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活体亲属供肾移植25例的临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靳清  张秀英 《现代护理》2001,7(7):20-21
活体亲属供肾移植在我国开展还不多。本文结合25例活体亲属供肾移植护理经验,总结了供、受者术前以及术后的护理要点及并发症的预防、处理及护理措施,提出供者供肾术前、术后的心理护理至关重要。亲属供肾是安全可靠的。增加人们的科普知识及改变传统观念,有利于活体亲属供肾移植的开展。  相似文献   

2.
活体亲属供肾移植在我国开展还不多.本文结合25例活体亲属供肾移植护理经验,总结了供、受者术前以及术后的护理要点及并发症的预防、处理及护理措施,提出供者供肾术前、术后的心理护理至关重要.亲属供肾是安全可靠的.增加人们的科普知识及改变传统观念,有利于活体亲属供肾移植的开展.  相似文献   

3.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5,11(20):1725-1726
目的总结80例活体亲属供肾移植的临床护理经验.方法通过对80例活体亲属肾移植供受者的护理,观察供受者的心理活动和治疗特征,针对性的制定护理方案、提高供受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结果80例供肾后未出现严重并发症,至今全部存活.肾功能正常,均恢复日常工作.1例受者术后14个月因感染并肝功能衰竭死亡;另1例术后12天因肺内出血致呼吸道梗阻死亡.人/肾1年存活率为96.6%.结论活体亲属供肾移植效果明显优于同期尸体供肾移植,但目前我国施行数量太少,尚需要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4.
活体亲属供肾移植的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总结80例活体亲属供肾移植的临床护理经验.方法通过对80例活体亲属肾移植供受者的护理,观察供受者的心理活动和治疗特征,针对性的制定护理方案、提高供受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结果80例供肾后未出现严重并发症,至今全部存活.肾功能正常,均恢复日常工作.1例受者术后14个月因感染并肝功能衰竭死亡;另1例术后12天因肺内出血致呼吸道梗阻死亡.人/肾1年存活率为96.6%.结论活体亲属供肾移植效果明显优于同期尸体供肾移植,但目前我国施行数量太少,尚需要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活体亲属肾移植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活体亲属肾移植的临床护理资料,6例均开放性手术获取供肾,将供肾移植在受者右髂窝内。结果:6例受者移植肾恢复血循环后立即泌尿,血肌酐3~5d内降至正常。供者术中及术后未出现外科并发症,术后1~7个月复查肾功能正常。结论:活体亲属肾移植是解决供肾缺乏的重要途径;术前加强心理护理,完善供体和受体准备,重视供者安全,术后对患者进行病情观察和护理、健康教育,以促进活体肾移植手术成功。  相似文献   

6.
随着外科技术、新型免疫抑制剂等不断发展,近年来肾移植术后移植肾存活率逐步提高,但仍有部分受者由于各种原因出现移植肾失功或者丢失,需要再次肾移植.目前多数学者认为,再次移植是移植肾失功后的最佳选择[1],但再次肾移植术后各种并发症发生率又高于同期首次肾移植[2].此外,首次和第2次肾移植均为活体亲属供肾比较少见,受者的心理压力较大,围术期的护理问题比较突出.护理人员应积极采取措施帮助受者平稳度过围术期.2009年5月我院对1例活体亲属肾移植后移植肾失功的受者进行了二次活体亲属肾移植,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王晓红 《护理研究》2007,21(5):1268-1269
目前公认,肾移植是治疗终末期。肾病的最佳选择,而面对全球范围内供体缺乏问题,亲属活体肾移植已成为治疗终末期。肾病的主要手段之一。但由于传统观念、资金缺乏、社会保障系统不健全等原因,活体供肾仅占2%左右,亲属活体。肾移植不到。肾移植总数的0.5%。对一个健康人实施非治疗性的侵袭性手术,供受者双方均存在着担忧。如果医护人员能利用自己精湛的技术和精心的护理给病人一定的心理支持,将对供受者手术及术后康复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本组实施活体亲属供肾移植15例,现将护理中存在的问题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亲属活体肾移植受者术后应对方式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医学应对问卷(MCMQ)和观察访谈法,以便利抽样法,对符合人选标准的亲属活体肾移植受者56例进行调查.结果 研究对象的面对得分与常模相似;回避、屈服得分均高于常模.亲属供肾者未来的健康状况、移植肾功能及术后生存时间、术后排斥反应等并发症等是影响患者应对方式的主要因素.结论 护理人员在准确评估亲属活体肾移植受者术后应对方式的基础上,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最大限度地帮助患者走出应对误区,最终提高人/肾存活率.  相似文献   

