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自行制作的新型复位固定装置辅助经皮固定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2022年1月本院收治的85例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医患沟通结果,43例采用新型辅助复位固定装置协助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交叉固定(新型组),42例采用传统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交叉固定(传统组)。比较两组临床及影像结果。[结果]新型组手术时间[(36.0±6.6)min vs (55.7±8.5)min, P<0.001]和术中透视次数[(19.8±3.2)次vs (36.7±6.3)次, P<0.001]均显著优于传统组。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时间平均(6.7±3.2)个月,末次随访,两组Flynn评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影像方面,末次随访时,新型组的提携角显著大于传统组[11.2±1.4)°vs (8.0±1.3)°, P<0.001],但是,两组间Baumann角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型辅助复位固定装置结构简单,可缩短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手术时间,减少术中透...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下肢轴向牵引器(lower extremity axial distractor, LEAD)与牵引床辅助复位髓内钉内固定治疗SeinsheimerⅤ型股骨转子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5月—2021年5月在本院行髓内钉内固定治疗的49例SeinsheimerⅤ型股骨转子下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前医患沟通结果,29例使用LEAD复位(牵引器组),20例使用牵引床复位(牵引床组)。比较两组围手术期、随访及影像资料。[结果]牵引器组安装牵引装置时间[(4.0±1.1) min vs (14.0±3.6)min, P<0.05]、手术时长[(134.4±33.3) min vs (196.6±103.0) min, P<0.05]、术中失血量[(231.0±109.7) ml vs (380.0±247.3) ml, P<0.05]、术中透视次数[(28.5±4.7)次vs (31.8±4.0)次, P<0.05]均显著优于牵引床组。两组切口总长度、导针定位次数、闭合转切开复位率、切口愈合等级、住院时间、下地行走时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镜下与开放复位治疗儿童肱骨外髁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2月—2021年12月在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治疗的肱骨外髁骨折101例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医患沟通结果,70例采取镜下复位内固定,另外31例采取开放复位内固定。比较两组围术期、随访及影像资料。[结果]两组患儿均顺利手术。镜下组手术时间[(45.6±8.6) min vs(53.7±10.6) min, P<0.001]、切口总长度[(1.5±0.3) cm vs (4.7±0.6) cm, P<0.001]、住院时间[(5.1±0.8) d vs (6.8±1.0) d, P<0.001]均优于开放组,但前者术中透视次数显著多于后者[(12.0±2.0)次vs (10.5±2.5)次, P=0.002],两组切口愈合等级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获得12个月以上随访,镜下组取钉时间显著早于开放组[(67.3±8.2) d vs (80.5±12.5) d, P<0.001]。与取钉术后3个月相比,末次随访时两组患儿MEPS均无显著变化(P<0.05)...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改良小切口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 PFNA)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9年1月—2021年1月对84例股骨转子间骨折采用PFNA术治疗,依据术前医患沟通结果,44例采用改良小切口PFNA术(小切口组),40例采用常规切口PFNA术(常规组),比较围手术期资料以及随访结果。[结果]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严重术中并发症。小切口组切口总长度[(5.3±1.3) cm vs (7.0±1.4) cm, P<0.001]、术中出血量[(88.3±19.2) ml vs(106.3±22.4) ml, P<0.001]、透视次数[(12.0±2.5)次vs (15.2±3.2)次, P<0.001]均显著优于常规组。但是,两组间手术时间、下地行走时间、住院时间、切口愈合等级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随访12个月以上,两组恢复完全负重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时间推移,两组VAS评分逐渐减少,Harris评分、髋伸屈ROM、髋内-外旋R...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应用3D打印导板辅助骶髂螺钉固定在骨盆后环损伤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3年2月收住本院创伤骨科病区中心的45例骨盆后环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术前医患沟通结果,21例采用3D导板辅助,24例采用徒手置钉。比较两组围手术期、随访和影像资料。[结果]导板组手术时间[(84.8±2.6) min vs (113.3±2.2) min, P<0.001]、螺钉置入时间[(40.9±0.4) min vs (65.3±1.6) min, P<0.001]、导针调整次数[(0.8±0.7)次vs (4.0±0.9)次, P<0.001]和X线曝光时间[(35.2±0.8) s vs (77.3±1.4) s, P<0.001]均显著优于徒手组。随访时间平均(24.1±7.5)个月。导板组患者完全负重活动时间[(85.6±2.7) d vs (95.1±0.6) d, P=0.046]显著早于徒手组。与术后1个月相比,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者VAS评分、髋伸屈和内外旋ROM、Majeed评分均显著改善(P<0.05)。