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通过对凝血指标的分析,探讨不同证型溃疡性结肠炎(UC)活动期患者与血液高凝状态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81例UC活动期患者,通过中医四诊进行辨证分型,采集患者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的数据进行分析,比较各证型与凝血指标间的关系。结果 大肠湿热证组患者PLT数值高于肝郁脾虚证、寒热错杂证、脾虚湿蕴证组,MPV数值低于肝郁脾虚证、寒热错杂证、脾虚湿蕴证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UC活动期大肠湿热证与血液高凝状态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从水液代谢来研究脾胃湿热证与水通道蛋白4(AQP4)表达的关系.方法: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32例,其中脾胃湿热证20例,脾气虚证12 例;另10例正常人为对照.胃镜下取胃体上部粘膜,观察粘膜炎症情况,用免疫组化法、图像分析系统半定量AQP4的蛋白表达量.结果:脾胃湿热证胃粘膜的炎症明显要重于脾虚证和正常人组(P<0.05,P<0.01);脾胃湿热证AQP4蛋白表达量强于脾虚证组(P<0.01)和正常人组(P<0.05);脾虚证蛋白表达量低于正常人组,但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AQP的异常表达可能是脾胃湿热证的发生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肠炎康治疗脾虚湿蕴型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脾虚湿蕴型UC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5例予中药肠炎康治疗;对照组35例予美沙拉嗪肠溶片治疗。结果随访6个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5.71%,对照组为74.28%两组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肠炎康治疗脾虚湿蕴型UC疗效较好,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健康人、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脾虚证和湿热证患者核糖体蛋白(ribosomal protein,RP)基因表达差异情况,为从蛋白合成角度理解“脾为气血生化之源”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慢性胃炎(脾胃湿热证)胃窦黏膜Fhit蛋白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慢性胃炎中属脾胃湿热证组35例,脾虚气滞证组32例,1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所有受试者电子胃镜检查时活检取胃窦黏膜,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Fhit蛋白的表达。结果:正常对照组、脾虚气滞证组、脾胃湿热证组中Fhit蛋白的表达分别为38.29±10.06、34.52±10.33、23.07±9.44,脾胃湿热证组胃粘膜组织Fhit蛋白表达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脾虚气滞证组,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差异(P0.01),正常对照组胃粘膜组织Fhit蛋白表达与脾虚气滞证组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慢性胃炎脾胃湿热证组Fhit蛋白表达较正常对照组、脾虚气滞组明显降低,可能部分揭示了慢性胃炎(脾胃湿热证)的本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中医证型与结肠镜象的相关性。方法:收集168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辨证分型资料,分析各证候与病灶范围、内镜下严重度指数评分、结肠镜黏膜主要表现的关系。结果:(1) UC中医证型分布由高至低依次为大肠湿热、肝郁脾虚、脾虚湿蕴、寒热错杂、脾肾阳虚、阴血亏虚、热毒炽盛;(2) UC中医证型分布与该病病变范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病灶范围E1以大肠湿热和脾虚湿蕴为主,病灶范围E2以脾虚湿蕴、大肠湿热和阴血亏虚为主,病灶范围E3以脾肾阳虚和热毒炽盛为主;(3) UC不同中医证型与内镜下严重度指数的比较显示热毒炽盛证、大肠湿热证内镜下平均严重度指数显著高于其他所有证型。结论:溃疡性结肠炎黏膜血管形态、出血、糜烂溃疡及病变范围与中医证型有相关性,肠镜象表现可以为中医药防治UC提供更客观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健脾化滞丸治疗不同证型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白细胞介素8(IL-8)、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CP-1)和巨噬细胞迁移抑制因子(MIF)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26例UC患者按辨证分为大肠湿热组(34例)、脾虚湿蕴组(32例)、脾肾阳虚组(30例)、寒热错杂组(30例),4组均在UC基础治疗基础上予健脾化滞丸治疗。