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调查百白破联合疫苗接种不良反应及预防对策。方法:根据我院预防接种门诊2007年10月~2010年10月期间对接种吸附百白破联合疫苗后出现不良反应的案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调查儿童接种百白破疫苗对象12124例,月龄为3月龄~24月龄,发生接种不良反应162例(占1.33%),其中吸附全细胞百白破联合疫苗不良反应发生125例(占总数77.2%),吸附无细胞百白破联合疫苗不良反应发生37例(占总数22.8%)。吸附全细胞百白破联合疫苗不良反应率高于吸附无细胞百白破联合疫苗,不良反应集中在7~10月份(占100%),夏秋季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冬春季。结论:推荐使用吸附无细胞百白破联合疫苗代替吸附全细胞百白破联合疫苗。接种疫苗时要注意充分摇匀药液,选择正确的接种部位,进行深部肌肉注射,经常更换接种部位,严格消毒接种部位,并做好接种前后的卫生宣教工作;遇高温天气可适当推迟接种。  相似文献   

2.
吸附无细胞百白破与吸附百白破疫苗接种反应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吸附无细胞百白破三联疫苗(ADPT)和吸附百白破三联疫苗(WDPT)用于儿童免疫的安全性.方法 2006-2008年在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预防保健科所属十个社区随机将3个月~2岁儿童分成2组,分别接种ADPT和WDPT,观察局部与全身反应. 结果接种ADPT和WDPT者,基础免疫全身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81%、6.21%,局部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26%、7.81%;加强免疫全身反应发生率分别为4.63%、13.16%,局部反应发生率分别为5.55%、16.36%.以上反应发生率均为WDPT组高于ADP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随针次增加,接种副反应率有增加趋势. 结论 ADPT较WDPT接种副反应发生率低,用于儿童免疫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两种无细胞百白破疫苗在婴儿群体中免疫接种后的不良反应情况。方法:将3~5月龄的健康婴儿600例分成2组,每组300例,第1组婴儿接种国产吸附无细胞百白破疫苗;第2组婴儿接种进口吸附无细胞百白破疫苗,观察两组婴儿进行免疫接种后1周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进口吸附无细胞百白破疫苗的免疫接种不良反应率1.0%,局部红肿硬结反应发生率0.7%;国产吸附无细胞百白破疫苗的免疫接种不良反应率4.0%,局部红肿硬结反应发生率5.7%。结论:进口吸附无细胞百白破疫苗的免疫接种不良反应率和局部红肿硬结反应发生率比国产吸附无细胞百白破疫苗低。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注射百白破疫苗的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并提出预防和如何护理的方法 .方法:抽取我中心接种吸附无细胞百白破疫苗儿童3687例,对其产生的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分析,总结护理经验。结果:预防接种儿童3687有657例产生预防接种反应,反应主要以发热和接种部位出现疼痛、红肿、硬结为主。结论:为减少注射百白破疫苗接种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在接种前要对儿童健康状况做有效的评估,接种时选择正确的接种部位,严格掌握注射深度,规范操作流程,可有效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郑俐敏 《现代保健》2014,(36):129-130
目的:分析百日咳疫苗及其免疫接种问题并探讨应对措施。方法:对1386例儿童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无细胞组719例儿童接种无细胞百白破疫苗(DTa P);全细胞组667例儿童接种全细胞百白破疫苗(DTw P),记录疫苗接种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探讨防治措施,将所得资料给予统计学分析并得出结论。结果:1386例儿童接种第1剂不良反应发生率最低(0.01%),接种第2剂不良反应发生率上升至0.72%,接种第3剂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1.23%);全细胞组儿童接种百白破疫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高于无细胞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提高百日咳疫苗接种率可显著降低百日咳疾病发生率,接种过程中应提供针对性的干预措施防治相关不良反应,保障接种儿童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了解吸附百白破疫苗(DPT)与无细胞百白破疫苗(DTaP)接种的反应情况.方法:观察并比较2004~2005年在宝安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门诊1225人次适龄儿童分别接种DPT与DTaP后的局部与全身反应.结果:DPT共接种615人次,接种反应率为5.04%;DtaP共接种610人次,接种反应率为0.98%,两者之间有差别(χ2=17.21,P<0.01).其中DPT弱反应发生率3.09%,与DtaP的弱反应发生率0.66%有差异(χ2=9.85,P<0.01);DPT中反应发生率1.46%,与DtaP的中反应发生率0.33%有差异(χ2=4.44,P<0.05);DPT强反应发生率0.49%,与DtaP的强反应发生率0无差异(χ2=2.98,P>0.05).结论:DTaP的接种反应较低,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接种吸附无细胞百白破疫苗(DTaP)与全细胞百白破疫苗(DTwP)后发生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差异。方法对2009年1月-2010年12月在辖区内预防接种门诊接种百白破疫苗出现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2 214名接种DTaP者发生疫苗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8例,反应率12.86/10万;62 182名接种DTwP者发生疫苗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54例,反应率86.84/10万;DTwP反应发生率高于DTa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DTaP的接种副反应较DTwP低、安全性好,接种百白破联合疫苗时最好使用吸附无细胞百白破疫苗(DTaP)。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全细胞百白破三联制剂 (DTwP)与无细胞百白破三联制剂 (DTaP)的接种副反应。 [方法 ] 2 0 0 1~2 0 0 2年在薛城区卫生防疫站预防接种门诊采用单盲法将 1118名 3~ 6月龄儿童及 60 6名 18~ 2 4月龄儿童分成 2组。基础免疫儿童一组 763人接种DTwP ,另一组 3 5 5人接种DTaP ;加强免疫儿童一组 2 61人接种DTwP ,另一组 3 45人接种DTaP。 [结果 ]副反应发生率DTwP组为 2 2 66% ,DTaP组为 3 5 7% ;发热反应率DTwP组为 2 2 3 6% ,DTaP组为3 43 % ;接种部位红肿或硬结发生率DTwP组为 2 1 3 9% ,DTaP组为 3 5 7%。以上反应发生率均为DTwP组高于DTaP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随针次增加 ,接种反应率增加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结论 ]DTaP的接种安全性优于DTwP ;针次增加 ,接种反应率增加。  相似文献   