9.
13例亲属活体肾移植手术配合及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亲属活体肾移植手术的护理方法,要点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亲属活体肾移植手术期间的护理及手术配合。结果13例供受者均安全渡过围手术期。监测肾功能正常,无1例发生严重外科并j芡症及急性排斥反应,人/肾存活率为100%。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术中配合密切有序,严格的无菌操作,及时准确应用各种移植药物,减少供肾热缺血时间,均是提高亲属活体肾移植手术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背景:活体供肾肾移植关系到供受者双方的生命,要求手术确保供受者安全,手术风险大,技术要求高,为保证供者的安全,如何选择供肾的切取方式十分关键.目的:总结 37 例经背腰十二肋切口亲属活体供肾切取术的临床经验,评价其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广西中医学院附属瑞康医院移植泌尿外科 2007-06/2008-08 完成亲属活体供肾移植患者 40 例,其中 37 例采用经背腰十二肋小切口术式切取亲属活体供肾,回顾分析供、受者相关的临床资料.同期随机抽取尸肾移植 40 例,将亲属活体间肾移植受者与尸肾移植受者在血肌酐水平恢复正常时间、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肾功能延迟恢复发生率、外科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与结论:37 例手术均成功,供肾切取手术时间仅1.0~2.0 h,供肾热缺血时间约 15 s,冷缺血时间 1.0~2.0 h,术中出血不多,围手术期间未发生外科及内科并发症.受者术后肾功能恢复快,1 周左右血肌酐水平均可降至正常.随访至今,所有供、受者均正常生存,移植肾功能均保持在正常范围.活体.肾移植受者在血肌酐水平恢复正常时间、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肾功能延迟恢复发生率等方面均显著低于尸肾移植.提示经背腰十二肋切口开放切取供肾手术除了有手术时间、热缺血时间短等优点外,在手术安全性方面也有一定的优势,亲属活体肾移植供肾质量高,术后人/肾存活率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亲属活体肾移植供肾的选择标准和取肾方法。[方法]对87例亲属活体供肾肾移植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87例供者中术后发生伤口脂肪液化4例,体位性低血压1例,无严重并发症,受者移植肾功能恢复良好,供受者均痊愈出院。[结论]严格掌握亲属活体肾移植供肾的选择标准是保证供者的术中安全及术后肾功能恢复的关键,第12肋卞腹膜外途径是一种对供者影响较小、较为安全的取肾方法。  相似文献   

12.
亲属肾移植的临床护理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亲属肾移植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0例亲属活体肾移植的临床效果和护理经验,其中8例开放性手术获取供肾,2例经后腹腔手辅式腹腔镜方式获取供肾。结果 所有供者术中及术后均未出现并发症,术后1—6个月复查肌酐正常。所有受者移植肾恢复血循环后立即泌尿,血肌酐3d内降至正常。切口一期愈合,术后未发生外科并发症。随访2—60个月,人/肾存活率100%。结论 亲属活体肾移植是解决供肾匮乏最重要的途径。腹腔镜术式获取供肾具有明显优越性。术前应加强心理护理,完善供体和受体手术手术准备,提高手术耐受力,保证术后肾功能恢复。术后应加强观察和护理,重视健康教育,促进机体康复。  相似文献   

13.
同一移植中心2年间亲属活体肾移植38例安全性评估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背景:国内活体器官供者的安全性令人关注,供者移植后并发症,受者移植效果不理想或失败的病例有所发生.因此,必须重视活体肾移植,保证供者的生命安全和生活质量.目的:探讨亲属活体肾移植的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8对亲属活体肾移植供受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治疗经验.38例供者移植前明确身份,完善检查,充分告知治疗方案,合理手术.38例受者移植前充分透析,改善全身状况后行肾移植,移植后给予他克莫司或环孢素A、霉酚酸酯、皮质激素的三联基础免疫抑制方案治疗.观察.肾移植后供受者肾功能变化、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受者急性排斥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结论:亲属活体肾移植等待时间短、花费较少、长期存活率高的优势是明显的,供者的近期和远期风险都很小.尽管如此,进行亲属活体肾移植仍要充分评估供受者的风险,保证供受者的安全.  相似文献   