疗程2个月。比较4组治疗前后改良Mayo评分、临床症状评分及血清IL-8、MCP-1、MIF水平,并统计疗效。结果脾虚湿蕴组总有效率96.88%(31/32),高于大肠湿热组[85.29%(29/34)]、脾肾阳虚组[83.33%(25/30)]及寒热错杂组[86.67%(26/30)](P<0.05)。治疗后4组改良Mayo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后脾虚湿蕴组均低于大肠湿热组、脾肾阳虚组及寒热错杂组(P<0.05)。治疗后4组各临床症状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后脾虚湿蕴组腹痛、腹泻、纳差、乏力症状评分均低于大肠湿热组、脾肾阳虚组、寒热错杂组(P<0.05)。治疗后4组血清IL-8、MCP-1、MIF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后脾虚湿蕴组均低于大肠湿热组、脾肾阳虚组、寒热错杂组(P<0.05)。结论不同证型UC患者在基础治疗基础上加用健脾化滞丸后,临床效果均良好,均能改善临床症状,其作用机制与下调血清IL-8、MCP-1、MIF水平有关。其中健脾化滞丸对脾虚湿蕴证UC患者疗效和下调炎性指标作用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P2RX7的表达水平与胃癌脾虚毒蕴证的相关性,并探讨胃癌脾虚毒蕴证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胃癌新发病例的中医四诊资料,填写中医症状调查表,并进行辨证分型,收集患者的手术或胃镜石蜡切片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采用χ2检验、Pearson相关性分析和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研究P2RX7表达与胃癌脾虚毒蕴证的关系。结果:本研究共纳入80例胃癌患者。其中男42例,女38例;有肿瘤家族史者21例;P2RX7高表达者47例,低表达者33例;TNM分期为Ⅰ期者4例,Ⅱ期者19例,Ⅲ期者44例,Ⅳ期者13例;中医辨证为脾虚毒蕴证者36例,非脾虚毒蕴证者44例。胃癌脾虚毒蕴证患者的P2RX7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高于胃癌非脾虚毒蕴证患者(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P2RX7与脾虚毒蕴证存在相关性(R2=0.253,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P2RX7蛋白高表达和肿瘤家族史是胃癌患者脾虚毒蕴证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胃癌脾虚毒蕴证患者的肿瘤组织中P2RX7显著高表达,胃癌患...  相似文献   

9.
肝癌中医证型与野生型p53mRNA、N-ras蛋白表达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肝癌中医证型与野生型p53mRNA、N-ras表达相关性。方法:选择肝癌脾虚证36例和湿热证患者24例,应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方法分别检测其肝癌组织野生型p53mRNA和N—ras蛋白表达,比较2组之间的差异。结果:脾虚证组野生型p53mRNA表达水平显著低于湿热证组(P〈0.05);脾虚证组N—rss蛋白表达水平略低于湿热证组(P〉0.05)。结论:野生型p53mRNA表达与肝癌中医证型有关,野生型p53mRNA低表达是区别脾虚证和湿热证的特征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脾胃湿热证与胃黏膜水通道蛋白(AQP)3、4基因表达的关系及中药清热化湿方对其影响。方法选择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68例,属脾胃湿热证者53例(其中湿重于热19例,热重于湿14例,湿热并重20例),脾虚证者15例。脾胃湿热证患者予中药清热化湿方治疗。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胃黏膜AQP3、4的基因表达。结果脾胃湿热证组患者AQP3基因表达的水平高于健康人组(10名)和脾虚证组,但3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AQP4基因表达的水平则显著高于健康人组和脾虚证组(P<0.05或P<0.01);脾虚证组与健康人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脾胃湿热证各亚型之间比较呈湿重于热>湿热并重>热重于湿的趋势;治疗后脾胃湿热证患者及湿重于热亚型AQP3、4的基因表达水平显著下降(P<0.01),接近健康人组及脾虚证组水平。结论AQP3、4的异常表达可能是脾胃湿热证的发生机制之一,中药可能通过影响AQP3、4的表达而发挥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1.