9.
吸附全细胞百白破乙肝四联疫苗效果观察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 考察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研制的全细胞百日咳、白喉、破伤风、乙肝联合疫苗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探讨联合疫苗的免疫程序。方法 进行2期临床观察。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3组,第1组按照2、4、6月龄接种吸附百白破乙肝(CHO)联合疫苗;第2组按照3、4、5月龄接种吸附百白破乙肝(CHO)联合疫苗;第3组按照3、4、5月龄接种吸附百白破联合疫苗。2期研究也随机分为3组,第1组按照2、4、6月龄接种“百白破乙肝联合疫苗”;第2组按照2、4、6月龄左侧上臂接种乙肝对照疫苗,右侧上臂接种百白破三联对照疫苗。结果 一期安全性试验观察对象91名,其中接种四联疫苗的两组各有1名体温有较弱升高,分别占接种例数的3.3%。二期共接种365例,完成全程免疫共319例。其中四联疫苗2,4,6月龄接种组有4例出现副反应,发生率为3.1%;按2,4,6月龄左臂接种乙肝疫苗、右臂接种白百破三联疫苗组有5例发生副反应,发生率4.2%;第3组0、1、6月龄接种乙肝对照疫苗,3、4、5月龄接种百白破三联对照疫苗。共有14例发生副反应。发生率为12.2%。1、2期临床观察均未发现严重副反应。接种四联疫苗后,接种对象血清白喉、破伤风、乙肝抗体阳转率均达100%,百日咳抗体阳转率大于85%,免疫前后抗体水平具有显性差异。结论 吸附全细胞百白破乙肝四联疫苗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可用于免疫接种;采用2、4、6月龄接种程序可有效诱导产生百日咳、白喉、破伤风、乙肝的保护性抗体反应.  相似文献   