14.
《中国临床康复》2011,(5):834-834
5亲属活体供肾与同期尸体肾移植40例比较 推荐理由:近年亲属活体间肾移植数量明显增加,供肾者的安全性及亲属活体供肾的移植质量受到日益重视。在广泛开展亲属活体供肾移植的今天,如何提高供者受者的长期存活率至关重要。本院移植泌尿外科在2007—06/2008—08共完成亲属活体供肾移植40例,结果证明所有供、受者均正常生存,移植肾功能均保持在正常范围。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估不同亲属活体供肾肾移植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总结我院实施的40例亲属活体供肾肾移植的效果,其中夫妻间供肾3例,丈夫给妻子1例,妻子给丈夫2例;父母给子女21例;兄弟姐妹间供肾16例。结果:所有供者术后7d内出院.随访2~48个月。供者肾功能均正常;所有受者肾功能均恢复后出院,其中夫妻间供肾肾移植手术患者中,1例患者术后3d发生加速排斥反应;父母给子女的21例接受移植手术的患者中2例肾移植术后7d左右发生急性排斥反应.经大剂量激素冲击治疗后恢复;兄弟姐妹间供肾的16例肾移植手术患者中.1例患者术后移植肾功能延迟至第4周恢复正常。结论:亲属活体供肾肾移植效果明显优于同期尸体供肾移植.其中父母给子女供肾或兄弟间供肾肾移植效果较好,夫妻间供肾效果相对稍差。  相似文献   

16.
目前,已公认肾移植是治疗终末期肾病的最有效手段。由于肾源的不足及活体亲属供肾的优点,使得亲属供肾移植越来越受到重视。我院自2001~2007年共实施活体亲属肾移植16例,通过对16例患者的治疗和护理,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实施活体亲属肾移植16例,其中男性14例,女性2例;年龄17~42岁,平均年龄28.4岁。所有受者原发病除1例为肾病综合征,其他均为慢性肾小球肾炎。术前均血液透析,  相似文献   

17.
背景:近年亲属活体问肾移植数量明显增加,供肾者的安全性及亲属活体供肾的移植质量受到日益重视.目的:总结40例亲属活体供肾移植的临床经验,评价其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广西中医学院附属瑞康医院移植泌尿外科在2007-06/2008-08共完成亲属活体供肾移植40例,回顾分析供、受者相关的临床资料.同期随机抽取尸肾移植40例,将亲属活体间肾移植受者与尸肾移植受者在血肌酐水平恢复正常时间、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肾功能延迟恢复发生率、外科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所有供者手术时间仅1.0~2.0 h,供肾热缺血时间15 S左右,冷缺血时间1.0~2.0 h,围手术期间未发生外科及内科并发症.受者术后肾功能恢复快,前3 d尿量500~1 000 mL/h,1周左右血肌酐水平均可降至正常.随访至今,所有供、受者均正常生存,移植肾功能均保持在正常范围.活体肾移植受者在血肌酐水平恢复正常时间、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肾功能延迟恢复发生率等方面均显著低于尸肾移植.开放切取供肾手术时间短、热缺血时间短,在手术安全性方面也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18.
目的:回顾分析150例亲属间活体肾移植的免疫抑制剂应用方案,以总结亲属间活体肾移植患者的免疫抑制剂的应用规律。方法:回顾在我院进行复查并且肾功能稳定的150例亲属间活体肾移植受者免疫抑制剂应用资料,并按照相同染色体倍数分组,同时与同期无关尸体供肾肾移植患者进行比较,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亲属间活体肾移植受者免疫抑制剂用量与相同染色体倍数相关,两条染色体相同者<一条染色体相同者<无染色体相同者<无关尸体供肾肾移植受者。结论:亲属间活体肾移植受者免疫抑制剂应用量较少,相应的免疫抑制剂相关的不良事件也较少,有利于受者的长期存活。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心脏死亡器官捐献(donation after cardiac death,DCD)与亲属捐献肾移植术后的临床指标,并总结护理体会.方法 选取在该院行DCD或亲属捐献肾移植术的受者93例,其中DCD肾移植受者60例,亲属捐献肾移植受者33例.比较两组在肾移植术后发生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delayed graft function,DGF)、活检证实的急性排斥反应(biopsy-proven acute rejection,BPAR)、外科并发症及感染性并发症的发病率.结果 DCD肾移植受者术后发生DGF的比例显著高于亲属捐献的肾移植受者(P<0.05),但DGF平均恢复时间、BPAR及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CD可作为有效的供肾来源之一,DCD肾移植术后应转变传统的护理模式,加强对DGF等并发症的护理.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活体亲属供肾移植围手术期的临床护理经验. 方法 回顾性分析26例活体亲属供肾移植的护理经验,总结供体和受体各自的护理特点.结果 不管是供体还是受体,心理护理至关重要,供体术后应严密监测生命体征,而受体术后则应加强肾功能的监测、免疫抑制剂的应用和并发症的预防等方面的护理. 结论 活体亲属供肾移植后围手术期严格的护理措施可以使供体安全地供肾,受体达到最佳的移植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