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与胆胰管汇合异常(APBJ)相关的胆、胰疾病临床特点及胰腺疾病的发病因素,最终建立该疾病最佳诊疗方案。方法:对我院1992/2000收治的1965例患行ERCP检查,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现APBJ患62例,发生率为3.1%。APBJ患中56例有胰腺炎、胆管炎或梗阻性黄疸病史,另6例则有慢性腹痛病史。结论:APBJ患易发生急性胰腺炎,采取必要的外科治疗可减少胰腺炎的危险。对APBJ与慢性胰腺炎、胰腺癌、胆管癌间的关系应予重视。  相似文献   

2.
胆胰汇合部是指胆总管末端、主胰管开口与十二指肠乳头之间的区域。从整体上来说,它属于整个胆道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近年来人们发现胆胰汇合部胆流动力学的异常同许多胆道、胰腺疾病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其中胰胆管合流异常这一先天性畸形所导致胆胰汇合部胆流动力学异常的研究成为肝胆外科的点问题之一。本就这方面献进行综述。[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二维电泳分析胰胆合流异常(PBM)患者的胆汁和血清淀粉酶的等电点和相对分子质量 (Mr)。方法 通过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将正常人血清和PBM患者胆汁和血清中淀粉酶初步分离提纯,继经 等电聚焦和SDS-PAGE二维电泳,测定淀粉酶同工酶的Mr和等电点。结果 在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中,淀粉 酶泳动在γ球蛋白负极侧,显示出2条谱带。在二维电泳中,正常人血清淀粉酶的2个同工酶分别是等电点 p16.4(Mr≈54×103)和等电点p16.7(Mr≈55×103)的两个点:PBM患者胆汁和血清中,存在6个淀粉酶同工酶 点,除了上述正常人血清淀粉酶的两个主要点之外,在p16.8和p17.2分别出现Mr≈55×103两个新点,在p16. 0和p16.2分别出现Mr≈53×103-54×103的两个新点。结论 在PBM患者胆汁和血清中,淀粉酶存在6种 同工酶,这一系列同工酶的Mr都接近正常的55×103,而等电点分布在p16.0到p17.2之间的6个点上,而正常 人血清淀粉酶只存在两种同工酶。  相似文献   

4.
胰胆管合流异常与胰腺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早在 190 1年Opie就注意到了胰胆管连接的重要性 ,提出“共同通道”是发展为胆管炎、胰腺炎、胆结石等疾病的致病因素[1]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胰胆管异常合流都作了大量的研究工作 ,胰胆管合流异常作为胰腺炎的病因 ,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1 胰胆管合流异常的形成和类型胰胆管合流异常 (anomalousjunctionofthepancreaticobiliaryduct,AJPBD )是胰胆管先天发育异常 ,即胰胆管在十二指肠乳头部括约肌以外 ,远离肠壁合流形成共同通道。Wong[2 ] 对 3 2例 6~ 2 2周龄人胚的胰胆…  相似文献   

5.
6.
目的:分析磁共振胆胰管成像(MRCP)技术用于低位胆系梗阻性疾病临床诊断中的方式与结果。方法随机选取该院2013年8月-2014年10月收治的60例低位胆系梗阻性疾病患者,均予以规范MRCP检查,并对比病理结果。结果MRCP诊断显示梗阻部位为十二指肠乳头8例、胰管开口处2例、胆总管下端33例、Vater壶腹17例,其中胆总管下端诊断结果与病理检测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MRCP定性诊断结果为胆总管结石32例、胆总管癌11例、损伤后及炎性胆管狭窄2例、胆总管囊肿合并结石1例、十二指肠乳头癌2例、胰头癌12例,胆总管结石、十二指肠乳头癌、胰头癌诊断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MRCP技术的的应用可精准、无创地显示低位胆道良恶性梗阻性病变,准确率高,且无需造影剂辅助,优势众多。  相似文献   

