疗效果不佳,因此临床早期诊断尤为重要。2011年美国国家衰老研究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皮质基底节综合征(CBS)的临床及影像学特征。方法选择2017年7月~2021年4月我院神经内科门诊和病房就诊的CBS患者20例,依据18F氟脱氧葡萄糖(18F-FDG)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PET)的脑代谢模式分为阿尔茨海默病(AD)源性CBS(CBS-AD)组8例和非CBS-AD组12例,用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估认知功能状态,采用内侧颞叶萎缩(MTA)视觉评分评估患者海马萎缩情况,回顾性分析2组临床资料。结果 CBS-AD组MMSE评分显著低于非CBS-AD组[(13.7±6.0)分vs(24.3±4.9)分,P<0.01],MTA异常比例高于非CBS-AD组(75.0%vs 16.7%,P<0.05)。首发症状中,与非CBS-AD组比较,CBS-AD组记忆力减退比例更高(75.0%vs 0,P<0.01);在病程中,与非CBS-AD组比较,CBS-AD组记忆力减退比例明显升高(100.0%vs 25.0%,P<0.01)。结论 18F-FDG PET脑代谢减低模式可能有助...  相似文献   

11.
<正>阿尔茨海默病(AD)表现为进行性学习记忆障碍和认知能力下降。其病理特征:大脑细胞外β-淀粉样蛋白(Aβ)聚集形成老年斑(SP)和细胞内Tau蛋白过磷酸化引起神经纤维缠结(NFTs)形成。许多学者〔1〕认为,Aβ对AD病理形成过程发挥重要作用,研究Aβ的产生、代谢及毒性对AD的防治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就该领域Aβ与AD关系研究进展作一综述。1 Aβ的形成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利用18F-氟脱氧葡萄糖(18F-FDG)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PET)/CT扫描,探讨兔腹主动脉瘤进展与炎症的关系。方法 20只新西兰雄白兔给予弹力蛋白酶腔内灌注,制备肾下腹主动脉瘤模型,术后2周和4周各取10只白兔行超声、PET/CT扫描,耳缘静脉采血后处死,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及MMP-9,留取动脉组织标本进行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计算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及标准化靶-本底比。结果与术前比较,术后2周动脉瘤最大直径增长率为(89.21±0.02)%;与术后2周比较,术后4周动脉瘤最大直径增长率为(15.80±0.01)%。与术前比较,术后2周MMP-2、MMP-9明显升高(P0.05);与术后2周比较,术后4周MMP-2、MMP-9明显降低(P0.05)。术后4周SUVmax较术后2周明显降低(0.35±0.05 vs 0.90±0.03,P0.05)。术后2周巨噬细胞染色面积百分比明显高于术后4周(P0.05)。结论炎症在腹主动脉瘤早期进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朱艳  陈跃 《山东医药》2012,52(19):87-89
淋巴瘤占小儿恶性肿瘤的10%~15%,可分为霍奇金淋巴瘤(HD)和非霍奇金淋巴瘤(NHL),其中HD约占儿童淋巴瘤的40%,大多数HD可治愈,对放、化疗均敏感;NHL约占60%,90%~95%儿童NHL表现为弥漫性高度恶性,常侵及结外,早期远处转移至骨髓和中枢神经系统,发病高峰为5~9  相似文献   

14.
Felix  RCM  Correa  PL  de  Azevedo  JC  程希富 《心血管病学进展》2006,27(6):808-809
成功的抗血栓治疗和血管成形术已大大减少了急性心肌梗死(AMI)的死亡率,但存活者左室功能障碍的发生率很高。作为核医学检测方法之一的18F-脱氧葡萄糖(FDG)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PET)在检测存活心肌方面的应用十分引人注意。巴西学者报道了本国应用18F-FDG叠合线路显像PET检测存活心肌后对心肌梗死后缺血性心肌病病人临床治疗决策的影响。该实验从2003年9月~2004年11月共选择了31例病人进行18F-FDG叠合显像PET技术检查病人的存活心肌情况和随访,并在PET前后对医生进行选择治疗方案的问卷调查。病人入选标准:心肌梗死后心电图有…  相似文献   