术后1个月,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儿童尺桡骨骨折手法复位弹性髓内针固定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9月—2021年7月本科采用闭合复位弹性髓内针固定治疗前臂骨折60例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医患沟通结果,30例采用超声引导复位固定,另外30例采用透视引导复位固定。比较两组围手术期、随访及影像资料。[结果]两组患儿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无神经、血管损伤等严重并发症。超声组在手术时间[(23.4±3.6) min vs (31.9±3.5) min, P<0.05]、术中失血量[(4.5±2.7) ml vs (6.7±4.5) ml, P<0.05]、术中透视次数[(3.2±1.5)次vs (10.4±2.1)次, P<0.05]、住院时间[(3.2±1.5) d vs (4.2±1.0) d, P<0.05]、去除外固定时间[(28.0±5.3) d vs (32.3±3.2) d, P<0.05]均显著优于透视组;但是两组间切口长度、切口愈合等级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组初次闭合复位成功率显著高于透视组(96.7%vs 70.0%, P...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初次全髋置换(total hip arthroplasty, THA)术前数字影像虚拟的临床意义。[方法] 2017年8月—2021年6月在本院行初次THA患者60例纳入本研究。依据医患沟通结果,30例采用术前虚拟THA,30例采用常规THA。比较两组围手术期、随访和影像学指标。[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严重并发症。虚拟组手术时间[(97.3±20.5) min vs (131.2±19.3) min, P<0.05]、术中失血量[(245.2±20.4) ml vs (322.1±25.6) ml, P<0.05]、下地行走时间[(5.2±4.4) d vs (9.2±3.7) d, P<0.05]均显著优于常规组。两组随访时间平均(14.2±3.6)个月,虚拟组恢复完全负重活动时间显著早于常规组[(10.3±2.2)周vs (14.2±4.2)周, P<0.05]。随时间推移,两组患者Harris评分、髋关节伸屈ROM均显著增加(P<0.05),VAS评分显著减少(P<0.05)。末次随访时,虚拟组在Harris评分[(93....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一种新型牵引床在闭合复位空心钉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9年2月—2020年8月,58名股骨颈骨折患者纳入本研究,依据术前医患沟通结果,28例术中使用新型牵引床(新型组),30例术中使用传统牵引床(传统组)。比较两组临床及影像结果。[结果]新型组体位摆放时间显著短于传统组(P<0.05),但两组闭合复位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透视次数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完全负重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后3个月比较,末次随访时,两组伸-屈ROM、Harris评分均显著改善(P<0.05),相应时间点,两组伸-屈ROM、Harris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影像方面,末次随访时两组Garden指数、头颈短缩、颈干角均有不良改变,其中,Garden指数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头颈短缩和颈干角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应时间点两组间Garden指数、头颈短缩和颈干角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骨折愈合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上关节囊入路(supercapsular approach, SC)半髋关节置换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4月—2020年3月在本科采用半髋关节置换治疗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医患沟通结果,25例采用SC入路,另外25例采用后外侧入路(posterolateral approach, PL)。比较两组围手术期、随访及影像资料。[结果] SC组手术时间[(60.5±8.5) min vs (74.0±6.5) min, P<0.05]、切口长度[(8.2±0.5) cm vs (12.1±1.1) cm, P<0.05]、术中失血量[(200.8±29.7) ml vs (297.2±23.0) ml, P<0.05]、下地行走时间[(1.8±0.7) d vs (3.2±0.8) d, P<0.05]、住院时间[(9.6±1.4) d vs (11.7±2.0) d, P<0.05]均显著优于PL组。所有患者均获随访12个月以上,SC组恢复完全负重活动时间显著早于PL组[(5....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张筋撑骨”复位法和单纯经皮椎弓根螺钉撑开复位法治疗单节段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1年6月本院收治的47例单节段胸腰椎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为A型无神经症状。依据术前医患沟通结果,24例采用“张筋撑骨”复位法经皮椎弓钉固定(复位组),另外23例采用单纯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常规组)。比较两组围手术期、随访和影像资料。[结果]两组切口总长度、术中失血量、一次置钉成功率、下地行走时间、切口愈合等级、住院时间及早期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复位组手术时间[(74.0±4.6) min vs (58.8±7.4)min, P<0.001]、术中透视次数[(32.3±2.8)次vs (26.1±3.2)次, P<0.001]均显著多于常规组。随访时间平均(15.2±2.5)个月。术后随时间推移,两组VAS、ODI评分均显著改善(P<0.05),末次随访,复位组ODI评分[(1.4±0.9) vs (3.1±1.6), P<0.001]显著优于常规组。影像方面,术后LKA、VWA、AVH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加长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 PFNA)联合钢丝捆扎治疗股骨转子间转子下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2月—2020年6月本科收治的26例股骨转子间的股骨转子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医患沟通结果,13例采用单纯加长PFNA固定(未捆扎组),13例采用加长PFNA联合钢丝捆扎固定(捆扎组)。