《四川中医》2021,39(8):52-55
目的:研究溃疡性结肠炎(UC)常见中医证型调查及其与肠道菌群的相关性。方法:回顾2019年9月~2021年1月于本院就诊的145例UC患者,调查UC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情况,分析不同证型患者肠道菌群检测结果的差异,对比不同中医证型患者的溃疡分期、活动性、病变范围分布情况。结果:145例UC患者中,湿热内蕴证共53例,脾胃虚弱证39例,脾肾阳虚证共18例,肝郁脾虚证共15例,阴血亏虚证共12例,气滞血瘀证共8例,以上中医证型占比分别为36.55%、26.90%、12.41%、10.34%、8.28%、5.52%;湿热内蕴证UC患者肠道双歧杆菌、乳酸杆菌表达量低于其它证型,肠球菌、肠杆菌、梭杆菌表达量高于其它证型(P0.05);脾胃虚弱证UC患者乳酸杆菌表达量较脾肾阳虚证、肝郁脾虚证、阴血亏虚证偏低,肠球菌表达量较脾肾阳虚证、肝郁脾虚证、阴血亏虚证偏高,肠杆菌、梭杆菌表达量较脾肾阳虚证、肝郁脾虚证、阴血亏虚证、气滞血瘀证偏高(P0.05);除脾肾阳虚证UC患者乳酸杆菌表达量略高于气滞血瘀证之外,脾肾阳虚证、肝郁脾虚证、阴血亏虚证、气滞血瘀证UC患者的其它各类肠道菌群表达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活动期患者多为湿热内蕴证,缓解期患者多为脾胃虚弱证,轻度活动UC中脾胃虚弱证最为常见,中度、重度活动UC中湿热内蕴证最为常见;直肠型溃疡中脾胃虚弱证、脾肾阳虚证、肝郁脾虚证等证型较为常见,结肠型溃疡中大多为湿热内蕴证,混合型溃疡中多为湿热内蕴证和脾胃虚弱证。结论:UC常见中医证型包括湿热内蕴证、脾胃虚弱证、脾肾阳虚证、肝郁脾虚证、阴血亏虚证及气滞血瘀证,不同证型肠道菌群的表达存在一定差异,中医证型分类有助于临床进一步明确UC病情的具体进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中医症候类型与患者血清中黏膜地址素粘附分子1(Madcam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介素-8(IL-8)表达水平的相关性,为UC的临床症候分型及分证论治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收集南通市中医院门诊及住院的UC患者108例,同时选择20例正常人作为对照。观察UC患者临床表现及肠镜下结肠黏膜的病理形态,判断其病情的轻重。对收集的UC患者进行症候分型,分为大肠湿热证,脾虚湿热证,肝郁气滞证,寒热错杂证,脾肾阳虚证。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各组UC患者血清中Madcam-1,TNF-a和IL-8的表达水平。通过统计学分析,探讨各项指标与UC症候类型的相关性。结果:中重度UC患者血清中IL-8、TNF-α、Madcam1蛋白水平明显高于轻度患者与正常人群,具有明显的相关性。大肠湿热证与脾虚湿热证UC患者血清中IL-8、TNF-α、Madcam1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其他组与正常人群,具有明显的相关性。结论:检测UC患者血清中Madcam-1,TNF-a及IL-8的表达水平,可作为判断UC病情轻重及临床症候类型的依据,抗Madcam-1,TNF-a及IL-8抗体可能是治疗UC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湿疹不同证候核因子-κB、热休克蛋白70表达,探讨其与湿疹不同证候发生的关系。方法:收集湿疹患者30例,包括风湿热蕴证18例,血虚风燥证12例,另取健康人8名作为对照。荧光定量PCR检测各组组织中NF-κB mRNA和HSP70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皮损内核因子-κB、热休克蛋白70蛋白表达。结果:HSP70 mRNA和蛋白表达,风湿热蕴证组高于血虚风燥证组和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血虚风燥证组表达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NF-κB mRNA和蛋白表达,风湿热蕴证组表达高于血虚风燥证组和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血虚风燥证组表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HSP70和NF-κB的表达程度可能体现了"湿疮"病理过程中机体正邪力量,为揭示中医湿疮"证候"的本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脾胃湿热证与胃黏膜水通道蛋白(AQP3)、AQP4表达的关系及中药清热化湿方的作用机制.方法:选择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68例,其中脾胃湿热证53例(湿重于热19例,热重于湿14例,湿热并重20例),脾虚证15例;另选正常健康体检者10例为正常对照组.脾胃湿热证患者予中药清热化湿方,并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入选者胃黏膜AQP3、AQP4表达情况.