7.
胰胆管合流异常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8.
胆胰管支架安置在21例胆胰疾病中的治疗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院于2001年12月起经内镜行胆胰管支架安置术治疗胆胰疾病患者21例,疗效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21例,男14例,女7例,年龄36~86岁,中位年龄54.3岁,80岁以上4例。其中腹痛12例,黄疸16例,发热6例,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慢性支气管炎、陈旧心肌梗死等内科疾病7例。有7例曾行胆囊切除术、胆道切开取石术,其中术后胆总管残余/复发结石EST(经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取石)失败5例,胆总管下段炎性狭窄3例,不愿再次手术;4例为胆总管结石高龄全身情况差不能耐受手术;胆总管肿瘤4例,乳头癌2例,胰腺癌4例。所有患者入…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胆胰管十二指肠连接区小肿瘤的CT诊断及其鉴别点,提高CT诊断的敏感性和准确性.方法 连接区小癌22例,包括胰头癌12例(其中6例位于胰钩突),Vater's壶腹癌5例,胆总管下端癌5例;另胰头区炎症5例,以作对照分析.全部病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结果 (1)连接区小癌CT表现为胰头或钩突增大变形、密度改变及十二指肠内侧壁结节,胆总管壁增厚或下端结节;胰头癌突出表现为低密度区;Vater's壶腹癌、胆总管下端癌密度相对高,这与肿瘤的病理结构有关;大部分病例有胰胆管扩张,胰胆管扩张与否依据肿瘤生长的位置而定.(2)胰头区炎症亦表现胰头增大,胰胆管扩张,但胰头密度均匀,与周围结构分界不清,胆道积气,这些可作为与肿瘤的鉴别点.结论 连接区小癌的CT诊断及鉴别虽然还有一定的困难,但其仍不失为一种有效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0.
正常的胰液和胆汁分泌后分别经胰管、胆管于十二指肠壁内汇合从而产生消化食物的作用,胰胆管合流异常(Pancreaticobiliary maljunction,PBM)是指胰管与胆管在十二指肠壁外提前汇合,Oddis括约肌无法对胰胆管汇合部全程调控,使胰液、胆汁提前混合,相互逆流,从而产生大量的致癌物质,它是胆系癌的危险因素之一。PBM的标准化治疗包括胆囊切除及扩张的肝外胆管切除,Roux-en-Y肝管空肠吻合,对于没有肝外胆管扩张的PBM,单纯胆囊切除即可,因为胆管癌的发生率不高。但是近年来,多篇文献报道术后残存胆管及胰管再发癌变的发生率增高[1]。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之一被  相似文献   

11.
邹龙  王向平  潘阳林 《四川医学》2012,33(6):1021-1023
目的探讨胰胆管合流异常(pancreaticobiliary maljunction,PBM)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对西京医院2009~2011年确诊的10例PBM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腹痛(100%),伴有发热(20%)、黄疸(30%)、恶心(40%)和消化不良(10%)等。50%的患者存在上腹部压痛,Murphy征均为阴性。70%患者肝功能检查异常。青少年患者(13~18岁,3例)多合并先天性胆管囊肿。中年患者(45~62岁,7例)多合并复发性胰腺炎、慢性胰腺炎、慢性胆囊炎和胆总管结石。有3例行腹部B超检查,7例行腹部CT检查,但均未确诊。MRCP明确诊断者3例,其中1例为P-B型,2例开口类型不明确。ERCP明确诊断者7例。均为B-P型。结论内镜下胰胆管逆行造影(ERCP)是诊断PBM的金标准,不仅可以清晰显示胆管、胰管和共同段,还可以进行内镜下治疗以缓解患者症状。择期外科手术是治疗PBM的主要方法,防止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12.
胰胆管合流异常合并胰腺疾病的诊断和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3.
磁共振胆胰管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MRCP)为胆道梗阻的影像学检查开辟了一个安全、无创、快捷、无需任何造影剂,可直接使胰胆管系统成像的技术。显示的胆管可与ERCP及PTC相媲美,对胆管梗阻的定位、定性诊断具有很高的临床价值。近年来,该项技术不断改进,临床应用也越趋完善,对于胆管、胰管及其分支的显示越发清晰,为临床胆管梗阻的诊断提供了更有价值的手段.大多数情况下已经代替了FRCP和PTC。  相似文献   