比较两组围手术期、随访及影像结果。[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未捆扎组的切口长度[(8.4±1.7) cm vs (12.3±2.9) cm, P<0.001]、术中透视次数[(49.2±21.5)次vs (62.6±15.3)次, P<0.001]均显著少于捆扎组,但是,捆扎组恢复部分负重时间显著早于未捆扎组[(29.0±7.2) d vs (59.7±14.8)次, P<0.001]。随时间推移,两组患者VAS及Harris评分、髋伸-屈及髋内-外旋ROM显著改善(P<0.05)。捆扎组术后1个月VAS评分[(5.6±0.7) vs (7.3±1.0), P<0.001]、...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过伸型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方式选择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21年1月本院采用开放复位内固定治疗53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参照Firoozabadi标准分为过伸型组19例,非过伸组34例。比较两组围手术期、随访及影像结果。[结果]过伸组在合并伤的总发生率(63.1%vs 23.4%, P<0.05)、手术时间[(141.3±19.7) min vs(107.6±15.4) min, P<0.05]、切口长度[(19.6±4.1) cm vs (15.4±3.4) cm, P<0.05]及术中失血量[(228.3±33.9) ml vs (163.4±24.1) ml, P<0.05]显著大于非过伸组;两组术中透视次数、下地行走时间、切口愈合及住院时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时间平均(14.3±1.1)个月,两组术后完全负重活动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时间推移,两组KSS临床评分、KSS功能评分均显著增加(P<0.05),术后2个月过伸型组KSS功能评分显著低于非过伸组[(50...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运动控制训练对髋关节撞击综合征的影响。[方法] 2017年5月—2022年7月45例髋关节撞击综合征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其中,23例在常规基础上增加运动控制训练,22例仅行常规康复训练。比较两组治疗期情况及随访结果。[结果]两组治疗周期、治疗次数、治疗顺应性VAS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时间平均(8.2±3.1)个月。随时间推移,两组疼痛VAS评分、屈髋肌力、伸髋肌力均显著改善(P<0.05);两组的Harris评分和SEBT评分均改善,训练组的改善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常规组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训练组VAS评分[(2.2±1.0)vs (3.5±1.0), P<0.05]、Harris评分[(79.4±6.9) vs (65.2±6.2), P<0.05]、屈髋肌力[(44.8±9.1)Nm vs (35.9±8.2)Nm, P<0.05]、伸髋肌力[(68.4±6.7)Nm vs (56.3±7.0)Nm, P<0.05]和SEBT评分[(92.2±14....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双反牵引技术辅助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8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失访者10例,根据复位方式的区别,将其分为双反牵引复位组与牵引床复位组。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各项指标间的差异。 结果70例患者术后获得随访,随访率87.5%,平均随访14个月。男性31例,女性39例,平均年龄(83.8±0.5)岁。双反牵引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及术中骨折复位时间、术中透视次数[(76±11)min,(80±90)ml,(12±3)min,(20±2)次]少于牵引床组[(85±13)min,(100±104)ml,(25±3)min,(25±3)次],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624,P=0.043;t=-1.773,P=0.037;t=1.362, P=0.041;t=-2.757,P=0.035),双反牵引复位组术后1、3个月患侧髋、膝功能评分明显优于牵引床复位组(P<0.05),术后6、12个月两组髋膝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双反牵引复位股骨粗隆间骨折操作简便,复位质量高,对周围组织血运保护好、时间短、康复快,近期疗效优。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由髋关节镜下复位空心钉固定治疗Garden Ⅲ~Ⅳ型青壮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0年12月手术治疗的40例Garden Ⅲ-Ⅳ型青壮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医患沟通结果,18例采用髋关节镜下复位空心钉固定(镜下组),22例采用传统切开复位空心钉固定术(传统组)。比较两组围手术期、随访及影像结果。[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镜下组手术时间显著长于传统组[(98.0±7.6) min vs (72.8±6.0) min, P<0.05],但镜下组切口总长度[(36.27±4.3) mm vs (94.7±5.8) mm, P<0.05]、透视次数[(3.1±0.8)次vs (7.2±1.5)次, P<0.05]、术中出血量[(38.7±5.6) ml vs (245.5±39.6) ml, P<0.05]、住院时间[(7.1±1.2) d vs (9.0±1.8) d, P<0.05]均显著优于传统组。术后随访平均(41.4±10.4)个月,镜下组完全负重活动时间显著早于传统组[(92.6±1.8...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Henry入路复位固定桡远端骨折是否缝合旋前方肌对术前早期临床结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19年8月本科采用Henry入路复位固定AO-C型桡远端骨折的5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术前医患沟通结果,20例完成复位内固定后术中缝合旋前方肌,32例术中未缝合旋前方肌。