15.
<正>抗动脉粥样硬化药物试验的观察终点分为硬终点(hard endpoints)和替代终点(surrogate endpoints)。硬终点主要包括全因死亡、致死或非致死性脑卒中、致死性冠心病、非致死性急性心肌梗死、冠状动脉血运重建、心脏骤停复苏等。虽然硬终点是临床药物疗效的强有力证据,采用硬终点作为观察指标,特别是对于Ⅲ期药物临床试验,存在诸多局限性,如纳入样本量大、随访时间长(数年)、花费高昂等。替代终点数据的获取,需要的试验周期短、易操作、可行性高、相对  相似文献   

16.
Kirk等认为老年性痴呆(Alzheimer病,AD)患者从正常脑功能到痴呆形成过程分为5个阶段(症状前阶段、临床前阶段、轻度痴呆、中度痴呆和重度痴呆)。Crystal等认为AD的脑部病理变化早于临床症状15-20年。所以人们就有可能在痴呆症状出现前找出脑部的病理变化,作出AD的早期诊断。AD的典型病理表现为脑部出现老年斑、神经纤维缠结、神经元细胞丧失等。老年斑主要由神经纤维网(neuropil)、β-淀粉样蛋白(β-Amyloidp rotein,Aβ)异常突触和胶质细胞等构成。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PET)扫描重要进展在于AD的早期或临床前阶段能找出脑内β淀粉样蛋白(Aβ)沉积和乙酰胆碱(Ach)神经元代谢障碍。  相似文献   

17.
高永举 《山东医药》2009,49(34):81-82
目的探讨^18F-脱氧葡萄糖(^18F-FDG)PET/CT在细支气管肺泡癌(BAC)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检查确诊的17例BAC(BAC组)及119例其他病理类型NSCLC(对照组)的^18F-FDG PET/CT显像资料。测量病灶^18F-FDG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和^18F-FDG摄取视觉评分,分析病灶大小和密度分布。评价与肿瘤分型有关的CT征象,比较单独PET、CT及PET和CT联合诊断的性能。结果CT图像示纯磨玻璃密度影BAC组9例(53.0%),对照组5例(4.2%),P〈0.01。BAC组SUVmax为1.72±0.57,对照组为7.13±3.26,P〈0.01。PET联合CT检查诊断BAC的灵敏度(76%)、特异性(84%)明显高于单独CT(53%、96%)和单独PET检查(65%、86%),P均〈0.01。结论结合PET/CT显像中BAC的代谢和形态结构特征,有利于提高BAC诊断及鉴别诊断的准确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18F-FDG PET/CT、超声造影及联合应用对胰腺病变良恶性鉴别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20年12月于唐山市工人医院行18F-FDG PET/CT和超声造影检查的胰腺病变患者资料,以病理结果为标准,分析18F-FDG PET/CT、超声造影及两者联合时对胰腺病变良恶性鉴别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 108例病变中恶性83例、良性25例,18F-FDG PET/CT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6.75%、80.00%、85.19%、93.51%及64.52%,超声造影分别为69.88%、76.00%、71.30%、90.63%及43.18%,两者联合应用时分别为90.36%、84.00%、88.89%、94.94%及72.41%。18F-FDG PET/CT与超声造影两者间灵敏度、准确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  相似文献   

19.
对66例结直肠癌术后临床可疑复发或转移的患者行全身PET/CT显像, 根据病理诊断、临床随访结果计算PET/CT诊断复发及转移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并与CT平扫检查结果比较.结果 PET/CT诊断结直肠癌术后复发的灵敏性和特异性分别为100%、94.6%,CT平扫分别为82.3%、85.8%;诊断术后转移的灵敏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7.0%、91.7%,CT平扫分别为83.5%、76.6%. 半定量法示复发者标准摄取18F-脱氧葡萄糖(18F-FDG)最大值明显高于良性病变者(P﹤0.01).认为 PET/CT诊断结直肠癌术后复发转移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是结直肠癌术后理想的影像监测手段.  相似文献   

20.
18F氟脱氧葡萄糖(FDG)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FDGPET)在分化型甲状腺癌的诊断中有一定的临床价值。研究显示它不仅可用于甲状腺癌原发灶的诊断,而且在肿瘤分期、术后再分期、治疗效果评价和疾病预后评价方面可能具有更大的价值。葡萄糖转运蛋白、己糖激酶活性是影响病灶对FDG摄取的正相关因素,而葡萄糖6磷酸酶活性则与药物摄取呈负相关关系。此外,肿瘤灶内炎症细胞的浸润、肿瘤细胞缺血、损伤,以及血清促甲状腺素水平都可能影响病灶对FDG的摄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