14.
低场磁共振胆胰管成像2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磁共振胆胰管成像 (magneticresonancecholangiopan creatography ,MRCP)是国内外近年来开展的一种安全简便、无创伤性的胆胰管影像学检查新技术 ,目前MRCP在中高场磁共振中开展较多 ,在低场磁共振中应用较少[1 ] 。作者应用美国皮克公司生产的OutlookProview 0 .2 3T开放式磁共振仪 ,采用反转恢复自旋回波序列 (IRFSE)技术进行MRCP检查 ,现将近 5a完成的 2 5例MRCP总结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2 5例MRCP中男 1 4例 ,女 1 1例 ,年龄 2 1~71岁 ,平均 51岁 ,其中 5例为无胆胰管疾病的正常志愿者 ,2 0例为经手术病…  相似文献   

15.
分析胆胰管十二指肠连接区的解剖、连接区癌的病理及CT表现特点。  相似文献   

16.
胆胰管疾病的磁共振胆胰管成像诊断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磁共振胆胰管成像(MRCP)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对48例结石、胆管癌、胰头癌、炎症及其它但胰管病变的MRCP图像进行分析。结果 胆胰管结石的MRCP表现为胆胰管高信号胆法、胰液内大小、形态不同的低信号改变,肝内胆管结石可见胆总和下段突然变窄或移位;胆管炎除见肝外胆管轻度扩张表现外,胆总管下端形态基本正常;胰腺炎可显示为串珠状胰管扩张、假性囊肿,本组MRCP定性诊断率为88.1%。结论 MRCP在胆胰管疾病的诊断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张诚  杨玉龙 《中华医学杂志》2022,(18):1326-1329
胆胰管汇合部是指胆总管末端、主胰管开口及十二指肠乳头之间的区域。该部位的疾病会引起胆胰流出道梗阻,出现胆汁、胰液淤积或胰胆反流,诱发胆结石、胆管炎、胰腺炎等疾病。内镜下括约肌切开是治疗胆胰疾病的重要方式,需要根据Oddi括约肌的解剖来确定切开的部位及长度,在解除胆胰流出道梗阻及胰胆反流的同时,避免肠胆反流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磁共振胆胰管成像(MRCP)是近年来快速发展的无创性胆胰管成像技术.由于操作简便,无需对比剂,对胆系疾病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较高.特别是新的成像技术方法的不断出现,其诊断价值越来越受到临床上广泛的重视[1,2].单次激发半傅立叶采集快速自旋回波(EXPRESS)序列就是MRCP成像的一个新的成像技术.笔者对55例胆胰管梗阻性疾病患者的EXPRRSS序列MRCP成像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磁共振胆胰管造影(MRCP)对梗阻性黄疸患梗阻定位和定性的诊断价值及对治疗的指导意义。方法:对48例梗阻性黄疸的患进行MRCP检查,34例(70.8%)行手术治疗,14例(29.2%)行非手术治疗。结果:48例患中45例(93.8%)可通过MRCP明确诊断,并经手术或临床证实;2例(4.1%)硬化性胆管炎需结合其他临床资料做出诊断;1例(2.1%)胆总管结石误诊为胆管癌。结论:MRCP对胆道疾患诊断具有无创性、高灵敏度、高准确率等优点,能为梗阻性黄疸患临床治疗提供有效依据。  相似文献   

20.
自从1916年日本Kozumi等首先报道胰胆管合流异常(anomalous pancreaticobiliary iunction,APBJ)以来,近年随着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经皮经肝胆管穿刺造影(PTC)、胰胆管核磁(MRCP)等影象学技术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发现胰胆管合流异常的病例不断增多,综合报道APBJ的发生率约为1.5%-3.2%。研究表明,APBJ作为一种先天性解剖异常,是胆、胰合流部胆流动力学异常的重要原因之一,并且与胆囊癌、胆管结石等多种胆道疾病有密切的相关性。[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