10.
无细胞百白破疫苗不良反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邓艳萍  姚爱民  杨明  叶桂生  王彬  郑东 《职业与健康》2010,26(15):1746-1747
目的了解全细胞百白破三联疫苗(WPDT)和无细胞百白破联合疫苗(APDT)接种后的不良反应情况。方法 2006—2009年在电白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预防接种门诊采用单盲法将1000名3月龄~2岁儿童分成2组,其中247名接种WPDT,753名接种APDT,观察局部与全身反应。结果接种WPDT和APDT者,总体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6.50%、1.3%;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48,P〈0.01)。结论 APDT的接种反应较WPDT低、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1.
奥美拉唑是一种新型高效的胃酸分泌抑制剂,临床上广泛用于治疗消化性溃疡及上消化道出血、卓艾综合征等。随着临床的广泛应用,不良反应报道逐年增多,较严重的不良反应有迟发严重消化道出血、精神错乱、心动过速、双眼视力下降,肝损害、过敏性休克等。  相似文献   

12.
13.
14.
目的对2017年在平顶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门诊部狂犬病暴露者接种人用狂犬病疫苗后,出现的的不良反应进行分析,为狂犬病疫苗能更安全有效的免疫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各种不良反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三种狂犬病疫苗接种后均出现了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93%;B疫苗不良反应率最高达4.58%,C疫苗最低为0.43%。三种疫苗不良反应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73.023,P0.001)。不良反应在各年龄组之间也存在着明显差异。儿童组最高为3.98%,中青年组最低为1.74%,各年龄组不良反应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2.877,P0.001)。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发热占94.94%,局部不良反应是红肿占28.37%。结论各种狂犬病疫苗接种后均有不良反应的发生,儿童和老人的不良反应率最高。各级医务工作者应掌握常见接种异常反应处置技能、技巧,做好疫苗不良反应监测、报告、调查诊断和处置工作,并且积极做好对暴露者的解释说明工作,尽量提高疫苗使用的安全性和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15.
抗菌药物不良反应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通过分析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的特征,指导临床合理运用抗菌药物.方法 对197例抗菌药物不良反应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男性103例,占52.3%,女性94例,占47.7%,老人和小儿最多,分别占23.9%和17.3%;其中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和青霉素类最多,分别占34.5%,22.3%和12.7%;不良反应出现的时间以<1d为主,占41.6%;注射给药途径最易发生共180例,占91.3%;以内科发生不良应最多,占25.4%.结论 要加强抗菌药物管理,提高抗菌药物运用水平,防止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16.
New guidelines on disease management of drug hypersensitivity have been released by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Allergy, Asthma, & Immunology. The guidelines deal extensively with preventing adverse drug reactions, which represent a major source of unnecessary expense for hospitals and health plans.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探讨克林霉素的不良反应,寻找防范措施。方法本文收集该院2011年2月—2013年1月我院应用克林霉素出现不良反应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发生不良反应78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0%,不良反应发生在皮肤34例,占43.6%,主要表现为皮肤瘙痒、皮疹,表现在神经系统方面有3例,占3.8%,主要表现为行走困难、晕厥,涉及到消化系统29例,占37.2%,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恶心,涉及到泌尿系统8例,占10.3%,主要表现为血尿,肾脏损害,发生过敏性休克1例,占1.3%,其他如血小板异常等3例,占3.8%。结论临床在应用克林霉素时一定严格遵循用药原则,掌握其适应症,才能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碘海醇为第二代非离子造影剂,这类造影剂通过降低渗透性,电性及化学毒性而降低造影剂的不良反应.临床广泛用于血管造影,腰、胸颈段及脊椎的造影,CT增强扫描等.这些造影剂比离子型造影剂较为安全,但是神经系统的不良反应时有发生,本研究给予综合报道.  相似文献   

20.
The risk that a drug newly introduced into medical use will occasionally cause adverse reactions is neither negligible nor totally avoidable. Only well organized systems of monitoring can bring early detection and appropriate action. These in turn require either detailed supervision or spontaneous reporting. The paper is concerned with statistical inference from reports spontaneously submitted, and its logical limitations; it discusses strengths and weaknesses of the UK system, the detection process, and automated signallin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