结果:AQP3、AQP4在脾胃湿热证组的表达明显强于正常对照组(P<0.05);脾虚证组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各亚型之间呈湿重于热>湿热并重>热重于湿的趋势,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脾胃湿热证组AQP3、AQP4表达水平显著下降(P<0.01),与正常对照组及脾虚证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AQP3、AQP4的异常表达可能是脾胃湿热证的发生机制之一,中药清热化湿方可能通过影响AQP3、AQP4的表达而发挥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慢性湿疹中医不同证型脉象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符合诊断标准的湿疹病人160例,根据中医辨证分为脾虚湿蕴型80例,血虚风燥型80例.由脉象采集仪自动完成脉象时域信号的采集,根据脉搏波波形图,进行时域参数提取和分析.结果:h3/h1血虚风燥型为(0.176±0.313),脾虚湿蕴型为(0.283±0.358);h5/h1血虚风燥型为(0.014±0.031),脾虚湿蕴型为(0.023±0.041);w/t血虚风燥型为(1.646±0.512),脾虚湿蕴型为(1.501±0.572).2组h3/h1、h5/h1、w/t之间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不同证型间脉图参数存在差异,为慢性湿疹的辨证分型提供了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化毒愈肠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脾虚湿蕴证)的临床疗效及对肠黏膜核转录因子-κB(NF-κB)和β-防御素(HBD-2)及血清促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将80例UC患者随机按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美沙拉嗪肠溶片,吞服勿咀嚼,1 g/次,4次/d。对于中度患者反应不佳者加用泼尼松龙片,10 mg/次,3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化毒愈肠方,1剂/d,常规水煎煮2次,分早晚2次内服。两组疗程均为8周。进行治疗前后脾虚湿蕴证评分、结肠镜及黏膜组织学评分;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肠黏膜NF-κB和HBD-2阳性表达情况,检测治疗前后血清白细胞介数-1(IL-1)、白细胞介数-8(IL-8)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脾虚湿蕴证、结肠镜和肠黏膜组织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肠黏膜NF-κB和HBD-2阳性表达情况均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血清IL-1,IL-8和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1);经Ridit分析,观察组临床综合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医证候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化毒愈肠方能改善UC患者的症状,促进溃疡愈合,临床疗效显著,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炎症细胞因子,保护肠道黏膜屏障功能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通过比较正常及脾虚湿阻型单纯性肥胖大鼠脾组织蛋白质谱,筛选和鉴定与单纯性肥胖大鼠脾虚湿阻证有关的疾病特异性蛋白,探寻单纯性肥胖大鼠脾虚湿阻证生物标志物。方法 选取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10只、单纯性肥胖大鼠组30只。造模采用高脂饲料喂养,造模成功后无菌摘除脾脏,取出脾组织10 mg/只,进行酶切、双向凝胶电泳分析,质谱鉴定蛋白质,分析差异蛋白质意义。结果 通过比较正常及脾虚湿阻型单纯性肥胖大鼠脾组织差异蛋白质,发现3个有意义的差异蛋白质:巨噬细胞中穹窿主体蛋白(Major Vault Protein,MVP)、蛋白质二硫化物异构酶A3前体(PDIA3)、60-kDa热休克蛋白(HSP60,也称为HSPD1)。结论 正常及脾虚湿阻型单纯性肥胖大鼠脾组织蛋白质存在差异表达。这些差异蛋白质可能是与脾虚湿阻证相关的疾病特异性蛋白,并有可能成为诊断脾虚湿阻证的分子标志物。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综合分析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相关scRNA-seq和RNA-seq数据集,探讨UC缓解期脾虚湿困证与活动期湿热阻滞证间的潜在分子机制,并挖掘潜在干预中药。方法 运用差异基因表达分析和韦恩图鉴定出UC缓解期脾虚湿困证和活动期湿热阻滞证相关基因及两者间的对话基因。通过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基因集变异分析(gene set variation analysis,GSVA)及Spearman相关性分析深入探讨对话基因参与的生物过程及潜在功能。