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和短期随访资料。[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两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切口愈合等级和住院时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获随访3个月以上,随着时间推移,两组VAS疼痛评分、腕关节掌屈-背伸ROM、腕关节桡偏-尺偏ROM及前臂旋前-旋后ROM均显著改善(P<0.05)。术后1周和1个月时缝合组VAS评分显著低于未缝合组[(3.3±0.5) vs (5.3±1.3), P<0.001;(2.5±0.8)vs (3.2±1.0), P=0.008];术后1个月时缝合组患者前臂旋前-旋后ROM显著大于未缝合组[(90.3±15.9)°vs (79.6±9.5)°, P=0.011]。术后3个月时按Gartland-Werley标准,缝合组腕关节...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骨水泥型长柄和普通柄半髋置换治疗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6年1月—2020年1月采用骨水泥型假体半髋置换治疗的12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医患沟通结果,60例采用骨水泥型长柄,60例采用普通柄。比较两组围术期、随访及影像结果。[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均无严重并发症。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中透视次数、术后引流量、切口愈合等级、住院时间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长柄组的手术切口长度显著长于普通柄组(P<0.05),下地行走时间显著早于普通柄组(P<0.05)。两组获得完整随访12个月以上的患者共107例,两组恢复完全负重活动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时间推移,两组Harris评分、髋关节伸-屈ROM、髋内旋-外旋ROM均显著增加(P<0.05),相应时间点,两组间上述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影像方面,两组骨折复位质量、骨折愈合时间、双侧股骨长度差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水泥型长柄和...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 PFNA)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是否重建外侧壁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21年6月手术治疗外侧壁骨折型股骨转子间骨折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术前医患沟通结果,31例采用重建锁定钢板外侧壁重建+PFNA固定(重建组),另外29例单纯PFNA固定(未重建组)。比较两组围手术期、随访及影像资料。[结果]所有患者手术顺利,术中无神经、血管损伤。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总长度、术中透视次数、一次置钉成功率、螺旋刀片长度、切口愈合等级、住院时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重建组下地时间显著早于未重建组[(14.1±1.8) d vs (18.5±2.9) d, P<0.05]。患者平均随访(19.0±4.3)个月。重建组完全负重时间显著早于未重建组[(13.6±3.4)周vs (18.5±2.9)周, P<0.05]。随术后时间推移,两组Harris评分、髋伸屈ROM、内收外展ROM均显著增加(P<0.05);相应时间点,重建...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牵引床仰卧位与无牵引床侧卧位下InterTAN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2018年1月~2019年4月,46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纳入本研究,随机分为两组。其中,23例采用仰卧常规骨折牵引床下闭合复位InterTAN髓内钉内固定术,23例采用侧卧位无牵引下闭合复位髓内钉内固定术。比较两组围手术期、随访和影像资料。[结果]与仰卧组相比,侧卧组患者体位摆放时间、术中透视次数、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均显著降低(P0.05)。术后随访12~18个月,平均(14.22±1.94)个月。两组患者下地行走时间和完全负重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后6个月相比,末次随访时两组患髋屈伸、外展内收、内外旋ROM和Harris评分均显著增加(P0.05);相应时间点,两组间患髋屈伸、外展内收、内外旋ROM和Harris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影像方面,两组骨折复位质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骨折影像愈合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侧卧位无牵引下闭合复位InterTAN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操作简单。取得了与仰卧位牵引下手术相同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3D打印技术在移位型髋臼骨折开放复位内固定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2年06月收治的32例髋臼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医患沟通结果,16例应用3D打印技术(3D组),16例应用传统技术(传统组)。比较两组围手术期、随访及影像结果。[结果] 3D组手术时间[(203.4±47.2) min vs (248.2±72.1) min, P<0.05]、切口总长度[(22.8±8.9) cm vs (31.3±12.9) cm, P<0.05]、透视次数[(7.3±1.8)次vs (12.3±3.6)次, P<0.05]、术中失血量[(587.5±401.9) ml vs(885.0±417.7) ml, P<0.05]、输血量[(132.8±154.4) ml vs (436.9±546.5) ml, P<0.05]、下地行走时间[(5.8±1.1) d vs (8.4±2.2) d, P<0.05]均显著优于传统组。随访时间平均(23.5±10.1)个月,3D组患者术后完全负重活动时间显著早于传统组[(89.1±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