通过单细胞转录组分析探讨UC缓解期与活动期的差异情况及对话基因在其中的作用。基于循环算法构建UC缓解期脾虚湿困证向活动期湿热阻滞证发生发展的风险预测模型。运用外部数据集、动物实验与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进一步验证对话基因的表达情况。借助SoFDA数据库构建“基因-中医症状/现代医学症状”网络;借助TCMIP和COREMINE数据库预测对话基因的潜在靶向中药。结果 鉴定出31个UC缓解期脾虚湿困证相关基因,其主要富集在代谢相关途径;鉴定出160个UC活动期湿热阻滞证相关基因,其主要富集在炎症免疫相关途径。鉴定出22个UC缓解期脾虚湿困证与活动期湿热阻滞证之间的对话基因,上调对话基因与炎症免疫相关途径呈显著相关性,下调对话基因与代谢途径呈显著相关性。单细胞转录组分析显示,相比于正常对照及UC缓解期,UC活动期中B细胞占比上调;B细胞在UC活动期湿热阻滞证中作用贡献较大,而在UC缓解期脾虚湿困证中的作用贡献较小;UC活动期B细胞的受体信号通路活性明显高于UC缓解期;上调的对话基因CD55在B细胞中表达水平较高,CD55+B细胞与CD55B细胞之间存在差异的细胞通讯及细胞代谢水平。6个风险预测基因(CD55PCSK1SERPING1ACAT1SLC26A2HMGCS2)可以较为准确预测UC缓解期脾虚湿困证向UC活动期湿热阻滞证发展,动物实验及RT-PCR验证了其表达水平。通过数据库检索得到人参、黄芪、枸杞子等45味潜在靶向中药。结论 鉴定出22个关键对话基因,它们可能通过影响炎症免疫和代谢相关途径诱导UC缓解期脾虚湿困证向UC活动期湿热阻滞证发展。B细胞在UC缓解期脾虚湿困证向活动期湿热阻滞证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CD55可能通过影响炎症免疫和代谢相关途径,促进B细胞活性,从而促进UC缓解期脾虚湿困证向活动期湿热阻滞证发展。22个关键对话基因与UC相关中医症状和现代医学症状关联密切。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参苓白术散对脾虚湿困型溃疡性结肠炎(UC)模型大鼠血清IL-1β、IL-4含量及结肠组织内Caspases-8基因及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 60只SPF级Wistar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组与造模组,造模组采用复合因素法建立脾虚湿困型UC大鼠模型(造模时间3周),造模成功后将造模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组、参苓白术散高、中、低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各组均按设定实验方法给药,连续3周;用ELISA法检测其血清内IL-1β、IL-4的表达;q PCR法检测结肠组织Caspase-8 mRNA表达变化,WB法检测Caspase-8蛋白表达变化。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的一般生存状况较差,血清IL-1β含量明显升高(P0.05)、IL-4的含量明显降低(P0.0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模型组大鼠Caspase-8基因表达及蛋白含量明显高于空白组(P0.01),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模型组比较,参苓白术散治疗组IL-1β含量明显下降、IL-4含量明显上升,Caspase-8蛋白含量和基因表达水平明显降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参苓白术散具有改善脾虚湿困型UC大鼠一般生存状况,调节UC大鼠血清IL-1β、IL-4含量及下调Caspase-8基因和蛋白表达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探索特应性皮炎患者皮损中miR-155、AQP2、AQP3和血清中LDL、TG与中医证型的内在相关性,进一步揭示血虚风燥型特应性皮炎的发病机制,为该病的中医微观辨证提供客观量化依据。方法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及偏振免疫法分别检测脾虚湿蕴组、血虚风燥组、健康正常对照组皮损及正常皮肤组miR-155、AQP2、AQP3与血清LDL、TG相对表达量。结果 AD患者皮损中miR-155、AQP3及血清中LDL、TG的相对表达量高于健康正常对照组,血虚风燥组高于脾虚湿蕴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AQP2在血虚风燥组及脾虚湿蕴组AD患者、健康正常对照组均未见表达;AD患者中AQP3表达水平与miR-155、TG具有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AD患者皮损中存在miR-155、AQP3表达量增加是疾病的发生、发展的主要病理机制;血虚风燥组AD患者miR-155、AQP3、LDL、TG的表达量均高于脾虚湿蕴组、健康正常对照这可能与炎症-脂质氧化应激-衰老的激发机制有关,根据miR-155、AQP3、LDL、TG的表达水平可以对AD患者的证型进行初步判断,有利于中医辨证的客观量化,指导辨证分型和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